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張其成講黃帝內經:活出中國人的精氣神(簡體書)
滿額折

張其成講黃帝內經:活出中國人的精氣神(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6 元
定價
:NT$ 336 元
優惠價
87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張其成講黃帝內經》是一部面向大眾的《黃帝內經》的普及讀本,凝聚了張其成教授三十餘年研究《黃帝內經》的精華和成果,是對《黃帝內經》生命哲學內容的總結之作,包括《活出中國人的精氣神》《中國人的生命智慧》2冊。本系列為天地社與四川科技社聯合出版,由四川科技社專業審讀人員擔任特約編輯。《活出中國人的精氣神》是對《黃帝內經》裡中醫文化演變和運用的系統梳理,從成書背景、書名來源、版本流傳入手,《素問》《靈樞》重點篇目詳解,講透整體觀念、辨證論治、臟腑脈象、治未病原則等核心問題。全書把《黃帝內經》放在傳統文化大框架下

作者簡介

張其成,北京大學哲學博士,中國第01位《黃帝內經》博士後,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創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北京張其成中醫發展基金會理事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出身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世醫家庭,為我國首屆國醫大師李濟仁、國家非遺傳承人張舜華之長子,先後師從文字訓詁大家錢超塵、易學哲學泰斗朱伯崑、《黃帝內經》研究大家王洪圖。
“國學五經”體系創建人、推廣者,國家中醫藥文化重點學科帶頭人,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醫藥文化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研究”。2019年被人民網評為“健康中國十大年度人物”,2020年榮獲“湯用彤國學獎”。喜馬拉雅廣受歡迎的國學主講之一,其音頻節目《張其成講〈黃帝內經〉》長期居人文國學榜前列,位居年度新知榜健康榜榜首。


名人/編輯推薦

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成果
本書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創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北京張其成中醫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張其成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醫藥文化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研究”成果之一。
2.《黃帝內經》權威專家講解
本書作者張其成教授,出身於世醫家庭,母親張舜華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的非遺傳承人,父親李濟仁為我國首屆由國家任命的國醫大師,又師出名門,在《黃帝內經》研究大家王洪圖教授指導下成為中國第01位研究《黃帝內經》的博士後。
3.《黃帝內經》養生智能精華
本書從《素問》到《靈樞》,從四季調養到五臟調理,從飲食之道到減肥竅門,從男女身心保養到日常保健知識,講透《黃帝內經》的整體養生觀念和具體養生法則,處處體現了《黃帝內經》“治未病”“不外求”的自然養生智能。


前 言 《黃帝內經》裡藏著養生的大智能

一、我與《黃帝內經》的緣分
《黃帝內經》和《易經》一樣,也是一部對中華民族產生巨大影 響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經典。也許你會問:《黃帝內經》不就是一部 醫書嗎?為什麼要把它和《易經》聯繫在一起?它在當代社會有什 麼用?它能解決當代人什麼問題呢?不要著急,請允許我先說一說 我與《黃帝內經》的緣分,也許你就可以從其中找到答案了。 我出生在“張一帖”中醫世家。“張一帖”之名始於明嘉靖年間, 已傳承460余年,“張一帖內科療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 錄”。我父親李濟仁是首屆“國醫大師”,是全國第一批七個《黃帝內 經》碩士點研究生導師之一,一直以《黃帝內經》指導中醫臨床。在 我小的時候,父親就讓我背《黃帝內經》的一些精彩原文,漸漸地 我喜歡上了《黃帝內經》。我發現《黃帝內經》太博大了,不單純是 講治病的,它還講了天文、地理、歷法、音律、哲學、心理、五運 六氣。比如第三篇《生氣通天論》,講人是可以和天相通的,人的九竅、臟腑、十二節都可以和天地之氣一一相通。太神妙了!我經常 向父親請教問題,父親說,要真正搞懂《黃帝內經》,必須要先學習 《易經》,藥王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大醫。”當然,還要學習 《道德經》《論語》,不懂這些國學經典,也就讀不懂《黃帝內經》。父 親常跟我說:“秀才學醫,籠中捉雞。”只要打好了文科基礎,再學中 醫就太容易了。 父親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1977 年恢復高考,我就選擇了中 文系,先打好中國傳統文化的底子。1985 年我考取了北京中醫 學院醫古文專業的研究生,在我的導師錢超塵教授指導下,研究 《黃帝內經》的語言文字,我的碩士論文就是日本丹波父子有關 《黃帝內經》的訓詁研究。1994 年我在前後工作十年以後,考取 了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師從朱伯崑教授,雖然我的博士 論文是《易經》象數哲學,但涉及大量的《黃帝內經》象數內容。 所以 1997 年北大畢業後,我繼續報考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後流動 站,有幸成為全國第一個研究《黃帝內經》的博士後,師從《黃 帝內經》泰斗王洪圖教授。王教授和我的父親曾經是 1965 年全國 《黃帝內經》師資班的同學,私交很好。王教授主編的《黃帝內經 研究大成》是一部裡程碑式的著作,有幸我也參與了其中的寫作。 在做博士後的兩年中,在王教授傾心指導下,我專注於從《易經》 出發研究《黃帝內經》的五行生命觀。我博士後出站後,留在北 京中醫藥大學一直從事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醫文化的教學 科研工作。 另外我還要提一件事,2016年,我有幸獲得一個國家社科基金 重大項目“以中醫藥文化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研究”。作為首 席專家,我決定從中華文化的大背景上探討《黃帝內經》,因為《黃 帝內經》不僅能護佑人體生命的健康長壽,而且能夠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偉大復興。 講完了我和《黃帝內經》的緣分,就可以回答大家的問題了。首 先,《黃帝內經》和《易經》有什麼關係?借用明代醫學家張景岳 (介賓)的說法:《易經》為外易,《黃帝內經》為內易。意思就是, 《易經》講天地宇宙外在變化的大規律,《黃帝內經》講人體生命內 在變化的大規律。這兩種規律是什麼關係?其實是一回事,是統一關 系。《易經》是起源,《黃帝內經》是落地,《黃帝內經》說的人體生 命規律其實就是《易經》天道規律的反映。第二,《黃帝內經》究竟 是一本什麼書?當然是本醫學書,但又千萬不能把它僅僅看成一部醫 學書,它還是一部教我們怎麼養生、怎麼生活、怎麼看待生命、怎麼 看待天地萬物的養生書、哲學書,是一部教我們健康快樂生活的大百 科全書。第三,《黃帝內經》在當代社會有什麼用?當代社會節奏加 快,人們工作壓力加大,抑鬱情緒蔓延,年輕時以命換錢,年老時以 錢換命。年輕人瞧不起養生,更不懂養生,覺得養生就是要吃什麼補 品、補藥,以為健康、美麗就在於吃什麼東西或者用一種什麼美容方 法。其實這一切都是外求。《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健康、美麗不在 外求而在內求,治病最主要的方法其實不是吃藥,“治未病”比“治 已病”更重要。 看到這裡,你一定明白了我講《黃帝內經》和其他人不一樣的 地方了吧?
概括一下,我講《黃帝內經》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 我是在中華文化的大背景、大視野下解讀《黃帝內經》,揭示《黃帝 內經》與《易經》、與老莊孔孟等諸子百家以及與天文、歷法、地 理的關係,展現《黃帝內經》作為一部國學經典的文化魅力。第二, 忠實於《黃帝內經》原典。我會按照經典對原文一一進行講解。不 過有的是精講,有的是略講;有的是分開講,有的是合起來講。我 會盡量把每篇的精華都提煉出來,努力還原《黃帝內經》的真相。第三,我會結合當代人在養生、健康方面的困惑和誤區,把我自己 習練《黃帝內經》“治未病”的方法和儒釋道的養生功法介紹給大 家。另外,我還會把“張一帖”家族尤其是我父母親的臨床經驗, 分享給各位朋友,希望大家要身體力行、知行合一,找到並養成一 種適合自己的、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最終能夠不得病、少得病。 日出日落時,人生天地間。 讓我們一起走入《黃帝內經》,走入自己的生命世界吧!

