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應用科學類 / 西醫學 / 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1837筆商品,12/92頁
我的躁鬱媽媽:穿越風暴的生存之道(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恆昕; 李嘉修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電子書
本書由躁鬱症照顧者的親身經歷與心理師的反思回饋融會而成,依著患者發病的週期,以及照顧者從不知所措到知所應對的心路歷程,將那些擺盪於心靈兩極的苦、說不出口的無力與挫折、為生活帶來的翻天覆地的混亂,化為文字呈現在讀者眼前,是坊間難得一見的躁鬱症患者照顧實錄。 然而誠如作者所言,本書並非是想給出任何指引,而是希望讓不同角落的躁鬱症照顧者,能從他人故事中找到慰藉,並為自己找到前進的勇氣;最終,期望透過本書,能有更多善解人意的讀者,進而讓照顧者感受到更多的支持與溫暖。 本書完整呈現躁鬱暴風橫掃下的真實人生 一吐照顧者長期累積卻難以言說的心力交瘁 盼能藉作者挺身而出所披露的心路歷程 緩減同為照顧者的心理重擔 本書特色 特色1:躁鬱症患者照顧者親身經歷分享 罹患躁鬱症的傳統媽媽,照顧生病媽媽的博士女兒; 沒有病識感到處闖禍的患者,疲於奔命收拾善後的照顧者。 本書不僅真實呈現照顧者的心力交瘁, 也反映出照顧躁鬱症患者的整體醫衛現況, 更是坊間難得一見由躁鬱症照顧者現身說法的出版品。 特色2:臨床心理師觀點 每篇文末,心理師針對案主敘述或分享的回應文字, 也像是將那份同理與陪伴帶給所有讀者, 無論是患者本人、照顧者,抑或是一般讀者, 都能從此得到溫暖的安慰。 特色3:專業人士的同理推薦 由於本書為照顧者的親身分享, 對照臨床上形形色色的案例, 深獲專業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一致同理推薦! 同理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聯合推薦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專文推薦 張 璇(諮商心理師)專文推薦 在情緒的谷底與巔峰之間,兩極的波動轉折,無人知曉的苦楚,莫名的標籤,落在躁鬱症患者與陪伴家人的身上,令人感到心力疲憊。這是一段漫長、顛簸的路,走在其中很是孤獨、無奈與無助,亟需你我的了解與合理的對待。──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閱讀本書時,一直想起一個躁症的朋友,他滔滔不絕的話語、天馬行空的念頭,還有飛天摘月的行為。在此不由深深為書中照顧躁鬱症患者的家人嘆息,也生出佩服之心,他們需要有耐心、毅力和時間,還要有超能力。──陳柏翰(桃園「張老師」中心總幹事/諮商心理師) 風波不斷,孤立無援,飽嘗誤解,無語問天。作者的心路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我學到的事(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阿滴(都省瑞)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電子書
那年,阿滴寫了一封公開信給WHO,並發起了《紐約時報》募資「Taiwan Can Help」活動,未料之後卻出現了憂鬱傾向…… 人生不可能永遠站在頂峰, 當心無法承受時,勇敢按下暫停鍵, 即使痛苦、哭泣、失能、陷入負面思考迴圈, 但凝視過深淵後,心會變得強大、變得更完整!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攤在床上哭著跟滴妹說,我好痛苦,我好想放棄。 滴妹哭著回我,她什麼都願意為我做,只求我不放棄自己。」 一向給大眾陽光開朗形象的知名YouTuber阿滴,2021年突然公布一支影片〈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我學到的事〉,自曝罹患憂鬱症,震驚各界。