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周國平散文自選集(升級版)(簡體書)
滿額折

周國平散文自選集(升級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周國平散文自選集》是由周國平親自精心挑選,薈萃三十余年間散文和隨筆的精華,收錄文章百余篇,分為成為你自己、愛使人富有、生命中不能錯過什麼、人的高貴在於靈魂等八輯,向讀者傳授著撼動人心的人生哲理。書中選錄《豐富的安靜》《善良•豐富•高貴》《詩人的執著與超脫》等經典哲理散文,以及《教育的七條箴言》等教育隨筆,是一本值得珍藏的經典文集。

作者簡介

周國平,當代學者、作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安靜》《善良·豐富·高貴》《幸福的悖論》等,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偶爾遠行》等,隨感集《人與永恒》,詩集《憂傷的情欲》,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譯著《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偶像的黃昏》等。

名人/編輯推薦

  • 羅翔推薦作者

融匯哲思和文學的美妙,讓你看清自我,看清世界

目次

輯 成為你自己

成為你自己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獨處的充實

獨處也是一種能力

做自己的忠實朋友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

自己的園地

傾聽生命自身的聲音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第二輯 愛使人富有

愛使人富有

表達你心中的愛和善意

生命本來沒有名字

人人都是孤兒

在黑暗中並肩行走

愛的反義詞

用什麼報答母愛

父親的死

愛情不風流

在維納斯腳下哭泣

愛與孤獨

親子之情

親疏隨緣

第三輯 生命中不能錯過什麼

豐富的安靜

安靜的位置

成功的真諦

成功是優秀的副產品

比成功更重要的

可持續的快樂

生命中不能錯過什麼

時光村落裡的往事

記住回家的路

活出真性情

消費 = 享受?

簡單生活

不占有

習慣於失去

和命運結伴而行

第四輯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重要的是做人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善良·豐富·高貴

內在生命的偉大

精神棲身於茅屋

玩骰子的兒童

夢並不虛幻

好夢何必成真

理想主義

追求

人品和智能

不滿足的人比滿足的豬幸福

“己所欲,勿施於人”

苦難的精神價值

做一個能夠承受不幸的人

第五輯 人生貴在行胸臆

詩人的執著與超脫

人生貴在行胸臆

孔子的灑脫

莊周夢蝶的故事

愛書家的樂趣

智能和信仰

讀《務虛筆記》的筆記

古驛道上的失散

尋求智能的人生

唱出了我們的沉默的歌者

走進一座聖殿

第六輯 風中的紙屑

親近自然

自我和他人

靈魂和肉體

堅守精神家園

心靈也是一種現實

人性現象

不同的天賦

只讀好書

節省語言

風中的紙屑

水上的荷葉

第七輯 車窗外

南遊印象

街頭即景

重遊廬山散記

南極素描

侯家路

圓滿的平安夜

從擠車說到上海不是家

空地

平靜的心

第八輯 向教育爭自由

教育的七條箴言

向教育爭自由

何必名校

論教育

孩子的心智

留住那個心智覺醒的時刻

鼓勵孩子的哲學興趣

如果我是語文教師

讀永恒的書

愉快是基本標準

與書結緣

人與書之間

精神拾荒三部曲

與中學生談寫作

書摘/試閱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們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擔各種責任,小至對家庭、親戚、朋友,對自己的職務,大至對國家和社會。這些責任多半是應該承擔的。不過,我們不要忘記,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項根本的責任,便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每個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機會,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這的一次人生虛度了,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真正安慰他。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怎麼能不產生強烈的責任心呢?在某種意義上,人世間各種其他的責任都是可以分擔或轉讓的,唯有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每個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來承擔,一絲一毫依靠不了別人。

不止於此,我還要說,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心是其余一切責任心的根源。一個人唯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建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發,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因為這種愛,所以盡責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就能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個不愛人生的人怎麼會愛他人和愛事業,一個在人生中隨波逐流的人怎麼會堅定地負起生活中的責任。實際情況往往是,這樣的人把盡責不是看作從外面加給他的負擔而勉強承受,便是看作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