二、《黃帝內經》是養生寶典
我想從三個方面簡要介紹一下《黃帝內經》這本書,然後再解開 它的奧秘。 先介紹一下《黃帝內經》究竟是一本什麼書。我在前面已經說 了,它既是一本醫學書,又不能被簡單看成一部醫學書。我想用三 個“第一”、兩把“鑰匙”來做一下概括。三個“第一”是指,《黃 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學的經典,是第一部養生學的寶典,是第一 部生命的百科全書。這是我在2008年出版的《黃帝內經養生大道》 一書中首次提出來的。下面我就簡單做一下說明。 其實《黃帝內經》並不是最早的醫書,因為在它以前就已經有 醫書了,比如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十四種醫書,2013年成 都老官山出土的九種醫書,這些都比《黃帝內經》早。但這些書都 是講治法和藥方的,還沒有形成一個醫學的學術體系。中醫作為一 個學術體系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被公認為 是中醫理論體系也就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排在中醫四大經典的首 位。這部著作第一次系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幾千年來護佑著我們中華兒女戰勝疾病、災難,一直綿 延至今,還在發揮重要作用。 當然它也並不是最早講養生的,在它以前的先秦諸子百家中就 有很多養生的論述,比如孔子提出“智者樂,仁者壽”“食不語,寢 不言”,還有“八不食”的飲食方法;老子提出“長生久視”“滌除玄 覽”“致虛守靜”的養生之道。但這些都還不夠系統。《黃帝內經》第 一次系統地闡述了養生理論與方法。《黃帝內經》了不起的地方是,不 僅講了怎樣治病,而且講了怎樣不得病,這就是——“治未病”,即在 沒有得病的時候就預防它,最終能夠不得病。“治未病”不僅是一種非 常重要的思想,而且還有具體的原則和方法。如果能做到“治未病”, 那麼我們就可以在不吃藥的情況下,輕輕鬆松活到一百歲。《黃帝內 經》第一次全方位地提出了養生攻略,直擊當代人的養生痛點。 千萬不要把《黃帝內經》簡單看成是一部醫學書。其實它裡面 除了醫學,還有天文學、地理學、歷法學、音律學、物候學、氣象 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是一部百科全書。你可能會問:“怎 麼這麼龐雜啊?難道沒有一個中心嗎?”不錯,雖然《黃帝內經》 內容很龐雜,但雜而不亂,多而不散。它有一個中心,那就是“生 命”。它不是為了講天文而講天文,也不是為了講地理而講地理,而 是為了講人的生命。它是一部圍繞“生命”而展開的百科全書,是 一部教人快快樂樂不得病的人生大百科! 關於《黃帝內經》的價值和文化地位,我還要用兩把“鑰匙” 進一步來說明一下。 世界上有一樣東西是最公平也是最不公平的,是所有人最珍惜 也是最不珍惜的,那就是人的生命!生命對所有人來說都只有一次, 無論貧富、貴賤、美丑,所有人這輩子都只有一次生命,多麼公平! 可是有的人生命的質量很高,有的人很低;有的人生命的長度很長,有的人很短。你看這又是多麼不公平!所有的人都覺得生命最重要、 最珍貴;可是一忙起來,第一個忘掉的就是生命,好像什麼東西都 比生命重要。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對待生命?應該怎樣提高生命的質量、 延長生命的長度呢?《黃帝內經》為我們提供了一把解開生命密碼 的鑰匙。生命是複雜而神秘的,有了這把鑰匙,你會覺得生命原本 並不複雜,也不神秘。這把鑰匙是什麼呢?我認為就是“氣—陰 陽—五行”!《黃帝內經》用“氣—陰陽—五行”建構了人的生命 系統,將複雜的生命簡單化、功能化,人體那麼複雜的結構就被分 為“五臟”這五大功能系統。實踐證明,“氣—陰陽—五行”是天 人合一的功能結構模型,這個模型將人體的生理、病理,與天文、 地理有序地聯繫在一起,遵循這個模型,掌握了這把鑰匙,生命就 得以修復,得以健康、長壽,我們就可以做一個健健康康、快快樂 樂的正常人! 我曾說過:“中醫是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先行者。”中醫學不僅 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 代表,中醫文化一直傳承到今天,仍然活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 一種最落地、與現代人的生命生活最為接近的文化形態。雖然現在 很多國人已經不了解《易經》,不了解儒釋道,但中醫總聽說過,或 者一生中總去看過中醫吧?如果你了解了中醫,實際上就了解了中 國傳統文化,中醫的價值觀就是中華文化的價值觀,中醫的命運就 是中華文化的命運。所以,用中醫這把鑰匙就可以打開中華文明寶 庫的大門! 那麼這把鑰匙是什麼呢?就是中醫神奇技術背後的文化,就是 中醫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這當然是《黃帝內經》奠定的。《黃帝 內經》很好地繼承了由《易經》開創的“陰陽中和、天人合一”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中和”正是中華文化的本質,正是中華文明的 核心價值。儒釋道都講“中和”,儒家叫“中庸”“仁和”,道家叫 “中道”“柔和”,佛家叫“中觀”“圓和”。 只是從“陰陽”角度看,儒家偏於陽,道家偏於陰。儒家崇尚 陽剛精神,自強不息、剛健堅毅、奮發有為;道家崇尚陰柔精神,厚 德載物、柔弱虛靜、自然無為。而《黃帝內經》開創的中醫則主張陰 陽不能偏頗。現在有人攻擊我們中醫,說中醫除了“陰陽”什麼都沒 有,說一個人為什麼有病?叫“陰陽失調”;怎麼治病?“調和陰陽”; 病治好了呢?叫“陰陽調和”了。太簡單、太原始了!我說:對了。 因為越簡單、越原始的東西,往往越接近事物的本質! 所以掌握《黃帝內經》這把鑰匙,打開了中華文明寶庫,你不 僅會看到《易經》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還會看到先秦儒家、道家 還有其他各家的思想精髓,你會發現中華文明原來是這麼“美”!

