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看!這就是經濟學(簡體書)
滿額折

看!這就是經濟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9 元
定價
:NT$ 414 元
優惠價
8736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著名經濟學家科斯曾經批評說,現在的經濟學都只是“黑板經濟學”,教師只注重黑板上的數學推導,完全不顧真實世界裡發生了什麼。這一次,本書將打破這種陳舊模式,帶著“田野調查”的全新視角走出家門,從生活化的場景出發,從身邊開始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
事實上,經濟學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比如田野調查、田野研究正在成為經濟學的一種重要研究手段。美國很多著名經濟學家都熱衷於跑非洲、跑印度,從各種不同環境裡提煉經濟學理論,而中國學者在這一方面的思考和探索都還遠遠不足。在本書中,作者嘗試從自己一天的生活出發,探討身邊“一平方公里”範圍內的經濟現象和經濟理論。
本書共有三十節,分成五個大的單元,總體上會選取作者一天的生活,從早上出門開始,到晚上歸家為止,結合一路上的所見、所感,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與大家討論日常生活中蘊含的經濟學原理。
這三十節內容涉及主流經濟學原理教科書的大部分內容。不過,作者並沒有完全按照教科書的結構來探討,而是打算走到哪裡、看到哪裡,就分析到哪裡,同時結合現實對主流經濟學理論提出批判性的反思。作者認為,在生活中理解經濟學是非常重要的事,從生活中理解的經濟學才是有意義的經濟學。

作者簡介

梁捷

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博士後,現任教于上海財經大學。研究方向為經濟思想史、制度經濟學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同時也在《經濟觀察報》等眾多媒體上長期開設經濟學專欄。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幸福指數》《西方經濟思想通識》《梁捷西方經濟思想史講稿》《調適與維新》《經濟學家都幹了什麼》等,另有譯著《超越功利主義》《合作的複雜性》《城市秩序》等十餘部。

名人/編輯推薦

(1)對經濟學理論的闡釋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著名經濟學家科斯曾經批評說,現在的經濟學都只是“黑板經濟學”,教師只注重黑板上的數學推導,完全不顧真實世界裡發生了什麼。而本書打破了這種陳舊模式,帶著“田野調查”“田野研究”的全新視角,運用經濟學理論對日常生活的三十多個場景進行分析,探討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同時也結合現實對主流經濟學理論提出批判性反思。
(2)打破一般經濟學書籍的講解框架,完全採用中國案例,沒有教科書的枯燥感
作者按照“出門—導航—就餐—散步—歸家”的邏輯,結合一路上的所見、所感,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與大家討論日常生活中蘊含的經濟學原理,從而深刻理解經濟運行規律,沒有完全按照教科書的結構來探討經濟學理論,而是走到哪裡,看到哪裡,就分析到哪裡。
(3)內容豐富,涵蓋十多個經濟學分支理論
本書涵蓋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勞動經濟學、公共經濟學、醫療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等十多個不同的經濟學分支。作者運用這些基本經濟學理論,對個人消費、醫療、教育、養老、購房、移民、國際貿易、社會歧視等數十個大眾關注的熱門主題進行了探討與分析。

目次

前言/ V

第一章出門:經濟學的思考方式/ 001
深夜的麥當勞,每個人背後都有故事_ 003
安逸的房東,辛苦的租客_ 012
上班摸魚該如何杜絕_ 020
喝一杯咖啡也與國際貿易有關_ 030
貧富差距從何而來_ 039
你確信手中的牛奶是真的牛奶嗎_ 047

第二章導航:經濟學的分析方法/ 057
永遠在排隊的路邊蔥油餅攤_ 059
“買”“賣”並沒有那麼簡單_ 068
是什麼讓快消品牌迅速崛起_ 077
奢侈品為什麼就是不降價_ 087
穩穩賺錢的菸酒生意_ 096
漲工資了,就能買到更多東西嗎_ 105

