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總論 / 機關雜誌

10812筆商品,12/541頁
Watch Taiwan觀.臺灣第56期(2023/1):多重宇宙
滿額折
作者:編輯顧問-石文誠 主編-陳涵郁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3/01/01 裝訂:平裝
在歷史尚未書寫之前,已有不同人群、政權、帝國,在此這座島嶼交會、碰撞。不同的主體間,可能因著他人目光或行動而回望自身,重新建立或打破自我與他者的邊際,但仍稟持著自身宇宙觀持續運行,留下軌跡。本期《觀.臺灣》搭配耗時籌備近3年的「原民、漢人、官府的交織『物』語:故宮、臺博、臺史博三館聯展」,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博物館及臺史博,以臺灣史上重要的三大人群為主角,讓我們同時有機會透過飲食器物、贈禮、時尚、圖像、情慾等議題,跨越時空去了解原住民族、漢人及清朝宮廷與他們的宇宙。博物館,也像是一個獨立的小宇宙,在本次的合作中,三館如何打破次元的障壁,又對原先的宇宙產生怎樣的衝擊?我們期待與讀者一起探問這多重宇宙的平行與交會之處。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5 128
庫存 > 10
臺灣風物(第七十二卷第四期)
滿額折
出版社:台灣風物雜誌社  出版日:2022/12/31 裝訂:平裝
蒐集發表有關台灣歷史文化之論著、譯述、史料評介、史蹟介紹、書評及文化活動報導,最專業的季刊之一。
定價:180 元, 優惠價:9 162
庫存:1
臺灣文獻第73卷第04期(111/12)
滿額折
出版社: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出版日:2022/12/31 裝訂:平裝
定價:300 元, 優惠價:88 26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4期(111/12)
滿額折
作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2/12/23 裝訂:平裝
臺史博於2021年10月17日正式升格為文化部三級機構並歡慶開館十週年。《歷史臺灣》作為本館代表性學術期刊,正在進行編輯方針與業務的調整更新,期能落實博物館歷史學的新願景,並積極推動新地方學、典藏論壇、展示評論與觀眾研究等重要課題。在《歷史臺灣》第24期共收錄6篇文章:包含2篇學術論文,1篇短論與書評,3篇活動側記,皆是探究臺灣歷史文化面貌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下一期(第25期)持續邀集歷史學、博物館學、文物典藏及檢測修護、展示規劃及教育推廣等相關課題之論著,盼能累積「歷史類博物館的建構與發展」的討論基礎,竭誠歡迎相關領域專業研究者及學友踴躍賜稿。
定價:280 元, 優惠價:85 238
庫存 > 10
有荷文學雜誌第46期
滿額折
出版社:大憨蓮文化  出版日:2022/12/20 裝訂:平裝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 18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高雄文獻第十二卷第二期
滿額折
作者:許淑娟-主編  出版社: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2/12/15 裝訂:平裝
「立足南臺灣、放眼新海洋」為《高雄文獻》發刊的精神指標。 全刊分為研究論文、田野現場、文獻編譯、文化光影、大事紀要五項。研究論文是為凝聚論述的焦點,從而提煉新知識、打開新視野。田野現場、文獻編譯及文化光影則以敘述性、評介性筆調為基底,結合影像與報導,展現刊物對更廣大讀者的親近性。大事紀要則替大高雄留下重要事件的紀錄。 為保存地方文獻、推動高雄歷史研究為旨趣,充分發揮文獻蒐集、學術論述與展演評論的討論平臺,期盼透過《高雄文獻》讓高雄相關的各類知識藉此聲氣相通。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 18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當代法律12:商業事件審理法的回首與展望
滿額折
出版社:當代法律雜誌社  出版日:2022/12/09 裝訂:平裝
