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人體解剖手稿(簡體書)
滿額折

人體解剖手稿(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88 元
優惠價
87207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解剖刀從不漫無目的地使用,皮膚的傷口背後藏著一顆好奇之心。肺、靜脈、瓣膜、骨、胃壁的斷面、顱神經――在掩藏於皮膚之下的人體被解剖學祛魅之前,它是迷信、秘密、傳說、觀察的來源和對象。“解剖學”(Anatomy)源於希臘語,指代以系統的方式解剖身體,進行實踐;以及建立對身體內部的清晰認識。解剖學所激發的,正是我們對人體真正的敬畏。《人體解剖手稿》彙集了來自公元前30000年至今的250餘幅圖像,用並置、視覺押韻、蒙太奇手法,將醫學插圖、古代文物、微觀視圖和當代藝術並列排布,以展現自人類智識誕生伊始,便不曾停止的對自我的探尋――從中可以窺探解剖學家與藝術家通過解剖對破壞、變質、生長、再生等母題的研判。弗蘭肯斯坦的肖像與在塑料芯片上創造人類器官的科學實驗並行,弗裡達·卡羅《破碎的脊柱》和脊柱腰椎部分的上色X射線照片形成對比,曼·雷的攝影插入胚胎神經系統與針灸學之間,弗裡茨·郎《大都會》中的機器人是否可以視為解剖學的延伸?……通過這些或邪典、或震撼、或藝術化的影像,也許我們能夠更深入思索這一問題:人體如何塑造我們的過去,又將如何塑造我們的未來。

作者簡介

醫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現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普外科住院醫師。參與翻譯出版的圖書有《弗萊克斯納報告》《迎刃而解:關節假體周圍感染》《醫學生寶典(第29版美國醫師執照考點圖表速記)》等。

名人/編輯推薦

1.突破性匯集來自公元前30000年至今的、橫貫東西的250餘幅人體解剖圖像。我們得以破除人體與生俱來的隱蔽性,閱讀隱藏於皮膚之下的醫學與藝術探索。這些高清醫學插圖、微觀視圖、古代文物與當代藝術影像,來自世界各大博物館、醫學院、高校圖書館、解剖學著作與私人收藏;它們的作者包括解剖學領域和藝術領域的傑出的人物,如阿維森納、安德烈·維薩里、瑪麗·雪萊、弗里達·卡羅、曼·雷、弗里茨·郎等。2.從解剖手稿中,我們能讀取有關人類探索自我的一切。弗蘭肯斯坦的肖像與在塑料芯片上創造人類器官的科學實驗並行,弗里達·卡羅《破碎的脊柱》和腰椎的上色X射線照片形成對比,曼·雷的攝影插入胚胎神經系統與針灸學之間,弗里茨·郎《大都會》中的機器人亦是解剖學的延伸。有關人體解剖與文化科研等領域的簡練文字展露著這一理念:不同的文化使用各異而多樣的策略來探索人體的秘密、人類演化的踪跡,解剖學是其中一種。3.破解藝術家與醫學家關於人體、關於創作的策略與秘密。藝術家與醫學家使用複雜的成像策略完成關於人體及其他的創作,解剖學越來越成為創作與理解藝術作品的基石:達·芬奇將解剖技巧轉化為永恆的高質量藝術;弗里達·卡羅使用犀利的現實主義風格描繪軀體的痛苦;克萊因對他的作品的解剖學價值的看法是“身體必要的部分是軀乾和大腿,在那里人們能找到被我們的認知隱藏起來的真實的宇宙”。這本書為藝術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4.與人體解剖相關的基礎知識,“打包”奉上。書末附有人體解剖的發展時間線梳理,人體解剖與人體系統、術語的介紹,以及部分對人體解剖有重要意義的人物的小傳。5.原版印裝工藝,值得收藏的經典藝術,重、厚、美不勝收。知名藝術出版機構英國費頓出版社(PHAIDON)重磅授權中文版。全彩特規8開方脊精裝,可180度平展。外封擊凸,內封UV,突顯全彩與啞黑兩副人體骨骼,呈現對人體與解剖的思索。

