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鄧紫棋 首部科幻小說「啓示路」熱銷預購中!!
蜀山劍俠傳06:猛獸報恩
滿額折

蜀山劍俠傳06:猛獸報恩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40 元
優惠價
79268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庫存:9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蜀山劍俠傳為一部糅合神話誌怪、幻想的武俠小說
※倪匡稱《蜀山劍俠傳》為「天下第一奇書」!為還珠樓主開山扛鼎著名代表作!
※深刻影響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大家 北派五大家之奇幻仙俠派 還珠樓主
※古龍、金庸、梁羽生、溫瑞安,均受還珠樓主影響頗深,堪稱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
「我的小說創作深受還珠樓主的影響和滋養。」──金庸
「還珠的作品我是必讀的。還珠樓主是浪漫派,其想像力之豐富,時至今日,恐怕還是無人能與之比肩。」──梁羽生
「還珠樓主是才氣縱橫、博聞強記的天才作家。他的作品都是海闊天空、任意所致、雄奇瑰麗、變化莫測的……這種寫作的方式,一直在武俠小說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還珠樓主李壽民也因此成為承先啟後、開宗立派的一代大師。」──古龍
名家推薦:著名文化評論家 陳曉林/著名武俠評論家 林保淳
蜀山劍俠傳為一部糅合神話誌怪、幻想的武俠小說
為還珠樓主畢生心血結晶且最為知名開山扛鼎代表作
以其熟悉的四川峨嵋山神奇傳說為創作背景
描寫出群仙修道、伏魔的奇幻故事
《蜀山劍俠傳》為還珠樓主著名代表作,內容敘述峨嵋派的一班年輕弟子學藝、修煉及斬妖除魔的驚險刺激遭遇。在眾弟子外出修行的過程中,不斷面對挑戰,過程中得到各式奇珍異寶,從而提昇了不少戰鬥力。《蜀山劍俠傳》李英瓊為主要人物,小說詳細敘述其從一個對武藝有興趣的普通少女,在無數機緣巧合下,得到長眉真人的「紫郢劍」,後來獲得前世摯友聖姑的一甲子功力,最後承繼道統,成為峨嵋派第三代掌門預定人選。
英瓊連誅三凶,聽神鵰在前邊長嘯,也不顧搜檢三凶屍首,忙駕劍光飛身過去。只見神鵰正站在林外一塊岩石上面,兩爪緊抓石根,兩翼展開,似飛不飛,渾身羽毛根根直豎,抖顫不已,彷彿平時抖翎發威的神氣。身旁不遠,散落著一地的小弩箭,箭頭黃色火星早已熄滅,只微微有些放光。
英瓊起初不知神鵰身受重傷,一眼看到適才妖人施放的法寶,順手便要拾取。可憐神鵰業已周身寒顫,不能奮飛,一見主人又要步牠後塵,奮起神威,一聲長嘯,倏地從岩石上躍掠下來,微微將英瓊身子一撞,撞出一兩丈遠近……

「還珠樓主運用他那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把武俠小說帶入了一個劍仙幽幻的境界,他那極為深厚的國學底子、浩瀚千變的文字能力,對道、釋、儒哲思糅合的獨到見解,無論寫景造境,敘物述人,文采繁富典麗,奇詭紛陳,每有精彩的描寫,奇句妙造,令人感覺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讀來真要屏息凝神,一氣呵成,又嘆為觀止,匪夷所思。」──溫瑞安

※【蜀山奇見聞】──「乾天火靈珠」
為純陽之寶,笑和尚自妖物身上所得。一顆鵝蛋大小的紅珠,形若圓球,赤紅似火,發出來的光華四面均亮,精光上燭九霄。因此特收入以東海鮫絲織成的寶囊中藏光,另有一根鮫絲絛,繫在頸間,一經藏寶入囊,不但不會遺失,外人也休想奪去。