第三章就餐:經濟學的實踐/ 115
從紙幣到移動支付_ 117
流傳千百年的街頭智慧_ 128
白領的收入真的比藍領高嗎_ 137
消失在人群中的外國人_ 146
出租車司機宰客是國際慣例嗎_ 155
深夜喧囂的酒吧與不堪其擾的居民_ 163

第四章散步:經濟學的應用/ 173
公園總是應該免費嗎_ 175
外幣,不是你想換就能換_ 185
經濟低迷時期的口紅熱潮_ 195
未來的房價會跌嗎_ 205
辦了健身年卡,你真的更常去健身房嗎_ 215
這種畫小朋友也會畫,憑什麼拍出了天價_ 224

第五章歸家:經濟學的深入思考/ 233
市場機制的爭議與無解的“全民醫保” _ 235
教育投資是最划算的投資嗎_ 244
讓孩子學各種特長就只是內捲嗎_ 253
誰來支付老人的養老金_ 262
從河網密布的水城到鋼筋水泥的森林_ 270
賺更多錢就能更幸福嗎_ 279

附錄梁文道與梁捷對談/ 289

書摘/試閱

如何有效杜絕上班摸魚:
出門以後,我穿過一條弄堂,弄堂口有一家星巴克咖啡店。這家咖啡店極為熱鬧,平時無數人進進出出。最常見的情形是,一些身著正裝的公司白領,打包一杯拿鐵就匆匆忙忙地離開。我忍不住想,為什麼他們要那麼著急,步履匆匆?他們為什麼不和那些悠閒喝咖啡的人一樣,也坐下來安安靜靜慢慢喝呢?
在《穿普拉達的女王》電影中,安妮·海瑟薇飾演的角色打包了幾杯星巴克咖啡,然後匆匆趕路。在當下國內的白領階層裡,這樣的情景並不罕見。如果存在一個外星人在高空俯視這個城市,那麼他一定會驚訝地發現一種情形:每天清晨,大多數人從家中離開,從四面八方向著城市的中心匯聚;到了傍晚,或者更晚一些,這些人又從市中心離開,分散地回到各自家中。一周五天工作日,周而復始,似乎有一種神秘力量,促使大多數人保持這種運動軌跡。
這種力量,就是經濟力量。馬克思就描述過這番情形。在他的描述中,工人的生活狀態極為悲慘,每天在資本家的監督之下勞動,不得不付出大量勞動時間。

計時工資與計件工資:
按傳統說法,老闆有兩種方法給工人發工資,一種叫“計時工資”,另一種叫“計件工資”。老闆總是選擇對自己更有利和對工人最不利的方法來計算工資,而且常常同時推行這兩種計算方法。
現在,我們有時覺得這兩種名稱顯得很過時,甚至很愚蠢。因為今天的很多工作是創造性工作,我們可能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一件事,而這件事裡又包含了很多創造性成分。
那麼,我們今天的勞動評價是否超越了傳統的“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的概念呢?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KPI與“996”:
目前的一種流行概念叫KPI(關鍵績效指標)——你肯定不陌生,就是績效評估。由於當今員工不再像以前工廠裡的工人,生產的不是清晰可數的一件件產品,因此老闆就為員工的各種不同勞動設定了一套評價體系,或者一套評價係數。不管員工的勞動是洽談業務,還是打印文件,都可以轉換為KPI,這就是新時代的“計件工資”。
“計時工資”也並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最近有很多媒體在討論,中國大量IT企業默認施行“996”工作制,即早上9點到公司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六天。也許這些員工可以獲得還不錯的工資,但他們的勞動時間與19世紀很多歐洲工人的勞動時間沒什麼區別。
工人們曾經為勞動時間進行過不懈地的抗爭,最後爭取到了“8小時工作制”,超過一天8小時的勞動時間都要算做“加班”。但是,“加班”這個詞擁有豐富的含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就說過:“我不知道什麼叫下班,真正的哲學家從不下班。”他的意思是,他只要清醒著,就在思考哲學問題,所以不存在上下班的問題。
也許哲學家是一種主動加班的職業,但更多職業的從業者不得不被動加班。現在很多工作都可以離開辦公室遠程完成,所以有些文員不得不在晚上寫匯報用的PPT;老師不得不在晚上批改學生作業;還有些員工被要求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準備回應老闆打來的電話...... 這些時間是否算入勞動時間呢?這其實是很值得回味的。
雖然今天的勞動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但老闆根據“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這兩種基本計算方法付給員工工資,是永遠不會變的。員工付出勞動,獲得工資;老闆獲得績效,發出工資。雖然員工與老闆對於績效的看法並不見得一致,但因為雙方在工資上達成了一致,這才有了僱傭關係。又因為員工和老闆在績效的看法上經常不一致,所以今天的老闆必須認真思考管理方式,這就產生了一門學科,即管理學。
管理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體,又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體,非常微妙。撇開那些不可言傳的東西,我們不妨來看看,今天的資本家是如何將KPI計算與管理手段相結合的。

