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陣痛:一部長篇巨著,入木三分刻畫女性堅強生命形態(簡體書)
滿額折

陣痛:一部長篇巨著,入木三分刻畫女性堅強生命形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價
:NT$ 354 元
優惠價
873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942—2008年,將近七十年的光陰,足以囊括一段厚重歷史的風雲變幻。故事中的三代女人,生於三個亂世,又在三個亂世裡生下她們的女兒。女人拼了命地逃離過往與故鄉,卻始終無法逃脫宿命套在她們身上的鐐銬,她們注定要世世代代在孤獨中經歷生產的陣痛。女人的痛,來自男人和世道,可是男人無能為力,世道無可奈何。女人能做的,唯有以隱忍的姿態反抗。好在上帝是公平的,那些歷經苦難而屹立不倒的女人,最終看到了生之希望。

作者簡介

張翎

作家,浙江溫州人,現居多倫多。著有《勞燕》《餘震》《金山》《雁過藻溪》等。小說曾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華僑華人中山文學獎評委會大獎、《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紅樓夢獎(又名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專家推薦獎等重要文學獎項。由《餘震》改編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獲得亞太電影展和百花獎最佳影片。小說被譯成多國語言在國際發表。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著述頗豐,有口皆碑。張翎系海外華文作家領軍人物,其作品先後斬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華僑華人中山文學獎評委會大獎、《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紅樓夢獎(又名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專家推薦獎等重要文學獎項,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發行,在國際贏得廣泛讚譽。

★長篇作品集,專有授權。張翎進行文學創作以來所著全部長篇作品(全九冊),重新修訂,重磅上市。

★真情版序言。張翎作新序全面回顧二十餘年文學創作歷程。讀者從中得以管窺其不為人知的人生經歷和心路歷程,加深對其作品的理解與領悟。

目次

001 |逃產篇:

上官吟春(1942—1943)

085 |危產篇:

孫小桃(1951—1967)

306 |路產篇:

宋武生(1991—2001)

400 |論產篇:

杜路得(2008)

書摘/試閱

上官吟春挎著沉甸甸的洗衣籃走到河邊時,不禁吃了一驚。昨天的雨雖然下了大半宿,卻是窸窸窣窣的那種細雨,聽不出有多少勁道。早晨出門,院門外那棵桑樹上的葉子雖然肥大了許多,卻找不見幾滴水跡,街邊的積水也剛夠淺淺地舔濕她的鞋底。沒想到那雨輕言細語地竟把一條小河給灌得如此飽脹,三級下水的石階,現在只隱隱約約地剩了半級。連那半級,也還得看風的臉色。若風是從西南來的,又略帶幾分氣力,那石階就完完全全淹在水里了。

命該今日,命該如此啊。她喃喃地自語道。

河叫藻溪。鄉跟了水的名字,也叫藻溪。藻溪的水不長,流不了多遠就叫另外一條河給吞噬了。藻溪的水也不寬,即便在最開闊之處,這岸的人攏住嘴扯著嗓子吼一聲,那岸的人也就听見口信了。在最窄之處,這岸的把竹筐放到水面,拿扁擔輕輕一送,那岸的再拿扁擔輕輕一鉤,便取到貨了。輪到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河水清朗如明鏡,水底鵝卵石上的青苔,游魚身上的斑紋,都歷歷可數。可是一到下雨天,藻溪立時就像個悍婦,說翻臉就翻臉,翻成渾綠的一片,人就是把麵孔貼到水面上,半天也找不見口鼻眉眼。別看這河不長也不寬,方圓幾十里人的生計,卻都拴在它身上。澆田、喝水、淘米、洗菜、洗衣、涮馬桶,用的都是這片水。從礬山挑明礬石進城的後生,免不得在水邊洗洗腳,歇一陣陰涼。米販、布販、茶葉販也都得藉這一片水,把小舢板劃到四里八鄉的大埠頭。