這支影片除了創下150多萬次的高點閱數,鬱友更是紛紛留言感謝,表示看到了康復的希望:「謝謝你的勇敢分享,讓躲在黑暗角落掙扎的人知道,我們並不孤單。」「非常感動阿滴不怕被貼上標籤,勇敢說出自己的經驗。」「謝謝你提供很棒的改善方法。」 阿滴在本書中從自己的家庭背景、人格養成談起,以及那一年多來罹患憂鬱症的種種症狀,從失去工作能力、極度悲傷壓抑、嚴重睡眠障礙……甚至陷入了毀滅性思考的迴圈: 「我,到底為什麼,把自己搞成這樣?」 「我是被愛的,,但我根本不愛自己。」 「我不想死,我想要解決問題、結束痛苦。」 「人害怕的其實不是受苦,而是受苦的無意義。」…… 寫到康復的心路歷程,也句句真摯坦誠。因為經歷了這趟憂鬱低谷,讓阿滴更加了解自己,重新定義了人生的目標與意義,也希望鼓勵鬱友勇於面對心理狀況,並喚起各界對身心健康的重視。 需要時,勇敢按下暫停鍵,日後才能走出更多美麗的風景!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我的躁鬱媽媽:穿越風暴的生存之道
滿額折
作者:恆昕; 李嘉修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出版日:2022/05/30 裝訂:平裝
本書由躁鬱症照顧者的親身經歷與心理師的反思回饋融會而成,依著患者發病的週期,以及照顧者從不知所措到知所應對的心路歷程,將那些擺盪於心靈兩極的苦、說不出口的無力與挫折、為生活帶來的翻天覆地的混亂,化為文字呈現在讀者眼前,是坊間難得一見的躁鬱症患者照顧實錄。然而誠如作者所言,本書並非是想給出任何指引,而是希望讓不同角落的躁鬱症照顧者,能從他人故事中找到慰藉,並為自己找到前進的勇氣;最終,期望透過本書,能有更多善解人意的讀者,進而讓照顧者感受到更多的支持與溫暖。本書完整呈現躁鬱暴風橫掃下的真實人生一吐照顧者長期累積卻難以言說的心力交瘁盼能藉作者挺身而出所披露的心路歷程緩減同為照顧者的心理重擔特色1:躁鬱症患者照顧者親身經歷分享罹患躁鬱症的傳統媽媽,照顧生病媽媽的博士女兒;沒有病識感到處闖禍的患者,疲於奔命收拾善後的照顧者。本書不僅真實呈現照顧者的心力交瘁,也反映出照顧躁鬱症患者的整體醫衛現況,更是坊間難得一見由躁鬱症照顧者現身說法的出版品。特色2:臨床心理師觀點每篇文末,心理師針對案主敘述或分享的回應文字,也像是將那份同理與陪伴帶給所有讀者,無論是患者本人、照顧者,抑或是一般讀者,都能從此得到溫暖的安慰。特色3:專業人士的同理推薦由於本書為照顧者的親身分享,對照臨床上形形色色的案例,深獲專業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一致同理推薦!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3
超實踐!自律神經調理指南:找到身體不適的真正原因,擺脫失眠、倦怠、頭痛、肥胖等身心煩惱!
滿額折
作者:工藤孝文  出版社:臺灣東販  出版日:2022/05/26 裝訂:平裝
疫情之下,生活、工作、學習的模式大變, 因此感受到壓力,引起身心不適…… 難以入睡、情緒低落,總是煩躁不安, 身體不適但找不出原因…… 這些都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惹的禍! Q:你是否也有以下狀況? □ 因工作的質或量而感受到壓力 □ 有人際關係方面的煩惱 □ 梅雨季節或換季時容易感到不適 □ 時常為了災害或新冠疫情而擔憂 □ 會為了消除壓力而不小心吃太多 □ 畏寒&缺乏運動 這些症狀,原來都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 搞不定自律神經,吃再多藥也沒用! 找到身體不適的真正原因,改變生活小習慣, 找回有健康無壓力的日常! 自律神經失調有哪些類型? 敏感型?荷爾蒙型?氣候型?天災不適型? 將現代人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加以分類, 生活環境與身體狀況都可能是原因! 名醫剖析、詳細圖解 輕鬆理解身體與心理的機制! 什麼是自律神經?為什麼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偏頭痛、腹瀉、便秘、肥胖都與它有關? 逐步認識自律神經失調會造成什麼影響, 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才能進一步找到解方! 從裡到外的調節提案,找回安定、健康的身心 從對自律神經有益的食物、飲品、進食方式, 到簡單的運動、生活方式、思緒整理建議, 只要改變小小習慣,就能穩定自律神經,解放身心! 現代人最需要的健康指引 實用度超高!馬上就能開始實踐!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4