三、《黃帝內經》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記憶名錄》
上面我講了《黃帝內經》是一本什麼書,我用三個“第一”、兩 把“鑰匙”做了概括:《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學的經典,是第一 部養生學的寶典,是第一部生命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是打開生 命密碼的鑰匙,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下面,我來說一說《黃 帝內經》這本書是誰寫的,是怎麼形成的,又是怎麼流傳的。說起 來,這裡面還有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經歷。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黃帝內經》是誰寫的。是不是軒轅黃帝寫 的?當然不是!黃帝距今已將近五千年了。司馬遷寫的《史記》第 一篇《五帝本紀》,記載了五帝的事跡。哪五個帝王?就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其中的第一個帝就是黃帝,我們現在說的中華 文明有五千年的歷史,就是從黃帝算起的,目前還沒有發現五千年 前有文字,那時候的黃帝是不可能親自寫下這部洋洋灑灑十幾萬字 的巨著的。顯然《黃帝內經》是後人寫的。但也不能說這本書和軒 轅黃帝一點關係都沒有,我的猜想,可能是後人把從黃帝開始的有 關思想,先是口耳相傳,一代一代傳下來,然後慢慢豐富,最後匯 集成書的。什麼時候匯集成書的呢?我的師爺、中醫泰斗任應秋先 生認為,是戰國時期成書的。不過根據我的考證,《黃帝內經》雖 然有一些內容形成於戰國時期,但其主體部分最後匯編成書是在西 漢中期,也就是漢武帝之後,距今兩千多年。當然這還不包括《素 問》的七篇大論,七篇大論是唐代加上去的。我的導師錢超塵先生 曾考證過《黃帝內經》的用字,發現一些字用的不是戰國時的字義, 而是漢代人的字義,如大豆、小豆的“豆”這個字,在《黃帝內經》 就是作植物的豆子講,而並沒有從甲骨文一直到戰國時期所指的盛 食物的高腳器皿的意思。我曾考證過《黃帝內經》中引用司馬遷《史 記》的話,發現其受到了《淮南子》和董仲舒《春秋繁露》的巨大 影響,而這幾本書都是在西漢中期寫成的,所以《黃帝內經》成書 不可能早於西漢中期。 《黃帝內經》這本書的書名在現存最早一部目錄文獻《漢書·藝 文志》中就有記載,《漢書·藝文志》將所有圖書分為六類,其中第 六類書叫《方技略》,就是中醫圖書。中醫圖書分了四類,其中第一 類叫“醫經”,共有七種書:《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 《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旁篇》。遺憾的是,除了《黃 帝內經》,其他六種都失傳了,只剩下《黃帝內經》十八卷,究竟是 哪十八卷呢?《漢書·藝文志》中並沒有記載。東漢醫聖張仲景沒 有提到《黃帝內經》這一書名,但提到了《素問》和《九卷》的名稱,到西晉皇甫謐才第一次提出《黃帝內經》就是《素問》和《針 經》兩個部分。《針經》也就是《九卷》,後來改名為《靈樞》。兩部 分各為九卷,加起來就是《黃帝內經》的十八卷。 晉代以後,《素問》和《靈樞》的流傳命運實在是太坎坷了。先 看《素問》,從漢代一直到南北朝時期,《素問》在民間還是流行的, 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叫全元起的醫家還給《素問》做過注釋,可惜這 個注釋版本後來消失了。到了唐代,《素問》這本書已經殘缺不全 了。幸虧在唐玄宗時出了一位喜好《易經》、老莊和醫學的大學者, 叫王冰,他從他的老師那裡得到了一個秘本,於是用了十二年的時 間,注成《素問》二十四卷,王冰對運氣學說很有研究,特地把運 氣七篇大論補入《素問》中,合為八十一篇。這個版本經過了北宋 官方設立的校正醫書局的整理,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素問》的通 行版本。本書解讀《素問》用的就是這個版本。 我們再來看一看《靈樞》。《靈樞》的命運就更不平順了。到了 北宋時期,這本書在中國已經失傳了,所以校正醫書局沒有能夠校 正這本書。好在這本書被保存在高麗國(今朝鮮),當時高麗國提出, 他們可以把這本書進獻給我國,但必須和我國交換購買一本叫《冊 府元龜》的書和其他歷代史書。《冊府元龜》可是一部了不起的書, 居宋代四部大書之首,記載了從上古到五代的君臣事跡,是一部政 治歷史百科全書。高麗國的這個條件太苛刻了,所以遭到大名鼎鼎 的蘇東坡的堅決反對。當時蘇東坡是禮部尚書,他給皇帝宋哲宗寫 了一個奏本,陳述了換購的五大危害,但宋哲宗沒有采納蘇東坡的 意見,這樣《靈樞》就被傳回了中國。我們得感謝宋哲宗,否則有 可能我們再也見不到《靈樞》了。我們還得感謝一個人,南宋初年 的史崧,他家裡秘藏了這個《靈樞》版本,他不僅下功夫進行校對 整理,而且將其公布於世,只可惜後來史崧的原刻本也不存在了。幸好元代和明代的一些刻書家根據史崧的版本重新翻刻了,這才保 留下來。除了《素問》和《靈樞》,我還要再說一個版本,叫《黃帝內經 太素》,這是唐代初年楊上善編撰的,這是《黃帝內經》的早期傳本 之一,他將《素問》和《靈樞》兩部分的內容按照不同的主題做了 重新分類並加以注釋。不過這本書後來在國內失傳了。感謝唐代高 僧鑒真和尚,他在六十六歲高齡且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在五次東渡 失敗後,終於第六次東渡到了日本,他隨身帶去的書籍中就有這本 書。這本書一直藏在日本京都的皇家寺院——仁和寺裡,直到十九 世紀中葉才被發現。我們還要感謝一個叫楊守敬的中國人,是他花 重金買了這本書的影印本,並帶回了中國。 最後我要特別提到《黃帝內經》的另一個版本,這個版本在 2011年5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投票中,成功列入了《世界 記憶名錄》,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最早的版本,現藏於中國國家圖 書館。請大家記住,這個版本就是元代胡氏古林書堂刻本,距今將 近680年。