吟春挽起褲腿,脫下鞋襪,把襪子塞進鞋窩裡,擺放到水邊一棵槐樹下。想了想,又拎起鞋子走了幾步,放到了高處一塊岩石上,方安了心。誰也說不准一會兒的風會朝哪邊刮,她捨不得水把鞋子捲走。這雙鞋子是舊年年底做的,才穿了幾個月,鞋底鞋面都是上好的布料和手工。婆婆呂氏是天足,腳只比她略小一兩分。只要在腳指頭前面塞一塊布,這雙鞋婆婆也能穿。雖說大先生是吃官餉的,陶家在藻溪鄉里也有幾畝田,僱人耕種著,家道算得上殷實,可是婆婆生性節儉,這樣一雙八成新的鞋子,落到婆婆腳上,還能穿上好幾年。

吟春把籃子裡的衣裳,一件一件地掏出來放到石階上。衣裳都是大先生的。這個時節大先生本來早該在杭州城裡了,卻因為城裡在鬧日本人,大先生的學堂延誤了開學的時間,大先生就在藻溪待下來了。吟春拿起一件布衫,埋下臉去聞了聞,有淡淡的一絲油垢味,還有不那麼淡的一絲煙草味,這就是大先生身上的味道。大先生的味道,和鄉里那些種田殺豬的漢子,委實不太一樣。她能在千個百個男人堆裡,狗似的一下子把大先生聞出來。她把衣裳攤在石階上,在袖口和領邊處輕輕抹了一層洋皂。鄉里人使的都是皂角,洋皂是大先生從省城捎回來的稀罕貨。大先生是讀書人,喜歡勤換衣裳。其實大先生換下來的衣裳,除了領邊袖口有微微一絲汗垢,實在還乾淨得緊,她想省著點使洋皂。

一陣風吹過來,跟水打了個照面,水哆嗦了一下,漾出大大一圈的波紋。吟春只覺得天地翻了個個兒,早晨出門前喝的那半碗菜泡飯,毫無防備地湧了上來。她知道,此時她什麼也不用做,只要聽從了水的勾引,身子略微一斜,就可以一了百了地跟著水走了。

可是時辰未到啊,時辰未到,她還沒有洗完大先生的衣裳。她就是走了,也得給大先生留幾件乾淨衣裳。

大先生的名字叫陶之性,可是大先生的名字不過是一個擺設,只在跟她換龍鳳帖的時候使過一回。整個藻溪鄉里,無論男女老幼,一律叫他“大先生”,因為他是方圓幾十里唯一的一個大學生。大先生念過大學,又在大學堂裡教書,還懂好幾國的洋文。可是大先生就是把學問做到了天上去,他依舊還是一個小小的藻溪鄉里的孝子。大先生的母親呂氏,二十一歲就守了寡,硬是靠家裡的幾畝薄田,把膝下唯一的一個兒子拉扯長大。大先生在省城裡謀了教職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寡母帶到杭州去住,無奈呂氏死活不肯離開藻溪。大先生是呂氏手裡的一隻風箏,呂氏讓他飛多遠就是多遠,一寸不多,一寸不少。呂氏的手有時候很鬆,所以大先生一路飛過上海、蘇州,最遠還去過天津,最後停在了杭州城。可是呂氏的手該緊的時候也很緊,所以大先生再開化,也得回來娶一個家鄉女子,把心實實地拴在藻溪。一年裡無論是逢年過節,寒假暑假,大先生都會老老實實地趕回家來陪老母親。

吟春十八歲,大先生四十一歲,大先生比吟春的爹還大兩歲。大先生先前娶過兩個妻子,第一個妻子是從小買在家裡的童養媳,比大先生大四歲,圓房之後的第二年,還來不及給大先生留個子嗣,就得寒熱症死了。妻子死後,大先生就離開藻溪出門讀書去了,這一走就是十餘年。雖然年假節日依舊都回藻溪看母親,卻推三阻四地總也不肯再娶。一鄉的人都在瘋傳,說大先生在外頭自由戀愛上了,是個摩登的女同學。呂氏回回問兒子,兒子總不吭聲。呂氏急了,便自作主張給大先生定了一門親事,是臨近馬站鄉里的女子。

