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山東台頭:一個中國村莊(簡體書)
滿額折

山東台頭:一個中國村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案例版《鄉土中國》,與《金翼》齊名的中國人類學經典。

美國社會人類學必讀書,Saturday review稱之為趣味無窮的書。

全景式展現百年前中國鄉村的人間煙火、三餐四季。

絕版十餘年,譯文全面修訂升級,新增譯者後記,揭秘翻譯出版的曲折故事。

帶你讀懂中國基層社會的傳統文化與邏輯。

本書是關於中國最古老農業區一個典型村莊全面而詳盡的研究。這個村莊是作者的家鄉,憑著對那裡人們生活的熟悉和公正,作者寫出了這本書。作者把台頭村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從家庭、村莊、村際這三個層次入手向讀者呈現台頭村總體的生活面貌,建構起一套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傳統鄉村經驗研究體系。本書是切近理解和科學精確的完美結合,是第一本把中國鄉村生活各方面綜合起來加以完全貫通和透徹理解而成的書。該書和早於它出版的費孝通的《江村經濟》、林耀華的《金翼》,以及晚於它出版的許烺光的《祖蔭下》並列為早期中國人類學的里程碑作品。

作者簡介

楊懋春(Martin C.Yang,1904—1988),社會學家。字勉齋,山東膠州台頭村(今屬青島市黃島區)人。早年畢業於教會中學,因成績優異被保送到齊魯大學,攻讀社會學,後就讀於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抗日戰爭爆發後,留學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鄉村社會學,先後獲碩士、博士。 1944年在美國參加由著名人類學家拉爾夫·林頓教授領導的「中國鄉村文化」研究工作。本書為其代表作,曾譯成多國文字,為文化人類學領域參考書之一。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有關中國鄉村最成功的研究之一,代表了「社區研究」的某種趨勢,即本土人類學時代的來臨。楊博士對他的村莊的熟悉程度不亞於當地村民,又能用科學的無偏頗的態度進行研究。他的描述既準確又充滿感情,社會科學家和一般讀者都會感興趣。人們讀完這本書會有這樣的感覺:這是一些真實的人,一些和我們非常相似的人。
——著名人類學家、《文化樹》作者拉爾夫‧林頓(Ralph Linton)

只有透過閱讀《山東台頭》這樣優秀的作品,美國大眾才能開始了解偉大的亞洲文明,而亞洲文明的命運與我們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當你讀了這本書後,你會覺得自己在那個村莊生活過……台頭村是你的家鄉,你認識這裡的每個人。
——《亞洲與美洲》(Asia and the Americas)

 

序言
社區研究的興起,是社會研究發展中最重要的現象之一。這種研究順應了現代科學中明顯表現出來的某些總體趨勢。科學研究多少是從人為分離的現象開始的,即離開現象所處的背景對現象進行孤立的研究。然而,越來越明顯,處於不同結構中的現象類型和功能關係,不能透過這種分離的方式來揭示。隨著現象所整合成的結構的複雜性不斷增加,揭示處於不同結構中的現象類型和功能關係的重要性也不斷增加。在社會學、人類學,至少是人格心理學所必須涉及的社會情境(social situation)中,這種重要性達到了頂峰。社區研究坦率地承認從總體上研究社會情境的必要性,它對純科學和實用科學的發展具有同樣的貢獻。沒有其他類型的研究,能像社區研究一樣揭示影響社區和其中個人生活的多重因素之間的關係。社區研究也提供了對個體需求和願望的深刻理解。沒有這種理解,任何有計劃的變革都不可能成功。
怎麼研究和描述一個社區的生活?這本沒有什麼固定的框架。隨著我們對被觀察和記錄的廣闊現象領域的認識逐步提高,幾年前還很適用的一套社區研究方法,今天已無法解答我們提出的許多問題。大部分早期的社區研究主要是計量的,目的在於獲得某些數據,使研究者很容易進行數據統計處理。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村莊在某個時期有多少台洗衣機、多少所教堂以及屬於每所教堂的村民的人數。儘管這些數據是有價值的,但現代社會科學家對揭示洗衣機和教會怎樣整合進社區生活,以及人們對它們的看法方面的興趣正越來越濃。
如果社會科學家涉足的是美國甚或西歐的社區,在這些方面的知識缺乏,部分可由共同理解的背景來彌補。即使缺乏具體資料,人們也會自然而然地理解許多事情。然而如果他試圖涉足的社區文化與英美文化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幾乎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自然而然地理解的。雖然我們可以肯定人類動機中有共通性的東西,但這些共通點太一般化了,在理解具體情境時不能提供太多的幫助。在這些一般化的因素和社區成員的公開行為特徵之間存在著一個觀念與態度的領域,正是這些隱藏的文化因素為公開的行為提供了社會意義。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許多行為將無法理解。
如何深入異域文化中的隱密層面?這一直是調查者所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因為任何社會的大多數態度都是在無意識層面上運作的,無法透過直接提問的方式來獲得。甚至在社區成員抱著完全友好和合作態度的情況下,他們也無法告訴調查者許多事情,只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這些問題。調查者只好自己去發現。要成功地進行研究,他不僅必須對這種語言有深入的了解,而且還必須對他的研究對像有真正的同情和超乎尋常的敏銳。他必須有能力看到事情的情感領域,而且能夠理解許多沒有說出來的東西。遺憾的是,這種感情能否透過學習或受教育而獲得還是個問題。至少獲得這種情感比學會一種陌生的語言或學會記錄社區組織和活動的技巧要困難得多。
大多數美國社會科學家已充分意識到了這些困難。他們知道,獲得一種文化的切近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而且永遠是在這種文化中被養育成長。於是他們越來越多地求助於在非歐文化中出生和成長的人,透過他們的幫助來理解這些文化。這些非歐人士獲得社區研究所必需的科學技巧,比外來人獲得社區的一整套知識要容易得多。而缺乏這些知識,純粹的技巧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當然,任何想描述他自己所在社區的生活的人都必須採取更客觀的方式,ⅶ而那些在歐洲科學方法的運用中學會實際技能的非歐人士,都能發展出這種客觀性。任何切近地參與兩種文化的人,都處於更清晰地觀察這兩種文化的位置。
文化的每一個不同之處,都會使原來處於無意識狀態的態度和價值進入意識領域。 「邊緣人」不僅把他們的文化解釋給我們,也向我們解釋我們的文化。可以肯定地預言,對社會科學最有價值的貢獻,將來自那些由於雙重文化參與,從而能無偏頗地獲得事實和理論體系的科學家。
眼前這本書顯示了切近的知識和科學訓練的結合是多麼幸運。雖然這項研究不是這類研究中最早的,但我認為是最成功的研究之一。楊博士對他的村莊的熟悉程度不亞於當地村民,又能用科學的無偏頗的態度進行研究。他的描述既準確又充滿感情,社會科學家和一般讀者都會感興趣。人們讀完這本書會有這樣的感覺:這是一些真實的人,一些和我們非常相似的人。

拉爾夫林頓
哥倫比亞大學,紐約

目次

譯者序言
序言
作者前言
導言
第一章村莊的位置
第二章村民
第三章農業
第四章生活水平
第五章家庭的構成
第六章家庭內部關係
第七章家庭作為初級經濟群體
第八章家庭作為初級禮儀群體
第九章婚姻
第十章孩子培養
第十一章家庭的興衰
第十二章村莊組織
第十三章村內衝突
第十四章村莊領導
第十五章村際關係
第十六章天喜的故事
第十七章村莊的明天
附錄
一、農具的改良
二、親屬稱謂的使用
索引
再版譯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