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蔡京沉浮(簡體書)
滿額折

蔡京沉浮(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蔡京是中國歷史上罕見而奇特的人物,曾在北宋晚期四任宰相,長達18年有余,是一位對北宋晚期政治經濟藝術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重臣,但因“靖康之難”飽受責難與唾罵,明代宰相張居正更是在其著《帝鑒圖說》中,將蔡京斥為“六賊”之首。蔡京同時也是一位中國藝術史上公認的書法大家,啟功先生在論書絕句中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書法成就“躡晉蹤唐傲宋賢”。如何評價蔡京在北宋晚期繼王安石後推行的“蔡京新政”,也是一道有待深入研究的學術難題。

長期以來,蔡京以“奸臣”這一標簽化、臉譜化的形象,存在於各種歷史讀物中。本著作者博覽史書,鉤沉探幽,披沙揀金,充分吸收史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將蔡京置於複雜而闊大的歷史風云變幻語境中,以力透紙背的犀利思考、具象有趣的敘事筆墨,力圖客觀精微呈現北宋晚期皇權更迭、朋黨之爭的複雜的政治生態,以及蔡京其人豐富多元的人格元素,透析其多向度、多側面的精神圖譜,還歷史人物本來面貌,給今人以更多鏡鑒與思考。


作者簡介

陳歆耕,原籍江蘇海安市人,現居上海。曾任《解放軍報》記者部副主任、《文學報》社長、總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上海作家協會理事、上海大學客座教授。著有中篇小說集《孤島》,中短篇報告文學集《青春驛站》《海水下的冰山》,長篇報告文學《點擊未來戰爭》《廢墟上的覺醒》《赤色悲劇》《小偷回憶錄》,文化批評隨筆集《快語集》《誰是謀殺文學的元兇》《各打五十大板》《美人如玉劍如虹》等10多部。作品收入新中國建立以來軍事文學大系。曾獲多種新聞文學獎。近年來致力於文史非虛構作品寫作,已出版長篇歷史文化名人傳記《劍魂簫韻:龔自珍傳》、歷史文化隨筆集《何談風雅》,《蔡京沉浮》為第三部史傳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一:

大氣磅礴,呈現北宋晚期風云

繽紛筆墨,鐫刻複雜歷史巨人

推薦二:

政和年間,宋徽宗指導年僅十八歲的王希孟作《千裡江山圖》,畫成,賜予蔡京。蔡京跋之:“政和三年閏四月一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千裡江山圖》蔡京題跋

推薦三:

啟功對蔡京、蔡卞、米芾書法成就給予極高評價:“筆姿京卞盡清妍,躡晉蹤唐傲宋賢。一念云泥判德藝,遂叫坡谷以人傳。”注:“北宋書風,蔡襄、歐陽修、劉敞為一宗,有繼承而無發展。蘇、黃為一宗,不肯接受舊格牢籠,大出新意而不違古法。二蔡為一宗,體勢在開張中有聚散,用筆在遒勁中見姿媚,以法備態足言,此一宗在宋人中實稱巨擘。”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


自序 為何要寫蔡京

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中,將小說人物形象歸為兩類:一類為“扁平人物”,特徵鮮明,容易辨識;一類為“圓形人物”,性格多元,難以辨識。本著不是小說,蔡京也不是小說人物,他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這一個”。那麼,借用福斯特的分類法,蔡京屬於前者,還是屬於後者呢?

在我看來,他是兩者的復合體。其特徵,簡單到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其複雜,即使寫一部書也未必能描述清楚。因此,我不敢說這部《蔡京沉浮》,已經完整呈現出蔡京其人的豐富性和複雜性了。

寫《蔡京沉浮》時,筆者時時會聯想到斯蒂芬·茨威格的那部《一個政治性人物的肖像》。早年曾讀過這本書和他的另一部也很有影響的歷史非虛構作品集《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肖像》描述的是一位18~19世紀活躍在法國政壇的極富爭議的政要約瑟夫·富歇。

但選擇以蔡京仕宦沉浮為線索,同時呈現北宋晚期的政治生態,以此來寫一本書,卻並非因為茨威格作品的觸發,而是近幾年持續閱覽宋代相關史料書籍時,倏然從腦屏上迸發出來的。覺得蔡京這個人太耐人咀嚼了,而至今卻未有描述此人形象的翔實的非虛構文本,未免讓人慨然長嘆。在搜集史料中,雖然發現了幾種若干年前出版的關於蔡京的文本,但翻閱過後均讓我大失所望。其小說化、臉譜化、簡單化的手法,使得這類文本既無純粹小說敘事的張力和語言的質感,又無史實的嚴謹可靠——遊走在非驢非馬的虛構與非虛構灰色地帶,這恰是我所不喜歡的。

