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萬葉集(全4冊)(簡體書)
滿額折

萬葉集(全4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88 元
優惠價
87207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6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萬葉集》收錄了4516首絕美的和歌,是日本經久不衰的國民和歌集,堪稱日本版《詩經》。

作者既有天皇貴族,又有平民百姓,所錄作品清新、自然、坦率,

是塑造日本國民性格的心靈之書,激發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精神成長。

全書生動描摹了山野之景與草木之態,娓娓講述了人們的相戀相歡與生離死別,

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古代日本的日常生活、風土人情等。

這些和歌按時間、種類、季節、題材等分類編排,隨翻隨讀,內容豐盈,

帶您在四季流轉中欣賞生命之美,在自然變幻裡感受萬物之靈。


作者簡介

大伴家持(718—785)

日本奈良時代宮廷歌人。

出身於日本貴族大伴氏,是大納言大伴旅人之子。

早年父母相繼去世後,由其姑母養育長大。成年後步入仕途,宦海浮沉,一度被罷官流放。

因涉嫌殺害朝廷重臣,去世後被剝奪官位,甚至不許安葬,直至21年之後才得以昭雪。

大伴家持創作頗豐,《萬葉集》中收錄其和歌473首。因人生經歷坎坷跌宕,其歌作哀婉動人。

為了使和歌可以流傳萬世,身為歌人的他自年輕時起就廣泛收集和歌,嘔心瀝血將跨越400余年間的日本經典和歌編纂成《萬葉集》。

他去世後,朝廷官方在其編輯的《萬葉集》基礎上加入其他歌作,豐富了該書內容,最終編成了一紙風行的《萬葉集》,成為塑造日本國民性格的心靈之書。

譯者簡介

金偉

日本古典文學研究學者。

日本大谷大學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日本文學、佛教文學、西藏學。

現供職於成都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川泰國研究中心,兼任浙江工商大學東語學院東亞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對日本古典文學詩歌的研究頗有深度。一些研究結果曾在日本文學界引起轟動,影響很大。

吳彥

日本古典文學研究學者。

日本武庫川女子大學文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日本文學、佛教文學、藝術美學。曾供職於遼寧師範大學中文系、廣西大學藝術學院、成都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川泰國研究中心。


名人/編輯推薦

作家榜版《萬葉集》,值得入手的7大硬核理由:

◆ 現代白話譯注,流暢好讀:目前國內少有的使用現代白話文譯注的《萬葉集》,用現代詩形式翻譯萬葉和歌,忠實原著語言風格,準確還原和歌意境。

◆ 全本全譯全注,完整典藏:這也是國內目前少見的《萬葉集》中文全譯本,4516首和歌全部收錄,完整呈現萬葉和歌原貌,帶您直抵日本美學源頭。

◆ 日本文學專家,譯文優美:日本古典文學研究者、知名翻譯家金偉、吳彥夫婦,在日本留學多年,深入考察萬葉遺跡,潛心研究萬葉和歌,譯文優美,譯意準確。

◆ 全彩傳世名畫,提升審美:從東京國立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等世界知名博物館,精選589幅全彩日本傳世名畫,根據詩歌內容隨文配圖,讀詩賞畫,提升藝術修養。

◆ 贈送指南手冊,詳細深入解讀:免費贈送《萬葉集指南》手冊一本,特別收錄作者索引、日本官制官位表、植物圖譜等,讓讀者了解《萬葉集》相關的方方面面。

◆ 精美裝幀設計,體現日本美學:特邀日本當代畫家野地美樹子為《萬葉集》創作6幅畫作,用於封面及書盒設計,呈現典雅日式美學,愛書人常備。

讀經典名著,認準作家榜!


和歌是日本獨特的定型詩歌形式,也是日本古典文學中極具代表性的詩歌形式之一。和歌的主要形式—短歌,只有短短的三十一個音節,而歌人們卻用如此短小精悍的詩歌形式贊花羨鳥、哀霧悲露,傳遞愛慕之情,表達哀傷之感,向我們展示了古代日本人豐富的情感世界。

將三十一個音節所描述的內容翻譯成漢語,將蘊含在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傳達給我國讀者,並令我國讀者感受到和歌的美妙之處,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此,筆者曾經甚至認為和歌是不可被翻譯的。但我國幾代學者一直都在為和歌翻譯做著不懈的努力並成果斐然,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萬葉集》作為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集,是最早被介紹到我國、同時也是譯本最多的和歌集。筆者管見所及,目前在我國出版的《萬葉集》漢譯本除金偉、吳彥譯本以外,還有兩種全譯本和三種選譯本。這些譯本或用《詩經》古風,或用五言七言,各有千秋,精彩紛呈。這些譯文雖古雅,但讀起來晦澀難解,很難從中獲得閱讀的快感。也有不拘於定型詩形式的譯文,如趙樂甡譯本便是如此。

