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宗教類 / 佛教佈教及信仰生活

2239筆,1/112頁
慈航法師開示語錄:菩提心影 人生篇
79折
作者:慈航法師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5/06/01 裝訂:平裝
佛法誠難言哉!「順俗則乖真」,「契真則違俗」。求其應機、當理,事固非易。雖淡乎無味,理合見笑於下士;而眾生多愚,曷若婆婆和和,以方便為門而導令漸入哉!法師之說法也,義務通俗,說必可聽;粗言細語,莫不隨心敷奏,裴然成章。時復假以因明量論,用堅信者之情。所列表式,尤見左右逢源,縱橫無礙之妙,方便化俗之功,實有足多者。若泥跡以求之,拘於教量,則失之此老矣。
預購中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600 元, 優惠價:79 474
談內學研究:內學年刊第2輯
79折
作者:支那內學院 編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5/06/01 裝訂:平裝
內學年刊為支那內學院發行的佛教研究刊物,相當於該院的學報。據傳共有六輯,然坊間所見,僅有四輯,1975年台灣坊間有流通本(鼎文版),將四輯結集成一冊,即以「內學年刊」之名行世。其中所收諸文之作者,皆為支那內學院成員,亦為當時之著名佛教學者。如歐陽漸、蒙文通、呂澂、王恩洋、湯用彤、聶耦庚、熊十力、梅光羲等人。作者以居士為主,出家人甚為少見。茲列各輯要目如下︰(1)第一輯︰今日之佛法研究、心學大意、中國禪學考、顯揚聖教論大意、成立唯識義、雜阿含經刊定記、釋迦時代之外道等。(2)第二輯︰談內學研究、龍樹法相學、楞伽疏決、雜阿含經蘊誦略釋、攝論大意、西藏傳本攝大乘論、起信論唯識釋質疑、阿毗達磨汎論、南傳小乘部執、經部義、日本相宗古德著述略表等。(3)第三輯︰支那內學院院訓釋、諸家戒本通論、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入論十四因過解等。(4)第四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南傳念安般經、觀所緣釋論會譯,集量論釋略抄、因明正理門論本證文、因輪論圖解等。
預購中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9 355
打造強韌內在的少林精神:歐洲掌門人給你的13個日常練習
滿額折
作者:釋恆義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2025/05/01 裝訂:平裝
你的人生需要少林精神!享譽國際的傳奇入世高僧首度出書結合心靈修練和身體鍛鍊引導內外兼修的13道身心練習突破10萬冊德國暢銷書!相關影片上億次數觀覽!TED近2千萬人次瀏覽!讀者好評:雖然沒練少林武功,光讀本書就讓我醒腦、全身舒暢!釋恆義,充滿傳奇色彩的歐洲少林寺掌門人!他是難民之子、黑道保鑣、雙學位學士、千人一遇的武僧、歐洲少林寺創辦人,更是擁有高知名度的歐美意見領袖、心靈導師。如今,他要透過流傳千年的「少林精神」,帶你在人生的萬丈波瀾中隨遇而安,擁有堅定不移、主宰自我的內在韌性與外在力量!人生波瀾壯闊的歐洲少林寺掌門,引領你──用「少林精神」激發潛藏的力量,徹底改造人生人生充滿健康與疾病、獲得與失去等高峰與低谷,能夠學會在其中保持和諧與平衡,你將穩若泰山、堅不可摧。而這個沉靜心靈、壯大自己的最佳捷徑,就是擁有──「少林精神」!身為出生於德國的寮國難民之子,釋恆義4歲就被父親送至歐洲少林學院習武多年,師父們皆認定他是每千人才會出現一位的真正武者。21歲時被賦予法名「釋恆義」,致力於發揚少林傳統。後因對寺方的政治操作和觀念分歧感到失望而離開,赴大學攻讀經濟和機械工程。但內心強烈渴求探索新事物,便退學到羅馬尼亞展開流浪生涯,經歷了一段紙醉金迷、狂野又黑暗的時光。靠著武術,他在黑社會站穩腳步,但在一次生死格鬥中,一顆子彈讓他自以為「無人能傷我毫髮」的安全感徹底瓦解。他察覺自己未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遠離了少林精神。返回德國完成兩個學位後,他克服萬難,在家鄉建立了歐洲少林寺,成為掌門人。少林非拳,少林是禪。第一本結合武學、佛學的身心靈修練書!提到少林,多數人聯想到的是功夫。殊不知少林武學的源起,是來自高僧在長期閉關時,為了讓身心一致,內心不動搖,而發展出來的一種獨特、充滿禪意的學問。在本書中,釋恆義將少林精神,從自省內觀,到強身健體的外在覺察,化為日常練習,成為一本蘊含數百年知識的人生建議書!書中有簡單的武術練習,但只是為了鍛鍊你的心智,讓你從內到外,擁有堅而不摧的力量!【專業推薦】田定豐│心理諮詢師、聲波療癒師李崇義│薩提爾模式溝通講師周志建│山隱中的療癒師、故事療癒作家‧當我們能穩定內在核心力量與外顯的形象合一,你的人生就能擁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從這本打造強韌內在的少林精神的13個練習,來鍛鍊更強大的自己。(田定豐)‧你是如何觀察人的?好、壞、正義與邪惡是否是你常用的標籤?練
