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唐詩之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品讀唐詩(簡體書)
滿額折

唐詩之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品讀唐詩(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唐詩之路》是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的新作,和董強教授共同創作。在本書中,勒克萊齊奧通過閱讀中國古詩詞,品鑒詩詞,抒發闡釋自己的觀點,他作為現代人的思想的火花與古老的唐詩相互碰撞,妙趣橫生。勒克萊齊奧站在外國作家的角度,唐詩在他的眼中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在他的筆端,唐詩的意境深遠悠長,就如同法語書名“奔流不息的詩歌之河”。此外,書中還配有四十多幅彩色插圖,全是與作者品讀的古詩詞密切相關的古畫和書法,進一步營造詩中的氛圍和意蘊,文與圖相得益彰,是一本難得的佳作。

作者簡介

勒克萊齊奧,一九四〇年生於法國尼斯,一九六三年出版第一部小說《訴訟筆錄》,並獲得勒諾多文學獎。至今已出版四十多部作品,包括小說,隨筆,翻譯等。一九八〇年,勒克萊齊奧以小說《沙漠》獲得保爾·莫朗文學獎。一九九四年,他在法國《讀書》雜志一次讀者調查中,被列為“在世最偉大的法語作家”之首。二〇〇八年,勒克萊齊奧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董強,一九六七年生於杭州,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傅雷翻譯出版獎主席,法蘭西學院通訊院士。長期從事法國語言、文學、藝術及中法文化比較研究。一九九七年出版中法雙語詩集《另一只手》,二〇〇〇年合作出版法語童書《萬夜之夢》,二〇一三年獲法蘭西學院頒發的“法語國家聯盟金獎”。


序言

進入唐詩世界,我幾乎毫無準備,卻也並非完全偶然。當時,我讀了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一個1962年的英文版本。詩中,有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裡,與一座山面對面交流。

我至今記得讀到這首詩時的激動。那個時候,在西方世界,公眾還沒有像現在一樣關注環境問題。高山屬於風景,被認為是“崇高”的,引得不少勇敢之人去攀登。而李白卻在詩中提到了一個顯明的道理:山,是一個靜穆、莊嚴、令人尊敬的場所(在“敬亭山”這個名字中,有“敬”字)。在山的面前,人——脆弱的、短暫的人——所能做的,就是坐下來,靜靜地看山。

歐洲文學中的詩歌實踐(古希臘,古羅馬,以及後來現代的羅曼或撒克遜語言的作家),讓我們習慣了運動感,習慣於欲望和激情,情感往往轉瞬即逝。相比之下,面對敬亭山而坐的李白帶給我的,完全不同。我所受的教育,我學會的語言,對此尚不習慣:那是一種衝和,一種內心的平和。要想達到這種平和,並不困難。只需坐下來,默默看山。甚至不需要一座專門供人崇敬的山。

於是,讀完李白的詩句後,我就起身前往離尼斯不遠的瓦爾山谷。我離開大路,信步走上一條山徑,直到眼前出現一道峭壁。那是一片陡峭的、堊化了的、沒有植物覆蓋的巨大巖石。在我小小的筆記本上,我用文字去寫這道山壁,就像是運用文字去畫素描。後來,在毛裡求斯南部的摩爾納火山巖前面,我經歷了同樣的體驗。我沒有去追思一個悲慘的故事(一群逃亡的奴隸在這裡跳下懸崖,以躲避達爾林省長派來的民兵對他們的追捕),而只是去感受眼前的這道巖石,完完全全地感受它,跟它融為一體。

在唐朝的詩歌創作中,山,大自然,占有重要的位置。詩人、畫家們經常通過表現風景來表達自己。比如王維,他寫下山水的旖旎,就像畫出一個人的肖像。從整體上講,給詩人、畫家們帶來靈感的,都是一些自然界的元素:樹葉,森林,溪流,湖水,或巖石。他們的眼睛看見了一些東西,而我們的教育已讓我們對此視而不見。我們的都市風景過於結構化了,從而打破了一個古老的秘密,我們再也讀不懂與人類語言不同的一種大自然的語言。古老信仰帶給我們的——每一件東西,每一個生靈,都有一個“靈性”——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直強有力地存在的。這是中國哲學與古老的薩滿教以及道教信仰的關聯。這可不是一種神秘主義,一種煉丹術似的晦澀艱深,好讓我們回到黃金時代,找回我們的“根”。在我們過度都市化和過度理性化的世界裡,又有誰還會相信這些東西?