四、《黃帝內經》書名隱藏養生秘訣
現在我們來說一說《黃帝內經》這本書的書名蘊藏有什麼秘密。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黃帝內經》不是黃帝寫的,是西漢中期 最終匯編成書的。那為什麼書名中有“黃帝”二字呢?注意“黃帝” 的黃是黃色的黃,不是“皇”。有一次我在一個地方講《黃帝內經》, 看到他們打出的宣傳橫幅上寫著《皇帝內經》,把我嚇一跳。我說我 是老百姓,我哪懂皇帝是怎麼養生的,應該是“黃帝”。因為漢代人最崇尚黃帝,尊奉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所以托名“黃帝” 顯得這部書有最高的神聖性、權威性。當然這本書與軒轅黃帝也不 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很可能是黃帝的思想經過口耳相傳、不斷補充、 不斷豐富,最終形成了這部偉大的經典。 再看這本書的內容和體例。這是一部問答式、對話體的著作, 基本上是黃帝和其大臣之間的問答,大部分是黃帝問,大臣回答。 他有六個醫臣(掌管醫藥的大臣),如岐伯、伯高、雷公等,其中最 重要的一位叫岐伯。黃帝在統一天下之後,就“問道於岐伯”。他把 岐伯稱為天師。黃帝是何等人物?是古代的帝王,但是他仍然很謙 虛地詢問比他地位低的人,還尊其為天師。這不僅說明黃帝胸懷博 大,更說明生命問題的重要。為了搞清楚生命的秘密,黃帝甘願屈 尊,不恥下問。 《黃帝內經》大部分篇章都是黃帝問、岐伯答。所以後來人們 就用岐伯和黃帝這兩個名字的開頭“岐黃”表示《黃帝內經》,將 《黃帝內經》稱為“岐黃之書”,中醫也稱為“岐黃之術”“岐黃之 道”“岐黃之業”,以此紀念岐伯和黃帝這兩位中醫藥學的開創者和 奠基者。很有意思的是,人類歷史上那些偉大的原創著作,很多都是采 用對話體的。比如說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理想國》,還有我國記 錄孔夫子和弟子們的對話集《論語》。《黃帝內經》也是黃帝和大臣 的對話集。 說完了“黃帝”,再說說“內經”。有“內經”,那麼有沒有“外 經”呢?有!《漢書·藝文志》記載:《黃帝內經》十八卷,《黃帝 外經》三十七卷。有人就問了:《黃帝內經》是不是講內科,《黃帝 外經》是不是講外科?不瞞你們說,我雖然是第一個研究《黃帝內 經》的博士後,但我沒見過《黃帝外經》,所以《黃帝外經》是不是講外科,我也不知道。當然有人說不是,我同意你們的觀點。為什 麼?因為當時的醫學沒有分科。我要告訴大家的是,現在所流傳的 《黃帝外經》,實際上是清代陳士鐸傳出來的,叫《外經微言》,應該 不是原本的《黃帝外經》。 為什麼要分內經和外經呢?按照古書的體例,同樣一本書如果 分內和外,比如《莊子》就分為內篇、外篇,還有雜篇,那麼至少 有兩個意思:一是作者不同,“內”往往是作者自己寫的,“外”往 往是作者的弟子寫的;二是重要性不同,“內”往往是主體部分, “外”往往是輔助部分。我想《黃帝內經》《黃帝外經》可能也有這 樣的意思。但我認為內經的“內”字還隱藏著一個秘密:那就是善 待生命的方法,一定要“內求”。現在我們一提起養生或者治病,你 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是吃!吃什麼營養品、吃什麼藥。這是外求!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生命健康最重要的是“內求”,是要找內在 的原因、內在的方法。《黃帝內經》有一篇雖然叫《外揣》,就是通 過揣測體外的聲音和顏色的變化,去了解內臟的病變,但目的還是 內求。《黃帝內經》就是通過“內求”以及其他多種方法去激發人體 內部的潛能,激發體內本來就有的自我修復、自我抗病、自我免疫 的能力,從而達到與天地相應的健康、快樂的境界。 然而現代人對“內求”卻表現為三個“不”:不願意內求;不敢 去內求;不屑於內求。為什麼?因為內求畢竟太困難了,太辛苦了。 比如內觀,是要閉著眼睛往自己體內觀察,觀察氣血流動。有的人 一閉上眼睛往裡面一看,黑黑的,什麼都沒有。很容易出現幻覺, 心中一緊張,就有點害怕,有點恐懼,所以不敢內求。更多的人是 覺得內求是虛的,神神秘秘的,能有什麼效果啊?有的人在打坐以 後,馬上就想見到效果,一旦沒有效果,立即就否定它。這真是太 可惜了,太遺憾了!所以我在書中會盡力讓大家找回這種內求的方法,在內求中體悟生命的奧妙。 我們再來看《黃帝內經》兩個部分《素問》和《靈樞》,這兩個 書名是什麼意思?先看“素問”,一般都把“素”當作平常、平素, “素問”就是平常的發問;也有人將“素”理解為根本,“素問”就 是詢問根本。其實我們只有了解了古人對宇宙生成的認識,才能明 白“素問”的真正含義。在先秦時期有一位與老子、莊子並稱的道 家人物叫列子,他在《列子·天瑞》中將天地宇宙的生成過程分為 四個階段: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 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太易”是第 一個階段,這就是《易傳》說的“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 的狀態,這時元氣還沒有出現;到了第二階段“太初”,元氣開始出 現;第三階段“太始”,形狀開始出現;第四階段“太素”,質量開 始出現,所以後來有了一個詞叫“素質”。“素問”的“素”就是“太 素”,就是“素質”,也就是人體生命的本質。《素問》就是指對生命 本質、本原的追問。所以《素問》主要講人體生命的基本理論問題。 再看《靈樞》,“靈樞”又是什麼意思?繁體字的“靈”上面 是一個“雨”字,中間是三個“口”字,下面是一個“巫”字,本 義是指能用咒語與天神溝通並能求雨的巫師,後來與“神”連用成 “神靈”。神靈是主宰人的生命的,這個神靈在人體裡面,就是靈氣、 神氣;“樞”是樞紐,樞紐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關鍵,泛指道路。靈 樞,意思就是主宰生命的樞紐和關鍵,也就是神氣、靈氣運行的通 道,這個通道就叫經絡,經絡是生命的樞紐和關鍵。《靈樞》原來稱 為《針經》,主要是講經絡和針灸的。 《黃帝內經》原本是十八卷,《素問》和《靈樞》各九卷,後來通 行版本一共有一百六十二篇,其中《素問》八十一篇,《靈樞》也是 八十一篇。八十一是兩個九的乘積,“九九八十一”,“九”為陽數之最。這裡又有一個秘密,表明人體生命中最重要的是陽氣。明代一位 了不起的醫學家叫張景岳(介賓),他寫過一篇文章叫《大寶論》,他 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 《黃帝內經》揭示了人體生命的各種秘密,我將在本書中為大家 解開《黃帝內經》所蘊含的生命的秘密。