庫存 > 10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9 355
解脫奧義書
滿額折
作者:一願法師  出版社:樹人出版  出版日:2025/05/01 裝訂:平裝
◎人人皆可成佛,此為法華妙義,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自知作佛,決定無疑。◎佛是人天導師,圓滿無上正等正覺之人。因大慈悲心故,教導眾生出生死苦海,畢竟成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斷惡為功;眾善奉行,善滿為德。自淨其意,是修行的妙法!佛門無量義,以淨為本,一切諸佛皆如是教導。‧‧‧ ‧‧‧ ‧‧‧ 眾生本具佛性,大徹大悟之後方知本來面目是佛。心中常念阿彌陀佛,與佛相應同願同行,人人之清淨佛性本是阿彌陀佛。‧‧‧ ‧‧‧ ‧‧‧ 心為萬法之門,心為自在之門,心為解脫之門,心為成佛之門。故知心為解脫之不二法門,佛開八萬四千法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皆為了一切眾生心之解脫。心生則種種煩惱生,故「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心迷故生,煩惱生生不息,心悟則無生,諸法空相無造作。◎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574379.pdf
庫存:7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9 237
心學大意:內學年刊第1輯
79折
作者:支那內學院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5/05/01 裝訂:平裝
內學年刊為支那內學院發行的佛教研究刊物,相當於該院的學報。據傳共有六輯,然坊間所見,僅有四輯,1975年台灣坊間有流通本(鼎文版),將四輯結集成一冊,即以「內學年刊」之名行世。其中所收諸文之作者,皆為支那內學院成員,亦為當時之著名佛教學者。如歐陽漸、蒙文通、呂澂、王恩洋、湯用彤、聶耦庚、熊十力、梅光羲等人。作者以居士為主,出家人甚為少見。
庫存:2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9 300
隆根法師開示語錄
79折
作者:隆根法師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5/05/01 裝訂:平裝
這一本開示錄,原書名是《佛學通解》,這是隆根長老數年來從事宏法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替一般學佛大眾解釋佛法的方便。為何信佛,怎樣學佛,佛法對人間的益處,佛法對人生宇宙的看法,念佛的意義怎樣……這些在專論佛法的書籍裏是不易讀到的;但在這一本開示錄中都有了明澈的說明。
庫存:2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320 元, 優惠價:79 252
解脫奧義書(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一願法師  出版社:樹人出版(白象)  出版日:2025/05/01 裝訂:電子書