那年大先生回家過年,呂氏強按著大先生的頭,讓他和那個女子拜了天地。大先生雖有百般不情願,卻拗不過母親,只好認了,和那個女子不咸不淡地生活了七八年,可那女人肚腹裡竟然沒有一星半點響動。呂氏拜遍了菩薩,訪遍了名醫,依舊無用。眼看著鄉里自己這個歲數的女人,個個都做了娘娘(溫州方言:奶奶)和太婆,呂氏心裡慌慌地沒個著落,便張羅著要給兒子娶個偏房。大先生正了臉,對母親說:“如今民國都三十多年了,早就提倡一夫一妻制了,哪有讀書人還娶個二房三房的,給人做封建落後的榜樣?倒不如正式離了婚,也好叫人家將來再嫁。”呂氏依了大先生,果真包了一包銀子,將那個女人厚厚地打發了,便又著急托媒婆物色新人。

這回大先生有了自己的主張,誰也勸不動。大先生說再娶可以,但這次一定要是個識字的女人,哪怕僅僅是粗通文墨。這下呂氏犯了難:待字閨中的讀書女子本來就少,讀過書還待在鄉里的未婚女子,那更是少而又少。呂氏一輩子省吃儉用,打點媒婆的禮物上她卻絲毫不吝嗇。可是呂氏就是把禮物堆到了媒婆家的天花板,媒婆還是找不著大先生要的女人。

就在那個節骨眼上,吟春把自己送到了陶家門前。

舊年呂氏五十九歲。鄉下人做壽,做九不做十,大先生趁寒假回家之際,張羅著給母親暖壽,要宴請族裡的各門親戚和左鄰右舍的鄉親。呂氏覺得十分有顏面,便罕見地大方了一回,要給自己和兒子各做幾身衣裳,到喝壽酒時穿。藻溪鄉里也有裁縫,可是呂氏瞧不上眼。呂氏聽說二十里地之外的靈溪,有一位裁縫是專門從大上海拜師學藝回來的,就特意派人上門去請,那人便是吟春的表嫂。表嫂到陶家裁衣裳,順道帶了吟春過來幫著做鎖扣眼縫褲邊的下手活。

那日是大先生給她們開的門。大先生一見吟春,便怔了一怔。後來吟春才聽說,大先生第一眼瞧見的,恍然間竟是省城裡那位他戀了多年卻不得娶回家來、後來終嫁為人妻的女同學,兩人眉眼之間的神情,卻怎是一個像字了得。這第一眼就像是一支尖尖的竹籤子,在大先生的心頭輕輕捅了一捅。大先生的心這些年裡已經長了繭子生了痂,皮糙肉實,這一捅,自然是捅不出血來的,但卻也刮了道痕,滲出一絲細細的憐惜來。大先生便隨意問了聲你叫什麼名字?吟春說了,大先生又問是哪個字?吟春說是吟詩作對的那個吟。大先生哦了一聲,說鄉間難得有這樣的名字。表嫂就笑,說她家幸虧只有四個女兒,她爸把春夏秋冬的名字全用完了,再多一個就麻煩了。大先生又問吟春你識不識字?吟春低頭不語,還是表嫂替她答的話。表嫂說這個丫頭跟她爸上過四年學,是個小秀才。鄉里人寫信寫春聯什麼的,她爸忙不過來的時候,就喊她幫忙。大先生這才知道,吟春的爸是個教書先生,在鄉里的公學教國文。

呂氏的眼睛像剛揩拭過的鏡子,兒子的心思哪怕輕得像一粒灰塵,落在鏡面上也是一清二楚。呂氏找了個機會悄悄問表嫂要了吟春的生辰八字,送到算命先生那裡一合,竟是絕配。當下大喜,就遣了媒婆去吟春家裡提親。吟春的父親早就听說過大先生的名聲,雖比自家女兒年長了許多,卻是明媒正娶的妻室,便爽快地答應了這門親事。從吟春見大先生第一面,到她正式被迎娶進陶家的門,前後統共不過半個月的時間,呂氏的壽酒和大先生的喜酒,幾乎是背貼背地操辦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