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徵婚啟事《30年經典再現》
70折

徵婚啟事《30年經典再現》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70280
促銷優惠
特殊書展B1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14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婚姻與愛情,結婚是人類古老且永恆的題目。
《徵婚啟事》是作者陳玉慧於1989年11月在《自立晚報》、《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刊載徵婚訊息。
「生無悔,死無懼,不需經濟基礎,對離異無挫折感,願先友後婚。非介紹所,無誠勿試。」
先後共有108位應徵者與作者聯絡洽談,根據本書紀錄共有42位前往徵婚。與作者聯繫互動或見面的42位男性中,從從國中畢業到博士學位都有,其職業有報社記者、小學教師、香港僑生,還有黑道人物。而聯繫對話內容迥異,展現男女對於婚姻、家庭、愛情、兩性等面向,觀念與想法各有不同。
在2022年,這個網路交友軟體盛行,徵友比徵婚更容易的不確定年代中,回顧1989年的《徵婚啟事》,相較於當時兩性關係略為單純的社會氛圍,作者於完成此書的作法與書中紀錄的想法,仍屬前衛與大膽的實驗之作。
一本劇場式的實驗之作,在經過三分之一個世紀後,「婚姻與愛情,結婚是人類古老且永恆的題目」這個古老議題,對不同世代而言,因為時空背景不同,是否會賦予不同的面向及意義?

 

 

作者簡介

陳玉慧(Jade Y.Chen)
 
年少開始寫作,逐漸成為文字魔幻師,以會說故事聞名。曾在巴黎學習和從事戲劇,編導多齣舞台劇,後來在德國擔任駐歐記者,屢有獨步國際新聞,近年轉向影劇編導,文學和電影作品曾獲多項大獎,多部小說亦外譯出版。

 


 

〈自序〉
你不需要徵婚

三十年了,我對婚姻的想法都變了。三十年了,柏林圍牆都倒了,雙子星大樓也夷為平地,重造大樓。三十年了,如果是個嬰兒,如今也都長大成人了,世界變化好大,人事早已全非。我也結婚多年,對婚姻的想法已然變了。但徵婚啟事卻還在進行,歷久不衰。

徵婚啟事確實至今仍在上演,在真實的生活中,在虛擬的空間,在影視和戲劇世界裡。而這一本當年的小說也仍在印行、改編、演出上映。實則,我終於明白,不是「徵婚啟事」,而是婚姻與愛情,才是人類永恆的題目。對我個人而言,這一本實驗性質頗高的小說,是我寫作生涯裡最特殊的一本,不但是寫作方式,文本的呈現亦然,這也是我的創作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及戲劇最多次的一本。
 
三十年來,我還是常常被問到:當初為什麼想到要去徵婚?早說過了,好奇心使然。沒說的背景是,廿幾年前,彼時的我很想結婚,但陰錯陽差和當時的男友沒結成婚,也因此分手,使我有時間回到台北一陣子,並且針對這個議題寫了一本書。
 
還記得,徵婚那一年,我住在復興南路一棟頂樓的公寓,那一年冬天頗為潮冷,我常穿風衣出門,那時大家還使用答錄機,甚至使用傳真和BB Call。那一年台北沒有捷運,計程車經常大塞車,約會偶爾因此遲到,大家也習以為常。且彼時星巴克或丹堤咖啡尚未蔓延,要找家像樣適合聊天的咖啡館並不
多,所以常在餐館見面。
 
