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人類世與平臺城市:城市哲學1(簡體書)
滿額折

人類世與平臺城市:城市哲學1(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城市全球化疊加全行星云計算平臺,構成了今天的城市基礎結構。我們腳下的這個平臺城市已經是一架控制論機器,既是能量、地址、權利、身份、價值和符號的管治裝置,是我們在飄搖的人類世風雨中最後的留守點,也是即將開始的生物圈內新政治、新經濟的苗圃。平臺城市具體表達為阿裡云、美團、拼d多等應用平臺,掃描和打印著城市住民的生存網格,同時也是在建筑、城規、設計、藝術上展現我們的創造的全新舞臺,正催促激勵我們去創作出關於城市的新的哲學和思想。


《人類世與平臺城市:城市哲學1》從馬克思主義城市理論、技術哲學、設計哲學、視覺—媒介研究、當代藝術、生物圈思想等角度,整體評估人類的城市化演變路徑,反思城市全行星化在中國的鋪展,努力探索城市在生物圈內的新命運。它列舉了當代全球城市研究中最重要領域內的思想、洞見、戰略課題、論爭主題、研究方法論等,值得思考和研究中國城市化的讀者關注。

作者簡介

陸興華,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研究領域為法國當代哲學、藝術哲學和城市哲學,著有《藝術展示導論》(2019年)、《藝術—政治的未來》(2017年)、《當代藝術做什麼》(2012年)等。

名人/編輯推薦

何為人類世城市?人類世城市面臨著哪些挑戰?中國城市化和全球城市化的未來是怎樣的圖景?著名學者、同濟大學陸興華教授的這本城市哲學專著或許可以成為一個導火索,引發關於城市、城市哲學、城市空間、城市社會、人類世城市、全球城市社會等話題的熱烈討論。

【引辭】

誰掌握著解決城市問題的終極方案?是聯合國、科學家們、企業家們、民族國家,還是“普通”人——人民?也許是城市本身,這一權力、行動位置、觀念和進步的聚合?城市也許就只是咱們,你、我、他和它,是一種將重新萌芽的政治—經濟—社會力量,它將比各國政府更靈活、更堅決地去改變和被改變。也許它們已匯成同一個城市了:全球城市社會,或者至少先已成了人類世城市。

——本書作者

空間,我的空間,不是構成我的文本性的那一上下文,而首先是我的整個身體的上下文。然後,它也是我的身體的對應物,或它的他者,它的鏡像或陰影:它是那一摸、插、威脅,或有利於我的身體和其他身體之間的種種漂移和交叉。說空間時,我們說的是缺口、緊張、接觸和分隔。而正是通過各種意義的效應,並在它們之外,空間才被實際地經驗,帶著深度,作為復制、回音、震顫、累贅和備份。後者引起和被引起奇怪的對比:臉和屁股、眼和肉、內臟和排泄物、唇和齒、孔和陰莖、握的拳和攤開的掌——還有穿衣和裸體、打開與封閉、晦暗與明亮,等等。

——列斐伏爾,《空間生產》

空氣、海洋、冰川、氣候、土壤,所有已被我們人類弄得流離失所的東西,也都將與我們共命運了。我們已被葬入地質歷史之中。這就是人類世。我們將遭受一切人與一切人之間戰斗的風險。

——拉圖爾,《降臨地球》

還是讓我們走!讓我們離開,望向那個敞開的空間,

讓我們去那裡尋找我們自己的東西,哪怕很遠、很隔!