◎人人皆可成佛,此為法華妙義,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自知作佛,決定無疑。 ◎佛是人天導師,圓滿無上正等正覺之人。因大慈悲心故,教導眾生出生死苦海,畢竟成佛。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斷惡為功; 眾善奉行,善滿為德。 自淨其意,是修行的妙法! 佛門無量義,以淨為本, 一切諸佛皆如是教導。 ‧‧‧ ‧‧‧ ‧‧‧ 眾生本具佛性,大徹大悟之後方知本來面目是佛。 心中常念阿彌陀佛,與佛相應同願同行, 人人之清淨佛性本是阿彌陀佛。 ‧‧‧ ‧‧‧ ‧‧‧ 心為萬法之門,心為自在之門,心為解脫之門,心為成佛之門。 故知心為解脫之不二法門,佛開八萬四千法門,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皆為了一切眾生心之解脫。 心生則種種煩惱生,故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 心迷故生,煩惱生生不息,心悟則無生,諸法空相無造作。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 210
慈悲:時時歡喜,處處安身:靜思心靈小語(中英對照,附靜思小語隨機藏書票+限量書籤放大鏡)【精裝限量版】
滿額折
作者:釋證嚴-著; 李屏賓-攝影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5/04/22 裝訂:精裝
慈悲,是真正的愛,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只是愛人,更要愛天地萬物與眾生。「時時保持快樂的心境,把快樂的氣氛散布給四周的人,此即『慈』;眾生有苦難能及時為其拔除,此即『悲』。」──錄自《靜思語.第二集》 慈,是「與樂」;悲,為「拔苦」:你有痛苦,我願意為你拔除、願意帶給你快樂,這就是「慈悲」。慈悲,是感受自己與萬事萬物相互依存,全然的投入和奉獻自己。慈悲,也是一切眾生共有的財富,人間有了慈悲的光明,世界才能充滿溫暖的希望。 本書選自證嚴法師《靜思語》、《靜思語‧十在心路》等書中近百則與「慈悲」有關的智慧語錄,以及「光影詩人」李屏賓工作之餘拍攝的精采作品。精簡智慧的短語,加上細膩又具詩意的美好影像,透過視覺的盛宴與文字的智慧之美,自我觀察與練習,找回最溫暖的那一念心。
庫存 > 10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550 元, 優惠價:79 434
戒律與佛教命脈:標宗顯德篇(2)(電子書)
60折
  • 電子書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出版社(宇河)  出版日:2025/04/17 裝訂:電子書
戒為無上菩提本 是佛教修行的根本 更是佛教命脈 沒有戒律就沒有修行 《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云:「假使遍四天下,滿中辟支佛獨覺,譬如竹葦、甘蔗、稻麻。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滿十千年,復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樂具給足如前,乃至滅度之後,收其舍利起七寶塔,一一寶塔,皆以華香、伎樂、燈燭、繒蓋、幢幡,種種供養。於意云何?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 佛言:「阿難!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淨心,作如是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所得功德,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億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有人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一彈指頃能受十善,受已修行,以是因緣得無量無邊功德。 「阿難!若復有人能一日一夜,受八戒齋已,如說修行,所得功德勝前福德,千倍、萬倍、百千萬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可見戒乃是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而佛教之根本精神亦在於戒律的尊嚴。因此,為佛弟子,不論在家、出家,均當受持清淨戒法。 從本篇標題可以看出,其內容主要由標宗和顯德兩大部分組成。 標宗,即標出本鈔宗旨。《行事鈔》全稱《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立足律藏,以戒為宗,其中又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律藏的所有內容,如《四分律》《五分律》等。