目次

目錄


前言 《黃帝內經》裡藏著養生的大智能 //001

第一章 《黃帝內經》養生法則
長壽有秘訣 - 003
怎樣保全人的生命? - 003
怎樣延長人的壽命? - 007
人生的五個階段 - 012
人怎樣才能活過百歲? - 017

從養生到養神 - 020
養生的一大總原則 - 020
養生的四大方法 - 023
養生的關鍵是養神 - 030
不得病的方法 - 033

小周期和大境界 - 038
女人的天癸周期 - 038
男人的天癸周期 - 042
得道之人的四層境界 - 046

四季養生的要點 - 051
春天養生 - 051
夏天養長 - 055
秋天養收 - 058
冬天養藏 - 061
不治已病治未病 - 065

第二章 《黃帝內經》防百病
五臟要怎麼養 - 073
五臟的主人是誰? - 073
從臉色觀察五臟的變化 - 077
四肢八溪與拍打八虛 - 081
八種重要脈象的辨別 - 085
一種特殊的臟腑:奇恒之腑 - 090

養神的關鍵 - 094
五大方位與六大治療方法 - 094
兩種可以治病的酒 - 099
“神不使”的三種情況 - 103
神轉不回,回則不轉 - 106
從十二消息卦看十二月臟腑 - 110

脈象的秘密 - 115
切脈象與觀面象 - 115
春夏秋冬四時脈象 - 119
夢與我們的健康狀態 - 122
三根指頭下面的秘密 - 126

脈象與五臟調養 - 130
一個正常人的脈象特點 - 130
辨別真臟脈的方法 - 133
一種全身診脈的方法 - 137
五臟怎麼按時調養? - 141
五臟的飲食調理 - 146
正邪之氣的補瀉 - 149
怎麼判斷虛證和實證? - 154

第三章 《黃帝內經》治百病
腸胃與熱病的診療 - 161
脾胃是氣血生化的根本 - 161
胃經引起的怪病 - 166
熱病傳變的六個階段 - 170
治療熱病的針刺方法 - 175
四種熱病的病因和治法 - 181
陰陽失調的五種情況 - 185

瘧疾與咳嗽的診療 - 190
瘧疾的病因及治療(附屠呦呦發現青蒿素)- 190
治療瘧疾的針刺大法 - 195
寒熱邪氣傳變的秘密 - 199
咳嗽的原因和治療 - 202

一些複雜病症的診療 - 207
十四種疼痛和九種氣機變化 - 207
六種腹部疾病的治療 - 211
不同腰痛的針刺方法 - 217
風為百病之長 - 220
從五體痹到五臟痹 - 225
五種痿病的治療 - 231
寒厥與熱厥 - 236

原穴應用與五味宜忌 - 241
十二原穴的妙用和養生法 - 241
經脈的起點和終點 - 246
五味食物的宜忌 - 252
多食五味會導致什麼疾病? - 257

針刺的秘密 - 262
九種針具的神奇作用 - 262
用針的守神與補瀉 - 268
邪氣侵入臟腑及針刺治療 - 273
不同體質人的針刺有什麼不同? - 279
為什麼人的針刺感是不同的? - 284
用針之理與用針之法 - 289