——荷爾德林,《面包與酒》

目次

前言 ............ 001

人類世城市平臺 ............ 022

最後的生態 ............ 040

堆棧 ............ 046

是智能城市還是智能城市? ............ 055

堆棧的運行 ............ 069

城市平臺 ............ 074

城市超級巨構 ............ 081

城市用戶權利 ............ 094

堆棧上的主權衝突 ............ 099

城市之寫 ............ 102

云平臺上的建筑 ............ 110

城市平臺的主權問題 ............ 118

人類世的大地制作 ............ 134

人類世公眾的自我排練 ............ 141

帶藥性的人類世城市平臺 ............ 151

城市作為生態系統 ............ 163

大都會屬於諸眾還是建筑師? ............ 174

用建筑策展城市 ............ 189

城市規劃與日常生活 ............ 201

身體空間與視覺空間 ............ 215

空間的可視化暴力 ............ 221

從工業化走向城市化 ............ 226

城市肌理是野蠻語法 ............ 234

設計剝削著欲望空間 ............ 243

對城市的文化革命 ............ 252

城市生活是化療 ............ 256

反對城市貨幣化 ............ 262

現代主義先鋒派的城市主義遺產 ............ 271

從建筑批評走向建筑—小說 ............ 284

在家園和國家之外 ............ 298

城市的知識與工作 ............ 306

巴黎聖母院的“哥特性” ............ 321

逃脫建筑的囚禁 ............ 333

商品空間抽象著我們 ............ 338

被世界化的當代城市 ............ 357

城市斗爭的最終方向 ............ 369

建筑與未來 ............ 376

結語:城市哲學何為? ............ 383

後記一一個人類世城市奔突者的哲學告白 ............ 399

後記二用城市的說壓倒它的寫 ............ 407

書摘/試閱

人類世城市不是我們按計劃建成的結果,而是我們一不小心,甚至是頗為三心二意,只能算是不當一回事兒地自己踏入的。它是種種際會下混合和攪拌的結果,在今天看來,首先是地質和氣候互拌的結果。正如人類學家普文耐利(Elizabeth Povinelli)所說,人類世和氣候世裡,地質學和氣象學正在侵吞生物學。我們也許不得不攪拌生物學和地質學,才能說得清我們面前的石頭是怎麼來的,石頭為什麼也會死,以及為什麼從遊牧、農耕、航海到航天的人類歷史,在人類世也會像一縷煙兒那樣地飄走。在資本世加氣候世裡,人類正是這樣被逼進一種集體處境,也就是人類世全球城市之中。

人類總會變得人性,太人性,會中自己的毒而病倒,尼采早就這樣警告過我們,那之後又過去了一百多年,病情正在加劇。在這個技術—生物圈—座架—人類世裡,我們也許只能逆人類式地克服人,克服那個既丟垃圾又會為自己把垃圾丟得心安而編造各種借口的人,才能幸存。我們須主動承認:人的生物性體外化式的真實現實,是既帶著物理和生物上的人類性,也帶著逆人類的潛力,我們既能用夢去實現它,但也僅僅是通過虛構來那麼做罷了,也就是說,好夢也很容易成為噩夢的。我們只能試著往前。這是我們正在踏上的人類世城市的目前可見的前程。

這種新的人類處境,這種我們將要集體地進入的人類化的新過程,德國哲學家史羅德戴克(Peter Sloterdijk)是放進他的球面學眼光裡來加以描述的。這種眼光要將人類世放到過去500年以上的歷史跑道上來分析。他的分析的結果是:資本主義全球化過程,或工業化到城市化再走入人類世,是一個不斷失禁(disinhibition)的過程,沒有剎車,還將像糖尿病那樣,不可逆地發展,我們只能延緩它的進程,無法根治它。哥倫布和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所看到的,不光馬斯克看到了,這星球上所有人也都將不得不以此作為今後的出發點。正如死於菲律賓的麥哲倫和他的僥幸歸來的船員們的看法,從他們登岸那時起,也成就了全歐洲人向地球重新降臨的眼光。只有繞到太空,我們才能真正降落在地球上。人類世裡,我們須第二次降落到地球上。史羅德戴克的這一看法令我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起來。

整個人類在過去的500年的全球化中學會的,根據史羅德戴克,只是一種失禁學:全球資本主義要求我們不斷地無底線創新式破壞,不斷顛覆自己的生境,以便使人在其自身之上也不斷變得過時。從亞當·斯密到芝加哥學派的新自由主義,是我們一路上為這種失禁過程所找到的種種借口。晚期自由主義本身在美國成了一種無法無天的思想實驗,擾亂了全球秩序,最近用手機芯片和各種App為進一步的失禁開道的硅谷和華爾街,正是這一癲狂過程的末路先鋒。當初,也正是阿波羅8號使地球成了蓋婭(瘋地球)。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搞亂了中東,激怒了全球的原住民,使全球人民的營養和心理都受這一烏黑的液體的價格波動擺布。到今天,連人們的社交欲望都要被手機後面的大平臺公司盤剝。人們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中失禁,而沉淪,而瘋狂,而抑鬱,同時為平臺公司生產信息,來推動數碼工業的發展。

這正是來自新自由主義所最終歸依的生物—地質本體權力對於生命和非生命的管治的露骨體現。但它也正在被重組或已進入危機,將被打散,成為被利用的地質材料。在我們的時代,以華爾街、硅谷和北美常青藤私立教育系統為代表的晚期自由主義機構裡,葷素已不分,月經已不調,黑白顛倒,不三不四。也許正要感謝留給我們這樣一個生猛的殘局,我們才可以進一步大膽地實驗,開始新的大地政治?我們能從史羅德戴克的思想中推演出一種對新的世界形式的思考嗎?

