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鐵與血:德意志帝國的興亡1871-1918(簡體書)
滿額折

鐵與血:德意志帝國的興亡1871-1918(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價
:NT$ 354 元
優惠價
8730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871年誕生的德意志帝國只有48年歷史,卻孕育出了現代德國,並使其側身歐洲乃至世界強國之列,歐洲歷史格局由此被改變並延續到今日。19世紀初對抗拿破崙的戰爭中培育起的德意志民族之魂,在這半個世紀中生根發芽,從建國之初各邦彼此獨立的狀態到“一戰”爆發時的“全民保衛德意志”,民族精神在德意志人民的歷史與記憶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德意志帝國的歷史遺產並不止於此。把握新興產業革命機遇,成功實現經濟飛躍的德意志崛起之路,為現代世界提供了一條迥異於其他西歐國家通過殖民擴張崛起的強國發展範例。俾斯麥在現實政治策略下對市場機制的靈活調整與福利保障體系的建設,也使德意志帝國時期成為經濟繁榮、國威高揚和軍力強盛的代名詞,“建國時代”的光輝與榮耀百餘年來不曾褪色。本書試圖講述這個鐵血帝國從1871年建國直到“一戰”後殞落、解體的短暫歷史,摒棄成見,重新審視帝國的掌舵者們――從帝國的創建者“鐵血宰相”俾斯麥,到帶領德意志走向毀滅之路的“傀儡皇帝”威廉二世――的歷史處境與心路歷程,透視現實政治的複雜意涵,以及整個帝國自上而下,不同階層人士的渴望、拼搏與掙扎。

作者簡介

德英雙國籍歷史學家,專門研究現代德國歷史。處女作《鮮血與鋼鐵》(Blood and Iron)受到評論家和學者的一致好評。她出生於(東部)德國,並在耶拿的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學(Friedrich-Schiller University of Jena)研讀歷史專業,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她是英國皇家歷史學會的會員,並為《 歷史》,BBC History Extra和Unherd等其他媒體撰稿。卡佳還與電視節目主持人Dan Snow合作過歷史類電視節目History Hit,並參與製作過各種播客。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與哲學專業,曾在財新世界說任新聞編輯,在社科文獻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任組稿編輯,以筆名“呂利”在“青年維也納”公號供稿,譯有《蘇格蘭民族:一部近代史》(社科文獻甲骨文,待出)《“京都”的誕生:武士締造的戰亂之都》(社科文獻甲骨文,待出)等英日文著作。

名人/編輯推薦

1、與當今世界局勢緊密相關的一段歷史: 自英國脫歐後,德國一直扮演著歐盟的實際者。在下野的,歐洲政局面臨新一輪洗牌。在抗法戰爭中培育起民族之魂的德國,又將面臨在歐盟中與法國展開對抗合作的態勢。而1871年到1918年的這段歷史正是現代德國逐漸成長為歐洲世界重要力量的關鍵階段,回顧這段歷史,有助於我們好地理解現代歐洲的過去與未來。
2、融合新近研究成果的易讀小書: 對現代德國形成過程中的社會思潮、民眾生活進行側寫,並對俾斯麥與威廉二世這兩位關鍵歷史人物做出了審慎的重新評價,吸收了現代德國史與歐洲史研究的新成果,並以10餘萬字的簡短篇幅,清晰呈現出50年中德意志建立、民族意識塑造、經濟騰飛、文化繁榮、走向戰爭等一系列主題,全文節奏緊密、扣人心弦。
3、一部蕩氣迴腸的歷史悲劇: 作者擅長把握人物心理,不僅再現了俾斯麥、威廉二世等重要歷史人物的歷史處境與心路歷程,也利用民間檔案與日記、書信材料,呈現了戰爭中普通德意志人民的情緒轉變,揭開了這段悲劇收尾的鐵血歷史中,自上而下、不同階層人士的痛苦徬徨。
4、學術新星的獨特視野之作: 作者出生、成長於民主德國,在兩德統一後前往英國繼續學業。獨特的成長與求學背景給霍耶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視野,同時她也高度關注現實政治話題,為多家媒體撰寫德國新聞評論,這使她的歷史寫作具備了多當下的問題關照。
5、學界名宿盛讚的潛力新書: 作為霍耶的學術首作,《鐵與血》受到評論家和學者的一致好評。《鏡報》《金融時報》等媒體紛紛刊出書評,Goodreads網站上的圖書評分達4.3/5。英國歷史學家安德魯·羅伯茨(皇家歷史學會成員)評價這本書是“多年來關於德意志帝國歷史的桂冠之作”。