那一年的徵婚過程,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歷歷在目。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危險性,畢竟人心難測,萬一運氣不好遇見壞人也不是不可能,當時我約會都在公眾場所,書中也提到,有人約晚上在公園見,或要拜訪我的住處,我皆斷然拒絕,只是有二次我上了徵婚者的自用車,我在書中提到,當時已經略略不安,現在仍然覺得不妥。不過,因為徵婚所以也認識一些有趣的人,聽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我在書中沒提到的是,我和其中二位徵婚者互動較頻繁,我甚至一度把他們二位當成朋友,後來我告知他們我將出書,他們雖很訝異,但也未加反對,只是要成為常常聯絡的朋友已不可能,隨後我再度出國定居,沒再往來,他們也都結了婚。我不是與徵婚者完全沒有互動,並非只是記錄者的身分而已。
當年徵婚的行為動機其實並非只是想結婚。除了好奇緣由,已有劇場經驗的我,試圖將文學題材劇場化,徵婚是一個既個人又具群體性的社會儀式和概念,我在徵婚的過程中不但探討了婚姻觀,了解了自身,並且接觸到社會各階層的渴婚男子,對台灣男性及當時的社會有更深認識。

三十年來,台灣社會也有了變動,婚姻觀與時並進。現在,愈來愈多人接受及認同不婚的行為,與以前相較,台灣社會對單身不婚人士多了寬容。不過我們社會的「好女孩症候群」(The Good Girl syndrome)仍然存在仍然有許多女孩認為,結不成婚的人便是失敗者,沒結過婚或失婚的女性就不是
好女孩。還有人產生了 一種莫名心理和衝動,「不管如何,人生至少要結一次婚,就算離婚都好,以免遭人嘲笑」。
 
如今的台灣男生宅化愈來愈多,因此所謂「魯蛇」以及甘心做魯蛇的男人愈來愈多,這便相對增加婚姻的困難。如今,仍有為數不少的失婚女性認為,婚姻或愛情若無法維繫,那一定是自己的錯,儘管,變心或有問題的是男性,他們都已經出走,懷抱他人,一些女性仍自認為錯在自己,是自己沒有魅力,無法留住男性。甚至,在自責之餘,乃責怪第三者,認定她們勾引了自己的男人,但是,男人若不同意,外遇怎麼可能發生?

在我們社會裡,愈多人認同小三,便愈說明婚姻制度的矛盾和不可依賴,愈多人同情小三,愈發顯現婚姻維繫的困難,「沒有不能拆散的婚姻,只有不努力的小三」,這不是荒謬的人性寫照?
 
而審視今天,我們已進入社交網路年代,不但不需刊登徵婚啟事,而且沒有必要刊登。因為個人的部落格、 、微信、臉書等等,無一不是個人抒發的媒體管道,廣泛說,也是個人的徵友乃至徵婚的園地。當你在臉書上註記單身或交往仍保有空間,或感情狀態一言難盡等,也就是公開自己的交往可能,

這正是祖克伯(Mark Zuckerberg)發明臉書的主要動機,可以說,這個年代不但不需要徵婚啟事,且若有人果真在報紙上刊登徵婚啟事,反而有點多此一舉了。
 
但婚姻真的這麼重要嗎?沒有結婚以及不能或無緣結婚的人可能覺得很重要,很多人畢生心願可能便是嫁娶,但在結婚多年後,我反而認為,人生不必完全投注在婚姻這件事,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已的需要,以及自己喜歡和嚮往的生活方式,如果你能過愉快的婚姻生活固然是最好,倘若不行,至少你過的是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是過一個痛苦不堪的婚姻生活。
 
但我對一些渴望婚姻並且非結婚不可的人,也有同理心。這是個人的抉擇。畏於未知及未可知、害怕孤單,寧可選擇有伴侶的人生,即便是品質不良的伴侶人生,畢竟無可厚非。我只是想說,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對婚姻或婚姻制度的看法完全不同了。我想說,不是和白馬王子結婚,從此便快樂幸福,不是,
真的不是,而且要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除了緣分還要有點運氣。畢竟幸福的從一而良的婚姻是緣分。還有,忍讓或妥協都可能是維繫婚姻的必要條件。

其實徵婚啟事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你不是非要結婚才徵婚,你也不是非要結婚,人生才會幸福。帶著一點往外探究的好奇心,一點往內觀看自己的反省,人生不也很寬闊?