家裡有隻過動小怪獸!:家有過動兒的道歉日常,讓媽媽陪你一起成長
79折
作者:曹恩惠Jo EunHye  出版社:橙實文化  出版日:2022/05/24 裝訂:平裝
評選為韓國2021年優秀出版物 過動兒的家庭─家長的專長是不斷道歉,孩子的日常是不停反省。 不管孩子是不是過動兒,光養育孩子原本就已經夠累人了。 「所以是ADHD又怎樣?不是又怎樣?」 管他是不是,天底下媽媽要做的事都一樣,沒有什麼不同。 在彌漫著誤解的黑暗裡,我們是彼此眼中唯一的光。 從幼稚園一路到小學的日子裡,充滿著媽媽與過動兒兒子之間的歡笑與淚水,雖然一路上跌跌撞撞,卻有滿滿的愛、成長與感謝。我們笑著哭、也哭著笑。 對我們而言,每天平淡無奇的日子,每天都不平凡。 這本書獻給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道歉、晚上反省的過動兒家庭。 當孩子被確診為ADHD時,每天需要道歉的事情變多了,不知不覺已經習慣先向見面的人道歉。而又是什麼時候察覺到我頻繁道歉、提前道歉和隨意的道歉呢?就是在孩子去學校讀書後。 在小學入學前被確診為ADHD的孩子,在這個難以寬容接受「稍微有點不同」的世界裡,孩子與家長要如何面對異樣的眼光,並一起克服問題、勇敢向前。本書詳細記錄了過動兒的成長點滴,看著努力又堅強的孩子一步步勇往直前,父母也因此得到了更多安慰與勇氣。 你對ADHD過動症的誤解有多少? 在看似不經大腦做出每個魯莽舉動的背後,是一顆極為體貼、纖細又善解人意的心。他們只是無法控制而不是沒有思考能力。 當媽媽熬不過現實選擇放棄之際,發現他仍堅持要自己成長進步,眼神充滿不解與天真的說:「媽媽,我還想要再努力看看。」心疼之餘,也在他的身上學到了什麼。謝謝你我的寶貝,我認真愛你的與眾不同! 「媽媽,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媽媽,我也可以是個有用的人嗎?」 「在家可以,為什麼在外面就不行?」 「媽媽,我不喜歡上課!」 孩子被診斷是ADHD、並開始上學後,孩子每天都會發生許多人際問題,使媽媽的日常生活出現了一陣天搖地動。這本書裡完完整整地紀錄了,過動兒家庭所經歷的心酸故事。 這本書不只是給關心ADHD的人,也希望能安慰所有養育孩子的家長們,孩子就算有一點不一樣又怎樣?相信本書能給你一些力量與建議,為了孩子,請一起往幸福的方向堅持下去!
橙實文化全書系-單79雙75
定價:320 元, 優惠價:79 252
庫存:4
不動怒,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近溝通
滿額折
作者:王意中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22/05/24 裝訂:平裝
──固著性強和社交困難,隔離了亞斯兒與世界──我們好無力,如何能親近孩子?孩子多無助,滿腹心事說不出。● 本書幫助父母和老師,與亞斯兒建立關係,溝通無礙。我們有彈性,亞斯兒也能學會不膠著。我們先示範,讓亞斯兒照著做,逐漸內化成本能。我們的理解與陪伴,就是這變動不安的世界上,亞斯兒最安心的後盾。天生的社交能力弱加上固著性強,讓亞斯伯格症孩子動輒陷入膠著狀態,常與外界變化、他人反應脫節。但亞斯特質是隱性的,往往被批評為「白目」、「冷漠」、「毛很多」、「怪胎」等,莫名遭受誤解和排擠。王意中心理師完全理解,亞斯孩子是家長與老師最大的挑戰和擔憂。而有多少擔心,正是出於多麼關心。亞斯兒的父母:● 孩子常卡在某個點上打轉,怎麼勸都勸不聽,怎麼辦?● 對我們提要求,若不答應就大發脾氣,甚至歇斯底里,怎麼辦?● 一點錯都說不得,叫也叫不動,怎麼辦? 亞斯兒的老師:● 孩子上課老是不進教室,在校園閒晃,怎麼辦?