翻譯的終極目的是讓讀者不必猜測、不必犯難,便能明白作品的內容。因此,用當代語言、以自由奔放的現代詩形式翻譯而成的這部漢譯《萬葉集》,於筆者而言,宛若一股清流,讀來清新賞心。

一、歌體—自由奔放的現代詩形式

和歌雖短小,卻有著歌體、歌意及歌境。這部譯作的第一個特點是對歌體的翻譯處理。

歌體即詩歌形式,於和歌而言,就是“五七五七七”的短歌形式或其他歌體。和歌翻譯研究中討論最多的就是歌體問題,即用什麼形式將和歌翻譯成漢語。

在過往研究中,用傳統定型詩的形式來翻譯的主張似乎成為主流。不少學者認為,把和歌翻譯成傳統的定型詩才能體現和歌的詩歌性。但是,詩歌的形式並不只有定型詩,如五言七言,還有更符合我們當代人文化素養和閱讀習慣的現代詩。

而本書譯者正是做了用現代詩翻譯《萬葉集》的嘗試。沒有了字數、和仄押韻的限制,能夠更加自由地翻譯,從而達到正確翻譯歌意的目的。

二、歌意—忠實再現和歌原意

這部譯作的第二個特點便是歌意的翻譯。

歌意即和歌的內容,這部譯作的譯文十分貼近歌意。日語需要兩個以上的音節才能構成一個詞、表達一個意思。而漢語則是一個音節對應一個漢字並構成一個意思,尤其是在定型詩中。因此,五言絕句的二十個漢字也就只有二十個音節,但其所傳遞的信息量遠遠大於和歌的三十一個音節。如果用五言絕句甚至七言絕句來翻譯和歌,那麼,為了湊字數,為了押韻,難免出現添枝加葉甚至偏離原意的弊端,實際上此類例子比比皆是。

但由於本譯作的譯者采用了現代詩的形式來翻譯,不必拘泥於字數,也無須考慮和仄押韻,因此,在翻譯中便避免了無意中添加內容的現象出現。如卷三·334 :

把忘憂草系在

我的衣紐上

是為了忘記

香具山下的故鄉

這樣的譯文沒有多餘的詞語,忠實再現了原作的“歌意”。或許有人會說,《萬葉集》裡都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作品,這種翻譯沒有古意。但我想說的是,《萬葉集》不是《詩經》、唐詩,而是外國的詩歌集。《詩經》、唐詩確有古意,但今人有多少是可以讀懂《詩經》原文的?我們讀自己的《詩經》尚且需要將其翻譯成現代漢語,又為何要將日本的《萬葉集》翻譯成令人費解的有古意的譯文呢?何況《萬葉集》原作語言質樸,在當時並不古奧難解。

三、歌境—準確傳達和歌意境

歌境是歌體與歌意所表達的歌人的情感和藝術境界,相當於我們所說的意境。歌體是和歌的形式,歌意是內容,那麼意境便是和歌的靈魂。

如何能讓我國讀者也體會到原作的意境,是和歌翻譯中最難的一點,也是和歌翻譯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目前和歌翻譯研究中欠缺的部分。是否能將意境傳達給讀者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歌意翻譯的準確性。在準確的翻譯之上精心於遣詞造句,才可能將原作的意境呈現給讀者。

本譯作追求譯文準確,在這方面無疑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這便是本譯作的第三個特點。如卷一·82 :

心中充滿孤寂

望長空秋雨蒙蒙

雖然只有兩句,但“孤寂”和“雨蒙蒙”向我們展示了作者憂傷的心情和原作朦朧的歌境。

借此機會,筆者還想論述一個觀點,那就是詞義在和歌翻譯中尤其是傳達意境中的重要性。比如日語中的“霞”(kasumi),雖與漢語的“霞”用了同一漢字,但詞義卻不相同。日語的“霞”是“霧”或“靄”的意思,如果用詩歌語言表達的話可譯為“煙霞”。