公司管理學:
管理學的前提之一,是老闆和員工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這種信息不對稱在馬克思時代就存在,未來也將永遠存在。
在傳統工廠里工作的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如何偷懶、磨洋工以及破壞機器。因為人不是機器,總有獨立意志。老闆想盡辦法設置工頭毆打員工,鼓勵員工互相監督;員工也想盡辦法對付工頭,團結一致地偷懶怠工。有工廠的地方,就有這種鬥爭關係。
到了今天,情況就變得更複雜了。今天老闆也忙,員工也忙,老闆不可能一直監督員工的一言一行。也許老闆可以要求員工每天早上幾點到,晚上幾點走,進門出門都要打卡,去個廁所都要記錄。但這種強硬規定工作時間的規則,本身會引起員工比較強烈的反感,影響員工的積極性。尤其是現在的青年員工具有很強的自由意志,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就表示,不想找一個朝九晚五固定上班時間的工作,甚至不想找一個必須要坐班的工作。如果看到公司採用如此極端嚴格的“計時工資”的方法,恐怕員工馬上就會提出辭職。
老闆也都很清楚,如果自己監督員工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自己就永遠沒法得到員工內心的認同。比如,現在淘寶上很容易買到矽膠做的手指模,就是為了對付指紋打卡。同時,員工還有很多辦法反制,比如遮擋工作時的電腦屏幕。老闆想要徹底搞清楚,員工到底在努力工作,還是在偷懶休息,抑或在單位電腦上刷淘寶?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現在有一些企業希望通過技術手段加強監控來約束員工的行為。有一些技術手段是防禦性的,比如在公司的網絡上屏蔽掉淘寶、遊戲網站等常用休閒娛樂網站,增加員工在辦公時偷懶的難度。而另一些技術則更積極,比如在每個員工電腦上裝監控軟件,監控員工每一個動作;或是在辦公室裡裝監控攝像頭,可以隨時看清每個員工的工作細節。隨著技術進步,包括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監督員工的成本越來越低,監督效率也越來越高。
然而,這種監督是否能導致更高的KPI,幫助老闆賺到更多的錢呢?這一點頗值得懷疑。老闆必須清楚地意識到,他所僱用的對像是人,而不是機器。所有管理學著作也都強調一點,即以人為本。人的生產能力與他的心理、身體、精神狀態、情緒好壞等等都有直接的聯繫。從人的發展角度思考員工的工作狀態,才能讓他們比較有效地發揮出自己的生產能力,為老闆帶來更高水平的績效。