史羅德戴克還考慮到,在消費資本主義系統中,心理權力和心理技術終於走到了前臺,並與資本主義式創新勾結在一起,將社會變成了一個控制論系統,因而又激烈地重塑了統治我們的生物權力,而後者又被心理分析和腦(神經)科學所利用。於是在今天構成了一個超人類主義式景觀—資本裝置,幫助社會中1%的富人,用物質—數碼式固定資產既管治又剝削我們,並從這種數碼管治中通過信息裝置這一固定資本來獲利。

史羅德戴克認為,這種通過心理技術來使我們不斷失禁,從而使我們適應今天的計算式資本主義的市場要求,從來都是資本主義自身發展的邏輯的一部分。我們除了積極地改變自己的生命,主動像超人那樣去適應新環境,沒有別的辦法可找。這是一個令人絕望的結論,是將人類推向了一只屁眼裡被塞了電子感應器的實驗室小鼠一樣的控制論式處境,真需要我們好好地來反思了。

說到這種反思,史羅德戴克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第一個反思現代人的失禁的思想家,最早認為人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瘋狂的,想要不瘋,就是想要對瘋狂本身掩耳盜鈴,本身證明當事人已瘋了。所以,要瘋得多一些,才能不瘋,而這已成了一條做當代人的鐵律。時代瘋狂了,時代缺席了,要瘋一點,日常生活才能過得下去。全球資本主義系統內的創新和創業,向自己的日常生活開戰,向自己的親情和愛情開戰,對自己更狠一點,每次都先主動敲掉自己的底線。更瘋狂一點,也就是走向新的失禁,也就是通過不斷的創新,才能過好我們的生活。這種一次次創新也只發生在將我們摔向更瘋狂的社會生活和逼我們更瘋狂的個人日常之中。史羅德戴克認為福柯沒有看到的是,我們生活其中的由營銷和新媒體推動的這個控制型社會裡,其實也生產著福柯所說的這種古典時代的瘋狂。福柯的這一古典時代的瘋狂與當代的瘋狂之間的區分,因而是錯誤的。

與這一新的瘋狂平行的是一種新的怨恨。陀斯妥耶夫斯基1864年出版的《地下室手記》記下了他1862年訪問倫敦水晶宮世博會的觀感。書中已表達出他對於那時代的象征—審美苦難下的怨恨心理的思考:世界正在成為商品世界,西方文明已成為一個水晶宮。他想以過人的隱喻之力告訴我們: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是這一不斷破除怨恨的失禁過程。史羅德戴克和陀斯妥耶夫斯一樣,認為哥倫布就是這一願意擁抱幻覺的泛歐洲主義衝動的瘋狂的出手者,為後人做了示範。而這一衝動只有在20世紀的美國才最終被完美實現。這一願意擁抱幻覺的衝動,後來又被販賣到了亞洲和其餘的世界,以技術創新和管理咨詢的名義大行其道。這種成為普遍規範而為各大公司所需的咨詢公司套路,可以說是今天的算法專政下的絕對計算資本主義的最大推動力量,風投資本就是由它在驅動,當代文化工業和大數據經濟也都是它的必然產品。而今天的日常生活中的健身、心理輔導、培訓,都是由這一“失禁”文化所滋生出來的分支。