副總編輯的話重大商業紛爭之發生,不僅影響公司股東或債權人之權益,亦可能波及投資大眾市場,如未即時處理,甚或影響整體經商環境,降低我國經濟競爭力。是以,重大商業事件應交由統一審理商業事件之法院,以收迅速、妥適、專業處理商業紛爭之效。司法院為落實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有關「全民信賴公正專業的司法」之決議,籌劃合於我國國情之商業事件審理機制,於2019年提出商業事件審理法草案,經立法院於同年12月17日通過,總統於2020年1月15日公布,司法院並將商業事件審理法定自2021年7月1日施行,迄今施行已逾週年,今(2022)年9月2日、9月7日,《當代法律》很榮幸與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財經法中心舉辦了兩場關於「商業事件審理法施行」議題的研討會,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前司法院賴英照院長、司法院民事廳陶亞琴副廳長、政治大學方嘉麟教授致詞,並邀請到王文宇教授、方嘉麟教授、曾宛如教授、周振鋒主任主持,以及許多優秀學者、律師、會計師報告或與談。由於迴響熱烈,當代法律雜誌特別邀請到有參與此兩場研討會之周振鋒教授、陳盈如教授、楊岳平教授、郭大維教授、王晨桓所長與張雅淇律師及陳鵬光律師針對此議題提供更詳細分析的文章,希冀能讓讀者更掌握此一議題的回顧及與發展。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1
國文天地雜誌-451期(38卷第7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 臺灣古典詩社系列專輯前已述及三處百年詩社,亦觀察北部與南部民間個別詩社的發展,此次介紹創立時間於二○○○年以後,位居中部,並具有詩社性質的「梅川傳統文化學會」。 接觸「梅川」,主要係因學會舉辦有至今已十七年歷史的「大漢清韻河洛漢語朗誦吟唱大賽」。此賽規模盛大,從幼兒至社會人士,多達十餘種組別,其中也包括大學生。因結緣於比賽,也感佩學會熱情舉辦活動、用心教學傳承的信念。另一次偶遇,是在前往湖南中南大學「兩岸經典吟誦傳播與當代詩詞創作研究高峰會議」候機室中,創會理事長吳耀贇先生獨樹一格的打扮,讓筆者認出並前往問候,亦開啟更進一步的交流。 一九九四年草創「梅川詩會」,從原先談詩論詞,經年變化,也涉及書畫藝術、茶道,甚至科技與天文等不同領域。六年後,於二○○○年十二月初,正式申請為「梅川傳統文化學會」,一路走來,已近三十年。 「梅川」亦是我接觸過相當團結且具有組織性的詩社。在舉辦三屆的「全國詩社聯吟大會」中,可以看見吳老師的號召力,以及社員間團結且有效地組織人力,並完成活動的即戰力。另外,對於文化傳承上亦多元發展,不僅培育師資從小扎根,在幼稚園、國小服務的教師群,可以讓幼童自小學習;稍長至國中、高中,甚至大學端均有開班授課,薪傳絕藝,組織嚴密且精神可佩。又發行專屬會刊以及出版專書、教材,建構理論,讓學習者有所本,學習成效亦事半功倍。 本專輯收錄梅川傳統文化學會核心成員對於組織的沿革、教學內涵、舉辦活動、刊物介紹、單一活動紀實,以及個人心得的闡述。其中包含創會理事長吳耀贇暢述學會成立源流;秘書長侯美華談及加入學會與擔任幹部的心路歷程;吳駿林副理事長介紹歷年活動規劃;再由陳美玉理事長、林姿廷理事綜談吟唱教學與教材編輯;陳昭惠理事則針對參訪活動寫下個人心得;王美懿主編將梅川會刊的內容作一介紹;最後由榮譽理事林生源談及未來願景。此八篇文章可讓讀者更進一步理解學會運作,以及看見「梅川」為傳統詩學付出的努力。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第19卷第2期
滿額折
作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出版社:臺灣師大出版社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於2004年6月創刊,係半年刊。本刊之主旨以東亞為研究視野,以經典及價值理念為研究核心,以人文社會為研究脈絡,以期建立廿一世紀東亞文明與其他文明對話之基礎,並深入發掘東亞文化之核心價值。本刊內容以中、英之研究論著為主,兼及研究討論、書評及其他相關之論述。發表園地全面公開,竭誠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
定價:400 元, 優惠價:85 34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回歸線-嘉義市立美術館館刊vol.007:擴延的對話
滿額折
作者:嘉義市立美術館  出版社:嘉義市立美術館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線裝
本期專題以「擴延的對話」為題,回應展覽作品之間如何藉由策展方法,產生出得以彼此詮釋的抽象空間。本展策展人楊佳璇除了導讀張義雄、江寶珠作品,也指出兩位創作者雖然是夫妻關係,但兩者的創作方向仍隨著個人自身生命階段的轉變,而有截然不同的發展面貌。當代藝術評論者與獨立策展人蔡明君則以「身體」為題,回看過往在學校裡曾為師生關係的陳哲、侯俊明,在兩位皆以身體為主題的創作者之間,觀眾如何藉由觀察這些「身體」與彼此作品的對話過程,想像自己與身體的關係。藝評人凃倚佩以「陌異的贈予」為題,描述李錦繡與何明桂作品中,那些帶有陌生、神秘與回憶質地的敘事時刻,而在這樣唯有透過創作才能開啟的空間和時間中,作者也透過書寫,跟隨著藝術家們走入名為創造性的神秘場域。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庫存:1