懲罰還是激勵:
當代經濟學認為,歸納起來,人只對兩種力量產生反應,一種叫監督,另一種叫激勵。俗稱的“大棒與胡蘿蔔”策略,就是對這兩種模式的一種概況。我們之前討論的讓員工打卡、在員工電腦上裝監視軟件、在辦公室裡裝攝像頭…… 這些都是監督機制。
監督機制可能有效,也可能無效,尤其是在它嚴重影響員工心理情緒時,很可能起到不理想的效果。
同時,老闆也非常清楚,懲罰機製或激勵機制,會對員工的情緒和行為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影響的效果不同。嚴厲的懲罰機制也許可以避免員工偷懶,但是懲罰必定使人不快。員工的工作動機是免於處罰,這樣員工表現只需維持最低水平,不會進一步提高。老闆若是希望進一步提高員工的表現,就只能不斷提高懲罰水平,最終使得勞資雙方的矛盾不斷加劇。
激勵機制則不然。激勵機制就是根據員工的表現,給予額外的獎勵。老闆只要根據工作的性質、公司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針對性的激勵機制,就能使得員工主動地、努力地去工作,甚至都不需要監督。激勵會讓員工愉快,所以員工甚至有可能提供超過老闆預期的努力水平。

激勵機制及其效果:
激勵機制有很多種,我們經常聽到股權激勵、晉升激勵、效率工資激勵等,各有各的用處。
先來看看股權激勵,就是把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分給員工,從而使得員工的身份從單純的打工者轉變為老闆。員工意識到,自己擁有一部分股權之後,自己的利益和整個公司的利益綁在一起。這招在初創公司裡經常用到。初創公司把一部分股權分給員工,大家就會齊心協力工作,希望公司實現融資上市的目標,這樣自己的股權才能有效兌現。
再來看看晉升激勵。現在很多公司都會清晰地公開員工可能的晉昇路徑,讓員工明白,自己做到什麼程度,就能晉升到什麼級別,獲得怎樣水平的工資。員工對未來目標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就能激勵自己克服困難、努力工作。
還有一種激勵叫作效率工資。效率工資的意思,就是老闆為員工提供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工資,也希望員工能提供高於平均水平的努力程度。這種安排在現實中非常常見,我們時常看到老闆為某一個崗位提供明顯過高的工資水平,而且持續如此,並不削減。
老闆並非慈善家,這種做法有很深刻的道理:第一,老闆希望獲得這個崗位獲得者的感激之心,從而能努力工作,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第二,老闆希望這個崗位獲得者能夠兢兢業業,小心地處理手頭的工作。因為員工很清楚,過高的工資水平,使得老闆很容易從市場上找到一個人來替代自己,而自己卻很難再在市場上找到這麼高薪的工作了。
效率工資是一種絕妙的設計。老闆用多一點的工資收買了員工的感激之心,從而獲得更高的績效水平。這也暗示我們,除了經濟激勵以外,其他的非經濟激勵、非物質激勵也可能產生效果。
比如,很多企業都自稱“有理想”“有社會責任”,不厭其煩地向員工宣傳公司的價值理念。這也是一種很有用的激勵方式,因為員工作為個人,除了有用自己的勞動交換更高工資的動力之外,也會有一些個人理想或社會偏好。有些人希望這個社會更公平,有些人希望這個社會更環保,還有些人希望這個社會能更多照顧弱勢群體,等等。如果企業的總體目標能與個人的這些理想相契合,那就有可能激發員工的極大熱情,甚至不顧工資水平而賣命地工作。
不過話也要說回來,各種激勵手段都只在短期有效,長期來看,絕大多數激勵手段都可能失效。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人不是機器。
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會對自己的工作、人生進行重新評估,對經濟收益、勞動時間、人生意義、人生理想的評估都在發生變化,年輕時認為有效的激勵手段到了中年往往就失效了。因此,企業也是永遠在研究,到底要將怎樣的激勵手段與懲罰手段相結合,才能促使員工表現出高水平的績效。
所以,我看著那些拿著咖啡匆匆行走的白領,就忍不住想,驅使他們快速趕去上班的動力到底是什麼?是懲罰機制,還是激勵機制?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