既然搜尋不到理想的文本,也為我的書寫增強了一點信心。

蔡京這個歷史人物,顯然不是當下寫作高人所感興趣的——他不是可以成為時代楷模的巨公偉人。大多寫家不屑於為一個似乎已被牢牢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爭議人物來描繪一幅肖像。偏偏此人,具有古今無可取代的認識價值、文學研究價值,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從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在你的細胞中,很難清除他所遺傳的基因。這與你出生的家族、地域、時代環境無涉,而與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土壤有關。

蔡京其人,正與茨威格筆下的約瑟夫·富歇,有著諸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茨威格在《一個政治性人物的肖像》中這樣描述:“約瑟夫·富歇,當時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也是歷史上最為奇特的人物之一;同時代人對他缺乏好感,後世對他更欠公允。”各路黨派以及歷史學家,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即將仇恨宣泄至筆端:“天生的叛徒,卑鄙的陰謀家,油滑的爬行動物,賣主求榮的能手,無恥下流的探子,道德淪喪的小丑……”卻幾乎無人對他的人格作認真的考察。茨威格稱:“純粹出於對心靈科學的興趣,我非常突然地寫起約瑟夫·富歇的故事來,作為對權術家生物學的一份貢獻。權術家是我們生存的世界裡尚未完全研究透徹的極端危險的精神族類……”

將蔡京與富歇做簡單類比,顯然忽略了他們各自不同的獨特性和複雜性。中國的史學家和文人總是喜歡將人物標簽化、臉譜化,諸如非“忠”即“奸”、非“君子”即“小人”。其實在歷史的長廊中,多少聲名顯赫的人物,都無法像楚河漢界那樣將兩者分得那麼清晰。蔡京的複雜性在於他既“奸”又“雄”。我是將“奸”和“雄”作為兩個獨立的詞來理解的。他能將“奸”體現到極致,超越普通之“奸”;也能將“雄”揮灑到極致,超越尋常之“雄”。這個“雄”也可以做雙重解讀:既有“奸之極”之意,也有“雄豪”之意。他的“奸”或許只是加速了一個王朝的覆滅。在歲月的長河中,其為害之烈很短暫;他的“雄”也許澤被後人,綿延不絕,至今我們還在享用他的智能和創造。諸如他建居養院(供孤寡貧病者養老)、安濟坊(醫療診所)、漏澤園(窮人安葬墓地),興算學、醫學、書畫學,在這方面,可以說他將王安石變法向前做了拓展和延伸,他在這些領域的創新之舉,可能比我們經常津津樂道的某些巨公偉人所做的更偉大。還有他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也占有無法抹去的一席之地。

蔡京最遭人詬病的罪狀,當然是對政敵元祐黨人的重拳出擊,讓他們不復有翻轉的機會。但這一黨同伐異的行為,並非從蔡京開始。恰恰是元祐黨人,在元祐得志後列出北宋晚期第一份清黨名單;也正是他們在實行元祐更化時,將當時變法派最核心的人物蔡確,貶黜放逐到嶺南新州,開北宋將宰輔級大臣貶逐到嶺南瘴癘之地的先例。新黨曾以詩文置罪構陷“烏臺詩案”使蘇軾飽受折磨,而元祐黨人則羅織更離譜的“車蓋亭詩案”,將蔡確貶逐至嶺南新州,導致蔡確客死流放之地。從本著中可以看到,北宋晚期朋黨相斗手段越來越殘酷,越來越卑鄙,雙方皆有逃脫不了的幹系。由此,也可看出中國文人因利益之爭相互比“恨”、比“狠”、比“詐”、比“毒”、比“黑”,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極其丑陋的一面。蔡京正是在這種相互惡斗的環境中,煎熬成了被世人厭惡、被千古唾罵的罪人、奸人。要追究黨爭相殘之罪責,豈能讓蔡京一人扛到肩上?在新黨與元祐黨人的惡斗中,之所以後世之人給予了元祐黨人更多悲憫,是因為元祐黨人中有幾位聲名顯赫的偉人,如以詩文垂世的蘇東坡、以史著《資治通鑒》不朽的司馬光。另外,“靖康之難”則讓新黨所有人(不僅僅是蔡京)為之蒙羞,連王安石這樣的聖人級別的能臣也被“小人化”了上千年。但如從政治角度考量,兩派惡斗很難論是非。大抵上變法派有明確的政治主張,而元祐黨人則缺少真正能治國理財的棟梁。