古今論衡:第39期
滿額折
作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古今論衡編輯小組  出版社: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本刊為介於學術與通俗之間的半年刊,園地公開。除一般論述、報導外,特別歡迎具有探索性、討論性,甚至是爭議性的文稿。
定價:180 元, 優惠價:88 15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社區發展季刊180期:社會工作倫理議題
滿額折
作者:田基武-總編輯  出版社:衛生福利部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社區發展季刊180期(2022/12)-社會工作倫理議題社論社會工作專業使命旨在協助弱勢族群受到壓迫時的權益(right)維護,以實踐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因此,從積極與完全義務角度來看,社會工作者應為服務對象維護權益和伸張正義;從消極與不完全義務角度來看,社會工作者的服務不可侵害服務對象利益,才是合乎社會工作專業倫理(Banks, 2012)。因此,專業倫理是一個專業社群的象徵性標記,同時也是社會認可的基礎。臺灣社會工作專業化至今,在專業知識與技術層面已有大量的知識和經驗累積,看似更加「專業化」,但是在專業價值倫理議題的討論卻仍相對有限。這是相當奇怪的現象。事實上,社會工作者「要怎麼做」和「做什麼」專業服務,除了有專業價值體系做為基礎外,還有社會價值和個人生活經驗建構之集體文化價值體系;因而在問題處置情境中,常會陷入抉擇何種價值才是 「對或好(善)」的倫理困境中。任何一門專業知識技術的運用,背後均隱藏著一系列價值性目標;除了影響社會工作者對於問題處置善惡對錯判斷之外,更會決定實務工作者的專業服務態度。因此,社會工作者對專業價值倫理的認識、熟悉、認同,以及面對倫理困境的覺察、辨析、討論與決策能力均相當重要。舉例來說,決定經濟弱勢家庭是否獲得補助,又應當獲得何種協助,不只有評估家庭經濟收支是否符合規定標準,也取決於社會工作者對於弱勢家庭及兒少家庭生活處境感受關注的程度、資源熟悉度,以及各項協同合作系統之間的關係維護和開發工作的落實度,當然也涉及「我需要『做這麼多嗎?』」等一系列職業角色認知和職業道德等議題。因此,一位真正專業的社會工作者除了要具備倫理意識之外,更重要的擁有倫理辯證(justification)和判斷力,才能正確、適當且善用專業制度賦予的行政裁量權,表現專業自主性。然而,這種理想境界不容易出現。專業服務的現實場域中,人性、文化規範、個人價值偏好、知識水準、組織管理等等因素交互影響下,會使人明知不可以這樣做,或這樣做不對時,卻發生濫權、瀆職或怠職等業務過失(malpractice)情事。 在專業服務輸送過程中,雖然社會工作者都知道要重視服務對象之需求和保障權益,要切切實實的落實服務對象的知情同意。然而,研究顯示社會工作者的業務過失或道德解離,是與機構管理制度和機構管理者的德行有密切正相關。反觀當前社會工作專業倫理規範對象和內容,卻只以
定價:150 元, 優惠價:1 1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臺灣博物季刊第156期
滿額折
出版社:臺灣博物館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定價:125 元, 優惠價:95 11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8期
滿額折
作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編輯委員會-主編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本期共收錄論文三篇:林亨芬著〈取締與維權:日本對南滿馬賊問題的認識及肆應(1904-1922)〉、趙帥著〈五四運動中的學生、黨派與輿論──以傅斯年、羅家倫被誣一事為中心〉、余敏玲著〈中共批評與自我批評初期運作之蘇聯因素〉,及書評二篇:王天馳撰〈キム・ハンバク(Kim Hanbark),《配流刑の時代──清朝と刑罰》〉、盛差偲撰〈周錫瑞(Joseph W. Esherick)著,石岩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編輯部校,《意外的聖地:陝甘革命的起源》〉。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自然保育季刊第120期─冬季刊(111/12)
