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課程與夢想:“真愛夢想杯”校本課程設計大賽作品精選(簡體書)
滿額折

課程與夢想:“真愛夢想杯”校本課程設計大賽作品精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2 元
定價
:NT$ 372 元
優惠價
87324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將五屆大賽全部50件特等獎作品,按照主題類別進行整理並編輯成冊。大致分為五大類:一是鄉土文化與地方特色類,如“舟山核雕”“皮影”“徐州泥玩具”“運河橋韻”“海南騎樓”“鄉情古塔”“走進地標”等;二是創意設計與工藝製作類,如“校園泥吧”“熠塵陶藝”“衍紙創意”“創意廢繩”等;三是藝術體驗與戶外拓展類,如“兒童劇”“野營”“走呀,讓我們采風去”等;四是科創信息與綠色環保類,如“速度與激情”“創客夢工廠”“舌尖上的化學”等;五是傳統文化與紅色經典類,如“篆刻蒙學”“紅色二七”“馬克思主義‧少年說”。這些課程為所有學校開發校本課程提供了重要的參照。
為課程,為夢想,為學生!
本書既是10年專業公益之旅的紀念,也是我國中小學校本課程設計的縮影,更是中國學校課程領導力提升的標誌。

作者簡介

崔允漷,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材委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課程學術委員會副理事長。曾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中國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首屆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

吳剛平,華東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課程與教學理論、教師教育等。參與研製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和課程標準,以及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獲首屆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周文勝,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課程研究院執行院長,原鄭州市教學研究室主任。研究領域為學校課程建設、學生評價、教師專業發展,主持的研究成果“鄭州市學業評價分析報告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獲得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參與研究的成果“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研究與實踐”獲得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合作出版《基於標準的課程綱要與教案》。

名人/編輯推薦

兩年一屆的“真愛夢想杯”校本課程設計大賽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辦、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協辦,自2012年5月以來,已連續舉辦五屆。參賽中小學教師幾乎涵蓋全國所有省級行政區域,累計徵集了14000多份校本課程綱要和42000多份校本課程教學方案,持續推動了全國中小學校本課程設計的學術交流和經驗分享,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

