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撒馬爾罕的榮光:阿夫拉西阿卜壁畫解謎(簡體書)
滿額折

撒馬爾罕的榮光:阿夫拉西阿卜壁畫解謎(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9 元
定價
:NT$ 534 元
優惠價
8746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965年,在修建連接中亞歷史古城撒馬爾罕和塔吉克斯坦公路的過程中,被世人稱為“阿夫拉西阿蔔壁畫”的遺跡重見天日,儘管它被部分損毀,但仍是粟特傳統繪畫中極富意趣的傑作。
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東方學家康馬泰教授,以歷史學者的洞鑒和圖像學者的敏銳,通過重點解讀阿夫拉西阿蔔遺址1號房址“大使廳”的壁畫環帶,多層次、多角度講述了粟特地區的歷史,勾勒出一幅中亞文化多樣性的全景畫卷。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Matteo Compareti(康馬泰),義大利那不勒斯大學“突厥、伊朗與中亞學”博士。曾執教美國紐約大學古代世界研究所、伯克利加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陜西師範大學,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著有前伊斯蘭時期伊朗與中亞藝術史相關專著十余部。

 

 

譯者簡介

李思飛,美學碩士,歷史學博士。著有《神性、人性、詩性的交響——希臘人體雕塑藝術賞析》。

名人/編輯推薦

★榮獲法蘭西學院2017年度“雷蒙與伊馮娜·朗捷大獎”

★基於多語種史料,解讀獨特、多元的粟特文明

★揭開撒馬爾罕城阿夫拉西阿卜遺址的神秘面紗

自2003年秋天參訪撒馬爾罕阿夫拉西阿卜(Afrāsyāb)古城遺址後,我對阿夫拉西阿卜壁畫的興趣與日俱增。阿夫拉西阿卜是前伊斯蘭時代,或更確切地說,是前蒙古統治時代的馬拉坎達(Maracanda,即撒馬爾罕),也就是公元7世紀粟特Sogdiana(亦作Soghd、Sogd)“城邦”的中心。當時我與比安卡瑪麗亞·阿莫雷蒂·斯卡爾恰(Biancamaria Amoretti Scarcia)、詹羅伯托·斯卡爾恰(Gianroberto Scarcia)和西莫內·克裡斯托弗雷蒂(Simone Cristoforetti)一同赴烏茲別克斯坦參加由羅馬智能大學(La Sapienza)和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在布哈拉聯合舉辦的一個學術會議。考古遺址博物館保存著聞名遐邇的阿夫拉西阿卜壁畫幸存部分,來這裡參觀(不是我的後一次!)為我細致而近切地觀察其中一些細節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良機。這一壁畫環帶是7世紀粟特藝術的杰作。

在歐亞大陸歷史上,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說,公元7世紀注定是不平凡且至關重要的一百年。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興起、倭馬亞王朝(或譯“伍麥葉王朝”)軍隊的迅猛突進,成為這個風云變幻的世紀之標志。阿拉伯人以雷霆萬鈞之勢擴張到西至大西洋、東達中國邊境的廣大地域。多處事例顯示,伊斯蘭教階段的暴力征服往往與大量人口的改宗同時發生。被征服人群向新宗教屈服的方式不同尋常,因為早期阿拉伯穆斯林通常對當地人的信仰采取寬容態度,尤其是如果它們來自一神教“信經書的宗教”的話。除了猶太教的亞伯拉罕信仰和基督教之外,祆教(或日馬茲達教)也被視作這樣一種信仰,該教根植於波斯語世界,但在7世紀的高加索和中亞地區,也存在著強大的信眾社群,他們信奉的是這一宗教的當地變體形式,其宗教儀軌並不總是正統的。

粟特的情形就是如此,這一地區歷史上阿拉伯語稱為“馬維蘭納赫爾”,意為“河彼岸之地”或“河外地”。這裡作為歐洲傳統語境中的“河中地區”(Transoxiana)而為人們所知,“Transoxiana”一詞是由巴泰勒米·德埃貝洛首創的,早出現在其著作《東方學手冊》(Bibliothèque orientale,1697)中。“河中地區”以今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為都城。斯韋特蘭娜·戈爾舍尼娜(Svetlana Gorshenina)在近出版的著作中用幾頁篇幅探討了這一話題。

