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萬曆朝鮮戰爭(簡體書)
滿額折

萬曆朝鮮戰爭(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9.8 元
定價
:NT$ 479 元
優惠價
8741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萬歷二十年(1592),豐臣秀吉初步統一日本,傾全國之力發動侵朝戰爭,試圖以朝鮮為跳板進攻明朝。朝鮮一個月便丟失漢城、開城、平壤三都,戰火燒到朝鮮和明朝的邊界。萬歷皇帝派大將李如松出師援助朝鮮。一場歷時七年的大規模東亞戰爭,經過一系列明面廝殺與暗裡角逐,以日本全面撤出朝鮮宣告結束。

這一場16世紀末大明王朝、李氏朝鮮與日本豐臣政權的三國大戰,對中、日、朝三國歷史的走向和東亞國際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整合了東亞各國軍事政治力量,影響此後300年東亞的和平進程。

本書綜合運用中、日、朝三國史料,講述了戰爭中發生的戰鬥、對峙、談判以及各方盤算。本書圖文並茂,結合近200幅資料圖、人物畫像、戰爭示意圖、武備復原圖等,詳細地分析了影響戰爭勝負的政治、外交、經濟、軍事、科學技術、自然條件等方面,真實地還原了這場大戰的始末。

作者簡介

梁曉天

本名梁棟,職業撰稿人,專攻東亞14世紀至17世紀的軍事技術史,深入研究東亞各國軍事史、火器史、兵器復原、城防技術復原等,能結合地形圖推導戰役、戰術及武備運用。代表作有《倭寇戰爭全史》《明清戰爭全史》等。

名人/編輯推薦

16世紀末影響中、日、朝三國走向的巔峰對決

1592—1598 大明王朝、李氏朝鮮VS日本豐臣政權 東亞三國大戰

 

 

★萬歷朝鮮戰爭,明朝稱“萬歷朝鮮役”,朝鮮稱“壬辰倭亂”,日本稱“文祿慶長之役”是“萬歷三大征”之一。這是16世紀末一場涉及中、日、朝鮮三國的國際性戰爭,對東北亞此後300年的形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本書充分運用中國、朝鮮、日本三國史料,從多個角度了解萬歷朝鮮戰爭的細節和過程,使讀者更加客觀地了解這段歷史。

★本書圖文並茂,近200幅全彩歷史圖片和武器、武備復原圖,以及最具特色的原創戰爭示意圖,細致還原16世紀末大東亞戰爭的始末。

【樣張】第一次平壤之戰

 

朝鮮君臣在與宗主國爭論是否由朝鮮提供援軍糧草之時,日本人卻在認真地準備,以應對明朝可能的軍事援助。日本天正二十年(1592)六月三日,豐臣秀吉向朝鮮各大名發布修築“つなぎの城”(御仕置之城)的命令。在確保釜山—漢城一線交通通暢的情況下,向“大明國境”方向一路修築工事,這是豐臣秀吉在日本國內戰爭中經常使用的陣城作戰模式,以此加強對釜山—鴨綠江一線的控制能力及軍事防御能力。小西行長在攻占平壤後,得知明軍已做好出兵救援朝鮮戰爭的準備,便不再繼續追趕李昖,而在平壤城就地修築工事。[1]

“賊初入平壤,兵約六七千。平行長、平義智、平調信等,分領作土窟於五處,以備藏兵,招誘亂民,作兵為守城,更不出問西路,我人莫知其故。蓋因列屯兵分,所領不多,畏為漢兵所薄也。”(《李朝實錄》宣祖修正二十五年七月戊午)朝鮮的金命元、李元翼等人借此機會,慢慢集結殘兵,以做好反攻準備。當明朝使臣黃應陽等三人返回,在朝鮮人的再三請求之下向祖承訓、史儒部明軍下達“相機進止”的命令之時,日本已在平壤—漢城一線緊急搶修工事近一個月。自此,平壤與名護屋要塞星羅密布。

日軍準備充分。而當時的朝鮮,向明軍如此通報日軍的情況:“爾國初言,倭奴只用鐵九長劍,無他技也,厥數亦不過一二千云。”(《李朝實錄》宣祖二十五年七月丁丑)對祖承訓、史儒等明軍,朝鮮隱瞞了日軍的武器裝備和人員數量,試圖把這支明朝援軍騙往平壤。