● 班上換座位或來了新同學,小變化卻引爆大激動,怎麼辦?● 同學不小心碰觸到身體,竟演變成嚴重衝突,怎麼辦?與亞斯兒溝通與互動,「建立關係」最重要。亞斯兒一旦接受你,就會接受你所說的話。並且,一視同仁在此不適用,因為對於特殊需求孩子,「因材施教」才是最佳解方。亞斯兒的確不容易溝通,但其實一點也不難搞,只是需要「懂」他的我們,細膩以待。本書特色:● 「固著性強+社交困難」:亞斯兒的敏感特質,讓他們動輒受苦,他人亦難以觸碰。在陪伴的過程中,考驗著大人如何維持細膩的自我覺察。● 「建立關係」:與亞斯兒相處之鑰,而第一步就是「看見」──專注、堅持、單純、老實的不得了……天生氣質獨一無二的亞斯兒,是我們生命中,最獨一無二的寶貝。●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閱讀這本書,有助於我們瞭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地雷,而不至於誤踩地雷,讓彼此受傷。」● 「花媽」卓惠珠(「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伯格」粉專與部落格版主):「我始終秉持著『能與有溝通障礙的亞斯溝通,就可以和所有人溝通』的原則,與身邊的亞斯相處。我期許自己,也期待閱讀本書的各位,都能輕鬆記得讓自己『成為友善的第一人』的信念。」● 本書是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的第20本作品。專家推薦:● 專文推薦:「花媽」卓惠珠(「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伯格」粉專與部落格版主)● 同心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王宏哲(天才領袖感覺統合情緒教育中心執行長)沈雅琪(神
定價:340 元, 優惠價:9 306
庫存:3
這樣解痛,才是聖經!!:所有疼痛,該整的是神經
  • 電子書
作者:梁恆彰; 楊翠蟬  出版社:幸福綠光  出版日:2022/05/23 裝訂:電子書
★徹底顛覆你對身體疼痛的理解,飽受慢性痛折磨者必讀★ ★告訴你為什麼要勇敢向藥物、護具、熱敷、按摩、拉筋說:NO!★ ★解除肢體疼痛就要動起來!頭頸肩背四肢神經群運動詳解+真人影片示範★ ◎九成痛,可以不用藥: ‧三叉神經痛、臉部痠麻痛、頭暈、頭痛、聽力衰退 ‧肩頸緊繃、肩膀痛、肩膀抬不高、肩膀轉不開、舉手困難 ‧手肘痛、手腕痛、手指痛 ‧上背膏肓痛、姿勢不良、外傷、運動傷害 ‧胸悶、呼吸短淺、呼吸控制鍊有問題、疱疹、動過腹部手術 ‧腰痛、臀痛、坐骨神經痛、活動不足 ‧鼠蹊痛、大腿內側麻痛、膝痛、痛風引起的膝痛 ‧坐骨神經壓迫、腰椎疼痛轉移 ‧腳底痛、足底筋膜炎、腳跟痛 ‧陰部乾癢、尾椎痛、情緒煩躁、自律神經失調 你知道嗎?一旦身體出現疼痛,吃止痛消炎藥1個月或做物理治療3個月,肢體疼痛仍緩解不了時,可能跟肌筋膜發炎、骨質疏鬆與否沒有太大關係,必須謹慎地抽絲剝繭,找出發生疼痛的根源。 作者梁恆彰醫師是疼痛與自律神經權威,行醫30多年,採取無藥性的神經紓解方式,成功治癒無數慢性痛患者,他豐富的臨床醫治歷練,指證出慢性痛者必須知道的三個真相: 真相一:「99%以上的慢性痛,都是神經現象!」 真相二:「身體感受的痛點,並非真正的病灶所在!」 真相三:「慢性痛者更要動,活絡整體的神經血管機能,才會好得快!」 常見慢性痛,不用藥物也會好! 本書以身體神經系統的全新角度,引領了解各種慢性痛的問題癥結; 加上詳盡又易懂的真實案例診治過程分享, 讓你知道原來要擊退每天無止境的疼痛,真的有方法、真的會變好, 就是:無藥性疼痛治療+神經群運動+典型金字塔飲食+關鍵營養+藥物戒斷, 只要多管齊下,就能重新找回開朗的跑跳人生。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我的焦慮室友
滿額折
作者:酵母GYM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5/18 裝訂:平裝