 粟特地區居住著一支定居的伊朗民族,語言學家將其使用的語言歸為更廣泛的印度-伊朗語族的東部語支。由於獨特的地理條件、富饒的農業,以及以絲綢之路貿易為基礎的經濟,粟特幾乎不間斷地服屬於外來勢力之下,依時序大致包括:阿契美尼德波斯人、馬其頓希臘人、塞琉西人、吐火羅人、貴霜人、寄多羅人、嚈噠人(Hephthalites)、薩珊波斯人、突厥人、漢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此外,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將粟特暴露於持續遭受入侵劫掠之境,使之時常處在與遊牧民族對峙的風險之中,這些遊牧民族在文化、經濟及政治取向上往往趨近波斯、印度或很大程度上趨近中國。這並不是說該地區沒有過與周鄰和平共處的長久時期。承平盛世很明顯是有的,當沒有衝突的時候,受共同商業利益的支配,粟特亦享有過和平歲月。這一點在魏義天(É. de La Vaissière)關於中亞商旅之路上粟特貿易的起源與發展的書中得到了好的闡明。他的論述以文獻和考古材料為基礎,兼及當地物質文化生產的諸多方面。為了得出一個更全面的觀點,魏義天的著作應當與一些關注同一問題的日文和漢文研究(可參閱相關節譯本和摘要)互參對讀。

粟特考古遺址主要發現於當代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粟特考古學在今日欣欣向榮。這裡也不得不提到近年在中國發掘的幾處非同尋常的考古發現。這與眼下在其他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地區剛剛起步的時斷時續的考古工作形成鮮明對照。與俄羅斯、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和義大利研究者合作的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國家考古機構,已勘定出一些新的重要遺址,並重啟之前遭到中斷及破壞和盜掘的考古發掘工作。一些中亞國家重新燃起探究本土歷史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抵補了目前在伊朗學術界出現的暫時性停滯不前的困局。無論如何,伊朗在這方面的情形也正漸趨好轉。

粟特藝術為人熟知的媒介是壁畫。當然,這些壁畫極易變質並遭受不可逆轉的損毀,因為它們通常被繪製在預制白色石膏墻表面,其基底是未焙燒的簡易磚和混合了秸稈以把磚黏合起來的濕泥。這種結構如果不持續維護,就會碎裂崩落,而且即使在粟特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下,也不具備很強的回彈性。現存粟特壁畫樣本的考古遺址清單並不長,主要有三處:處是被稱為“中亞的龐貝古城”的片治肯特(Panjakand,塔吉克斯坦西部);第二處是距布哈拉不遠的瓦拉赫沙(Varakhsha);第三處是阿夫拉西阿卜。近幾年在賈爾泰佩(Jar Tepe,又譯賈爾土丘,距撒馬爾罕不遠)亦有重要的壁畫發現;同時,金迪克利泰佩(Kindikli-tepe,撒馬爾罕)遺址,布哈拉綠洲的拜坎德(Paykend),特爾-伊·普帕克(Tell-i Pupak)和烏齊·庫拉赫(Uch Kulakh)出土的殘片得以修復。另一發掘於蘇聯時期的烏茲別克遺址是葉爾庫爾幹(Er-Kurgan,又譯葉爾古冢),但那次發掘僅帶來保存較差的壁畫殘片,成果慘淡。

其他一些壁畫來自蘇對沙那(Ustrushana)地區,這一區域大抵從錫爾河[Syr Darya,亦稱藥殺水(Iaxartēs)]南岸向南延伸到苦盞(Khojand),向西延伸至撒馬爾罕附近。這一相當於現今塔吉克斯坦西北部(順帶一提,該地區於2004年被重新命名為粟特州)地區的居民,是附屬於粟特人的子群體。蘇對沙那的主要遺址是卡拉-耶·卡赫卡哈(Kala-ye Kakhkaha)。晚近得到調查的一個粟特遺址是希索拉克[Hisorak,位於塔吉克斯坦上馬恰河谷(Upper Matcha Valley)]。那裡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壁畫,卻是極有發掘前景的一處遺址。近年在中國境內的考古發現包括在唐朝都城長安(今陜西西安)周邊權貴粟特人墓葬中的罕見壁畫。