戒體是通過如法受戒,將戒法納入心田而形成防非止惡的自製力。戒行是依戒體建立的持戒行為。戒相是由如法持戒所表現的外在威儀。 顯德,即顯示受持戒律的功德。本篇主要從兩方面加以說明:一是順應戒律有哪些功德,一是違背戒律有哪些過患。按律宗的判教,將釋尊一代時教判為化教、制教兩種。化教為三藏中經藏、論藏的內容,開示佛法義理及止觀修習,達到化世導俗的功效。制教為三藏中律藏的內容,通過戒律規範三業行為,從而調整心行,趣向解脫。《行事鈔》中,道宣律師廣泛引用經、律、論三藏典籍,會通化制二教,對以上問題作了詳細闡述。學習《標宗顯德篇》,將使我們深入認識戒律在修行中的作用,以及戒律對住持正法的意義。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0 元, 優惠價:6 168
認識戒律(1)(電子書)
60折
  • 電子書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出版社(宇河)  出版日:2025/04/17 裝訂:電子書
佛不在,戒在等於佛在 佛言:「以戒為師。」 阿難問佛:「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大眾以何為師呢?」佛言:「以戒為師。」是時大眾寂然無聲,守護世尊直至最後一刻。世尊復以大悲心,殷殷付囑弟子修行之要,第一重要即是「持戒」。 如何修學戒律?以往,學人往往把戒律孤立起來修學,甚至將戒律當作一切,只見戒律而不見佛法,使持戒修行成為一種形式,或片面而孤立的現象。事實上,戒律只是佛法修學體系的一個基礎,必須將其放在整個修學體系中去理解,才能更好地學戒、持戒。在此,我想從佛法修學的五大要素,來談談如何修學戒律。 皈依,是持戒的靈魂。 我們受戒是從皈依中獲得戒體。比如五戒、八戒、沙彌十戒,都是從三皈中得到戒體。所以在受持五戒、八戒等儀軌中都有皈依的內容,分別為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 比丘戒也不例外。僧團成立之初,僧眾曾依“三語”受戒。只要對三寶生起信心,對著僧團三稱“我某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今於如來所出家,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所尊”,就能獲得比丘戒體。後來,因為眾生的根機、信心都 不如從前,才形成羯磨受戒的方式,通過隆重的儀軌,使受戒者納法於心。 但皈依始終是戒律的靈魂。惟有對三寶具足信心,戒律才能產生相應的效果。有多少信心,就會有多少持戒的自覺性。如果不是佛教徒,對三寶沒有信心,戒律對他們就只是一些條文而已,並無多少實際作用。 所以,我們受戒前必須對三寶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否則就無法得到戒體。惟有深信三寶,對三寶所發的誓言才會產生效應,不然可能只是說說而已。如果有一天三寶在我們心目中失去地位,那麼,曾經對三寶所做的宣誓也就難以產生效應了。 可見,戒體完全建立在我們對三寶的信心之上,建立在皈依的基礎上。所以我們皈依之後還要不斷修習皈依,以此堅固道心,強化戒體力量。一旦信心減弱,戒體的基石就會隨之動搖,戒律在我們心中也將失去分量。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0 元, 優惠價:6 168
僧伽禮儀及塔像製造-僧像致敬篇(3)(電子書)
60折
  • 電子書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出版社(宇河)  出版日:2025/04/17 裝訂:電子書
在修行中如何做到即「專注」又「放鬆」! 「恭敬」可讓行者立即進入「即專注又放鬆」的狀態 恭敬三寶是入道的基礎,禮敬是入道的前行 整個佛法的修學,需要從皈依三寶開始。事實上,這也是修學不可或缺的根本。若不曾對此引起足夠重視,便會失去立足之地,遑論其他? 三寶雖有種種差別,如住持三寶、化相三寶、理體三寶、一體三寶、自性三寶等,但佛法在世間的流傳,主要靠住持三寶,也就是佛教造像、三藏經典、現前僧人。皈依的修行也是從禮敬住持三寶開始,所以在《標宗顯德篇》之後,接著要講《僧像致敬篇》。這一順序和《行事鈔》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據修學次第所作的調整。 僧像致敬,簡言之,就是對僧眾和佛像的禮敬。「僧像「為所敬的物件,「致敬「為表達敬意的方式。 作為一個僧人,在僧團中如何與其他僧人相處?