後記 知行合一,生命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296


書摘/試閱

小周期和大境界

女人的天癸周期
前面幾講我們都是在講黃帝向岐伯問的第一個問題:人怎樣才能 活過一百歲?岐伯的回答可以說把養生的所有問題都講到了,這些問 題可以概括為一條總原則、四大方法、三大要素。這一講我們來講黃 帝提出的第二個問題。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
黃帝問:一個人年老了不能再生孩子了,這是因為精力耗盡了, 還是自然生長規律決定的呢? 這一句中的“材力”是指精力,因為生孩子跟腎精有關。“天數” 就是老天的命數、定數,是一種人所不能改變的上天的安排,這裡講 的就是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黃帝問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自身的長 壽問題,這第二個問題馬上涉及繁衍後代的問題:為什麼年紀大了就 不能生孩子了?生育有沒有規律?生育期能不能延長? 岐伯對此作了回答,他第一次提出“天癸”一詞。天癸的“天”是指先天,人出生以前叫先天,說明是從父母那裡遺傳來的,從出生 就存在,自身本來就有的。天癸的“癸”是十天幹中最後一個,我在 《張其成講易經》一書中講了十天幹和五行是怎麼相配的,其中癸五行 屬水。“癸”這個字《說文解字》的解釋是“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 形”。在《易經》中是坎卦,外陰內陽,是陽中之陰、天一之陰氣。五 臟中腎是屬水的,所以“天癸”就是先天的腎水,是腎精的一部分。 天癸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主管生孩子,一個人有了天癸就能生 孩子,沒有天癸就不能生孩子。它是一種促進人體生殖功能成熟、具 備生育功能所必需的物質。人可以沒有天癸,大不了不能生孩子;但 人不能沒有腎精,沒有腎精這個人就活不了啦。腎精是人一生下來就 有的,但天癸卻不是一生下來就有的,它是腎中精氣充盈到一定程度 才產生的。因此,天癸來源於先天之腎精,具有化生精血的作用,從 而使男女具有生殖能力。 我們來看岐伯的回答,他先回答了女子天癸的周期,是以七歲為 周期的。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
女子七歲的時候,腎氣旺盛,表現為牙齒更換了,頭髮長得茂盛了。 牙齒和頭髮都是腎主管的,女同胞回憶一下你是不是七歲左右換 牙齒的。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十四歲,天癸來了,這個時候任脈通暢,太衝脈旺盛,月經開始 按時來潮,這時就有生育能力了。
這裡說了十四歲女子來天癸,任脈和太衝脈都氣血通暢旺盛。我 們都聽說過任督二脈,這裡又提到太衝脈,也叫衝脈。這三條脈我把 它稱為“一源三流”,一個來源就是腎水,三條河流就是任脈、督脈、 衝脈。這三條脈都起源於胞中(女子的子宮、男子的精室),然後從 會陰出來,會陰在前後陰之間,也就是生殖器和肛門中間。一條叫任 脈,從前面走,沿著腹部、胸部正中線到達咽喉部(天突穴),再上 行到達下唇內,環繞口唇,與督脈相交;一條叫督脈,從會陰出來後 向後面走,沿著腰部、背部、頭部的正中線從下往上走,到頭頂百會 穴,繼續往前往下一直到上嘴唇裡面與上齒齦相接的地方(齦交穴), 在這裡與任脈接上了;第三條叫衝脈,從會陰出來後分為三條路線, 其中一條,沿腹中線兩側0.5寸、胸中線兩側二寸,散布於胸中,所 以女子十四歲第二性征乳房隆起,再向上行,經咽喉,環繞口唇,所 以男子十六歲(男子天癸以八歲為周期)第二性征胡子長出來。這裡 我們主要提任脈和衝脈,因為這兩條脈都與女人的生殖功能有關。任 脈主要有調節陰經氣血、調節月經的作用,衝脈又稱血海,有調節月 經的作用,衝脈和任脈旺盛了,月經才能正常排泄。 現在好多人解釋“天癸”就是“月經”,有的大學老師上課也是 這麼講的,這就錯了!月經只是天癸的一種外在表現,它本身不是天 癸,因為天癸是要保持的,而月經是要定期排泄的。大家想一想,我 們現在的女孩子是不是十四歲來月經?不是,大部分都提前了,有的 是大大提前了。什麼原因?主要是因為現在孩子都喜歡吃高熱量、高 脂肪的食品,生活太享受,營養過剩而導致早熟。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二十一歲,腎氣充滿了,表現為智齒長出來,人的身高也長到極 點,發育到極點了。
智齒是哪顆牙齒?就是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剛好第八顆牙齒。女 同胞想一下,你是不是二十一歲左右長智齒的?如果你超過這個歲數 還沒長智齒,那要恭喜你,你還在發育。當然這是開個玩笑。
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
二十八歲,筋骨堅實,肌肉豐滿,頭髮長得最茂盛,身體最強壯。 這也是天癸最盛時期,是懷孕生子的最佳時期。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三十五歲,陽明脈衰退了,面部開始憔悴,頭髮也開始脫落。 陽明脈要經過頭面部,陽明脈的氣血衰退,面部肯定要憔悴,頭 發也開始掉了。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
四十二歲,三條陽脈氣血都衰弱,整個面部都憔悴了,頭髮開始 變白。三條陽脈除了陽明脈外,還有太陽脈、少陽脈,這三條陽脈都經 過頭面部,所以面部全都憔悴,頭髮也變白了。那麼怎樣才能保持面 部美麗、頭髮又不掉呢?當然要使這三條陽脈氣血旺盛。教大家一個 小方法,兩個動作:第一,幹洗臉,將自己的雙手搓熱,然後用整個 手掌從下往上搓臉,然後往下,注意往上要用力,往下不要用力,反 復做五分鐘;第二,幹梳頭,彎曲十指插入頭髮,從前往後、從裡往 外梳頭,做五分鐘。堅持下去,能使頭面部的氣血旺盛。
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
而無子也。
四十九歲,任脈氣血虛弱,衝脈的氣血也衰少了,天癸枯竭了, 月經斷絕了,所以形體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四十九歲左右正是女人的更年期。可是現在女人更年期普遍提前 了,天癸枯竭時間提前了。天癸一枯竭,當然就不能生孩子了。 這是女人的天癸生理周期,而男人的天癸周期又有什麼規律呢? 請看下一講。