粟特壁畫的主題涉及宗教、日常生活、可辨識的歷史事件,以及來自史詩的神話元素和說教故事。然而,阿夫拉西阿卜壁畫卻表現出一些獨一無二的特徵。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這一壁畫環帶描繪了伊斯蘭征服伊始,與粟特有接觸的國家或文明體在一個特定季節(夏季)的形態。這是敏覺到周邊世界多樣性的粟特人的一種世界觀或地圖觀,也暗示了撒馬爾罕是世界的中心。粟特的北部、南部和東部邊界並非按比例尺繪製的地理圖表上的線條,而是以特定文化習俗所代表的文化空間來標示。

但是,我們對壁畫的這種理解並非憑空想象或輕易得之。在此我必須感謝西莫內·克裡斯托弗雷蒂,是他的洞見助我破解了這一壁畫環帶令人費解的謎團。他觀察到西壁上代表粟特本土的瑙魯孜節(Nawrūz)慶典(其中一些圖像已得到前輩學者的正確比定),與呈現中國的北壁上的一些人物姿態頗有對應關係。尤其是北壁復原場景中的一個細節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個人物手持棍棒,似乎正在水中搜尋著什麼。這個謎一般的姿勢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這個疑團一直未獲解答,直到回到羅馬的一天晚上,我們聚在一家中餐廳吃晚餐。這家餐廳有一個特色,服務員會贈送食客各種代表中國文化的小物品作為禮物。那天晚上的禮物眼看去並不令人驚喜,是一個描繪全年中國傳統節日場面的小日歷,並附有簡短說明。

然而,小日歷上繪製了一個人們在夏至前後慶祝的節日——端午節的場景。端午節以演化為家喻戶曉的“龍舟節”的形式而為西方人所知。傳統上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投江自盡的中國歷史上位偉大的古典詩人屈原(約前340~前278年),這一節慶包括哀慟的百姓象徵性地劃船沿江搜尋屈原的遺體。這個場景立馬讓克裡斯托弗雷蒂聯想起阿夫拉西阿卜壁畫上的那個人物。端午節的哀傷儀式與阿夫拉西阿卜壁畫間可以想見的聯繫,使更加深入地探究這個節日變得十分必要,如果可能的話,還需找出古代中國藝術對這一節慶的早期表現形式。漸漸地,一切變得愈發清晰,不僅持棍棒的入水男子很可能與端午節有關,阿夫拉西阿卜的其他一些水中場景也似乎與端午節有聯繫。

不止如此。如果——按其他研究者假定的——西壁是對當地新年慶典(瑙魯孜節)的再現,壁畫年代可框定在7世紀中期,那麼壁畫中至今神秘莫測的其他諸多元素或可得到解讀。事實上,眾所周知,根據7世紀伊朗太陽歷(這一歷法不僅在波斯本土,還在中亞、卡帕多西亞和亞美尼亞廣為應用),瑙魯孜節發生在夏季,恰逢(至今仍是)與夏至日較為接近的端午節。這一假設甚至可以用於反推:實際上,在阿夫拉西阿卜的中國場景中,對一個夏季節日如端午節的比定,繼而可以幫助我們確認之前的另一個假設,即西墻壁畫是對瑙魯孜節場景的重現。

這一“發現”激起了一些學者的興趣,關於它的報告也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廣受好評。遺憾的是,阿夫拉西阿卜壁畫的一大部分已經損毀,人們很難相信會得出一個對整幅壁畫的全面解讀。然而,在初和後續的研究中,我們試圖揭示廣域上的伊朗文明在其重要發展階段之一較少得到理解的面相。如果要為我心儀的歷史時期——公元7世紀,尤其是7世紀上半葉藝術的研究和學習做一個總結,阿夫拉西阿卜壁畫似可充當一塊特別適宜的試金石。