作者簡介

還珠樓主(1902~1961),本名李善基,後改名為李壽民,四川長壽人。出身於書香門第,其父李元甫曾於光緒年間在蘇州做官,後辭官還鄉,靠教私塾為生。在父親悉心教導下,李壽民從小便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文學積澱頗豐。三歲讀書習字;五歲已能吟詩作文;七歲可寫丈許楹聯;九歲寫下五千言的《「一」字論》,有神童之稱。李壽民生平興趣廣泛,頗務雜學,於諸子百家、佛典道藏、醫卜星相無所不窺、無所不曉,堪稱奇才。李壽民的人生經歷跌宕曲折,傳奇色彩濃厚。十歲時,在塾師「王二爺」的帶領下多次登上峨嵋山和青城山,這些生活經歷,也為他後來最為著名的作品《蜀山劍俠傳》和《青城十九俠》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養分,對之後的小說和電影產生了深遠影響,被喻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北派五大家」之奇幻仙俠派。古龍、金庸、梁羽生,均受還珠樓主影響頗深,堪稱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金庸曾說:「飛雪連天射白鹿,不及還珠一卷書。」

目次

第一章 陰風入洞
第二章 瀰天血雨
第三章 直上蒼穹
第四章 孤身犯險
第五章 巧得玄龜
第六章 猛獸報恩
第七章 三探妖窟
第八章 初試靈珠
第九章 無心隱患
第十章 銀雨流天
第十一章 闢石孕胎
第十二章 巒山驚怪
第十三章 飛光誅蠱
第十四章 神刀化血
第十五章 玄機妙用
第十六章 縱情色界