目次

地圖
序章
第1章崛起:1815—1871
第2章俾斯麥的帝國:1871—1888
第3章三帝一相:1888—1890
第4章威廉二世的帝國:1890—1914
第5章大災難:1914—1918
結論全劇終
註釋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序章在1871 年1 月17 日,冬日里晴朗而寒冷的早晨,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精神突然變得高度緊張。終,這位老人的情緒失控,他啜泣著說:“明天就是我有生以來悲慘的日子!我們將要見證普魯士君主傳統的滅亡,而俾斯麥伯爵,這一切都是你的錯!”此時,一位傳奇的皇帝即將登上歷史舞台,統一全德意志,73 歲的老國王威廉似乎並不適合扮演這樣的角色, 但現在人人都期待他承擔起這項職責。第二天,即1871 年1 月18 日正午前後,數百名普魯士軍官、貴族,以及參加過普法戰爭的德軍各部隊代表在凡爾賽宮鏡廳集合。軍樂隊演奏的樂聲通過高高的窗戶飄入華美的殿堂,與人群熱烈的討論聲交織在一起。接著,大廳一端的雙扇大門被打開,威廉一世、弗里德里希王太子和德意志各邦代表排成莊重的隊列,徐徐進入大廳,四周瞬時鴉雀無聲。在場的人們意識到,自己正在見證一個歷史性的,乃至傳奇性的時刻。
在儀式上,威廉國王重振精神,莊嚴地接受了德意志各邦王公奉上的皇帝頭銜。但從這一刻起,這個新生的德意誌已然呈現出命途多舛的跡象。作為德意志的君主,威廉沒有採用“德意志皇帝”的頭銜,而是選擇了為溫和的“威廉皇帝”,普魯士國王的身份將永遠在他心中佔據重要的位置。奧托·馮·俾斯麥,這個新生帝國的設計師與任宰相,也不是什麼民族主義者,德意志在他眼中不過是普魯士實力與影響力向外延伸的產物。他甚至故意將宣告德意志成立的日子選在了普魯士的國慶日當天。威廉和俾斯麥需要駕馭的是一台鬆散的政治機器:南方各邦只是為了保護德意志同胞免受俾斯麥大力渲染的法國入侵威脅,才勉強同意加入聯邦,有著“鐵血宰相”之稱的俾斯麥必須拼盡全力,維繫這條脆弱易斷的紐帶。為此,他甚至不敢在德意志的任何一個邦國境內舉行宣告帝國成立的儀式,只能將地點選在戰敗國法國的凡爾賽宮。這一決定也像是某種讖語,預示著鬥爭與戰事將成為新生德意志帝國的核心主題。
一方面,俾斯麥可以藉用數百年來不斷累積的種種神話傳說,為德意志的無數邦國賦予統一的民族身份。
德意志帝國在創建之初的數十年裡,在其境內修建了大量紀念碑,通過彰顯古老的傳說,為新生的德意志賦予集體記憶與歷史意義。威廉一世甚至被宣佈為中世紀名君弗里德里希·巴巴羅薩的轉世。在一則脫胎於亞瑟王傳說的德意志神話裡,巴巴羅薩並沒有死去,只是在圖林根的基夫豪瑟山(Ky?h?user)腳下長眠,有朝一日定會重返人世,恢復德意志的榮光。19 世紀90 年代,人們為紀念這個傳說修建了一座巍峨的紀念碑。
除此之外,包括格林兄弟在內,許多的德意志思想家宣稱德意志的文化、語言和歷史傳統構成了一條地域分歧的強大紐帶,這一看法也強化了人們對民族共同神話的信念。與此同時,工業革命的浪潮席捲歐洲已逾百年,德意志各邦如果不想在經濟競爭中輸給英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