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塞滿迷霧的紛紜複雜的歷史語境中,來精細考察歷史人物的形跡,庶幾才能稍稍得出較為客觀、公正的結論。筆者用一本書,為這樣一個奇特而複雜的歷史人物做一次精神圖譜的透析,為其澆灌一尊鐵鑄的塑像,是不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就讓他身著相服,站立在通衢道側,瞪大眼睛,注視每一位行人。任風吹雨打,任世人唾罵,任頑童攀爬,任其銹跡斑斑爬滿藤蔓……

但他不會輕易地倒伏,他具有超強的抗倒伏能力。

他的眼睛是可以睜大,面對火辣辣陽光直射的。

這裡我要特別感謝兩位至今未曾謀面的當代宋史學者:一是楊小敏博士,她的《蔡京、蔡卞與北宋晚期政局研究》,為我解讀蔡京其人,提供了最初的向導和史料線索;其二是曾莉博士,她的《蔡京年譜》,是我書寫蔡京時案頭的必備參考文獻。也可以說,沒有這兩部學術著作,就不會催生出這部《蔡京沉浮》。沒有她們所做的基礎性研究,筆者縱然再坐多年冷板凳,也不見得能寫成現在這部《蔡京沉浮》。當然需要感謝的古今史學研究者還有很多,文中對史料來源均有詳細標注,這裡恕不一一列出他們的大名。

在初稿完成後,2021年6月,筆者專程去蔡京故裡福建仙遊楓亭鎮探訪,受到當地諸多蔡襄、蔡京研究者及蔡氏後人的熱情接待。他們給我提供了不少他們研究編寫的著作,豐富了我對蔡京生平形跡的認知。在此一並致謝!我將此行專題撰文《千秋功罪在人心》,用作“後記”。有興趣的讀者敬請關注。

拙著付梓前,有幸請古文獻、古漢語言學專家董志翹教授,評論家任芙康、李建軍先生幫助審閱指謬,獲益甚多。時值壬寅春節,占用了他們寶貴的休息時光,在此深謝!

其實,我為什麼要寫蔡京?看過書的人,能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無論我這裡怎的喋喋不休,還是不明白。那就讓它如小舟隨風漂流,是漂入大江大河,還是漂入蘆蕩葦叢,都會讓筆者感到一種如願以償的欣慰。

這部書的初稿,全部用水筆一筆一畫寫成。並非有什麼復古意念的寫作習慣,而是為了減少眼睛緊盯計算機屏幕的時間,讓視力隨年齡增長衰退得慢一些。日積月累,隨著案頭文稿的累積,蔡京其人的形象在筆者的心中,也日益豐潤起來。

蔡京的人生,曾如烈火烹油般轟轟烈烈;也曾如掛在墻上的咸魚,遇水居然滿血復活;

蔡京的人生,酷似一個珠峰的攀登者,爬呀,爬呀,終於登頂了,卻突遭雪崩,倏忽間被埋入谷底冰窟;

蔡京的人生,曾繁盛如花團錦簇,飽享天上人間的極樂,最終卻暴尸荒嶺,幾成魂無所歸的野鬼;

蔡京的人生,由黑、紅、白三色構成,美術家們公認,這三色組合是衝擊視覺的絕配,它們不是界定分明的色塊,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一臺北宋晚期歷史與蔡京人生的大戲,在此為您徐徐拉開帷幕。


目次

自序 為何要寫蔡京 001

引言 黑白紅 001

卷一 蔡氏兄弟與王安石 009

卷二 元祐“更化”與蔡京變臉 029

卷三 夾縫中的“藤蔓” 049

卷四 只見“臀背”的皇帝 073

卷五 詭異莫測的風云 133

卷六 權力的魔杖 187

卷七 “豐亨豫大” 241

卷八 “不倒翁” 293

卷九 被“奸”名遮蔽的現代之光 339

卷十 “蘇黃米蔡”之“蔡” 355

卷十一 廢墟上的思緒 397

附錄 415

王夫之論“北宋亡國之因”及“蔡京” 417

蔡京年表 435

後記 千秋功罪在人心 455


書摘/試閱

引言 黑白紅

大宋王朝在中國幾千年封建歷史上,實在是一個讓人品味不盡的王朝;

是一個可以從無數不同向度審視的王朝;

是產生“溪上青山三百疊”般巨公名賢的王朝,也是滋生一大把遺臭萬年的巨奸小丑的王朝;

士人精神極度張揚的大纛與滴答著污水的抹布,不協和地纏繞在這個王朝的殿柱上;

沒有哪個王朝像宋王朝擁有星河般璀璨的詩文大家,也沒有哪個王朝像宋王朝讓人感到特別地“窩心”“糟心”“痛心”;

