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榆林道(簡體書)
滿額折

榆林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榆林道,乍聽似是榆樹成林的通途,實為穿越陝西北部榆林地區的道路。在十餘年後,作者再次踏上陝北之旅,重經綏德、米脂、榆林、橫山、靖邊、白城則、安邊、定邊、鹽池、同心,又收穫新鮮的遊歷見聞。胸懷歷史,腳踏土地,筆下呈現榆林道上各座城鎮營堡之中,那些路途偶遇之人十年來的現實生活。再見邊關,再見故園——深厚的私人情感寄寓其中,這是獻給過去的人與事的回憶之書。

作者簡介

胡成,自由撰稿人,攝影師。

名人/編輯推薦

◎穿越歷史與文化的現地之旅“諸縣多屬榆林,故曰榆林道。”陝北聚集了千百年來的歷史記憶。在十餘年後,作者重返陝北,重走榆林道,遇見舊人,尋訪舊跡,歷史與現實、空間與時間的糾葛盡在眼前。他以懇切的筆墨,以古籍、碑刻佐證親聞親見,訴說米脂舊城的當年模樣、統萬城上的朔風嗚咽、康濟寺塔的滄桑過往,為讀者呈現一場穿越歷史與文化的現地之旅。◎勾勒路途偶遇之人的生活途經綏德、米脂、榆林、橫山、鹽池、同心,縱覽安邊、定邊、靖邊之景,在城鎮、營堡之間悉心觀察,作者又收穫了此行的遊歷見聞。再見邊關,再見故園——綏德嘬著煙鍋的康老漢、在靖邊土地上辛勞耕作的牛家老太太、白城則萬榮大叔家的一窯燈火……榆林道上偶遇的舊雨新知的生活,於書中一一浮現。◎觸發記憶的歡喜與悲傷,寄寓深情,寄寓思念一切都是觸發記憶的開關,你永遠也無法預知它們什麼時候忽然出現,觸發伴隨記憶的歡喜與悲傷。作者把本書獻給爺爺奶奶,筆下也時常閃回與爺爺奶奶相處時的溫馨記憶。所寫十年間陝北的人與事,實際也涵蓋了迄今所經歷的所有的人與事——那些已然離去的,那些仍在卻無法擺脫“離去的人與事”的人與事。我們注定無法相伴一生,但我們卻在彼此的思念與回憶中永不分離。◎隨機附贈彩色明信片,呈現蘊藉,呈現希望身為攝影師,作者在旅途中曾隨時用鏡頭記錄下所見。此次以黑白形式將二十餘幅照片插入書中,圖文並茂, 加真實立體地呈現榆林道上的風土人情。特別選取“波羅池梁”“馬號圪台”兩張彩色照片製成明信片,隨機附贈書中——波羅池樑上背手漫步的老漢與盛放梨花之下慈祥微笑的紅衣老嫗的形象,或深沉蘊藉,或充滿希望。

目次

目錄
綏德…………009
米脂…………033
榆林…………075
橫山…………099
靖邊…………123
白城則…………145
安邊…………183
定邊…………209
鹽池…………233
同心…………249
尾聲…………277

