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倏如飄風:明武宗正傳(簡體書)
79折

倏如飄風:明武宗正傳(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79274
促銷優惠
簡體新到貨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明代最荒誕、最另類、最有個性的謎一樣的皇帝——出身之謎、寵倖之謎、荒誕之謎、好戰之謎、巡遊之謎……在本書中被一步步揭開謎底。
◎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明史學會會長陳支平,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方志遠,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帆,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彭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趙現海 誠意推薦

◎ 本書既充滿文學作品的矛盾轉折與戲劇衝突,又具有扎實的史料基礎,可讀性極佳。

◎ 全書採用80克純質紙,觸感細膩光滑,不會變色,不會返潮。

本書以明武宗的人生軌跡為線索,生動地記述了正德一朝的政治風雲和軍事活動。明武宗這個被認為是明代最荒誕、最另類、最有個性的謎一樣的皇帝,其出身之謎、寵倖之謎、荒誕之謎、好戰之謎、巡遊之謎……在本書中被一步步揭開謎底。向讀者呈現出一個立體、鮮活的君主形象,也折射了他所處的動盪、變革時代。

 

作者簡介

杜洪濤

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明史、政治文化史和社會史。

名人/編輯推薦

該書以明武宗的人生軌跡為線索,生動地記述了正德一朝的政治風雲和軍事活動。該書講求敘事技巧,既充滿文學作品的矛盾轉折與戲劇衝突,又具有扎實的史料基礎,符合學術規範,是一部值得一讀的雅俗共賞的作品。
——方志遠 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

正德皇帝是明代十六位皇帝中最反復無常、難於捉摸的一位皇帝。其中緣由曲直,請看杜洪濤先生的最新力作《倏如飄風:明武宗正傳》。
——陳支平 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明史學會會長

明武宗是明朝最有個性的皇帝。本書描述了他不為人知的一些側面,呈現出一個立體、鮮活的君主形象,也折射了他所處的動盪、變革時代。
——張帆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個被認為是明代最荒誕、最另類、最有個性的謎一樣的皇帝——出身之謎、寵倖之謎、荒誕之謎、好戰之謎、巡遊之謎……在本書中被一步步揭開謎底。
——彭勇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杜洪濤教授長期致力於明史研究,卓有成就,他在充分梳理相關史料的基礎上,對明武宗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考察,用輕鬆簡潔的文筆,為我們勾勒了這位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特點的皇帝的一生,非常值得一讀。
——趙現海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目次

序 章 001
第一章 新君的困境 020
第二章 遲來的新政 042
第三章 改弦易轍 062
第四章 權閹當道 086
第五章 寘燔之亂與權閹覆滅 107
第六章 蕩平叛亂 128
第七章 與達延汗對決 167
第八章 率軍南巡與宸濠之亂 189
第九章 死亡之旅 219
終 章 246
後 記 263

 