……

這個王朝的特殊性在於,為後人提供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巨大闡釋空間。

說“宋王朝之後再無宋王朝”,此言無毛病。但這是一個中性的說法,不含褒貶。至少對於我。

宋代雕版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出版傳播出現了與以往相比質的飛躍,這種“飛躍”的革命性變化,並不亞於今天從傳統紙質出版向互聯網技術的“飛躍”。印刷傳播的便捷,使得從這個王朝開始,文人書寫留存的文字變得豐富、多元、蕪雜起來,給後人研究這個王朝的人物和事件,提供了大量史料;也籠罩了許許多多遮蔽真相的迷霧。有宮廷主修的正史,也有民間文人記載各種親歷和傳聞的野史。據學者考證,蘇東坡可能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位出版個人詩集的詩人。

要論文化之興盛,能與大宋王朝並列的,此前只有諸子百家是另一座高峰,此後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是又一座高峰。雖如此,歷史學家們也不認為大宋王朝的文化繁榮與歐洲文藝復興可以等而言之。因兩者的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不同。更重要的是,兩宋文人並無整體性的文化創造自覺。他們的主要興趣點還在從政,文和藝皆為“政”之余(小道)。宋王朝長期寬“文”抑“武”的治國氛圍,使得大多文人誤以為應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誰知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理想常常化作一縷青煙。宋代文人就在這樣一種志不得伸、情不能揚的坎坷、跌宕的命運中,將文化創造作為情感密集宣泄的最佳噴發口。一座座聳入云霄的文化高峰,由此在集體無意識中得以矗立。

那些寫於困厄、磨難乃至絕望中的精美絕倫的詩文,猶如冰雪中綻放的花朵。讀宋詞,常常讓我聯想到川藏邊境鋪滿山坡的雪梨花。迎風顫悠的柔嫩花瓣上托著雪粒。當然,也常讓我聯想到鐵匠鋪裡,經過烈火冶煉的鐵段,在重錘敲擊下噴濺的火星。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此之謂也!

近年來書寫這個王朝的文字,似呈一種“井噴”現象,虛構和非虛構、普及性的通俗敘事和精英研究成果,皆可堆積如山,這給新的書寫帶來了便利,也製造了障礙。僅僅從研究的角度審視,胡編亂造、誤判臆斷的不靠譜文字與嚴謹考證、有一說一的誠實書寫並存,常常需要我們花費很多精力去辨識。為此不知浪費了我幾許銀子,很多書籍買來後,隨手翻幾頁,便發現毫無閱讀和參照價值,便只得棄之一側,作垃圾清理。

新的書寫者,還面臨一重難度,那就是某些充滿誘惑的書寫物件或事件已經被他人反復“嚼”過多遍,諸如範仲淹、王安石、蘇東坡、司馬光、柳永、李清照、辛棄疾、文天祥等等,都可以搜羅到多種版本的傳記。當然,真正專業、權威,能夠經受時光淘洗的精品也還是匱乏。即便如蘇東坡傳,前有林語堂的版本,繼有李一冰的《蘇東坡新傳》,近有當代學者所寫的多種著述,各有優長,也各有明顯瑕疵和局限,一部理想的蘇東坡傳記,仍在期待中……

盡管就擁有史料的豐富、全面而言,筆者也曾有過寫一部蘇傳的衝動,但三思而後放棄。因為蘇東坡的那點事,已經被無數寫作者嚼爛了。我明白,要找到一片未開墾過的“處女地”,才能多少遮掩筆力的不足。

近幾年,在閱覽宋史史料時,將斷斷續續迸發出的感受,整理成短篇文字,匯集在《何談風雅》隨筆集中。接下來,在反復斟酌後,決定選擇在北宋末期有過轟轟烈烈表演史,名噪一時的人物蔡京,作為筆者聚焦的物件。這位被很多宋史寫作者忽略的特殊人物,如海水中的礁石,一次次地在我心中激發出為之畫像的衝動。對於為何要選擇蔡京作為書寫、解剖物件,筆者在序言中已有簡略表述。

說到蔡京,稍通歷史者都會說,他不是早已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幾乎被人們唾沫淹沒的“巨奸”嗎?不但是“巨奸”,還是“六賊”之首。明代宰相張居正曾為小皇帝編著了一部通俗有趣、文圖搭配的教科書,名曰:《帝鑒圖說》。書中分兩部分,上部為“聖哲芳規”,下部為“狂愚覆轍”,從史料記載中引入兩種相反的典型案例,共117例。前者皆是可作楷模效仿的正面案例,後者則是要作前車之鑒的反面案例。下部的最後一則故事:“任用六賊”,說的主要就是蔡京如何做“賊”,其文字引錄自《宋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