男人的天癸周期
上一講我們講到黃帝向岐伯問的第二個問題:人生育孩子、繁 衍後代有沒有規律?岐伯回答:有。但男人和女人的生殖功能周期 是不同的,女人以七歲為周期,男人以八歲為周期。這個周期的變 化都是由“天癸”決定的。“天癸”是《黃帝內經》提出的一個重要 概念,是一種主管人體生殖、像水一樣的物質。上一講我講了女人 的天癸周期。現在我們來看一下男人的天癸周期。 岐伯說——
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
男子八歲的時候,腎氣充實,表現為頭髮長得茂盛、牙齒更換了。 男同胞回憶一下,你是不是八歲左右換牙齒的?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十六歲,天癸產生了,精氣盈滿外瀉了,遺精了,這個時候如果 男女交合,就可以生孩子。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二十四歲,腎氣充滿,筋骨強勁有力,智齒長出來,人的發育到 極點了。智齒,我上一講說過就是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第八顆牙齒。我問 一下男同胞們,你是不是二十四歲左右長智齒的?如果你還沒長,說 明你還處於青春期,還在發育呢。當然這還是個玩笑,有人一輩子也 不長智齒。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三十二歲,筋骨豐隆堅實,肌肉豐滿健壯。 這也是天癸最盛時期,是男人和女人交合生子的最佳時期。
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四十歲,腎氣衰退了,頭髮開始脫落,牙齒開始枯槁。 比較一下,女人第五個階段,是說陽明脈衰,男人是腎氣衰。男 人的衰老從腎虛開始。
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發鬢頒白。
四十八歲,人體上部的陽氣開始衰竭,面部枯焦,鬢發斑白。
還有一個說法是“花不花,四十八”,意思是四十八歲是人開始 眼花的年齡,因為這個時候人體頭面部的陽氣都開始衰竭了,所以不 僅面部枯焦、頭髮斑白,而且眼開始花了。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
皆極。
五十六歲,肝氣衰退,筋骨活動不便,天癸枯竭了,腎臟精氣衰 少,形體疲憊不堪。 五臟中肝是主管筋的,肝氣不足,不能養筋,筋骨活動就不便 利,動作遲緩。這裡還有一個說法,也就是女人沒有的、男人特有的 那根筋也失養,就會導致陽痿。男人和女人一樣,到了第七個階段, 天癸也枯竭了。不過男人還可以再持續一個周期。
八八,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
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發鬢
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六十四歲,牙齒頭髮都脫落了,說明這時腎氣大衰了。腎是主管 水的,腎處在五臟最下方,接受五臟六腑的精氣並且儲藏它,腎藏 精,所以五臟精氣旺盛,腎臟的精氣才能盈滿溢瀉。(因為精氣除了 與生俱來的“先天之精”外,還需要其他臟腑“後天之精”的補充。) 而這個時候五臟的精氣都衰竭了,筋骨懈惰無力,天癸竭盡了,因此 鬢發斑白,身體沉重,走路不穩,更不能生育子女了。 男人和女人天癸竭盡的時間是“七七八八”,女人四十九歲、男 人六十四歲,天癸沒有了。我想起我上中學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個男同學,他有個外號叫“八八”,就是因為他父親是六十四歲生的他。 大家肯定會質疑:難道男人六十四歲以後就不能生孩子了嗎?這也是 當年黃帝的疑問——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黃帝問:有的人年紀已經很老了但仍然能生孩子,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余也。此雖
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他的先天稟賦很好,經脈氣血仍然通暢,腎 氣有余,腎臟功能還沒有完全衰退的緣故。但總體來說能生孩子的時 間,男人一般不超過八八六十四歲,女人一般不超過七七四十九歲, 因為這個時候體內的陰精和陽氣都已經枯竭了。 這句中的“天地之精氣”,“天地”就是陰陽,天為陽、地為陰; “精氣”分開來看,精是屬陰的,氣是屬陽的。 說到這裡,男同胞們一定不服氣吧,有的男人怎麼八九十歲還能 生孩子?不要急,你看黃帝已經替我們問了——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
黃帝問:那些得道之人年紀到了一百歲還能生孩子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岐伯回答:那些得道之人不僅能做到防止衰老,並且還能保持身 體的健康,所以年紀雖然老了,但還能生孩子。
所以能不能生孩子的關鍵就在於是不是得道。什麼道?一般都 理解為養生之道,這是不夠的。按照《周易》的說法應該是三才之 道,三才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人的 養生之道,必須符合天地自然之道,人只有按照天地自然之道來養 生,只有吸收天地自然的精氣,才能延長天癸的周期。 對於天癸的周期“為什麼女人以七為周期、男人以八為周期”這 個問題,後人有很多解釋,其中唐代著名醫家王冰用《易經》陰陽和 合的原理做了解釋:七是少陽之數,八是少陰之數。女人為什麼用少 陽之數?因為女人本體是陰的,但只有陰而沒有陽是不行的,所以要 配一個陽數,這樣就陰中有陽了。男人為什麼用少陰之數?因為男人 本體是陽的,但只有陽而沒有陰是不行的,所以要配一個陰數,這樣 就陽中有陰了。我認為,這樣解釋有一點牽強。其實按照《周易》的 說法,少男是艮卦,少女是兌卦,在九宮洛書中,少男艮卦所配的數 字就是八,少女兌卦所配的數字就是七。可見《易經》象數義理已經 揭示了男女“天癸”周期變化的秘密。 你想不想延長“天癸”周期?這並不是為了生孩子,而是為了延 緩衰老、健康快樂地生活。