書摘/試閱

話說英瓊走後,靈雲便問笑和尚,對金蟬同去,意下如何?
笑和尚道:「來時諸葛師兄早料及此。既有掌教夫人傳諭,不久便有妖人來盜芝血,諸位師姊不能分身,除妖之事,孽由自作,無可推委。能得蟬弟同去,又承借用朱師姊的寶鏡,已屬萬幸了。除妖日期相隔還有十多天,本想在此暫住,倘如妖人早來侵犯,還可從旁少效微勞。
「現觀柬上所言,百蠻山除妖之日,正是妖人來犯凝碧之時,兩地同時發動,勢難兼顧,在此暫住,並無用處,還是同了蟬弟先行為便。一則可以早日趕到,先觀察好了情勢,商量如何下手。二則就這十來天空閒,往成都去見見玉清道友,看看可能相助一二。她為人甚是和藹熱心,對於同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昔日共破慈雲寺,在辟邪村玉清觀中承她指示,說我一二年內必犯災劫,叫我處處留心。此番去斬妖物文蛛,承她對尉遲師弟預示先機,可惜彼時自己狂妄,未將忠言在意,才惹出亂子,犯了清規,如今想起,悔之不及。所以想在便中向她請教。大師姊如無甚吩咐,現在就想同蟬師弟告辭。」
靈雲再三留他盤桓幾日,笑和尚本不慣和女同門周旋,求助之事只限於此,無意留連,仍是執意要走。靈雲只得留他暫住一日,明日早行,和眾同門陪了他將凝碧仙景走了一遍。又囑咐金蟬許多言語。將朱文天遁鏡借過,傳了用法,交與二人。大家互相談說了一些別後經歷。
第二日清晨,笑和尚與眾同門作別道謝,約同金蟬,駕無形劍遁,先往成都飛去。到了玉清觀一看,玉清大師不在觀內。笑和尚原知事已至此,無可解脫,倒也坦然自在,並不憂急未來。轉和金蟬二人沿途擔擱,遨遊名勝,緩緩往百蠻山進發。一路上雖也管了幾件不平之事,左不過是懲戒凶頑,剷除奸惡。所遇的人,俱都是些土豪惡霸,污吏貪官,無什出色人物。以笑和尚、金蟬的本領,嬉笑怒罵,舉手便了,情節平常,不值一述。
這一日遊到滇桂交界,屈指行程,距離苦行頭陀柬上除妖日期,只有三日。笑和尚對金蟬道:「這回事情,我是犯了清規,孽由自作,卻累師弟隨我跋涉冒險。明日便是拆看柬帖之期,大後日便須趕到百蠻山去。綠袍老妖何等厲害,此去只可智取,見機行事。我如遇見不測,師弟你不比我,切不可輕易涉險,可駕劍光遁往東海,求恩師念在自幼相隨之情,寬我既往,與我報仇除害。再將我元神度去,仰仗恩師法力,轉劫托生,不致昧卻未來,就感恩不盡了。」說罷,不禁淒然。
金蟬因素昔笑和尚總是嘻嘻哈哈,從無愁容,聞言心中甚是難過。便勸慰他道:「據家母飛劍傳書,和諸葛師兄所說之言,此去凶險磨難,自是難免。至於便遭不測,慢說你來因甚厚,本領高強,就是苦行師伯自幼教養,一番苦心,平素又那樣疼愛,也決不會任你葬身妖穴。至於我更是和你情逾骨肉,除妖去惡,分所應為,更談不到感謝之言。師兄只管放心,縱不馬到成功,我想萬無一失。」
笑和尚強笑道:「多謝師弟好意。我又何嘗不知恩師用心,怎耐我平素嫉惡如仇,現時雖想謹慎從事,一入妖窟,見了那般凶殘狠毒之行,一個按捺不住,不暇計及利害輕重,稍一失慎,便遭毒手。事難逆料,蟬弟你只緊記我說的話便了。」金蟬又勸慰了一陣,二人本來天性曠達,仍和往日一樣,行行止止,隨意遊賞。
第二日行至中途,打開苦行頭陀第一封柬帖一看,除外面註明下手日期,去的路徑外,裡面只寫著:「逢石勿追,過穴莫入;血焰金蠶,以毒攻毒。」四句偈語。
二人彼此參詳了一陣。笑和尚道:「『逢石勿追』,那石不是人名,便是人姓。諸葛師兄曾說綠袍老妖手下有一惡徒,名叫唐石,曾被他妖師嚼吃了一條臂膀,本領不在辛辰子以下。恩師命我等如遇上將他打敗,不要窮追,還可說得過去。第三、四兩句,含有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之意,現時雖難深知,也可解釋,只須到時留神取巧便了。惟獨第二句『過穴莫入』,穴便是洞,這妖物文蛛明明被綠袍老妖封藏陰風洞底,要不入內,從何斬起,豈不難人?」
金蟬道:「苦行師伯預示先機,必有妙用,我等反正得去見機行事,猜他則甚?」
笑和尚道:「話不是這般說法。以前就為大意,才惹出亂子,還是謹記恩師手諭,彼此提醒的好。現在下手除妖,為期還隔一日。恩師柬帖既未禁止早去,我意欲留賢弟在此,先去探一探動靜,並不下手,稍得著一點虛實,再與師弟同去如何?」
金蟬執意不肯,定要同行。笑和尚無法,只得同了金蟬,逕往百蠻山進發。劍光迅速,不多時,已離百蠻山還有百十里之遙。那百蠻山獨峙苗疆萬山之中,四面俱是窮山惡水。嶺內迴環,叢莽密菁,參天蔽日,毒嵐煙瘴,終年籠罩。離山五七百里外,還有少數苗民,野外穴居。五七百里以內,亙古無有人蹤。除潛伏著許多毒蟲怪蟒外,連野獸都看不見一個。