如何恭敬長輩、愛護晚輩?這就需要遵循相應的禮儀。在佛教中,這些禮儀都含攝於戒律範疇,由此指導我們的行為,使之符合法的規範。所以說,戒律就是僧人處世的準則,行為的指南。 除了介紹僧人相處的原則,本篇還有相當篇幅是對佛像的禮敬。佛陀已經入滅,我們無緣直接依止佛陀,親聆教法。千百年來,佛子們都是以佛像、塔廟作為三寶住世的象徵。那麼,我們怎樣通過對佛像的恭敬完成皈依的修行?怎樣通過對塔廟的朝禮深化皈依的力度? 這又涉及另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如法地塑造佛像、營建塔廟?我們能否對佛像生起恭敬心,除了自身因素外,與造像本身是否莊嚴如法也有一定關係。尤其對初入佛門或尚未具足信仰的人而言,外相更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凡夫是很著相的,許多人正是因為看到佛像的相好莊嚴,看到寺院的清幽超塵,才對佛法心生好感,最終走入佛門。反之,也有不少人因為看到一些不如法的造像而心生鄙薄,視佛教為愚夫愚婦式的迷信。 《僧像致敬篇》大體分為兩章。第一章,說明怎樣恭敬僧人及佛像。第二章,說明怎樣如法地營造佛像、佛塔及寺院。以下,我們看正文內容。 法軌被時,景仰斯立。謙恭斂敬,俗禮命章。遜恪攝儀,道宗爰始。豈以形服標異,而得倨慢無知。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故《增一》雲:「有慚愧二法住世,則相恭敬,是故比丘當勤共學。「比時移情淡,禮義雲亡。鄙末之小僧,妄參眾首。眉壽之大德,奄就下行。以武力為智能,指文華為英彥。如斯冒罔,孰可言哉!故輒略提引,永成明誡。 這一段屬於引言,說明撰寫《僧像致敬篇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20 元, 優惠價:6 192
僧伽的定期潛修(9):安居策修篇(電子書)
60折
  • 電子書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出版社(宇河)  出版日:2025/04/17 裝訂:電子書
停止到處雲遊三個月 出家僧伽安居一處 精進聞思,勤修道業 安居,也叫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按印度的傳統,一年分為三季,每季四個月,分別是熱季、雨季和涼季。從這些名稱中,就可看出各自的氣候特點,即炎熱、多雨和涼爽。以中國的農曆計算,四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這段時間為雨季。在此期間,僧人不能外出參學,而應定居一處,精進聞思,勤修道業,於戒定慧三學有所增長。 安居並不是佛教特有的,而是印度各宗教共有的傳統。佛教僧團成立之初,並沒有安居制度。律典記載,當時有些僧人終年在外雲遊,在雨季,由於暴雨漲水,涉水行路時就會漂失衣缽、坐具等,狼狽不堪,威儀頓失。結果引起居士們的譏嫌,認為鳥獸都有巢窟住處,僧人也應該定期潛修。所以,佛陀就確立了安居制度,規定僧人在每年雨季有三個月的定期專修,聞思法義,靜坐禪觀。安居的另一個緣起,則是為了避免傷害生命。因為夏季是草木生長、動物繁殖的季節,四處都是蟲蟻,行走在外,容易踐踏草木,斷他命根。只在特定範圍內活動,也是為了護生起見。 對於今天的出家人來說,安居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出家人事務繁忙,如果終年忙於做事,沒有一定時間用來專修,以此增長道業,檢討心行,時間長了,很容易陷入做事的串習中,做出一堆名聞利養和人我是非,甚至和在家人沒有多少差別。 本篇名為“安居策修”,安居,即在事先劃定的界內安住,不能隨意外出。當然,有特殊情況也可請假,稱為受日。策修,即勤策三業,進修心行。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滅除。《資持記》的解說,是“形心攝靜曰安,要期在住曰居;隨時警勵曰策,三業逐善曰修”,非常精闢。 夫靜處思微,道之正軌。理須假日追功,策進心行。隨緣托處,志唯尚益。不許馳散,亂道妨業。故《律》通制三時,意存據道。 文偏約夏月,情在三過:一、無事遊行,妨修出業。二、損傷物命,違慈實深。三、所為既非,故招世謗。以斯之過,教興在茲。 然諸義不無,指歸護命故,夏中方尺之地,悉並有蟲。即《正法念經》 雲:夏中除大小便,餘則加趺而坐。 故知護命為重,佛深制之。必反聖言,罪在不請。結業自纏,永流苦海。極誡如此,依文敬之。 初中分五:一、安居緣,二、分房法,三、作法不同,四、夏內遇緣成不,五、迦提五利,解界是非。 首先,道宣律師通過前言說明了安居的意義和作用。 “夫靜處思微,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30 元, 優惠價:6 198