滿額折
出版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自然保育季刊夏季刊2022年12月 第120期NATURE CONSERVATION QUARTERLY NO.120 DEC. 2022/ WINTER目錄CONTENTS 專論ARTICLES 4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成立三十年的未來展望Future prospects of Endemic Species Research Institute on the basis of its 30-year history李先祐、楊嘉棟Hsien-Yu Lee . Jia-Dong Yang 20臺灣陸域哺乳類動物三十年的研究進展Progress of terrestrial mammals research in Taiwan in the past 30 years鄭錫奇、許家維、陳宏彰、張簡琳玟Hsi-Chi Cheng . Chia-Wei Hsu . Hung-Chang Chen . Lin-Wen ChangChien 38臺灣公民科學現況與未來挑戰Citizen science in Taiwan: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challenges林德恩Te-En Lin 特輯REPORTS 50麻雀在哪裡?藉由社群活動提升公民科學計畫的資料品質Where are Eurasian Tree Sparrows? Improving data quality of the citizen science project through social media events呂立中、張安瑜、林瑞興、吳世鴻、陳宛均Li-Chung Lu . An-Yu Chang . Ruey-Shing Lin . Shih-Hung Wu . Wan-Jyun Chen 60那些年我們認不出來的鳳尾蕨——傅氏鳳尾蕨群The brake ferns used to be difficult for identification-Pteris fauriei group趙怡姍、黃曜謀、呂碧鳳Yi-Shan Chao . Yao-Moan Huang . Pi-Fong Lu 70琉球嶼的維管束植物新見New additions to the vascular plants o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5 12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奧秘海洋116期:海洋生物繁殖術
滿額折
作者: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出版社:海生館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你養過魚嗎?有養魚經驗的讀者們都知道,要將成魚照護好,直到牠們安居樂業、產下魚寶寶,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而海洋世界裡的「生育率」不只是生物們的家務事,也將會影響人類世界裡的糧食、氣候等重要議題,因此研究海洋生物怎麼生、如何生、生出來的寶寶又要如何照顧,成為一門重要的學問!《奧秘海洋》116期以《海洋生物繁殖術》為題,邀請多位專家介紹繁養殖科學與其應用,主題囊括珊瑚礁魚類、「水族清道夫」大和藻蝦,以及重要經濟性魚類石斑魚、結合AI技術養殖蝦類等,同時介紹哪些生物已經成功在海生館「安家立業」。本期也收錄今年度海生館舉辦的「教師海洋教育心得徵文活動」前三名得獎作品,期盼啟發更多老師一同加入海洋教育的行列。邀請您翻開本期《奧秘海洋》,一起發掘海洋生物繁養殖的奧秘吧!本期精選內容★ 專題報導〈珊瑚礁魚養成記,為海洋培育下一代〉-專訪海生館生物馴養組主任 呂明毅★ 專題報導〈一步步教您養出水族清道夫,在家也能繁殖大和藻蝦!〉-海生館生物馴養組 陳慧婷、韓僑權★ 專題報導〈替海生館生物打造一個安居樂業的家〉-海生館科教組 陳勇輝★ 專題報導〈從實驗室到餐桌——水產試驗所在重要海水魚類繁養殖研究之進展〉-水產試驗所 邱沛盛、朱永桐、黃政軒、許晉榮★ 專題報導〈當AI進入傳統水產養殖產業〉-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 謝學函、洪慶章★ 教師徵文特輯〈2022第三屆臺灣科學節教師海洋教育心得徵文活動成果——新的學期,來點不一樣的海洋教育吧!〉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到《奧秘海洋》探索海洋的奧秘!