二人用無形劍遁,盤空下視,見下面盡是惡雲毒煙籠罩溝谷之中,時見奇蟲大蛇之類,盤屈追逐,鱗彩斑斕,紅信焰焰。知是百毒叢聚之區,此去須與盤踞此間的絕世妖人,決一生死存亡,還未深入重地,見著這般險惡形勢,已經觸目驚心。因二人俱是初來,按照柬帖所示途徑,一路留神觀察。
正待尋找百蠻主峰陰風洞所在,忽見下面煙嵐由稀而盡,四周山勢如五丁開山,突然一齊收住,現出數千百畝方圓一片大平坂。中間一峰孤矗,高出天半,四面群山若共拱揖。萬崖斷處,盡是飛泉大瀑,從許多高低山崖缺口瀉將下去,匯成無數道寬窄清溪。從空中往下凝視,宛如數百條玉龍,掛自天半,與地面數百條匹練,圍攤在那一片平板上下,飛翔交錯,濤聲轟轟,水流淙淙,轟雷喧涵之聲,與瀑援細碎之音,織成一部鼓吹,彷彿凝碧仙瀑,有此清奇,無此壯闊,不禁大為驚異。
漸行漸近,見這主峰雖五六百畝大小,因為上豐下銳,嵯峨峻嶒,遍體都是怪松異石。山石縫中,滿生著許多草花藤蔓,五色相間,直似一個撐天錦柱,瑰麗非常。
笑和尚、金蟬從一路毒煙惡瘴上面飛了過來,萬沒料到這苗民殊域,妖邪奧區,卻有這般仙景。心中雖然互相驚異,因妖人機靈,不敢出聲,只圍在峰的上面繞行觀察。剛剛飛向西面,笑和尚一眼瞥見峰西北方高崖後,似有幾縷彩煙,裊裊飄蕩。同了金蟬飛過崖去一看,那崖背倚平板孤峰,十分高闊。崖前有百十頃山田,種著一種不知名的花草。那崖壁石色深紅,光細如玉,縱橫百十丈,寸草不生。一順溜排列著三個大圓洞,上下左右,俱是兩三寸大小窟窿,每個相隔不過尺許,遠望宛如峰案一般整齊嚴密。不時有幾縷彩煙從那許多小窟中裊裊飛揚,飄向天空。
仔細一看,那彩煙好似一種定質,並不隨風吹散,由窟中飛出,在空中搖曳了一陣,又緩緩收了回去。飛行較近,便聞著一股子奇腥,知是妖人鬧的玄虛。再一細看,崖下那一片田疇中所種的花草,花似通蕚,葉似松針,花色綠如翠玉,葉色卻似黃金一般,分罫井布,層次井然。尤其是花的大小,葉的長短,與枝幹高下,一律整齊,宛如幾千百萬萬個金針,密集一處,在陽光之下閃動;又似一片廣闊的黃金麗褥上面,點綴著百萬朵翠花,更顯縟麗。
笑和尚暗想:「久聞這裡妖孽專慣血食。奇峰仙景,還是天生。這些花田和這許多不知名的花草,分明人工種植。難道妖人吃人吃膩了,特意種些奇花來觀賞麼?」正在尋思之際,忽聽一陣怪嘯之聲,起自崖後孤峰那邊。二人連忙將劍光升高,遁入雲中,往孤峰那面一看。
只見峰腳南面一個洞中,走出二十四個奇形怪狀的高矮漢子,俱都面如白紙,沒有一絲血色,相貌猙獰,宛似出土殭屍一般。每人上身穿著一件不長不短,敞著頸口的紅衣,胸前戴著一個金圈,兩手袖長只齊時。手腕上黃毛茸茸,青筋暴露,乾瘦如柴。下身赤著一雙泥腳。手中各持一面白麻製就的小旛,血印斑斕,畫著許多符籙和赤身倒立的男女。
為首一人,面相和日前所見的妖人辛辰子相似,卻沒他高,也斷了一隻手臂,單手拿著一柄長劍,麻旛卻插在身後,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口中不住發出噓噓之聲。一個個滿身邪氣籠罩,隨著為首斷臂妖人,緩緩往前行走,宛如行屍,毫不自如。
漸漸走到崖前。那斷臂妖人先是口中喃喃,似念邪咒,倏地怪嘯了一聲。這些妖人立刻按八卦方位,分散開來,站好步數,將足一頓,升起空中,與崖頂相齊。那為首妖人忽然忙亂起來:時而單手著地,疾走如飛;時而觔斗連翻,旋轉不絕。口中咒語,也越念越疾。餘人隨聲附和,手中旛連連招展,舞起一片煙雲,喧成一片怪聲,聽著令人心頭煩悶。
似這樣約有個把時辰,日光略已偏西。那斷臂妖人將手中劍一揮,只見一道綠光,朝空中繞了一繞,隨即飛回。然後將劍還匣,取出背後麻旛,會合全體妖人,一聲怪嘯,各將空中妖旛朝下亂指。便見旛上起了一陣陰風,煙雲盡都斂去,隨旛指處,發出一縷縷的彩絲,直往花田上面拋擲,越往後越急。二十四面妖旛招展處,萬絲齊發,似輕雲出妯,春蠶抽絲般,頃刻之間,交織成一片廣大輕勻的天幕,將下面花田一齊罩住,薄如蟬翼,五色晶瑩,霧紗冰紈,光彩奪目。
透視下面花田中,翠花金葉,宛如千頃金波,湧起萬千朵翠玉蓮花。若非聞著腥風刺鼻,目睹妖人怪狀,幾疑置身西方極樂世界,見諸寶相放大奇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68
庫存: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