書摘/試閱

米脂十一年前,八月初九,午後。
我坐在米脂縣翔鳳橋北的小飯館,囫圇吞下一碗餄餎面。我始終記得橋頭的喧囂,賣碗飥的婆姨,打干鍋的老漢,車轔馬嘯,塵土飛揚。
翔鳳橋,在縣城南扞衛門外,民國三年知事華鍾毓籌款創建,未及興工卸事去。繼任閻廷傑、張驥等監修建築。橋洞五眼,共費銀三千餘兩。
翔鳳橋的水,民國《米脂縣志》“米脂縣城平面全圖”記作“南門河”,而光緒三十三年(1907)鉛印本《米脂縣志》“米脂縣城圖”則記作“金河”。米脂地方史志, 有“流金河”“南河”“東溝河”“銀河”等種種稱謂,莫衷一是。
而在兩朝《米脂縣志》中,此河皆以“米脂水”為條目: 米脂水(一名流金河,一名南河),在縣東南百步,西南流入無定河。
河流若以方位為名,便於理解城市格局,擇其“南河”之名——米脂舊城,皆在南河北岸。
縣城環山紀水,古名“畢家寨”,宋改建米脂城,金升為縣,元因之。明洪武六年守禦千戶王綱修葺,即今上城地。成化五年知縣陳貴拓東北隅,嘉靖二十五年知縣丁讓增築東西關城,萬曆元年知縣張仁覆復增築。週五里三分,高二丈九尺,磚甃門三,跨門為樓,添置甕城,東曰“拱極門”(今改為“迎旭”),南曰“化中門”,北曰“柔遠門”,西角樓一(舊建方亭,國朝乾隆五十年邑紳士艾質明捐資改建層樓),敵台十二座,池深一丈、闊九尺,為今下城地。
民國《米脂縣志》記載的三座城門名稱,與光緒《米脂縣志》有所不同: 東門題額,外曰“迎旭”,內曰“拱極”;南門,外曰“扞衛”,內曰“鞏華”;北門,外曰“保障”(清同治六年知縣張守基題),內曰“柔遠”。
因為“環山紀水”,米脂城池因地制宜,主要建築於南河河谷,北高而南低,東西長而南北狹,且格局頗不規則。所開三門,有北門而無西門。米脂城北倚大魚山,山上毋庸開門;西臨飲馬河,門開於偏北臨山河淺易渡之地,是故名為北門,實為西北門。西大街向西分為兩岔,一路向南出南城垣,一路向北與西北走向的北大街交匯於柔遠門前。且東、西兩街南距南河僅數十步之遙,以故雖有南門,卻無南大街。
清末民國,米脂舊城煙戶密集,百姓不斷徙居於南河之南,加之“地當孔道,行旅絡繹”,逐漸“商棧叢集,閭閻雜居”,成為南關新城。縱貫其間的南關大街,現在改稱南大街,不明就裡的外鄉人只憑街名想像,還會以為米脂曾有一座不合常理、南北跨河而築的城池。
………………………… 十一年前,北門內,西大街路口,擺著老杜打幹爐的小攤。幹爐是陝北各地的主食之一,形似燒餅,但為乾硬,易於長期保存。將近中秋,老杜改做月餅。倒也簡單,都是焙烤的麵食,多製一盆餡料,備上幾把木製模型,壓出花紋,點上紅,素淡樸實的月餅,卻是許多陝北人的心頭好。
面朝北門,一爿小賣部。北門內另有兩條窄巷,華嚴寺巷與城隍廟巷,城隍廟巷內有米脂北街小學與米脂縣第三中學,上下學的學生是小賣部的滾滾財源。老闆久在街面,自然熟悉周遭的一切,打幹爐的老杜,“小名'二代',”他告訴我,“早不干了,去年也搬了家,住在二道街,機械廠小區?” “法院小區,”坐在小賣部外矮凳上一個黑胖而倨傲的中年男人糾正他,“叫個啥?富苑小區。” 確實名叫富苑小區,而且確實是小區,不大,只有一棟樓。聽老闆說原來是法院審判庭的樓,後來向社會出售,老杜他們就買房搬了過去。但是幾番打聽,不論小區的住戶,還是小區外的商舖,都說沒有見過老杜。