定價:39 元, 優惠價:1 39
庫存:2
故宮文物月刊第477期
滿額折
出版社:故宮博物院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定價:200 元, 優惠價:88 17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歷史文物315期―第32卷第4期:書法與他們的舞臺(111/12)
滿額折
作者:國立歷史博物館  出版社:國立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歷史文物》季刊以培養國人藝術、歷史、文物與博物館學知識,提昇美學素養為宗旨,為多元的文化藝術性刊物。自2020年度起全新改版,以「知性的.感性的.趣味的」為刊物方針,致力打造為藝術文物界的傳記文學刊物。314期封面故事「書法與他們的舞臺」,值史博館67週年館慶,回首史博館作為藝文舞臺一路以來的種種。舞臺指史博館,其草創於1955 年,是當時少見的藝術公共空間,舉辦過許多重要的書法展覽與交流活動,此一藝文舞臺的角色很榮幸一直扮演到今日。舞臺也更廣泛地指向當今藝文環境,在書法脫離日常書寫的原生脈絡、走向藝術的今日,書家的關懷為何?書法又以怎樣的方式存在,甚至應用於生活?首先由史博館2 位資深研究人員蔡耀慶與周妙齡,翻開館藏于右任與張大千書法名跡,從中看出2 位大師不凡的書藝神采及當年與史博館的互動。接著由書法教育工作者許方怡小姐,講述開啟雅集書法團體風尚的「十人書會」,書會在史博館展覽達9 次之多,想見一時之盛。同時,我們也關懷書法在當代的發展,走訪遊走於傳統與現代書藝的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黃智陽院長、將書法帶入設計跨域視野的書幀設計師何佳興,與結合文學與書寫的書法詩人何景窗,請他們分享思考與關懷,以及如何從實踐中開拓書法的各種可能性。另外也邀請了10 位不同年齡層的書法家,為讀者推介10 件不可錯過的史博館典藏書法名跡。封面故事外,「藝文視角」專欄,聽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施如芳助理教授,細說以文物場景為憑,歷史成戲更感人。「注目焦點」由研究人員楊真皓介紹史博館參與文化部走讀臺灣活動,以「尋樂.城南」帶領讀者一起走踏臺北城南周邊的藝術、人文地景與風景。此外,「臺灣藝術前輩身影」訪問從事書法創作逾半世紀的杜忠誥教授,杜教授博涉各門學問,主張深掘傳統與開創出新雙軌並進,認為學習書法有如修行,更透露寫好書法的祕訣,想知道就來本期找答案吧!
定價:200 元, 優惠價:88 176
庫存:5
臺灣出版與閱讀:111年第4期
滿額折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中心)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專題企畫- AI創新 數位浪濤下的人文弄潮遊 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與圖書館服務 聊天機器人與悅讀 人文,數據與靈感——文學是一門「好臺誌」 從第六感裝置到AI:談出版的多重宇宙應用在想象中想像人工智能 借力AI,開擴閱讀視野! 當AI可以取代人類統治世界 讓AI帶你重拾詩本──少女詩人小冰的創作歷程 文組生與程式的距離——從零開始寫程式的想法與工具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8 132
庫存:2
傳藝季刊 No.143(冬季號)
85折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傳統藝術的場域就像運動場般,大家亦敵、亦師、亦友,每一個團體都有自己的表演方式,相互競爭,又在這個環境當中相互扶持,共同前進 ...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5 128
庫存:2
  • 1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54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