一個不知對自己的人生負有什麼責任的人,他甚至無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責任是什麼。有一位小姐向托爾斯泰請教,為了盡到對人類的責任,她應該做些什麼。托爾斯泰聽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們為之受苦的巨大災難就在於沒有自己的信念,卻偏要做出按照某種信念生活的樣子。當然,這樣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這是一種情況。更常見的情況是,許多人對責任的關係確實是完全被動的,他們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視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出於自覺的選擇,而是由於習慣、時尚、輿論等原因。譬如說,有的人把偶然卻又長期從事的某一職業當作了自己的責任,從不嘗試去擁有真正適合自己本性的事業。有的人看見別人發財和揮霍,便覺得自己也有責任拼命掙錢花錢。有的人十分看重別人尤其是上司對自己的評價,謹小慎微地為這種評價而活著。由於他們不曾認真地想過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麼,在責任問題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所以,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並且在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他知道自己的責任之所在,因而關於責任的種種虛假觀念都不能使他動搖了。我還相信,如果一個人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那麼,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內的一切社會關係上,他對自己的行為都會有一種負責的態度。如果一個社會是由這樣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成員組成的,這個社會就必定是高質量的有效率的社會。

 

獨處的充實

怎麼判斷一個人究竟有沒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個檢驗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獨處。當你自己一個人待著時,你是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呢,還是感到一種寧靜、充實和滿足?

對於有“自我”的人來說,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世界,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閑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杰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所以,一切注重靈魂生活的人對於盧梭的這句話都會發生同感:“我獨處時從來不感到厭煩,閑聊才是我一輩子忍受不了的事情。”這種對於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麼樂於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來,一種缺乏交往的生活當然是一種缺陷,一種缺乏獨處的生活則簡直是一種災難了。

當然,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他需要與他的同類交往,需要愛和被愛,否則就無法生存。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忍受的孤獨。但是,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世上正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怕的就是獨處,讓他們和自己待一會兒,對於他們簡直是一種酷刑。只要閑了下來,他們就必須找個地方去消遣,什麼卡拉OK舞廳啦,錄像廳啦,電子娛樂廳啦,或者就找人聊天。自個兒待在家裡,他們必定會打開電視機,沒完沒了地看那些粗制濫造的節目。他們的日子表面上過得十分熱鬧,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極其空虛。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想方設法避免面對面看見自己。對此我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連他們自己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貧乏,和這樣貧乏的自己待在一起是頂沒有意思的,再無聊的消遣也比這有趣得多。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變得越來越貧乏,越來越沒有了自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獨處的確是一個檢驗,用它可以測出一個人的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的真正感覺,他是否厭煩自己。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不厭煩自己是一個起碼要求。一個連自己也不愛的人,我敢斷定他對於別人也是不會有多少價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質量的社會交往。他跑到別人那裡去,對於別人只是一個打擾,一種侵犯。一切交往的質量都取決於交往者本身的質量。唯有在兩個靈魂充實豐富的人之間,才可能有真正動人的愛情和友誼。我敢擔保歷史上和現實生活中找不出一個例子,能夠駁倒我的這個論斷,證明某一個淺薄之輩竟也會有此種美好的經歷。

 

獨處也是一種能力

1

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非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具備這種能力並不意味著不再感到寂寞,而在於安於寂寞並使之具有生產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於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於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2

托爾斯泰在談到獨處和交往的區別時說:“你要使自己的理性適合整體,適合一切的源,而不是適合部分,不是適合人群。”說得好。

對於一個人來說,獨處和交往均屬必需。但是,獨處更本質,因為在獨處時,人是直接面對世界的整體,面對萬物之源的。相反,在交往時,人卻只是面對部分,面對過程的片段。人群聚集之處,只有凡人瑣事,過眼煙云,沒有上帝和永恒。

也許可以說,獨處是時間性的,交往是空間性的。

3

在舞曲和歡笑聲中,我思索人生。在沉思和獨處中,我享受人生。

4

有的人只有在沸騰的交往中才能辨認他的自我。有的人卻只有在寧靜的獨處中才能辨認他的自我。

5

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須感到不安。

6

人們常常誤認為,那些熱心於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之士。泰戈爾說得好,他們只是在揮霍,不是在奉獻,而揮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那麼,揮霍與慷慨的區別在哪裡呢?我想是這樣的:揮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東西拿出來,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東西拿出來。社交場上的熱心人正是這樣,他們不覺得自己的時間、精力和心情有什麼價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把它們揮霍掉。相反,一個珍惜生命的人必定寧願在孤獨中從事創造,然後把好的果實奉獻給世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