你不需要徵婚。

===

〈後記〉
我想了解男人

我住的公寓不遠處也有一座公寓,頂樓的陽台上搭蓋葡萄藤架,並且養了許多茂盛的花木。黃昏後,一盞在公園才看得到的路燈就會亮起,每個晚上,我幾乎都會望著那盞燈。
那些年我想過要結婚,想結束一個人的生活,想重新出發。我在記事本上為自己歸納一些可能結婚的行事方法,包括訂定目標與對象,並且問了自己許多問題。
我並未因此找到結婚的對象。
之後,很多事情便不重要了,我也不再去想結婚。我像很多人一樣,有時也寂寞、孤獨,而且愈來愈難結婚了。
那一年冬天,我在思索創作的問題,新的形式和觀念對我來說成為一種迫切,我想在劇場與文字間找出一種可行的創作方式。我又回到了古老的題目:結婚。
很久以來,我一直對報紙上的啟事欄感到興趣,我花很多時間閱讀這一類的啟事,為了好玩、好奇的心理,帶著那麼一點自修的社會學眼光。
我在想如果我刊登啟事,也許也有人跟我一樣會閱讀,而他們將是什麼人呢?他們在哪裡?我的好奇及好玩的心將我推往下一步。
一個朋友的朋友,德國女人,跟我一樣喜歡閱讀小啟事欄,有一天,她在德文報紙上發現了一則很有趣的徵婚啟事,她寫了一封開玩笑的信去應徵,結果,出乎意料,對方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結婚對象,他們交往一段時日,便決定步入禮堂。
不過,更出乎意料的是,那位理想的結婚對象在結婚前夕,發生車禍,不幸身亡了。
我知道,這個故事太像電影情節,然而它是真的。
我的徵婚啟事的刊登,提供了另外一種生活的可能,也讓我認識一些我平常永遠不可能結識的人。他們跟我一樣生活在這個城市裡,也想結婚。
這個城市,台北,有許多寂寞的人,男人,我至少接觸了一 O七位,而我記錄了其中的四十二位,我想了解男人,男人的寂寞。
最後想說的是:我與這些徵婚人之間的來往是平等的。在整個交往過程中,我從未虛偽地利用任何人的感情,而其實我最在意的仍然是自己真實的反應。
我的徵婚動機一如我的創作動機,它們是一體的二面。也許我是個平凡的女人,雖然我的確知道,作為一名女性,實踐自我遠比婚姻生活重要,但我曾經那麼想結婚。
每個晚上,我都會站在窗前眺望那盞燈,對面公寓陽台上的那盞燈,我總是注視許久,許久,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
我想,以後不會再徵婚了。

 

 

目次

目次
日子如常,生活繼續
你不需要徵婚
我祝你們幸福


第一個男人
第二個男人
第三個男人
第四個男人
第 五 個男人
第 六 個男人
第 七 個男人
第 八 個男人
第 九 個男人
第 十 個男人
第 十一 個男人
第 十二 個男人
第 十三 個男人
第 十四 個男人
第 十五 個男人
第 十六 個男人
第 十七 個男人
第 十八 個男人
第 十九 個男人
第 二十 個男人
第二十一個男人
第二十二個男人
第二十三個男人
第二十四個男人
第二十五個男人
第二十六個男人
第二十七個男人
第二十八個男人
第二十九個男人
第三十 個男人
第三十一個男人
第三十二個男人
第三十三個男人
第三十四個男人
第三十五個男人
第三十六個男人
第三十七個男人
第三十八個男人
第三十九個男人
第 四十個男人
第四十一個男人
第四十二個男人