前 言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校本課程能力建設,提升學校課程領導力,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華東師大中心、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與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聯合創建全國性的校本課程設計大賽機制,搭建校本課程開發的專業公益平臺。這一專業公益平臺,不僅開發和提供了校本課程綱要和教案研製的技術模板,還貫徹前置評價理念,研製和提供了涉及先進性、一致性、技術性和原創性等4個維度共16項指標的評價工具,為中小學教師開發校本課程提供技術規範和專業支持。
自從2012年5月啟動“真愛夢想杯”第一屆校本課程設計大賽以來,每兩年舉辦一屆校本課程設計大賽和學術研討會,至今已連續舉辦五屆,參賽中小學教師幾乎涵蓋全國所有省級行政區域,累計網絡徵集和共享14000多份校本課程綱要和42000多份教案,持續推動全國中小學校本課程設計學術理論交流和實踐經驗分享。作為校本課程設計大賽10年旅程的一個小結和紀念,也是向一直關心和支持這一專業公益平臺建設的廣大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做出的一次成果彙報,我們特將全部五屆大賽特等獎作品,按照主題類別進行整理,編輯成冊,取名《課程與夢想——“真愛夢想杯”校本課程設計大賽作品精選》,公開出版發行。
從主題內容看,獲得特等獎的全部50件作品大致可分為五大類別,即創意設計與工藝製作類、鄉土文化與地方特色類、藝術體驗與戶外拓展類、科創信息與綠色環保類、傳統文化與紅色經典類等。這些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中小學教師校本課程設計的關注重點和技術能力的最新進展,具有十分突出的類型特點。
第一,創意設計與工藝製作類校本課程的特點。這類課程常以陶瓷、紙張、泥土、繩子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當地特色工藝資源為學習材料,學生可以在此類課程中學習一項具體的工藝製作過程,充分發揮創意設計物件作品。它們從課程目標到學習主題與活動的安排,再到評價任務設計,大體上都遵循同一種設計思路。首先,學生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瞭解一項手工藝製作的基本流程、所需工具、具體技法等內容,同時學習如何欣賞該手工藝製品。其次,在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的基礎上,教師設置課時留給學生設計與製作,學生則將先前所學的手工藝知識與技能應用到實際動手操作過程中,充分體驗作品創作的全過程。最後,學生再通過作品展示與評價環節加深對手工藝的認識與理解,同時也獲得校本課程學習的成就感與欣賞他人、評價他人的能力。
第二,鄉土文化與地方特色類校本課程的特點。這類課程主要以介紹某一地區的物質文化遺產或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切入點展開,課程內容充分反映了地方特色,為學生深入瞭解、欣賞、傳承家鄉文化提供了學習機會。其設計以兩種思路為代表。第一種思路為選取能夠反映地方特色的手工藝項目作為課程主要內容,如“舟山核雕”“皮影”“徐州泥玩具”等。該思路的整體過程和創意設計與工藝製作類校本課程類似,即遵循“瞭解並欣賞地方手工藝及其歷史文化——設計並創造地方手工藝作品——展示並評價自身與同伴的手工藝作品”的學習活動安排流程。與前一類主題的校本課程的區別在於,鄉土文化與地方特色類校本課程在前者的基礎上,更加凸顯手工藝項目的地方性與獨特性,側重于對學生家鄉情懷的培養。第二種思路以地標性建築為主要線索,串聯地方文化共同構成校本課程學習內容,進而結合項目化學習的特點組織學習活動,如“運河橋韻”“海南騎樓”“鄉情古塔”“走進地標”等。遵循此類思路的課程設計共通點在於,教師在指導學生做好前期瞭解與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專門設置課時組織學生實地參觀考察,以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家鄉文化、認識家鄉文化。在學生擁有切身體會後,再設計家鄉旅遊路線規劃、家鄉繪本繪製、家鄉短片製作等成果展示活動,鼓勵學生將對家鄉的全新認知與情感轉化為實物或非實物作品,體現自己的所思、所獲、所感。
第三,藝術體驗與戶外拓展類校本課程特點。這類課程著重鼓勵學生探索自我、探索世界,學生可以在此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體驗以劇目創作、舞臺表演為代表的藝術形式,也可以走出課堂、投身自然,感知周圍的點滴世界。它們的共性在於: 首先,在課程內容的切入點選取上貼近學生生活,如身體的構造、生活的地方等。這些課程內容的切入點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面對的或遇見的,但他們又沒有一個完整的學習機會更加深入、全面地瞭解它們,而校本課程的設計可以幫助他們重新認識這些熟悉的事物與環境。其次,在課程活動的安排上注重學生自身的表達、創作與探索。教師善於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如情境遊戲、劇本改編或創編、劇目排演、新聞採編等,鼓勵學生充分釋放自我表達的欲望,在這些活動中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盡可能地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最後,在課程評價的設計上強調過程性評價。由於此類課程設計的最終目的不在於評價學生成果質量的優劣,而在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故過程性評價是此類課程設計中教師所關注和側重的基本原則。
第四,科創信息與綠色環保類校本課程特點。這類課程主要吸納21世紀新興教育理念,如創客教育、STEM教育、環境教育等,在這些理念的指導下展開課程設計,為學生提供瞭解世界範圍內都在關心的科技發展、環境保護等重要議題的學習機會。此類課程均反映出整合性越來越強的趨勢,逐步轉向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綜合性學習,學生在校本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發地調動各個學科的知識與思維方式,從不同學科視角出發共同解決同一個核心問題,如“速度與激情”“創客夢工廠”等。教師開始結合學生生活的環境,如學校、家鄉等,圍繞學校、家鄉可能出現或常出現的環境問題展開設計,引導學生針對這些問題設計方案,踐行力所能及的環保舉動,繼而歷經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完整學習歷程。由於科創信息與綠色環保類校本課程中的主題任務或核心問題指向各不相同,故此類課程並沒有固定的設計思路,學習活動的安排與評價任務的設計由項目或問題驅動,呈現出豐富多樣的形式,如微電影製作、調查報告撰寫、模型搭建等,保證學生學有所獲的同時也增加學習過程的趣味性與新鮮感。
第五,傳統文化與紅色經典類校本課程特點。這類課程是近年來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指引下,學校與教師開始特別關注的一類課程。此類課程著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家發展進程中值得傳頌的革命精神、奉獻精神等,學生可以通過課程學習探索這些經典文化與精神在新時代的意義。與其他四類主題的校本課程相比,此類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在探索階段,故總體而言獲獎案例相對較少。從學段維度來看,傳統文化與紅色經典類校本課程主要分佈在小學。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此類課程只適用于小學生,其同樣也可以向初中生與高中生開放。由於此類課程所涉及的主要內容與其他類別的課程相比,並不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夠接觸到的。因此,具有歷史感和抽象性的內容需盡可能與學生所處的現代情境建立起聯繫,並以多樣化、趣味性強的活動串聯學習內容。此外,課程評價也應更側重于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過程性體驗與對課程學習的心得、感悟等。
無疑,這50件校本課程設計大賽特等獎作品,是我國中小學教師校本課程開發優秀成果的一個縮影。我們希望並相信,本書的出版和發行,是“真愛夢想杯”校本課程設計大賽的新起點,能夠一花引來萬花開,進一步發掘和激活校本課程開發的學校教育創新潛力,更好地服務于中小學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最後,在本書出版之際,作為主編,我們在此要表達我們發自內心的感謝。衷心感謝十多年來關懷、指導和推動“真愛夢想杯”校本課程設計大賽的領導、專家和各界人士,感謝你們對這項專業公益事業的引領和支持!衷心感謝踴躍參與歷屆校本課程設計大賽和研討活動的廣大中小學校長、教研員和教師,感謝你們的專業投入和專業表現!衷心感謝徐晨盈博士全程參與本書整理和統稿工作,以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教育心理分社彭呈軍社長和各位編輯,感謝你們的熱情付出和專業精神!