覺照在當下:二十世紀泰國最傑出女修行人的殊勝法教
79折
作者:優婆夷紀.那那蓉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2025/04/17 裝訂:平裝
不論發生什麼事,只要專注地加以覺照,心便停下來,不再黏著,獲得自由。明白這個方法便是消滅一切逼迫之道。優婆夷紀.那那蓉老師自一九四五年開始在泰國的皇園山禪修,深受泰國高僧阿姜查的啟發,擁有堅定的信仰與堅韌的精神,是泰國二十世紀指導佛法修學最了不起的女教師。本書內容取自紀老師自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七七年間的即席開示,她不斷強調一切事物不過是在生起、持續和消滅中循環,根本不值得執取,進而引領讀者專注地向內觀察自己的心,以調伏並放下因貪心、驕慢而生的煩惱,發掘空的真義。紀老師的開示蘊含了珍貴的佛法教示,實在直接而切中要點,平易近人而一語中的,簡潔有力而寓義深遠,鼓勵我們用誠懇、智慧及精進的毅力,以超越痛苦和愚痴為目標,不間斷地修行,必定能讓心靈更清明、更平靜,體會到釋放心靈重擔後的喜悅。
庫存:5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9 276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優婆夷紀.那那蓉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2025/04/15 裝訂:電子書
不論發生什麼事,只要專注地加以覺照, 心便停下來,不再黏著,獲得自由。 明白這個方法便是消滅一切逼迫之道。 優婆夷紀.那那蓉老師自一九四五年開始在泰國的皇園山禪修,深受泰國高僧阿姜查的啟發,擁有堅定的信仰與堅韌的精神,是泰國二十世紀指導佛法修學最了不起的女教師。 本書內容取自紀老師自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七七年間的即席開示,她不斷強調一切事物不過是在生起、持續和消滅中循環,根本不值得執取,進而引領讀者專注地向內觀察自己的心,以調伏並放下因貪心、驕慢而生的煩惱,發掘空的真義。 紀老師的開示蘊含了珍貴的佛法教示,實在直接而切中要點,平易近人而一語中的,簡潔有力而寓義深遠,鼓勵我們用誠懇、智慧及精進的毅力,以超越痛苦和愚痴為目標,不間斷地修行,必定能讓心靈更清明、更平靜,體會到釋放心靈重擔後的喜悅。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70 元, 優惠價:1 270
松樹下的問答:漫漫語花
79折
作者:盧勝彥  出版社:財團法人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2025/04/14 裝訂:平裝
作者在美國西雅圖的住家(南山雅舍),其四周全是松樹。所以從他的書房,望出去,全是筆直的巨松,他等於每日是在松樹下寫書。他同時也發覺到自己已是一棵老松樹,不畏懼什麼了。自勉每天做一點有意義的事,寫一點有意義的文章,修行有意義的法。 《松樹下的問答》,也就是作者每日一篇的問答集,是在松樹下書房所回答弟子的提問,因而得名。他無非盼望這些問題的解說,能帶給弟子們在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八正道」中的正念。作者也願這本《松樹下的問答》,能給有緣的眾生,得到自己覺悟真理的解脫,讓眾生脫離「苦海」。期望大家都有益,也能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見我書者見我心 眾多煩惱便除清 從此脫去生死事 可出三界入佛海 一心三昧是靈物 俗人不知將此埋 電光一閃得領悟 拋棄煩惱與塵埃 書中在弟子與蓮生活佛一問一答間,就可讓您得到自己覺悟真理、脫離「苦海」, 您還遲疑甚麼呢? 本書附贈蓮生活佛複製畫一幅
庫存 > 10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260 元, 優惠價:79 205
當下,繁花盛開【30 週年全新增訂版】
79折
作者:喬.卡巴金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  出版日:2025/03/28 裝訂:平裝