這些壁畫與片治肯特壁畫重要的不同是顯而易見的:在阿夫拉西阿卜可辨識的人物中,無一繪有頭光,也無一肩上或身體周圍有引人注目的典型火焰以示其是神祇或者妖魔。這一細節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因為它或許可以幫助解鎖阿夫拉西阿卜壁畫環帶的含義。它或暗示了這些圖像是真實人物的再現,他們正在參與和自己文化背景相關的活動。不過,阿夫拉西阿卜壁畫的風格完美契合了粟特藝術傳統與審美。畫中人物均肩寬腰細,藝術家偏愛表現服裝、武器及其他個人小件物品的精確細節。此外,迄今發現的所有粟特藝術中都未見裸體,哪怕在阿夫拉西阿卜的一些場景中描繪有人們正要遊泳或跳入水中。

目次

本書目錄

致中國讀者ⅰ

縮略語表ⅲ

插圖目錄

引言ⅹⅴⅰⅰ

 

部分 歷史

章 歷史地理概述003

1.1土地003

1.2人民010

第二章 粟特歷史021

2.1古代粟特021

2.2巴克特裡亞統治時期027

2.3突厥人來了032

2.4大唐帝國035

2.5阿拉伯人的入侵039

2.6伊斯蘭化043

 

第二部分 解讀

第三章 壁畫065

3.1阿夫拉西阿卜壁畫的發現065

3.2阿夫拉西阿卜“大使廳”068

3.2.1壁畫場景描述077

3.2.2西壁085

3.2.3南壁114

3.2.4北壁132

3.2.4.1狩獵場景136

3.2.4.2水上場景148

3.2.5東壁162

結論214

 

第三部分 文獻輯錄

第四章 文獻的重要性243

4.1漢文文獻244

4.2伊斯蘭文獻262

4.3中古伊朗語言文獻290

4.4拜占庭文獻292

 

參考文獻309

索引368

譯後記386

書摘/試閱

試讀

致中國讀者

這本關於撒馬爾罕中世紀故都——阿夫拉西阿卜引人入勝而又神秘莫測的壁畫的書,在義大利文原版出版十二年和英文譯本出版五年後,將以中文譯本在中國面世,我感到由衷的高興。自這部著作初版至今,相關領域考古學家和藝術史學家們在中亞遺址發掘以及博物館收藏方面的不懈努力,不斷豐富著我們對粟特藝術的認知。中國學者在與位於今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粟特人母國有關的入華粟特人研究領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2016~2021年,我有機會受聘於中國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陜西師範大學),並在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美國、英國、義大利、以色列、伊朗、巴西、印度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講學交流。在中國講學期間,我遇到多位杰出的中國學者,我想提到的有:葛承雍、沙武田、榮新江、李肖、趙豐、李錦繡、張元林、張良仁、楊巨平、李翎、張慶捷、畢波、仝濤、陳粟裕、張建宇、馮培紅等。這些師友在中外交流史和絲綢之路研究領域均卓有建樹,與他們交流和討論使我深得啟發。

2020年突如其來的全球新冠疫情讓我的學術交流活動也轉為更多地依賴互聯網在線方式,這出乎意料地讓我接觸到更多的受眾。在我所做的每一場演講中,我都與學界同人及愛好者討論粟特文化和藝術的諸多方面,也收到大家提出的一些非常有趣的問題。我要感謝他們對我的研究的關注和興趣。在本書即將與中國讀者見面之時,我由衷感謝整個出版工作的統籌者——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董風云先生,他將這本書列入該社甲骨文書系豐富精彩的出版書目,並為本書付梓做了詳盡周至的安排。我對責任編輯李洋女士不辭辛苦付出的一切深表謝意。我也真誠感謝引薦我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合作的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馮立君老師。我在陜西師範大學工作期間,得以與李思飛博士合作,她在義大利文版和英文版基礎上精心翻譯了這本書。後,特別感謝李思飛博士和她的家人給予我的支持。

 

康馬泰

2021年4月23日於威尼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6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