〈後記〉我想了解男人


愛情與婚姻

陳玉慧VS馬家輝:聽別人的故事,多好玩
陳玉慧VS梁文道:大家還是很寂寞,很邊緣

徵婚與啟示

陳玉慧VS楊照:三分之一世紀前的故事,可以被延伸
陳玉慧VS耿一偉:徵婚書寫是行為藝術
陳玉慧VS胡川安:拜託大家不要離婚

交友與徵婚

陳玉慧VS楊士範:不論新舊時代,你都需要交友
陳玉慧VS張瑋軒:保有主體性,才能追求幸福

 

 

書摘/試閱

〈自序〉

日子如常,生活繼續

那一年在台北徵婚,並沒有找到任何合適的對象,我從巴黎搬到德國,也沒想到,自己很快就閃婚了。
 
《徵婚啟事》出過許多版本,目前是卅年版即將發行,我從柏林飛來台北,此刻,人坐在台北一家咖啡館,望著窗外。這些年來,那些曾經跟我徵婚的人都去了那裡,他們的人生又過得如何?

 那位第三個男人,認為結婚不是辦家家酒的男人?那個從新加坡來的男子,和比他小15歲原住民姑娘結婚的男子?週末都在棋室遊玩的那一位?去過韓國或日本參加棋賽並得獎的那一位?他一直想當棋王,他當過棋王了嗎,或者還未?至少他結婚了,在我出版徵婚啟事的那一年,他出席新書發表會,並告訴我這麼一個消息。他婚後過得如何呢?那些不要結婚只要「交友」的男人們又在哪裡?仍在婚姻裡嗎?或者仍然在尋找性伴侶?
 
我想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這卅年來他們的婚姻生活如何?用履歷表來徵婚的男人?「偶爾在家偶而不在家」的修車店老闆?黑色嘴唇天蠍座的男人?還在釣蝦場釣蝦嗎?
 

那一年台灣才剛解嚴不久,社會環境和氛圍和如今大不同,卅年來,政治變遷、人口老化、城鄉差距,還有這三年來的疫情,都影響著人心,現在大家的婚姻觀又怎麼樣了呢?藉由《徵婚啟事》的新版,我也很感好奇。

 我擁有過一個完美的婚姻,很多朋友都這樣告訴我,但那時我不知珍惜,任性及粗心,在十五年的婚姻生活後,把婚姻不小心像瓷器一樣地摔破了。
 
《瓷淚China》那本小說是我離婚後寫的,我寫下這一句,瓷器和愛情是世間最容易破碎的二樣東西,真的是。我閃婚又閃離。我在卅歲前從未和男人認真交往,曾經一度非常羨慕別人成雙結對,後來我結了婚就再也沒有那種感覺了,有些時刻,我確實後悔自己把婚姻搞砸,所謂「婚姻需要好好經營」,這種令我不屑的說法,如今我也大致同意了,只是動詞不是經營二字。
 
離婚後短暫交往了幾個男人,心裡不真的認同他們的存在,但我唯唯諾諾地和他們來往,避免自己傾向孤僻,我欺瞞自己並欺瞞那些人,他們有的在臉書上留言給我,我對他們的甜言蜜語是或酒言酒語感興趣,但沒過多久,我都覺得不能再繼續,關係便不了了之。一位墨西哥男子比我年輕二十歲,奇怪的是,我從前不覺得年齡差有什麼關係,但在他之後,我突然覺得有關係。我不知道他人生要什麼?但這要求也許有點過分,他自己可能也不知道他人生要什麼。這位拉丁男子是感官動物,我並不懷念他,和他分手後,我發現,這些短暫的關係都不值得一提,因為我不上心。對我,上不上心是關鍵。
 
就像有人在徵婚時需要身高體重的條件一樣,我多半是以結婚為前提做為交往方式,我的對象多半也同意,我在潛意識裡仍然把結婚或成家當成重大的事,正如「徵婚啟事」中的42位男人,男人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我過於挑剔。
 