目次

目 錄
前言
第一部分 鄉土文化與地方特色


導讀
01 舟山核雕
02 運河橋韻
03 沛縣封侯虎
04 皮影
05 稻米飄香
06 創意繪本
07 海南騎樓
08 護寶奇兵
09 鄉情古塔
10 徐州泥玩具
11 走進地標
12 蕎麥情懷
第二部分 創意設計與工藝製作


導讀
01 衍紙創意
02 小手繪大橋
03 校園泥吧
04 熠塵陶藝
05 紙繩巧編織
06 花與葉——植物標本製作
07 創意廢繩
08 牌樓
09 陶藝
10 生活中的創意與設計
第三部分 藝術體驗與戶外拓展


導讀
01 兒童劇
02 表情的秘密
03 兒童音樂劇
04 心晴劇場
05 奇妙的手
06 藝術博覽
07 野營
08 走呀,讓我們采風去
09 創意寫作
10 理財
11 校園心理劇
12 做智慧溫暖的行者
第四部分 科創信息與綠色環保


導讀
01 龍湖滄桑
02 “火柴人”校園環保行動
03 速度與激情
04 仰望星空·創意航天
05 嘉定數字博物館
06 低碳生活
07 環保酵素
08 我是校園新拍客
09 校園微電影
10 創客夢工廠
11 微型化學實驗
12 舌尖上的化學
第五部分 傳統文化與紅色經典


導讀
01 紅色二七
02 篆刻蒙學
03 小神農走進百草園
04 馬克思主義·少年說
附錄: 2013—2021年五屆校本課程設計大賽特等獎一覽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