正念大師卡巴金暢銷全球著作,全新增訂回應當今世局,安撫動盪的人心快速奔忙、茫又盲的你,停下來了嗎?正念減壓療法創始人卡巴金博士的經典之作《當下,繁花盛開》,1994年出版以來便長銷不墜。在全新增訂版中,卡巴金不僅淬煉正念的體驗和社會觀察,還揉合了細膩的佛法體悟,回應當今時局與人心。「該覺醒了!」卡巴金疾呼,混亂的世局,正是內在覺醒的契機。今天,我們比以前更需要這本書──篇幅輕巧、字字珠璣,及時的靜心方式讓我們立即停下、專注當下、覺察自身。除了正念的基礎概念、靜心姿勢以及應用法,本書更提供隨處可試的小練習,實踐「正念即日常」──不需嚴謹的學習,信手拈來即能終止煩亂心思,走向純粹醒覺。給現代人忙亂時刻的靜心提點☉ 當你憤怒握拳,試著覺察感受其中的能量:緊繃、憤怒、仇恨……☉ 開門、坐下、找手機、上廁所,都可放慢腳步,將日常動作化為覺察當下的契機。☉對執著與排斥保持正念,勇於直面恐懼核心,擺脫苦痛輪迴,獲得解脫。☉任何時刻都可修習正念,呼吸時、餵貓時、洗碗時、上樓梯時……這本書對我意義非凡,願它對你們亦然。本書不只是原版的全新升級版,更是一份鼓勵將正念融入日常、讓其成為生活核心的邀請。──本書作者卡巴金博士致台灣讀者十多年來的教學成果讓我更確信,它除了是卡巴金博士全球最暢銷的一本書,更是當代正念心法最重要的著作。──台灣正念工坊創辦人 陳德中為了回應世界的迅速變化,卡巴金博士修訂了部分內容,使新版能與當代讀者產生更深的共鳴。──祈光光訊息技術顧問 林俊言自鼐法師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分析師林俊言|中醫師、祈光光訊息技術顧問胡因夢|身心靈工作者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創辦人蔡昌雄|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鄭振煌|中華維鬘學會名譽理事長──── 誠摯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庫存:3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460 元, 優惠價:79 363
蔬果樂活繪圖ABC:B冊
79折
作者:覺年法師  出版社:香海文化  出版日:2025/03/25 裝訂:平裝
覺年法師辛勤耕耘蔬花水果化為禪畫男女老幼歡喜筆繪療癒心田開啟智慧天地恩澤以孕育萬物,生物之間共生共榮,蔬果是天地寶藏,亦是人類樂活的必備條件,《蔬果樂活繪圖ABC》延續《生命探索繪圖ABC》系列,透過蔬果與生命的連結探索人生處世之道。《蔬果樂活繪圖ABC》共有三冊,B冊共有28篇,內容皆是日常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五穀雜糧,如花生、咖啡、小麥等等,也是人類生存重要的營養來源!作者覺年法師以「感恩惜福」為主軸、以星雲大師所著的《佛光菜根譚》為創作理路,將每一種蔬果的不同特性,賦予正能量的寓意和果語,例如:蘋果寓意平安,鳳梨意含興旺。透過Q版的蔬果繪圖,並參考《本草綱目》及《維基百科》等資料創作趣味的古老傳說及創意故事,於圖文體驗中進行生命探索對話。這套系列繪圖本,除了欣賞閱讀,讀者也可以塗上自己喜愛的色彩,藉由塗鴉或著色過程使身心靈得以舒展;經由實作更加珍惜餐桌上的食物,感恩惜福愛地球!
庫存:4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250 元, 優惠價:79 197
蔬果樂活繪圖ABC:C冊
79折
作者:覺年法師  出版社:香海文化  出版日:2025/03/25 裝訂:平裝
覺年法師辛勤耕耘蔬花水果化為禪畫男女老幼歡喜筆繪療癒心田開啟智慧天地恩澤以孕育萬物,生物之間共生共榮,蔬果是天地寶藏,亦是人類樂活的必備條件,《蔬果樂活繪圖ABC》延續《生命探索繪圖ABC》系列,透過蔬果與生命的連結探索人生處世之道。《蔬果樂活繪圖ABC》共有三冊,C冊共有38篇,內容皆是日常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蔬菜,也是人類生存重要的營養來源!作者覺年法師以「感恩惜福」為主軸、以星雲大師所著的《佛光菜根譚》為創作理路,將每一種蔬果的不同特性,賦予正能量的寓意和果語,例如:蘋果寓意平安,鳳梨意含興旺。透過Q版的蔬果繪圖,並參考《本草綱目》及《維基百科》等資料創作趣味的古老傳說及創意故事,於圖文體驗中進行生命探索對話。這套系列繪圖本,除了欣賞閱讀,讀者也可以塗上自己喜愛的色彩,藉由塗鴉或著色過程使身心靈得以舒展;經由實作更加珍惜餐桌上的食物,感恩惜福愛地球!