七月十日,副總兵祖承訓率兵馬1000名,遊擊王守官率兵馬1000名,遊擊史儒率1000名,總兵楊元麾下千總所率家丁500名,合計3500士兵,陸續渡江。(《李朝實錄》宣祖二十五年丙寅)斥候將順安郡守黃瑗,騎馬趕往義州,向祖承訓通報占領平壤的日軍絕大多數已撤往漢城,乘此良機,平壤一鼓作氣可復。祖承訓信以為真,冒雨趕往平壤。十四日,明軍遇敵,把總佟大綱等二人戰死。(《李朝實錄》宣祖二十五年辛未、壬申、乙亥)

祖承訓抵達嘉山,詢問當地人,平壤的日軍是否已全部撤離,朝鮮人答未走。祖承訓大喜:“賊猶在,必天使我成大功也。”他趕往順安,在水泠川斬殺毛利輝元部騎兵一名,將其首級和馬匹送往廣寧。順安距離平壤只剩31裡,祖承訓及史儒兩軍連夜直撲平壤。(《李朝實錄》宣祖二十五年乙亥;《懲毖錄》;《再造藩邦志》)

小西行長第一軍只抽調了一部分人前往中和築城,在平壤尚有上萬人。祖承訓根據朝鮮提供的情報,以日軍守城兵力為一兩千人的規模,策劃了平壤作戰。祖承訓在清掃了順安毛利輝元的先手藩所即交通前沿的警備機構後,以騎兵飛速前往平壤,乘雨夜在黎明之前,對平壤日軍發動突襲。明軍行動迅速,輕鬆突破日軍防線,從七星門攻入平壤城內,直撲日軍的據點大同館。當時駐守大同館據點的是松浦鎮信父子,父子二人率近衛持刀與明軍肉搏,松浦鎮信腳部中箭。如果真如朝鮮人所說只有一兩千人或僅有松浦鎮信部3000人,祖承訓此次突襲平壤當可大獲全勝。然而,平壤城中的其他日軍得知明軍入城消息,迅速向大同館集結,軍監小野木重盛領兵700人,率先趕到戰場,用火繩槍向擁堵在大同館街道上的明軍騎兵攢射。史儒衝鋒在前,於城上高處指揮射箭,被火繩槍射中陣亡,戴朝弁及千總張國忠亦中彈身亡。祖承訓及馬世隆受傷,在引軍後撤途中,馬世隆落馬而死,殿後明軍陷入泥濘中,未能快速離城的,被趕來包圍的小西行長和宗義智部包圍殺害。(《李朝實錄》宣祖二十五年七月丁丑;《懲毖錄》;《再造藩邦志》)

祖承訓自平壤敗退,一路自順安縣經肅川都護府,抵達安州城。祖承訓在馬上對翻譯官樸義儉說:“吾今日多殺賊矣,不幸史遊擊傷死。天時不利,大雨泥濘,不能殲賊,當添兵更進耳,語汝宰相無動,浮橋亦不可撤。”祖承訓率軍渡過清川江、大定江,進駐博川郡控江亭,在控江亭清點戰損,“天將點兵於控江亭,則馬失千匹,人亡三百,而追來者亦多”,“史儒分軍為四哨,每哨各使我軍百名為前導,冒夜破城,一時突入。賊驚出大同門,我軍一哨導入,余三哨不入,賊還戰史儒死之,喪唐馬五千匹,天兵四百余名,其余盡還”。(《再造藩邦志》;《李朝實錄》宣祖二十五年十二月己酉;《亂中雜錄》卷二)

祖承訓在控江亭留駐兩天,日夜警戒,軍隊露宿於野外,衣甲器械盡濕,士兵大為不滿。祖承訓不得已,退兵返回遼東。二十日,兵曹參知沈喜壽奉命前往九連城,面見楊元,請求不準祖承訓退兵。(《再造藩邦志》)

目次

第一章 上帝的魔咒與“神國”的野心

第二章 強大而羸弱的“天下人”

第三章 天堂與“神國”的決裂

第四章 “朝日鮮明”之殤,“至誠事大”之譎

第五章 藩籬中的藩籬

第六章 坍塌的圍墻

第七章 八道瓦解,三都淪喪

第八章 蟻穴與朽木

第九章 明軍入援下的鬧劇

第十章 第一次平壤之戰

第十一章 名不副實的義軍與水軍

第十二章 大明辯士沈惟敬

第十三章 第二次平壤之戰

第十四章 碧蹄館之戰

第十五章 明朝與日本議和

第十六章 是詐和,還是詐戰?

第十七章 晉州城之戰

第十八章 豐臣秀吉再侵朝鮮

第十九章 明軍再援朝鮮

第二十章 蔚山大會戰

第二十一章 最後的海戰

尾 聲 誰是贏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