一個被焦慮室友摧殘,努力求生的故事……我有一個很煩人的室友,他24小時黏著我,趕也趕不走,可怕的是,我想什麼他都知道……「廣泛性焦慮症患者」真實經驗改編──致,活在焦慮世代,被迫面對情緒挑戰的每個人。曾是吉他手的阿年,離開樂團後,成為忙於生計的普通上班族,堆積如山的工作永遠做不完、下班主管訊息持續轟炸、網路上充斥著不知道就落伍的最新消息;某一天,他發現生活中的緊張與恐懼,居然變成趕不走的室友。焦慮君半夜不睡覺,不時會拿球棒把人暴揍一頓,有時還會找健美高大的同事「焦壯君」來代班……於是,一段充滿辛酸血淚的同居生活,就此展開!|關於本書|本篇原作由毛豬撰寫,源自於2019年時,毛豬開始意識到自己有焦慮症的跡象,也發現面對焦慮症,很像跟一個習慣很糟又煩人的室友同居;越是正面的對抗,隨之而來的反撲也越大。在沉澱一段時間後,毛豬決定將這一段對抗焦慮的經驗創作成故事,用詼諧的方式,畫出「廣泛性焦慮症患者」遭遇的生活困境,並藉由這個故事思考,焦慮到底是什麼?它真的這麼可怕嗎?以及與它共處的可能性。期待每個人,都找得到面對自己焦慮君的方式。※:本書特別收錄,身心專科醫師──林子堯(雷亞)講座,幫助大眾認識焦慮症。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庫存:2
我的焦慮室友(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酵母GYM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5/13 裝訂:電子書
一個被焦慮室友摧殘,努力求生的故事…… 我有一個很煩人的室友,他24小時黏著我, 趕也趕不走,可怕的是,我想什麼他都知道…… 「廣泛性焦慮症患者」真實經驗改編── 致,活在焦慮世代, 被迫面對情緒挑戰的每個人。 曾是吉他手的阿年,離開樂團後,成為忙於生計的普通上班族, 堆積如山的工作永遠做不完、 下班主管訊息持續轟炸、 網路上充斥著不知道就落伍的最新消息; 某一天,他發現生活中的緊張與恐懼,居然變成趕不走的室友。焦慮君半夜不睡覺,不時會拿球棒把人暴揍一頓,有時還會找健美高大的同事「焦壯君」來代班…… 於是,一段充滿辛酸血淚的同居生活,就此展開! 關於本書 本篇原作由毛豬撰寫,源自於2019年時,毛豬開始意識到自己有焦慮症的跡象,也發現面對焦慮症,很像跟一個習慣很糟又煩人的室友同居;越是正面的對抗,隨之而來的反撲也越大。 在沉澱一段時間後,毛豬決定將這一段對抗焦慮的經驗創作成故事,用詼諧的方式,畫出「廣泛性焦慮症患者」遭遇的生活困境,並藉由這個故事思考,焦慮到底是什麼?它真的這麼可怕嗎?以及與它共處的可能性。 期待每個人,都找得到面對自己焦慮君的方式。 ※本書特別收錄,身心專科醫師──林子堯(雷亞)講座,幫助大眾認識焦慮症。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囤積癖:從消費欲望到斷捨離,囤積世代的物我依存關係
滿額折
作者:珍妮佛‧霍華德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2022/05/11 裝訂:平裝
烏俄戰爭、Covid-19、歐洲難民潮、加州森林大火、全球暖化氣候災難…… 面對這些天災人禍,如果你得逃命,你會帶上什麼?哪些東西是在你生命中,真正無可取代的? 「我坐在母親房子的地板上,被四周的雜物環繞著。」是本書開頭的第一句話。 本書以母親的囤積癖作為整個世代巨大而混亂的縮影,探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和網路發達是如何透過郵購目錄、二手市集和連鎖量販店,催生出無底洞般的物欲需求,從無限拜物到囤積障礙,清晰呈現歷史上囤積現象的發展脈絡。 囤積既非強迫症,也不是焦慮症,而是在消費文明的外衣下「痛苦和快樂的混和」,讓我們看見人是如何能樂在獲取事物,同時又苦於無力管理或甩掉隨之而來的過多雜物。然而,囤積絕非個人問題,而是社會演進過程中,人類勢必面臨的文化困境。 書中援引各種新聞事件、數據資訊與文章著作,從「囤積」現象中發掘許多深刻的觀點。 囤物有其心理、歷史和文化根源 從工業革命開始,維多利亞時代的浮誇風潮和資本主義掛帥,加上網路購物的方便快捷,導致一連串失控和混亂,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浩劫。