在和歌創作當中有“春霞秋霧”一說,即“霞”(kasumi)指春霧。《萬葉集》中“霞”(kasumi)所表現的是春霧繚繞、朦朦朧朧的歌境。

如只因為用了同一個字就將日語的“霞”(kasumi)翻譯成漢字“霞”,那麼我國讀者首先想到的會是天邊的朝霞或晚霞。這樣就會使讀者所體會到的意境與原作的意境之間產生斷裂,從而無法體會到原作的真正意境。雖然本譯作第一版在這方面也有遺憾之處,但在再版中得到了改進,顯示了作者對原作的尊重和對讀者負責的態度。

四、精彩的《譯者序》

這部譯作的精彩之處不僅在於譯文,還在於譯者序。

《譯者序》在第一版《譯序》的基礎上,加入了譯者新近的研究成果。《萬葉集》書名“萬葉”的含義自古以來就沒有定論,學者們各持己見,“萬言說”“萬世說”各有其理。而本書譯者將研究觸角伸向商鐘的銘文,“依據鐘鼎銘文中‘萬葉無疆’一詞,結合《萬葉集》成書時代的祥瑞文化背景以及日本民族固有的言靈信仰等因素”(引自《譯者序》),認為“萬世說”“承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更具有時代精神的色彩”。這一論述為“萬世說”提供了有力的新論據,可以說是《萬葉集》研究的一個重要成果。而此次再版新收錄的《關於漢譯〈萬葉集〉》則可以說是一部完整的《萬葉集》漢譯史,也是一篇《萬葉集》漢譯的研究論文。它不僅向讀者介紹了《萬葉集》在我國的傳播過程,同時對研究《萬葉集》乃至和歌翻譯研究的學者來說,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總之,這部譯作不僅是一部翻譯作品,同時還是兩位學者的研究成果,體現了譯者作為學者的寬闊視野與扎實功底,譯作中的注釋又體現了譯者的嚴謹態度。希望讀者在欣賞譯作的同時,也可以體會到這一點,並期待二位譯者的新成果問世。

劉小俊

2020 年梅雨季節於日本京都



目次

《萬葉集》I 目錄

001 卷 一 1—84

111 卷 二 85—234

255 卷 三 235—483

429 卷 四 484—792

《萬葉集》II 目錄

001 卷 五 793—906

091 卷 六 907—1067

211 卷 七 1068—1417

375 卷 八 1418—1663

《萬葉集》III 目錄

001 卷 九 1664—1811

099 卷 十 1812—2350

289 卷十一 2351—2840

443 卷十二 2841—3220

569 卷十三 3221—3347

《萬葉集》IV 目錄

001 卷十四 3348—3577

091 卷十五 3578—3785

175 卷十六 3586—3889

249 卷十七 3890—4031

345 卷十八 4032—4138

421 卷十九 4139—4292

529 卷二十 4293—4516

657 參考文獻

669 跋

《萬葉集指南》目錄

001 No.1 關於漢譯《萬葉集》

043 No.2 《萬葉集》作者及歌號索引

075 No.3 《萬葉集》年表

086 No.4 日本古代官制、官位表

090 No.5 天皇家系、氏系圖

094 No.6 幹支表

096 No.7 《萬葉集》植物圖譜


書摘/試閱

送君回大和
拂曉的露水
打濕了我周身

(卷二·105)

看到了我的信物
請回想起從前
無論過多少年
我都深深思戀

(卷四·587)

相識不到一個月
如果說我愛你
會覺得我輕率嗎

(卷四·654)

那天夜裡的月色
至今沒有忘記
我不斷回憶

(卷四·702)

如果你在這裡
二人一起傾聽
海灘破曉的鶴鳴

(卷六·1000)

天空的大海上
翻卷起云的波浪
月亮的小船
駛入星星的森林

(卷七·1068)

誰家園中的梅花
在清朗的月夜裡
紛紛飄散而來

(卷十·2325)

山風尚未吹起
在沒有你的夜晚
已經有了寒意

(卷十·2350)

偶然見到的人
如何能有緣
再看上一眼

(卷十一·2396)

響起噠噠馬蹄聲
走出松蔭觀望
也許會是你

(卷十一·2653)

雖然是普通的話語
反反復復聽說後
終於讓人動心

(卷十二·2961)

下雨的日子裡
是誰不戴蓑笠
來到我家門前

(卷十二·3125)

天上的雲朵飄來
山上九月的紅葉
已經開始飛散

(卷十六·3716)

山谷櫻花盛開
能讓你看一眼
還有什麼遺憾

(卷十七·3967)

月光映雪的夜
能有折梅相送
可愛的姑娘嗎

(卷十八·4134)

看時過境遷
讓人心痛不已
想起從前的人

(卷二十·448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7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