書摘/試閱

第六章 蕩平叛亂
在劉瑾被處死的四個月後,厚照為張太后獻上徽號“慈壽”。在盛大儀式的過程中,厚照親赴仁壽宮行禮。禮官高聲宣讀冊文,冊文中有如下文字:“如今外叛既平,內釁已消,慈母教誨,不言而喻。”這裡的外叛指的是寘之亂,內釁則指剷除劉瑾。
我無法斷定厚照生平唯一一次為母后獻上徽號是否與張太后下懿旨抓捕劉瑾有關。可以肯定的是,厚照對於當時的局勢過於樂觀了。他當時未曾想到,各地民變會愈演愈烈。
正德年間的民變主體是失去土地的流民。但是,流民群體的膨脹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至遲從正統年間起,勳貴、勢要之家開始兼併土地。隨著土地兼併日益嚴重,流民問題也愈發突出。正如李夢陽指出的那樣,在弘治年間這個問題已經形成了威脅明朝統治的隱患。
朝廷不是認識不到這個問題,也不是不想加以解決,而是在既得利益群體不斷壯大的情況下問題已經演化為不易根除的痼疾。
直隸順天府豐潤縣有一片原本無人耕種的所謂隙地,叫作魏家店,其面積在12000頃左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長,許多人開始打起這片隙地的主意。原有土地與魏家店相鄰的人家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褚鑾等540戶本縣百姓逐漸將其中1700余頃土地開發成耕地。失去土地的阜城縣流民高穩等人,也將這片隙地視為樂土,他們開墾了170餘頃。
眼見魏家店的大片荒地被墾成農田,勳貴、勢要不甘心袖手旁觀。偏巧,英國公在車輛山的一處莊田也與魏家店相鄰。為英國公張懋管理這處莊田的趙文才偽造契約,巧取豪奪。他謊稱魏家店界內的所有土地,英國公早就買下了,有契約為證;因此,新開墾的農田皆歸英國公所有。
《明武宗實錄》在這段記載中有所遺漏,但根據常理判斷,沒有耕地的流民不敢與勳貴據理力爭,高穩等人開墾的土地無償併入車輛山莊田。
高穩等人雖然再次失去了土地,但他們還可以繼續在這片土地上勞作。為了生存,他們在成為英國公的佃戶之後不得不為虎作倀,幫他謀取本地居民劉欽等人開墾的魏家店土地。他們還招來大量流民,充當車輛山莊田新並土地的佃戶。這些新來的佃戶與高穩等人一樣,每年將雜穀、雞、鵝等物作為田租交給英國公的兒子張銘。
劉欽等人畢竟與流民不同,他們不甘心辛勤開墾的土地平白無故地被人搶奪。為了討回公道,他們屢次到本縣官衙狀告英國公的管莊趙文才。不料,英國公及趙文才有恃無恐。知縣多次傳喚趙文才,他硬是拒不到衙。
事情後來鬧到兵備道那裡。這位大人雖然也不敢強行將趙文才押送官府,但他敢拿為車輛山莊田耕作的流民開刀。他強迫高穩等人離開豐潤縣,返回各自的故鄉。
早已失去土地的流民在故鄉並無立錐之地。如果被趕出莊田,他們將面臨無處謀生的困境。萬般無奈之下,這些流民決定鋌而走險。他們推選高穩等人出面,冒死赴京將魏家店新墾土地獻給朝廷。他們的目的無非是繼續留在魏家店做佃農。他們是否達成了心願,不得而知。因為編纂《明武宗實錄》的官老爺不關心草民的命運。
當一筆橫財不期而至的時候,皇帝也會怦然心動。他宣佈接受高穩等人的孝敬,在魏家店設置直屬皇家的莊田。弘治十年(1497),奉命而來的戶部郎中王璘、王勤與巡按禦史金獻民勘定,魏家店皇莊的土地包括成熟土地1082頃,蘆葦及水占地1200餘頃。
照理說英國公再跋扈,趙文才再兇惡,也該給皇帝一個面子吧。豈料,他們偏偏不肯就範。趙文才堅持魏家店東部靠近車輛山莊田的土地歸英國公所有,拒絕將這塊土地轉交皇莊。勘察官員不敢開罪英國公,便在趙文才指定的地方樹立封堆,作為皇莊與車輛山莊田的分界。
奉命管理皇莊的宦官張璿到達魏家店後,發現皇莊的實際面積與勘察官上報的面積不符。大片土地的缺失,意味著皇莊的實際收入將遠低於原來的預期。如果隱忍不發,他屆時如何向皇帝交代?
張璿決定奏報皇帝。或許是為了避免矛盾過於激化,他先將矛頭對準了勘察官員,指責他們勘界未明,但也沒打算放過趙文才,只是將他置於相對次要的位置。他稟告皇帝,梁城千戶所指揮楊輝的叔叔楊華以及趙文才欺瞞官府,隱匿土地。