作者檢視數百年前啟動的資源大戰,綜觀百貨郵購目錄、二手市集、博覽會式收藏、大型連鎖量販等商業機制,說明發達國家人民的生活如何淹沒在物質和財富之中,並揭示與環境破壞的直接關係。 極簡主義是對淨化的渴望 「囤物」是一種「被延遲的決定」,當你無法或不願處理你所積累的東西,就會被淹沒或癱瘓。不管是近藤麻理惠的「令人怦然心動整理法」,還是「物歸其位」收納術或「斷捨離」風潮,從外在環境到內在心靈的減法,反映了囤物積習與現代人迷惘不安的直接關連。 物我依存的哲學 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誘哄我們,買東西就等同於買到快樂。當買的東西不再帶來快樂,我們就買更多的東西。然而,當我們佔有更多物品,無形中也被這些物品佔有並奴役,因為我們必須花更多時間去整理和維護,以維持最基本的需求。 數位垃圾也是一種囤積 網路生產和遞送系統確保了無窮盡的物質供給。隨著實體物氾濫,囤物夢魘也佔據了數位世界。隨手可得的電郵、文件檔、照片和影音,以及永遠沒空整理的電子報、簡訊通知和購物廣告,再大容量的硬碟和雲端也不勝負荷。 瑞典式大限清理的溫柔省思 要認真考慮什麼會變成「身外之物」,就必須承認你終有一死,而許多構成日常記憶或家族傳承的事物,在我們不能欣賞或享受它們之後,還會存在很久很久。「大限清理」的觀念是:「絕對不要設想有誰會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庫存:4
超越認知障礙 曹爸有方:保有快樂記憶、忘得輕安自在,有尊嚴安老終老
滿額折
作者:曹汶龍  出版社:原水文化  出版日:2022/05/07 裝訂:平裝
如何知道家人是否有失智徵兆?你會怎麼判斷?如果家人被診斷患有失智症,你會怎麼照顧他?只要活得夠久,失智就可能降臨,失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暸解失智,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與失智者相處的方法。面對它的方法,就是認識自己,開心付出,認真活每一天。視病猶親的大家長,大家尊稱為「曹爸」。是失智症權威、南台灣社區失智照護的前鋒,推動早期失智篩檢、開辦記憶保養班、互助家庭,建構「一條龍」完整失智照顧模式。不吝公開分享照顧失智母親的生活互動影片,療癒許多病患家屬對失智症長者的照護辛勞,期許貢獻餘生,哪裡需要他,就往哪裡去!這些年曹爸不是在醫院診間看病,就是走進社區關懷失智長者,或走訪偏鄉居家醫療或田野調查;加上我母親晚年也罹患失智,曹爸多了病人家屬的身分,自然更能體會照顧者及其家人的心情。期許本書能幫助認知障礙的長者活化腦力,保有快樂記憶;讓家屬有照護經驗的交流、相互扶持,在照顧路上不孤單!★各界感動推薦 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許志成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湯麗玉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姚仁祿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合心精進長張聖原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醫療策略長賴寧生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 白明奇 成功大學失智症中心主任&神經學教授暨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王培寧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科教授徐文俊 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趙紋華 嘉義縣衛生局局長陳錦煌 開業醫師、新港文教基金會前董事長 宋思權 嘉義市宋思權診所院長&神經科醫師戴浩一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講座教授 施慧玲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盧鴻毅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鄭清霞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系主任鄧安寧 大愛劇場《你好,我是誰》導演寇世勳 大愛劇場《你好,我是誰》男主角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1