比如說那個美國夢,就是保險業和咨詢業的必然產物:買好保險,就失禁,在咨詢公司的建議下無底限地去創新。為了繼續做美國夢,保持其好萊塢—硅谷式的存在之輕,繼續衝浪於後歷史之中,美國的精英領袖們是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的。美國夢就是失禁學。美國是當代水晶宮,是溫室,是大棚,美國人民是裡面瘋長的蔬菜。史羅德戴克說,美國夢有三種。第一種,是對西部的權利,也就是,喜歡上了什麼,就可恣意燒殺、搶掠它,盡管到手後,仍只不過是為了好好愛它。第二種,是要使物可觸摸。盎格魯—撒克遜人不喜歡德、法的哲學,拼命要使物可以到手,弄無數中國小商品堆在他們郊區的家裡,像家家在做展覽一樣。第三種,是美國人時時想要著魔,因為要不這樣,他們就會抑鬱。正是商品、技術和媒體把中國、美國和其餘的世界一起帶進了那個叫作世界市場的失樂園之中。史羅德戴克認為,在這個將由雜技演員或宇航員構成的星球上,我們都將是藝術人,垂直地活,時時為拔高自己的生命而學和愛。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開頭說,上帝死了,現代人只能在掉在地上的兩頭都沒地方固定的繩子上走鋼絲了。仍幾乎像在空中行走,人的每一步都須被訓練上千次之後,才走得穩,因為每一步都像是新的。從此,沒有一個習慣是牢靠的了。

由此,史羅德戴克將《地下室手記》看作第一本現代實踐哲學手冊,是真正的健身寶典,認為它要教現代人為了生存得更好而主動去犯一點小罪,故意不要底線,以便勇敢創新。正是這一不斷鼓勵我們失禁的人類性技術,在全球化末端,生生地將我們拖入人類世。從此,人人都知道,創新者將不可避免地犯罪,只有積極地犯罪,才能繼續生存。而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所說的資本主義的創新式破壞,卻始終受到現代保險業的支持,簽單後,怎麼毀滅都沒事兒了。最終,保險代替了禱告,成為在那一不可能性的海洋中去敲定一個可靠的未來的具體手段。從此,人類欲望中的不可能性,完全被概率代替。保險業的歷史正是人類一系列瘋狂行動的歷史,是在人類歷史之外去展開各種各樣的海盜行動的歷史,硅谷是其近年的例子。現代技術終於使人類瘋狂得像達德勒斯(Daedalus)那樣。

達德勒斯是伊卡路斯(Icarus)的父親,為了滿足米諾斯(Minos)之妻子帕西菲(Pasipha)的淫欲而建造木牛,而她卻愛上了這頭木牛,與之交配,生下米諾托(Minotaur)。於是,達德勒斯又不得不制造出迷宮來關押他;而達德勒斯之後又被米諾斯關押到伊卡路斯,一起親眼看著了兒子失去一切尺度,然後消失,父親能做的,只是在一旁不斷給兒子一些如何進一步失禁的建議,來使其減少痛苦。這也可以說就是今天的人類的困境:處理大數據時,我們被它淹沒,如何轉而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永遠控制,再控制論式地通過被它控制而去控制它?

斯蒂格勒認為,這一古希臘神話也證明了史羅德戴克的這種失禁學的危險性。這種陀斯妥耶夫斯基最早觀察到的瘋狂的失禁,我們必須想辦法加以制止,這是我們走出人類世的先決條件。但是,我們如何在人類世裡不像達德勒斯那樣地走入瘋狂呢?尼采的超人裝置應該如何被改裝,才能幫我們完成這一使命?尼采說,人是一根繩,這一頭是野獸,另一頭是超人。當代幹細胞理論家們將這一句改成:人是一根橡皮筋,松時是末人,緊時就是超人。或:人在滑板上,能往回飆,能夠自信地向爬行動物借幹細胞用的,才是超人。只會硬著頭皮,要將人做到底(超人類主義意識形態),就是末人。超人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要克服怨恨:用超人精神,去克服當代資本主義對我們的生物性侵犯。

尼采說的正面的超人,是主動面對巨大的危險,掙扎著幸存的人。想用藥和疫苗來僥幸避開危險的人,是末人。做國王和偉人都還不夠,我們中間的那些行止像非—人和後—人類的,是藝術家。更確切地說,他們是雜技演員,走鋼絲那樣地活著,或是宇航員,把自我訓練當工作,天天重新降臨。超人的“超”是指之上、高過和朝上。朝聖者從此將不活在他們生於其中的風景中,而必須自己給自己扯一片抽象的風景。麥哲倫和阿姆斯特朗之後,我們不能從家鄉出發,而總是從太空回到自己的小鎮了。因此,我們是不得不做超人,必須天天練習,為新目標而每天重新開始練習,像宇航員那樣,將日常訓練當作每天的工作。做超人成了必須對我們自己狠一點,每天重復同樣的遊戲,爭取在下次還有上場的機會。練,在人類世,將是一種個人為自己定制的宗教。必須重新練習從遠古留下來的所有的練習項目。真正的健身房裡的器材,必須比當前所用的多十倍以上。