唐詩——也可以說,一切真正的詩——也許是與真實世界保持接觸的最好手段。這是一種交融的詩,引導我們遨遊於身外,讓我們去感受大自然的秩序,感受時間的綿延,感受夢。我第一次讀到李白時,他所傳遞的信息是那麼的鮮明,讓我驚嘆,同時又感受到了一種急切的召喚。我並沒有發出驚呼:“寫得真美”,我甚至沒有迫不及待地繼續往下讀。相反,我衝出了家門,去尋山,尋找我的敬亭山,一座我可以坐在它面前的山。默默看山,與它融為一體。

當然,之後,我開始試圖進一步了解唐詩。在圖書館裡,我借閱了所有與這一遙遠時代相關的書籍。我讀了孔子的《論語》,讀了《莊子》。之後又發現了孟子,尤其是墨子那些如此獨特的思想。我漸漸發現了中國文學的豐沃土壤。人們稱之為中國古典文學,然而,從很多角度去看,它都是一種很具現代意味的文學。我閱讀了19世紀由德理文侯爵和朱迪特·戈蒂耶翻譯的唐詩選集。

再後來,我還閱讀了現代詩人埃茲拉·龐德以非常自由的方式翻譯的唐詩——他用日本人的發音方式寫李白的名字!

近日,我讀到了中國一位了不起的作家、藝術家木心的作品。在他譯成英文的《空房》(劉軍譯)中,我非常能夠理解他在一篇短篇小說中提到的一個細節。在《童年隨之而去》中,一名小男孩接受了一件禮物,一個青瓷小碗。這位平素無緣詩書的小男孩的耳邊立刻響起了他在一本燒瓷工具書中學到的美妙詩詞:

雨過天青云破處,

這般顏色做將來。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詩詞的力量:可以在任何時代,任何場合下閱讀。只需輕輕吟誦,就可以進入一個另外的世界。

本書是友誼的結晶。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與董強教授的相識。董教授是一位杰出的人,既是學者,又是詩人、書法家。多年來,在我們一次次的交談中,萌生了撰寫一本關於唐詩之書的想法。我們決定選出一些唐詩,結集出版,並提供全新的法語譯本,配上董教授的書法作品。我們一起挑選了本書中的詩,著重強調這一杰出時代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些時刻。在這一重讀唐詩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唐詩中蘊含著深刻人性。它產生於對未來的未知與不確定之中,歷經戰爭與饑荒。盡管在我們之間相隔了巨大的時間鴻溝,然而,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感到同那個時代的詩人和藝術家是那麼的近。我們能理解他們,那個時代與我們的時代是如此的相似。

我們想與讀者分享的,正是這樣一種深深的感動。

勒克萊齊奧


目次

目錄

序言/勒克萊齊奧

一場詩歌革命

冒險家李白

安史之亂

戰爭

目光

杜甫與李白的友誼

杜甫

同情

女性

白居易

優雅

李商隱

大自然

王維

藝術,美,生活

天之涯

鏡·塘/董強


書摘/試閱

 從公元700年開始,中國進入了一個極其燦爛的新時代。當時的唐朝,建立還不到一個世紀。與此同一時期,歐洲西部經歷了墨洛溫王朝的沒落以及查理曼大帝的君臨。接下來是分裂,導致了三分天下:德意志、法蘭西、義大利。在法國開啟了於格·卡佩王朝。當時的中國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應當是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度。在唐朝之前,比如漢朝,中國就已經涌現出了偉大的詩人、學者、哲學家,這些人留下的遺產,後來漸漸被阿拉伯的旅行家們帶到了義大利和西班牙。盡管在唐太宗登基之後,出現了不少征伐,唐朝還是開啟了輝煌繁榮的時代。這一被中國歷史學家們稱為“貞觀之治”的時代,構成了現代中國的遙遠先聲。封建制依然存在,地方性的衝突和相互間的秋後算帳依然發生,但圍繞著君主和首都長安(今西安)而發展起來的社會,有著全新的風氣。這是一個由詩歌、藝術、音樂統治的時代。傳統社會開始出現女性化的傾向,產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對生活的藝術和優雅品位的追求。女性在這一社會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長裙、發髻、首飾等成為風尚。一些樂器開始風行,比如琵琶。

樂曲、詩歌成為民眾喜愛的形式。早在漢朝,就涌現出了一些女詩人,比如班婕妤。她出生於公元前50年左右,給我們留下了一首關於團扇的詩,表達對愛情易逝的擔憂:

新制齊紈素,

鮮潔如霜雪。

裁作合歡扇,

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

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

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

恩情中道絕。

(《怨詩》)