目次

引言:穿越人體研究的歷史長河6
解剖相關作品10
時間線314
人體解剖與人體系統326
術語330
部分人物小傳333
索引338
鳴謝350

書摘/試閱

引言穿越人體研究的歷史長河人體神秘莫測,堪稱奇蹟。我們依賴人體從事生存活動:行走、歡笑、哭泣、跳躍、跳舞、佈道、傾聽、交談等。我們依賴人體展現獨特的個性。我們依賴人體與他人接觸,結識朋友,並創建家庭、 、文化和政治。我們依賴人體與物質世界相連接,並物質,思考生命的本質,追逐內心的信仰。
然而,人體將其外部展露在我們面前,隱藏於皮膚之下的世界難以窺見。它向我們拋出深刻的疑問:身體內部是什麼?如何運作?人體與生俱來的隱蔽性導致了早期認識人體的雙重角度:它既是執行具象任務的巨大機器,又是知識、靈魂和人格的棲居地。縱觀歷史,不同的文化使用各異而多樣的策略來探索人體的秘密,其中包括解剖學這種切開身體進行仔細檢查的方法。這種解剖學方法起始於西方醫學,由古希臘和羅馬的自然哲學家提出。
“Anatomy”源於希臘語,指代兩方面,一是以系統的方式解剖身體、進行實踐,二是建立對身體內部的清晰認識。解剖學的研究不涉及任何特定個體的構成,而是普遍適用於所有個體。解剖將物理切開和細緻觀察相結合,揭示了不同的器官(如心臟和大腦)和結構(如肌肉和肌腱、血管和神經、組織和細胞)。人體的每一個元素都有其形式和功能,處於特定的位置,並與整體相互作用。通過細緻解剖和觀察逐漸積累知識的過程,便是譜寫解剖之書的過程。隨著對人體組成元素的形式形態、相互作用(生理學)的理解深入,醫學、社會改革和視覺藝術等領域均有所進步。
視覺解剖學從早期開始,解剖學家們便通過文本和視覺媒介記錄他們所發現的人體結構與功能,包括二維圖畫、木刻畫、蝕刻畫、石版畫、照片、掃描和數字圖像,以及用象牙、蠟、木材、石膏、瓷器、紙、玻璃和塑料製成的三維人體模型。藝術家們或獨自工作,或與醫學家們攜手合作,從未放棄探尋人體結構的清晰版圖和人類演化的踪跡。一些畫家和雕塑家執刀切開人體,如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近時期的藝術家們或在作品中藉用自身體驗,例如弗里達·卡羅(見第52 頁)和讓- 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見第46、47 頁),或用自己的身體作為創作素材,例如奧蘭(ORLAN,見95 頁)。這些藝術家轉向生物學現實構造外的社會和政治維度,強調對身體的迷戀、身體創作的潛力,抑或的意味(見77、268 頁)。
…… 解剖刀從不漫無目的地使用,任何皮膚的傷口背後都藏著一顆好奇之心。由解剖觀察到的圖像,捕捉到了人體的組成部分和結構排列,衍生出關於人體的奇思妙想,也解釋了人類這一物種在世界中所處的地位。在並非坦途的漫漫歷程中,人類對於自身的理解隨時間推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讓我們近觀其詳。
觀人體內部在解剖學家切開人體前,解剖學知識已經存在了。公元前8 世紀,荷馬史詩《伊利亞特》的作者在一篇關於身體結構的詳細記述中描述了一位戰士身上的140 餘處創傷。牲口棚和廚房似乎是僅次於戰場的觀察屍體的地方。誠然,他們觀察的身體不一定是人,但早期的自然哲學家預計,在被宰殺食用的動物身上發現的結構同樣可在人體內發現。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7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