悻悻然回到北門內,已近正午,小賣部前擠滿滾滾財源,老闆不再有空搭理我,黑胖男人繼續用他的倨傲態度告訴我:“我們這裡的人,一聽你是外地口音,知道也和你說不知道。” “為什麼?” “就這樣!” 好在,十字街沒有復建南門。
綏德與米脂不過三十五公里,客車溯無定河北上,一個小時左右即到。不過米脂汽車站已移至城外,終點榆林的客車司機詢問每個米脂下車乘客的詳細目的地,以便停在不同的路口。
我說十字街,於是下車看見九龍橋。
十一年前我就住在九龍橋東頭的旅館,距離舊城二里地,並不遠,但在不大的米脂縣城也不為近,於是輕車熟路進城,在舊城邊緣的行宮西路住定,直奔十字街。
看見東大街路口那棟陝北罕見的磚木結構歇山頂二層閣樓,對於米脂舊城淪為綏德疏屬山的擔憂才告化解。米脂舊城還是當年模樣,只是為頹敗,沒有復建南門節省的五百萬公帑,顯然也沒有用於合理適度的古建修復,本為複盛昌號土布雜貨店的二層閣樓,已經飄搖欲圮。
那年在舊城逡巡兩日,一張二層閣樓的全景照片,樓下正有一位長髯老漢拄拐走過。原本整潔的閣樓西牆外,現在堆滿雜物,擺著一張破舊的沙發,坐著三兩老漢,談古論古。
言談健的高老漢,七十二歲,本名“文成”,後來改為“自成”,與米脂如今賴以宣揚的闖王同名。他說不改就不能參加工作,我想或許是為頂替吧。
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好工作,而是普通甚至危險的礦工,“下煤窯的”,他說。勞苦倒是給了他強健的體魄,行止敏捷,看起來多五六十歲年紀。
旁邊停一輛黑色鈴木摩托車,是他五千多塊錢買來的坐騎。做為好身體的例證之一,他說能騎上一百五十公里去山西聽戲。高闖王是重症的戲迷,他騎車跨省只為去臨縣、柳林各地聽戲,而且身為陝人痴迷的還是晉劇。當然,北路梆子、關中的秦腔、河南的豫劇,他也都愛,只是不像晉劇那般痴迷。
他打開手機給我看他參加的一個又一個戲迷群,點開其他戲迷發在群裡的視頻,說起誰誰誰正在哪哪哪聽戲。
“我沒有去。”他說,話語中滿是遺憾。
高闖王生於斯、老於斯,當然認識照片裡的那個長髯老漢,也姓高,“高誰誰嘛,不在了,去年死的,九十多。” 他的口音卻讓我聽不清名字具體是哪兩個字,我想讓他寫給我看,他擺擺手,“不識字,我從小就不愛讀書”,語氣由沒去聽戲的落寞化為驕傲。
中午,米脂忽起沙塵暴。
片刻,天已昏黃,塵土飛揚,沙礫撲身。
就在沙塵中,八十五歲的高建元老漢騎著三輪車,施施然停在高闖王的身前。寒暄幾句,然後掏出煙桿眼袋,煙鍋杵進煙袋,揉滿菸絲,火機點燃,吞吐兩口,老高老漢給小高老漢細細說起了晉劇的《斬秦英》。
也是個戲迷。
…… 銀屏公主是他的女子了,說:“父,你要殺,就把我殺了!你把秦英給我留哈,秦家就這一條後代。” “不留,不頂事。那爾個,太師爺他也敢殺,再過個二年他連我也殺呀!” 那就,這話都說著了。因此說,誰也不頂事。
程咬金說:“啀,這皇上則敢昏君了麼成哩,咱求情也不頂事?還得了了?我求這個情,他不給我這個臉,我還讓他了?” 那程咬金敢和他納命了敢。
去了程咬金求情,不頂事,不饒。非殺不行。綁出午門了,非殺不行。
徐茂公說了話了。
徐茂公說:“萬歲爺,老臣啊今兒有兩句話想給你說一下,你看你願意聽不願意聽?” 說:“你說。” 說:“我看啊,你是要美人了還是要江山?你要說要美人,那秦英就要殺了,不殺就不行,你美人就落不下了。你是要江山的話,秦英你不敢殺,秦怀玉是你的女婿了,在邊關上跟這家打了,跟那家戰了,為的誰?就是為你的江山。” “你爾個坐在這個金鑾寶殿裡邊,坐得穩晏晏介。憑誰坐了?你不是憑你那女婿坐了?你把秦英殺了,你那個女婿,就敢就不是你的女婿了,他不殺你,他也不保你了,他連個兒女也保不定,他會保你哩?” 一下說得這個李世民盤算,嗯,先生你還說得有理,說“你們都退下,寡人自有論斷”。