《詩經》作為豐富的文學遺產,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參照。但隨著唐朝的到來,詩歌可以說是世俗化了,變得既是民間的,又是官方的:一個人如果不展現出闡釋或者創作詩歌的能力,就無法完成政府的事務,或者公共服務。這就構成了文學考試的傳統,唐朝的官員必須經歷這樣的考試(雖然在實際操作上也許並不完善),同時也構成了著名的文人“翰林”的傳奇。

唐朝詩歌的規則並非全新,它們是在漫長的中國文學歷史中漸漸形成的。到了唐朝,這些規則並沒有受到質疑;相反,它們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變得更為複雜,成為人人遵守的約定。唐詩的理想形式是四行的詩句,每行由五個字或七個字構成,講究押韻,有時還有豐富的內韻,並遵守漢語的豐富聲調。這其實完全可能形成一種類似於西方十四行詩的禁錮,束縛自由的靈感和表達。然而相反,詩人們都從中找到了他們的最佳表現方式,突破了一種表面上的矛盾,做到了精神性與嚴格格律的並存。正因如此,早在他們生活的時代,他們就成為一種古典的典範。

然而,正如我們後面在閱讀一些具體詩篇時可以看到的,沒有比唐詩更加不“古典”的詩歌了。情感,在詩中占據了最重要的位置。中國的傳統詩歌從其語言的語法結構中得益匪淺:不存在定冠詞,動詞不需要變位,很少需要提到人稱代詞。也許正是在中國的唐朝,抒情性達到了最高境界。每一首詩都完滿自足,直到最後一句詩,才像一個謎一樣完整展開。整個結構,就像是鏡子結構。它一方面滿足了中國思想、中國道教中對均衡與和諧的追求,另一方面,它向多義性,以及情感的豐富性開放,讓情感發出無窮的回聲。

古希臘和拉丁詩人們在豎琴和潘神之笛的伴奏下吟唱,然而,他們的靈感受到了神話傳承和傳奇傳統的約束。奧維德寫過情詩,但他最個人化的傾訴(如在《哀詩》中),也只是對自己在流放過程中失去了的生活方式、對羅馬上流社會的歌舞升平最為自私的懷舊和哀怨。

中國唐朝的詩人們,是後來文學中所發明的許多東西的先驅。比如在義大利由彼得拉克引領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詩歌,在法國的“七星詩社”文學團體中的創作,甚至——假如我們在時空中跳躍——直到拜倫、雪萊、繆塞的浪漫主義時期的詩篇。同樣,在古波斯詩人莪默·伽亞謨的詩歌之前四百年,在龍薩、杜貝萊之前九百年,在莎士比亞之前幾乎一千年,中國唐朝詩人們就寫出了堪與他們的謠曲和十四行詩相媲美的美妙詩篇。如果想要在抒情詩領域找到類似的發展,也許我們不應當再在時間中旅行,而是在空間裡跨越,到世界的另一邊,找到十五世紀阿茲特克帝國的詩歌,比如國王兼詩人內薩瓦爾科約特爾在西班牙人摧毀這一文明之前留下的高貴的、絕望的詩篇。

因此,唐朝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它不乏戰火與災難,但無論是唐太宗時代的“貞觀之治”,還是唐玄宗時代的“開元之治”,它都是最強盛繁榮的時代,直到公元十世紀初才終結,隨後是帝國的分裂,直至宋朝再次統一整個帝國。之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王朝,由於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入侵而形成的王朝(成為中國的元朝)。這一並不短暫的階段(因為它從618年一直持續到了907年)在中華文明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它是藝術上完美的榜樣,同時也誕生了一種真正的個體思想,也就是一種自我覺醒,一種表達的自由,以及自我仲裁的自由。人們提起這一時期,就想到它的古典。然而古典,換一個說法,就是成規。我們更傾向於認為,那是一種革命,是一種現代性的誕生。它們可以被稱為是一種“文藝復興”。我們將在後面讀到的詩篇,都是明證。

由詩人彼得拉克以及短篇小說家薄伽丘創造的“文藝復興”一詞,原意為“再生”,在古代中國的語言中並不存在。最為接近的一個詞,也許是“復興”(回歸傳統),其表達的內涵,其實完全不同。義大利發起的這一運動,強調的是回歸古希臘、羅馬的“經典”,但同時也意味著對以神學家俄利根和僧侶阿貝拉爾為代表的經院派的批評。當時最能代表全新的文化思想的人士,無疑是荷蘭大學者伊拉斯謨,是他啟發了後來的宗教改革,尤其是路德的思想。在中國,宗教一直都只占第二層面,類似的對價值體系的重新判斷,以及對世俗的回歸,並無必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