得道之人的四層境界
現在我們來看《上古天真論》的最後一段。這一段是黃帝的總結。 他聽岐伯說女人和男人的“天癸”周期是有定數的,也就是女人到了 七七四十九歲、男人到了八八六十四歲,“天癸”這種主管生孩子的 物質就消失了,但通過修煉是可以延長的,修煉功夫的高低決定了延 長時間的長短。之後,黃帝按照得道的程度,把得道的人分為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個等級、四層境界。下面我們就來看黃帝提出的 四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是“真人”——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qiè)天地,把握陰陽,
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
此其道生。
黃帝說:我聽說遠古的時候有真人,能夠掌握天地變化,把握陰 陽規律,呼吸天地陰陽的精氣,不憑借外物而獨立守神,肌肉保持純 一潔凈,所以他們能夠像天地一樣長壽,沒有終結的時候,這就是因 為得道而長生不衰。 我不知道大家看了這一段話有什麼感受。如果大家熟悉《莊 子·逍遙遊》,一定會馬上聯想到《逍遙遊》中“藐姑射(yè)山” 上的“神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 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在 遙遠的姑射山上,住著一位神人,皮膚潔白像冰雪,體態柔美如處 女,不食五谷,吸清風飲甘露,乘云氣駕飛龍,遨遊於四海之外。這 個神人就是“真人”。“真人”這個詞也是《莊子·大宗師》最早提出 來的,指洞悉和把握宇宙和人生本真本原,真正覺悟、覺醒的人。“真 人”是道家的最高人格形象,好比儒家所說的聖人,佛家所說的覺者 (佛)。很明顯《黃帝內經》深深受到先秦道家的影響,按照這一篇 的標題《上古天真論》中“天真”的說法,真人就是保持“天真”之 人。“真人者,體洞虛無,與道合真,同於自然,無所不能,無所不 知,無所不通。”這是道教古書上給真人下的定義。 “呼吸精氣,獨立守神”成為後世練功的重要方法,練功首先就是要三調:調身,調息,調神。獨立就是調身,可采用站樁方式;呼 吸精氣,就是調息,吸天地之精氣,然後體內呼吸。我有一個師父是 道教全真派的傳人,他告訴我呼吸有二十一種,當然最主要是兩種, 就是順呼吸、逆呼吸。 我這裡先教大家一種順呼吸的方法:全身放鬆,舌尖輕輕頂住上 腭,先用鼻子吸氣呼氣,然後不要再注意鼻子,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 在腹部,自然呼吸,不要用力。請大家先體會一下吸氣時肚子是鼓起 還是收縮。吸氣的時候肚子是鼓起來,呼氣的時候肚子是收縮。大家 就這麼關注腹部,你的所有意念、注意力不要離開腹部,意念隨著它 隆起而隆起,隨著它收縮而收縮,慢慢體會。這種方法在小乘佛教叫 “安那般那”,就是出息入息。只要關注呼吸就可以了,關注呼吸時腹 部的隆起收縮,這樣就會拋掉其他雜念,你的心就會慢慢靜下來。 第二層境界是“至人”。“至”就是至高無上的“至”。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
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
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到了中古時代(中古比上古近一些),有了至人(“至人”這個詞 也是出自《莊子》,《莊子·天下》:“不離於真,謂之至人。”在一定 程度上和“真人”差不多),他們德性淳樸,保全大道,與天地陰陽 相和諧,與春夏秋冬四時相協調,避開世俗的喧鬧(原本指離開世俗, 到深山老林中去隱修,這在今天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現實的;只要思 想上離開世俗、超凡脫俗、保持寧靜虛無的心態也是可以的)。積累 精氣保全神氣,神遊於天地之間,視覺與聽覺能達到八方的極點,這 些人能夠延年益壽而且保持身體健壯,獲得與真人差不多的效果。
第三層境界是“聖人”。這個“聖人”和儒家說的聖人是不同的, 儒家“聖人”是最高人格形象,這裡的“聖人”是道家第三層境界的 人格形象。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
之間,無恚嗔(huì chēn)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
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
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其次有聖人,能夠生活在天地和諧環境中,順從八風的變化規 律,使自己的嗜好適應世俗的習慣,沒有惱怒怨恨之心。行為不離開 世俗的一般準則,穿著和其他人一樣的普通衣服,舉止不讓世俗之人 嫉妒,在外不讓忙碌的事務勞傷身體,在內沒有患得患失的思想紛 擾,以恬淡樂觀為追求,以悠然自得為滿足,形體不衰老,精神不散 失,也可以活到一百歲。 第四層境界是“賢人”——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辯列星辰,逆從陰
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其次有賢人,可以效法天地大道,遵循日月運行,辨別星辰位 置,順從陰陽法則(“逆從”就是順從,這個“逆”字原本既有抵觸、 不順從的意思,又有迎接、順從的意思),分別四時變化,追隨遠古 真人的養生之道,他們的壽命也可以延長,但卻有一定的限度。 比較一下這四層境界得“道”的程度。第一,從對待天地陰陽變 化規律上看,真人是能夠掌控,叫“提挈天地,把握陰陽”;至人是能夠調和,叫“和於陰陽,調於四時”;聖人是順從,叫“處天地之 和,從八風之理”;賢人是效法,叫“法則天地,象似日月”。第二, 從對待自己的行為處世上看,真人是“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 一”,至人是“去世離俗,積精全神”,聖人是“外不勞形於事,內 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賢人是“將從上古合同於 道”。第三,從壽命的長短上看,真人是“壽敝天地,無有終時”,至 人是“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聖人是“形體不敝,精神 不散,亦可以百數”,賢人“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從這裡可以看出,《黃帝內經》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真 人”“至人”都是《莊子》首次提出來的對得道之人的稱呼,恬淡虛 無、真氣從之,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積精全神、淳德全道等都是道 家提出來的修煉方法。 《上古天真論》這一篇排在《黃帝內經》的第一篇,這是唐代王 冰整理時挪動的。王冰本身就是個道家,道家重視生命,重視長生、 養生,把《上古天真論》放在《黃帝內經》的開篇,表明它的重要 性。對於道家,《黃帝內經》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繼承並且發揮 了老子、莊子、淮南子的生命思想和養生方法,成為漢代黃老道家的 重要著作之一,被後世收入道教著作總集《道藏》中。 對於不同的季節又應該怎麼養生呢?請看《黃帝內經·素問》第二 篇《四氣調神大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