而且,史羅德戴克還強調,在這個人類世城市平臺上,也必須對所有的鍛煉加以再鍛煉!尼采已不信優生學,要我們相信訓練、紀律、教育和自我設計。他認為,超人不是生物意義上的,而是藝術上的,甚至也是雜技意義上的。我們健身,是想要藝術式地使自己成為超人。Ibid., p. 112.想成為超人,就需用古今的一切器械來練我們的身體。真正的貴族能肩扛不可能性的大山,精致的身體姿勢裡仍透著平靜。

這訓練的就是史羅德戴克說的“人類性技術(anthropotechnics)”。它將造成一個尼采之城:為超人留下地盤,而那些不會健身、升華(自我升級)和自我克隆者,都將被淘汰。史羅德戴克將這些對人類存在的免疫性起作用的技術,稱作人類性技術。“經過好多個世紀的對於新的生命形式的實驗,人類終於認識到,不論其種族、經濟和政治情境如何轄治其生命,人類不光存在於其物質條件之中,而且也存在於其象征的免疫系統和儀式之殼裡。……正是後面這些編織出了我們可以很酷地說的‘人類性技術’”。在細胞、氣泡、球和水晶宮裡,人類無論使用什麼技術,哪怕到了火星,也仍都只是要將火星夾入這個叫作地球的水晶宮裡,哪怕在火星上也仍將使用地球式技術。人類只會在全球資本的水晶宮裡使用這種人類性技術,無論到哪裡。

史羅德戴克的這一分析帶著很重的尼采式超人類主義成分。尼采認為,英雄主義者會走向瘋狂和崩潰,積極的虛無主義者卻是要創造和發明新價值。剩下的其餘人呢?難道就只能做一個看透世事者,以犬儒主義行世,怨恨地來證明自己的清白、純潔和冷漠,總認為世界和社會是別人弄壞的?於是就形成了這樣一個三角:好人、超人和怨恨者。尼采給我們的指示:做好人是走向道德主義,肯定不對。因為,做好人是為了讓我們自己不去做看透世事者和犬儒主義者,所以總是被動的,肯定不對。但是超人也不是給我們人類方便地去待著的一個位置。超人是那個自我肯定、自我發明的人類的矢量,是我們在好人和怨恨者之間搖晃時能夠做出對照,以便重新找到方向的那一顆北斗星而已。查拉圖斯特拉是教我們做超人的教練,要我們去贏得各種世界杯,但我們此時還正在訓練之中。史羅德戴克想說的是不是“只有積極地、創造性地使用人類性技術的人,才是超人,才能自己創造未來”?

史羅德戴克似乎將人類世中人類身上剩下的領地描述成一個奧林匹斯山了,只有像奧運冠軍那樣偉大的半神們,才能活在其上。這是一種聽上去很殘酷的人類世城市的前景,但他認為,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全球化過程之中,人類就一直被卷入這一過程,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行走,就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從此也將成為人類世城市幸存的一條鐵律。

史羅德戴克想告訴我們過去五百年的地球上發生了什麼,來預想人類今後將必須怎麼樣。而法國哲學家南希(JeanLuc Nancy)想象了一種與史羅德戴克完全不同的人類世前景。他認為,過去五百年裡,已有某種比我們想象的更大、更不妙、更難說清的東西,潛入、布局到我們的世界,摻入這個五百年的全球化過程之中。我們被它入侵,但還說不清自己到底遭遇了什麼,當前還沒法做出反應。當前的全球城邦,實際已被那種未被命名的力量統治,雖然我們仍在繼續執行老規矩。人類世中,世界化之中的世界,已成了一個惡蛋:我們也被孕育其中,但已說不出自己在其中的未來。也就可以說,人類世城市是從這一比基督教還大得多的陌生的全球力量那裡受孕而誕生,且仍活在其羊水之中。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