失智不失志:專科醫師教你預防和改善失智症
滿額折
作者:林子堯; 林典佑  出版社:白象文化  出版日:2022/05/01 裝訂:平裝
隨著醫學進步、人類壽命延長,世界各國紛紛邁入高齡化社會甚至是超高齡化社會。因為高齡化人口的增加,失智症患者也越來越多,失智症相當可怕,不僅讓患者認知能力和自我照顧能力嚴重退化,一人罹病也會影響整個家庭和社會。在醫學上目前失智症仍是無法根治之疾病,因此防治重點應在於在年輕時候就學會保養預防之道,以及早期有症狀就早期治療改善。本書特色•由身心科和神經內科兩位專科醫師花費多年撰寫,結合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讓大家了解失智症的專業知識。•書籍除了專業衛教內容,搭配趣味插圖和生動漫畫,讓大家方便理解、深入淺出•由前教育部黃榮村部長、心理口腔健康司陳快樂司長撰寫推薦序,教育界和醫學界兩個領域聯合推薦。•不僅教你如何預防失智症,也教你如何及早發現和改善,更教你如何與失智症患者溝通和相處。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3
躁鬱人的機智生活
滿額折
作者:坂口恭平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2022/05/01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持續好幾天莫名興奮或愉悅;偶爾會很暴躁、發脾氣;腦中不斷有新點子;睡得少也不累;語速快,滔滔不絕;過分自信及慷慨、亂花錢、計畫多、活動量大……躁鬱症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一種體質,或許,我們都是躁鬱人?!一本躁鬱人為躁鬱人寫的書,帶你過上愉悅又機智的生活。「你是不是覺得我說得很準?為什麼能把我的內心看得那麼透澈?難不成我有超能力?因為我寫的不是別人,這就是我,而這也是你。」坂口恭平躁鬱症為何會反覆發作,因為躁鬱人追求像人的生活,以為「這才正常」。捨棄這種想法吧。我們該做的,是掌握躁鬱人妙趣橫生的特徵,將這些特徵化為言語、行動……醫師都會給躁鬱人三點建議:每天服藥,不要太累,睡眠要充足。除此之外,還有更愉快、更輕鬆地與躁鬱共處的方法嗎?作者31歲被診斷出躁鬱症,時時為劇烈起伏的情緒所苦,後來透過每個躁鬱人都需要的、來自知名精神科醫師的心靈語錄,找到了與躁鬱舒服共存的方法!【躁鬱人的機智生活須知】☆內心柔軟的躁鬱人必備的回話技巧。☆躁鬱最好的藥方,就是被人稱讚「你很厲害」。☆設定燈塔,找到一個不論何時對你開口,你都能把話聽進去的人。☆躁鬱人必須始終是話題焦點,感覺不自在時,盡快離開。☆千萬別做不符合資質的努力。「認真做」「好好做」都會帶來束縛,最好不要!☆躁鬱人不能思考「我是什麼」,請問自己「現在想做什麼」。☆人際間的交流比吃藥有效好幾萬倍,宜一邊保持孤獨,一邊結交一百個朋友。☆為否定自己的文字加上引號,你就會神奇地成為作家,心情越憂鬱越能寫出劇本。躁鬱人不該給自己設限,而是要正確掌握特徵,學會技巧,應用到生活上。讀者盛讚:「覺得自己沒有躁鬱症的人也非常推薦一看!」作家/追奇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部精神科醫師․醫學系助理教授/王姿云臨床心理師/洪仲清機智推薦[讓躁鬱人身心舒暢的心靈語錄]☉躁鬱症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一種體質。☉因為是會察言觀色、顧慮別人的和平主義者,無法長久忍受與他人對立的關係。☉因為原本就是以和為貴的人,難免會壓抑自己的想法。但不能一昧忍耐,讓自己感到拘束。☉第六感和直覺很優秀,會依照「喜歡」和「討厭」來生活。☉一般來說,從國高中時代開始,就可能出現狀況好和狀況差的時期。☉「在一條路上始終如一」,不適合躁鬱人的體質。☉在這邊遛一遛,那邊晃一晃。☉每件事都淺嚐即可,只做適合自己的事。☉有想做的事而不去做,會產生壓力。只要不犯法,什麼