庫存:4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310 元, 優惠價:79 244
蔬果樂活繪圖ABC:A冊
79折
作者:覺年法師  出版社:香海文化  出版日:2025/03/25 裝訂:平裝
覺年法師辛勤耕耘蔬花水果化為禪畫男女老幼歡喜筆繪療癒心田開啟智慧天地恩澤以孕育萬物,生物之間共生共榮,蔬果是天地寶藏,亦是人類樂活的必備條件,《蔬果樂活繪圖ABC》延續《生命探索繪圖ABC》系列,透過蔬果與生命的連結探索人生處世之道。《蔬果樂活繪圖ABC》共有三冊,A冊共有42篇,內容皆是日常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果,也是人類生存重要的營養來源!作者覺年法師以「感恩惜福」為主軸、以星雲大師所著的《佛光菜根譚》為創作理路,將每一種蔬果的不同特性,賦予正能量的寓意和果語,例如:蘋果寓意平安,鳳梨意含興旺。透過Q版的蔬果繪圖,並參考《本草綱目》及《維基百科》等資料創作趣味的古老傳說及創意故事,於圖文體驗中進行生命探索對話。這套系列繪圖本,除了欣賞閱讀,讀者也可以塗上自己喜愛的色彩,藉由塗鴉或著色過程使身心靈得以舒展;經由實作更加珍惜餐桌上的食物,感恩惜福愛地球!
庫存:4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310 元, 優惠價:79 244
橘子禪:呼吸,微笑,步步安樂行
79折
作者:觀自在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2025/03/12 裝訂:平裝
傳頌超過三十年的正念暢銷經典,一行禪師最深入生活且直指人心、最簡單易行的作品《橘子禪》被譽為法師代表作品之一,出版當時即入非文學類暢銷書排行榜第七名,禪師秉持菩薩行的慈悲,與南傳觀呼吸的法門,兼融禪宗一念解脫的直落當下,實踐於日常生活中的分秒,方法至簡卻效果宏大,至今影響佛教界深遠。吸氣,我讓身體平靜。呼氣,我微笑。安住在當下此刻,發現平靜與喜悅。每當你看著一顆橘子或樹葉或麵包的時候,都可以深入透視它,在其中看到宇宙萬物。深入觀察事物,看清改變自我與轉化環境之道。從己身開始,在當下的這一刻創造和平,在每一口呼吸,也在跨出的每一步。「正念」不離身邊事,一行禪師藉日常瑣事說法,教導大家從吃橘子、開車、打電話、走路等,這些日常生活裡被無意識化的行為中,去找回自己麻木的心。當心變得更敏銳卻又能不隨外在環境起舞時,我們就可以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隨時保持自己的平靜與安祥。在本書中,一行禪師首先教導我們透過注意呼吸來增進對身心的覺察,進而利用正念的力量轉化與療癒個人身心的傷痛,從而帶來喜悅與安樂。最後,一行禪師教我們如何正念觀照自己與他人、與週遭世界的關係,當我們能深刻了解萬物互即互入的道理,我們就開始建立更宏觀的和平了。第一部分:教你透過呼吸這個最簡單卻完全無意識的行為去找回自心。第二部分:當你能夠清楚如實的以正念觀照自己的情緒起落時,就可以開始治療與修復心靈的傷痛。面對負面情緒時,一行禪師用的方法是接受而不是拒絕,是轉化而不是滅除,所得到的結果當然也會是是更根本的快樂,而非以牙還牙後的失落或饑渴被飽足後的空虛。第三部分:一行禪師更深入的說明佛法中「一即一切」,萬物「互即互入」的道理。讓我們的正念觀照能力更深化到宏觀宇宙的慈悲層次。「一行禪師藉著教導觀照呼吸,以及從日常生活中如實正觀著手,然後再教導我們如何利用正念去轉化、平復更複雜的心理狀態,最後向我們揭示個人內在的平靜與大地的和諧之間的關係。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它能改變個人的生活以及整個社會的生命。」──達賴喇嘛「精讀賞析本書之際,再次領會到禪師之「創意方便」的善巧、「從小見大」的智慧、「周遍含容」的慈悲與「相互依存」的淨土社區信願,法喜充滿。古今中外禪師們各有不同風範,但是直指現前一念本來解脫自在(「無住」)則是禪宗的精髓。這種禪思想容易滲透到社會各階層、各領域,進而形成各類具有特色的能力、儀式與習俗的禪文化。如此,
庫存:5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420 元, 優惠價:79 3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1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