張璿做得很有分寸,他沒有控訴趙文才違抗聖旨,拒絕將已屬於皇莊的土地交付給他。畢竟讓事情有回旋的餘地,對誰都有好處。
他為什麼還要拉上看似毫不相干的楊華呢?《明武宗實錄》並未加以說明,只是提到楊華也曾開墾魏家店荒地。我認為比較合理的解釋是,楊華為了避免新墾土地無償併入皇莊,在保留部分權益的情況下將土地投獻給英國公。張璿揪出楊華,一方面說明他瞭解上述情況,一方面也是將楊華視為容易拿捏的軟柿子。
事情最初並沒有按照張璿的設想發展。孝宗雖然多次派遣官員勘察,但這些官員懼怕英國公及趙文才,往往因循了事。
厚照即位之後,事情不但未見改觀,反而更為棘手。戶部員外郎胡雍奉命前往魏家店查勘時,趙文才糾集楊華、褚鑾等人,聚眾阻攔。他們還向胡雍身上投擲石塊,將他打傷。胡雍為了息事寧人,忍氣吞聲,敷衍了事。
正德二年(1507)七月,厚照得知實情後,決定徹底解決魏家店皇莊的遺留問題。他派出司禮監左監丞張淮,戶部左侍郎張縉與錦衣衛都指揮僉事楊玉共同前往覆勘。趙文才再怎麼兇悍,也知道錦衣衛的厲害。於是,拖延十餘年的問題最終得到解決。皇莊新增耕地982頃,蘆葦水占地2530餘頃。皇帝維護自己的權益居然耗費了十多年的時間,受命前往踏勘的官員竟然被聚眾投石。魏家店的故事說明,解決勳貴、勢要兼併土地以及由此衍生的流民問題十分棘手。
如果將歷史遺留的流民問題全部歸罪於厚照,肯定有失偏頗。然而,他也不是無辜的雪花,甚至可以說他就是那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厚照即位之後,內庫告罄,國庫空虛,許多廷臣力勸他恭行節儉。然而,他想不通,為什麼勳貴、勢要之家田連阡陌,堂堂天子卻要受窮。他決定,加入搶奪土地的行列,建立皇莊。
明代皇莊可以追溯到天順八年(1464)。英宗將在直隸順義縣板橋村抄沒的一處土地撥為宮中莊田,其地僅有35頃。此後,憲宗增設皇莊一處,孝宗所增也不過三處。
厚照在登極一個月內建立的皇莊,就超過了英宗、憲宗、孝宗所建皇莊的總數。他當時在大興縣十裡鋪等地接連設置了七處皇莊。此後,又先後在三河、甯晉、昌平、南宮、新河、平隆、東安、寶坻、通州、武清、靜海、大興、安肅、青縣等地設立皇莊二十四處。
根據厚照駕崩後清查皇莊官員的勘察,這些分散在直隸順天等八府的皇莊占地多達37595頃46畝。
皇莊通常由太監管理,由奏帶旗校維持秩序。這些人在皇莊之內作威作福,肆意妄為自不必說。管莊太監通常還招用本地奸猾充當莊頭,並利用這些人通過移築封堆,改變邊界、四至,侵奪與皇莊相鄰的土地。以前面提到的天順八年(1464)建立的皇莊為例,正德年間這處皇莊的土地已增至75頃,比原來的數額增長一倍有餘。
有的管莊太監還在交通要道起蓋房屋,架設橋樑,私設關隘,抽分貨物。無論撐船駕車,放牧牛馬,還是採捕魚蝦,只要有利可圖,這些太監就會設法與民爭利。
自正德元年(1506)起,皇莊人員又獲得了新的特權。此前,各處皇莊向宮中輸送租稅通常自備車輛、馬匹。如今他們獲得了朝廷頒發的符驗、關文,可以向沿途府縣索要馬夫、馬匹、車輛以及皇莊運送人員的伙食。有時這些皇莊的太監、旗校途經各縣時,還無事生非,勒索財物。為了解決豹房龐大的開支,厚照又將此前歸順天府管理的寶源、吉慶二店變成皇店,交由太監于經管理。他還任用於經在京城九門、張家灣、河西務、臨清等地開設皇店。無論騾車、馬車、大船、小船,也無論是行商坐賈,還是挑擔而行的小販或途人,只要從坐落在交通要道上的皇店路過,就必須交稅。在河西務開設皇店期間,于經還向管理鈔關的戶部主事索取大明寶鈔,以便高價轉賣給必須使用寶鈔交稅的客商。雖然像翟鵬這樣正直的官員會拒絕于經的無理要求,但從于經所謂翟主事與其他主事不同推斷,趨炎附勢、同流合污的官員為數更多。
皇莊、皇店的開設,解決了皇帝的財務危機。然而,皇帝公然加入勳貴、勢要的行列,搶奪土地,干預貿易,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的常規秩序。流民群體保不住祖業,也保不住他們自己新開墾的土地。隨著與權力緊密結合的經濟壓迫不斷強化,越來越多的破產農民以及小商小販匯入流民的洪流。