…… 歇口氣,煙鍋早滅了,再點燃,又是兩口,裊裊的青煙。
進北大街,幾步路,路右一條窄巷,市口巷。
走過北大街鄰街人家的山牆,市口巷轉折向左,幾乎與北大街平行,通往城隍廟巷。轉折處,右手邊有進院落,市口巷1號。
十一年前的那個下午,院門開敞。院前臨街的房子,後窗開向院內,房裡兩桌麻將鏖戰正酣。正房三眼窯洞,看見左邊窯洞窗下有張老人的面孔,她也看見了我,在瞬間試探性的對視中我沒有看到任何拒,於是湊上前去相詢,老太太示意我可以進門。
她盤腿坐在窗邊的土炕上,與一縷陽光,安詳寧靜。老太太姓艾——艾姓不常見,卻是米脂的大姓——獨居在這小屋,那年已是米壽。床頭有一方紙盒,她轉身打開盒蓋,裡面盛著散裝的華夫餅乾,她是要拿給我吃,就像我爺爺的桃酥。見我推辭,老太太又要給我倒水,床邊的火爐上坐著水壺。我掏出包裡的礦泉水瓶給她看,示意我帶著水呢,她告誡我不要喝太多涼水,就像我奶奶每次看見我喝礦泉水時那樣。
然後,我坐在炕邊和她說話,她幾次三番打斷我,希望我能吃些點心,喝些熱水,如同那天炕上那抹秋深陽光溫暖。
雖然八十八歲高齡,艾老太太思維卻依然敏捷,言談間, 是發現老太太可以識文斷字。我奶奶不識字,她不斷說起因為婆婆不願意幫她照顧孩子,從而錯失了去識字班學習的機會,這是她一生的遺憾,也會是我一生的遺憾。因為不識字,孤獨在家的她會加孤獨,看不懂字幕也便看不懂很多電視節目,沒法讀書看報來消磨時間,有時候看見我們專注於電腦或者手機,奶奶會慨嘆一聲:“唉,我要是識字,拿個手機看看這兒、看看那兒,也不急了。” 艾老太太是幸運的,她說自己是民國年間的初中肄業女生。後來我才知道,民國米脂女校,就設在市口巷內。不知道艾老太太說的初中,是否就是相鄰的女校。無論是否,彼時女性可以接受現代教育,家庭出身想來不凡。而我奶奶直到二十七歲都生活在農村, 貧困的農村,縱然身邊有間女校,就像縱然後來有識字班,依舊無能為力求學。
除此之外,艾老太太像極了我的奶奶,其實所有慈祥的老太太都像我們的奶奶,何況她們還是那麼相似地噓寒問暖。那年離開她的窯洞,我便依依難捨,幾次回首道別。
忍不住隔天再去,站在院內卻沒有看見她在窗下。
於是,之前那天,是我們彼此的一面。
上午站在市口巷1號的院裡,多了一條沖我瘋狂咆哮的小狗。
三眼窯洞仍在,寂靜無聲。
院前臨街房子的女主人透過後窗看見我,問我做甚,告訴她來意,她和我說,艾老太太走了。
“六七年了。” 十一年前,八月初九,我與很多米脂舊城的老人見完了一面。
那天從柔遠門走進城隍廟巷,踅進路北8號院,門後一排粉紅花兒正嬌豔,院里三兩個老太太聚在一處閒聊。見我進來,幾句寒暄,其中一位走近前來,好奇地想透過鏡頭看我究竟在拍些什麼,卻不料想恰站在估焦相機的景深之內。
下午,在漫天的沙塵中我穿過舊城去找她。城隍廟巷8號院裡,一切與她站入鏡頭時迥異,花兒無影無踪,木窗櫺換作防盜窗,空無一人。
後來院內臨街廂房的女人回來,篤定地告訴我說:“院裡所有的老人都不在了。”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