在徵婚、結婚及離婚之後,我不但不想徵婚也沒打算再婚,更不想「交友」,我想交友但不想在交友軟體上和人交往),這麼多年了,我亦不知那些說他們愛慕我的男人都在做些什麼?墨西哥男子還在吸食搖頭丸和L S D?在電話上求婚並說可以在機場立刻結婚的巴黎男人,我從來沒想過和他結婚,但我們在巴黎相見,我告訴他,我無意發展進一步關係,他轉身離去,才一片刻,我便有一絲悵然,而更離奇的是,這位長得像高加索人並且聲音宏亮無比的男人,在我們告別後沒幾天便過世了,死因不明。他的臉書一直停留在分手之後不久的那一天。
 
從前我有一個溺愛我的丈夫,現在我的男友對我嚴厲如我已逝的父親,「這是現世報,」一位朋友這麼告訴我,因為她當場看到我如何斥責那位寵愛我而且願意開車載著她們一起遊玩義大利的丈夫,儘管我在他處。如今,我卻成為被斥責的人。
 
日子如常,人生繼續。
 
《徵婚啟事》出版30年後,我究竟有否改變?我對婚姻生活的看法又是如何?我想我沒變,我仍然想過婚姻生活,我喜歡二人共享,毫無保留的信任,假設不是那樣的婚姻生活,婚姻對我便可有可無。
 
以上,是為 《徵婚啟事》卅年版記。

===

〈後記〉
我想了解男人

我住的公寓不遠處也有一座公寓,頂樓的陽台上搭蓋葡萄藤架,並且養了許多茂盛的花木。黃昏後,一盞在公園才看得到的路燈就會亮起,每個晚上,我幾乎都會望著那盞燈。
那些年我想過要結婚,想結束一個人的生活,想重新出發。我在記事本上為自己歸納一些可能結婚的行事方法,包括訂定目標與對象,並且問了自己許多問題。
我並未因此找到結婚的對象。
之後,很多事情便不重要了,我也不再去想結婚。我像很多人一樣,有時也寂寞、孤獨,而且愈來愈難結婚了。
那一年冬天,我在思索創作的問題,新的形式和觀念對我來說成為一種迫切,我想在劇場與文字間找出一種可行的創作方式。我又回到了古老的題目:結婚。
很久以來,我一直對報紙上的啟事欄感到興趣,我花很多時間閱讀這一類的啟事,為了好玩、好奇的心理,帶著那麼一點自修的社會學眼光。
我在想如果我刊登啟事,也許也有人跟我一樣會閱讀,而他們將是什麼人呢?他們在哪裡?我的好奇及好玩的心將我推往下一步。
一個朋友的朋友,德國女人,跟我一樣喜歡閱讀小啟事欄,有一天,她在德文報紙上發現了一則很有趣的徵婚啟事,她寫了一封開玩笑的信去應徵,結果,出乎意料,對方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結婚對象,他們交往一段時日,便決定步入禮堂。
不過,更出乎意料的是,那位理想的結婚對象在結婚前夕,發生車禍,不幸身亡了。
我知道,這個故事太像電影情節,然而它是真的。
我的徵婚啟事的刊登,提供了另外一種生活的可能,也讓我認識一些我平常永遠不可能結識的人。他們跟我一樣生活在這個城市裡,也想結婚。
這個城市,台北,有許多寂寞的人,男人,我至少接觸了一 O七位,而我記錄了其中的四十二位,我想了解男人,男人的寂寞。
最後想說的是:我與這些徵婚人之間的來往是平等的。在整個交往過程中,我從未虛偽地利用任何人的感情,而其實我最在意的仍然是自己真實的反應。
我的徵婚動機一如我的創作動機,它們是一體的二面。也許我是個平凡的女人,雖然我的確知道,作為一名女性,實踐自我遠比婚姻生活重要,但我曾經那麼想結婚。
每個晚上,我都會站在窗前眺望那盞燈,對面公寓陽台上的那盞燈,我總是注視許久,許久,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
我想,以後不會再徵婚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0 28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