厚照重用劉瑾也是促成各地民變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劉瑾擅政,賄賂公行,地方官只有更為殘酷地盤剝百姓才能在官場上混下去。在那個貪官污吏橫行的時代,老百姓的生活愈發窘迫。其次,在各地自然災害連綿不斷的情況下,劉瑾不但不奏請撫恤,反而催征歷年拖欠的租稅,窮苦無依的百姓只能鋌而走險。其三,劉瑾利用廠衛推行恐怖政治的同時,在各地招徠、豢養了大批地痞惡霸充當爪牙。這些人在劉瑾倒臺後也成了加速社會動亂的不安定因素。
正德年間,最早爆發民變的地方之一是四川保寧府。保寧府與陝西漢中府毗鄰。而漢中,正是三國時期五斗米信徒建立割據政權的地方。
最初在保寧府起事的民變首領也擅長道術。他叫劉烈,本名劉臬,四川眉州人,後潛入保寧府山中活動。他在正德四年(1509)揭竿而起,部眾多達兩千餘人。明人陳洪謨將劉烈這支叛軍稱為妖賊。最初劉烈率眾在保寧府四處劫掠,七月轉戰陝西漢中府。
劉烈雖然一度僭號稱王,封授官職,但他實際上是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當他在陝西戰敗,神秘失蹤之後,四川、陝西兩省冒用其名號者甚眾。四川巡撫決定重金懸賞,捉拿劉烈。雖然賞銀高達二千兩,並畫影圖形,多方追索,仍杳無音訊。有人傳說,劉烈已途經雲南逃入外邦。
劉烈雖然不知所蹤,四川的民變卻一發不可收拾。不知是否與劉烈曾長期在保寧府山中活動有關,後起的民變首領藍廷瑞、鄢本恕、廖惠都是保寧人。
藍廷瑞曾在山中拾得一方古印與一把寶劍,他借題發揮,對外宣稱這是天降祥瑞。由於印與劍都是道家的法器,天降祥瑞的宣傳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再加上民不聊生的社會環境,數萬流民聚集在藍廷瑞等人周圍。
正德四年(1509)冬季,藍廷瑞、鄢本恕、廖惠自號順天王、刮地王和掃地王,率眾起事。他們四處攻殺,遠近震動。
正德五年(1510)二月,厚照鑒於四川的流民起義已經波及四川、陝西、湖廣三個布政司,聲勢浩大,決定啟用老臣林俊擔任四川巡撫,平定叛亂。
林俊,福建莆田人,成化十四年(1478)進士,時年59歲。憲宗在位時,他因上疏奏請誅殺或懲治皇帝的寵臣繼曉、梁芳名聞天下。他自知性格耿介,不容于時,弘治九年(1496)奏請提前致仕。或許是求退心切,他不待批復,便啟程返鄉。弘治年間,他雖一度被迫出山,但仍一心求退。此後,他為亡母守制,再度返鄉。厚照即位後,他一直賦閑在家。至此才不得不再次出山。
林俊入川討賊做的第一件事,是在途經夔州府下關(今重慶市奉節縣)時,下令拆毀白帝祠。
白帝祠中供奉的是西漢末年割據巴蜀的公孫述,當地百姓祭拜白帝已有一千多年的傳統,不知藍廷瑞等人是否也信奉白帝。無論如何,在林俊看來,公孫述與藍廷瑞、鄢本恕一樣都是亂臣賊子。他要毀淫祠,勵人心。
隨後,林俊聽聞藍廷瑞的部眾已經發展到四十余萬,他們分立四十八營,每營由大老人、小老人、總甲、小甲逐層管理。在臨近通江時,他又聽說,藍廷瑞等人已經攻克通江縣城,即將攻打巴州和保寧府城。
林俊急忙趕往巴州,誰知與叛軍在華壟不期而遇。據明人鄭嶽撰寫的《林公行狀》,幾個僕從用一頂轎子抬著林俊直赴敵營。林俊在敵營中,曉諭禍福,示意招撫。或許是懾于林大人的威名,又或許是被林俊的誠意打動,叛軍首領羅拜謝恩,表示情願受撫。他們還與林大人約定了歸順的日期。
雖然《林公行狀》沒有記載林巡撫當時手中兵力幾何,叛軍人數多寡,但上述敘述並非憑空杜撰。林俊日後在寫給友人的信中雖然沒有講述此事的細節,但在提及往事時,大發感慨:“難道是我平生做了什麼虧心事!招安甫定,陰雨連綿,山溪暴漲,道路斷絕。群賊不能如約而至,此事遂中途生變。”他還在信中提到,藍廷瑞時常以當時未受招撫,埋怨同伴:“姓林的豈是欺騙我們的人!”
受撫未成,藍廷瑞等人四處劫掠。不過,藍廷瑞與鄢本恕對未來的發展卻各有各的打算,一個謀求佔據保寧府,一個打算北上攻佔漢中府。
林俊在集結兵力、整頓軍紀後,猛攻通江縣城。武將何定奮勇先登,諸軍並力,收復失地。
暴雨忽至,沖毀了通江縣的城牆。掃地王廖惠趁機回軍,攻打通江。不料,林俊早有佈置,四支伏兵先後殺出,廖惠大敗。
林俊根據廖惠撤軍時沒有趁機燒毀糧倉推斷,廖惠不會甘心失敗,便派軍馳援通江,官軍連戰連捷。
他又督率官軍與奉命而來的土司軍隊,先後在四川門枕、城峽等處,湖廣鎮坪、茅壩等地連續擊敗叛軍,擒斬廖惠、麻六兒、饒老人、李老人等叛軍首領。藍廷瑞等人被迫率眾翻過大巴山,逃入陝西境內。
林俊率軍追擊,在住河、高觀山、神廟崗、三十六盤、繡雞嶺等地多次重創叛軍。恰在此時,總制陝西、河南、四川、湖廣軍務的洪鐘來到四川。由於與總制大人意見不合,林俊屢遭掣肘,錯過了平定藍廷瑞部的最佳時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德五年(1510)十二月,另一支民變武裝在自稱曹王的曹甫率領下,自播州宣慰司轉入重慶府境內。他們經南川、綦江等縣,直撲江津,一路上大肆殺掠。據說,他們打算由此沿江而下,攻打重慶府城。
此時,四川精兵大多跟隨林俊追擊藍廷瑞部,四川各地兵力空虛。恰在江津的巡按禦史俞錙眼見縣城不保,遂不顧城中百姓苦留,逃往重慶府城。
危難之際,僉事吳景挺身而出,率領典史張俊等人出城迎敵。亂軍之中,吳景手刃三敵,但一支正中面門的羽箭讓他不得不脫離戰鬥。待收兵準備入城,卻發現縣城已經陷落。情急之下,他高聲呼喊:“賊人,來殺我呀,別殺老百姓!”力竭被擒後,他拒不屈膝,被叛軍殺害。
江津坐落在長江之畔,距重慶府城僅一百八十裡。曹甫軍佔據江津之後,如果再攻克重慶,便可順流而下殺入湖廣布政司。江津之變的影響,正如林俊給友人的信中所說:“內地人心動搖”,“如不能從權處置,整個四川都有可能落入叛軍手中。”
林俊聞報果斷回軍馳援,並調發酉陽、播州土兵同赴江津。正德六年(1511)大年初一,他率軍趕到江津。據他日後追述,他命官軍與叛軍隔江對陣,自己冒險進入已被燒殺一空的江津城。在空城中,他整日粒米未進,滴水未沾。僕從眼見出城的道路狹窄,擔心萬一敵軍破城,難以逃脫,便建議林俊,屆時乘船出逃。林俊笑著說:“如果我的計策失敗,我就死在這裡。”
曹甫果然中了林俊的誘敵之計,派人攻打江津。這支叛軍在前往江津的途中被林俊設下的伏兵擊潰。與此同時,林俊麾下的各路大軍趁機直撲何家老營。倉促之中,叛軍急忙關閉營門,負隅頑抗。官軍四面縱火,叛軍大敗。曹甫等五百餘人被殺,被俘者與被焚死者各在七百人左右。
林俊馳援江津後,藍廷瑞等人的軍事壓力頓時減輕。他們收集殘部,捲土重來。叛軍從湖廣布政司的竹山、四川夔州府的大寧一帶,殺回保寧府。他們不但在通江、巴州等地燒殺劫掠,還在攻陷蒼溪後順勢進入順慶府,攻克營山。隨後,他們再度回到保甯府,連克梓潼、劍州。
在總制洪鐘的協調之下,四川、陝西、湖廣三個布政司出兵與奉命而來的土司軍隊合力圍剿藍廷瑞。叛軍被迫又一次翻過大巴山,逃入陝西漢中府境內。四月二十八日,官軍在石泉縣熨斗壩發現藍廷瑞部。
藍廷瑞等人見官軍緊追不捨,又見各地方堅壁清野,無處劫掠,便派出小老人何坤等表示願意接受招撫。官軍因兵力未齊,洪鐘、林俊等人便虛與委蛇。五月初八,他們發佈公文,要求叛軍回到四川境內,於六月初八在夔州府東鄉金寶寺會合,四天后赴達縣歸順。公文還強調,藍廷瑞等人如果使詐,中途有變或逾期未到,就終止招撫,立即剿殺。洪鐘、林俊、陝西巡撫藍章等人還命令數支官軍跟在叛軍的周圍,隨時施加軍事壓力。
叛軍在進入四川什峪關等地時,似乎突然改變了主意,一連十餘日拖延不前。即便超過了洪鐘等人規定的受撫期限,仍猶豫不定。林俊在給朝廷的奏報中給出的理由是,賊首自知得不到朝廷寬恕,打算挨到秋季稻子成熟之際飽掠而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74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