定價:310 元, 優惠價:9 279
庫存:2
躁鬱人的機智生活(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坂口恭平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2022/05/01 裝訂:電子書
持續好幾天莫名興奮或愉悅;偶爾會很暴躁、發脾氣; 腦中不斷有新點子;睡得少也不累;語速快,滔滔不絕; 過分自信及慷慨、亂花錢、計畫多、活動量大…… 躁鬱症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一種體質, 或許,我們都是躁鬱人?! 「你是不是覺得我說得很準?為什麼能把我的內心看得那麼透澈?難不成我有超能力?因為我寫的不是別人,這就是我,而這也是你。」--坂口恭平 躁鬱症為何會反覆發作,因為躁鬱人追求像人的生活,以為「這才正常」。 捨棄這種想法吧。我們該做的,是掌握躁鬱人妙趣橫生的特徵,將這些特徵化為言語、行動…… 醫師都會給躁鬱人三點建議:每天服藥,不要太累,睡眠要充足。 除此之外,還有更愉快、更輕鬆地與躁鬱共處的方法嗎? 作者31歲被診斷出躁鬱症,時時為劇烈起伏的情緒所苦,後來透過每個躁鬱人都需要的、來自知名精神科醫師的心靈語錄,找到了與躁鬱舒服共存的方法! 【躁鬱人的機智生活須知】 ☆內心柔軟的躁鬱人必備的回話技巧。 ☆躁鬱最好的藥方,就是被人稱讚「你很厲害」。 ☆設定燈塔,找到一個不論何時對你開口,你都能把話聽進去的人。 ☆躁鬱人必須始終是話題焦點,感覺不自在時,盡快離開。 ☆千萬別做不符合資質的努力。「認真做」「好好做」都會帶來束縛,最好不要! ☆躁鬱人不能思考「我是什麼」,請問自己「現在想做什麼」。 ☆人際間的交流比吃藥有效好幾萬倍,宜一邊保持孤獨,一邊結交一百個朋友。 ☆為否定自己的文字加上引號,你就會神奇地成為作家,心情越憂鬱越能寫出劇本。 躁鬱人不該給自己設限,而是要正確掌握特徵,學會技巧,應用到生活上。 讀者盛讚:「覺得自己沒有躁鬱症的人也非常推薦一看!」 作家/追奇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部精神科醫師․醫學系助理教授/王姿云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機智推薦 [讓躁鬱人身心舒暢的心靈語錄] ☉躁鬱症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一種體質。 ☉因為是會察言觀色、顧慮別人的和平主義者,無法長久忍受與他人對立的關係。 ☉因為原本就是以和為貴的人,難免會壓抑自己的想法。但不能一昧忍耐,讓自己感到拘束。 ☉第六感和直覺很優秀,會依照「喜歡」和「討厭」來生活。 ☉一般來說,從國高中時代開始,就可能出現狀況好和狀況差的時期。 ☉「在一條路上始終如一」,不適合躁鬱人的體質。 ☉在這邊遛一遛,那邊晃一晃。 ☉每件事都淺嚐即可,只做適合自己的事。 ☉有想做的事而不去做,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
滿額折
作者:莊博安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22/04/29 裝訂:平裝
一本由心理師現身說法,心痛自剖受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襲擊多年,深談焦慮的療癒心書。內容簡介:我們太習慣壓抑焦慮,但心中的小小孩始終知道,傷口在隱隱作痛。焦慮的根源是創傷,而創傷從來不曾離去……博安心理師以切身之痛,提出緩解焦慮良方:內在的13個練習+外在的5種溫柔方式。一考試就拉肚子,收入豐厚,卻拚命加班,擔心錢不夠用,男友一沒接電話,你就奪命連環call……這些看似尋常的焦慮,背後都潛藏創傷。那是不被愛、失去連結、被否定自我的創傷。那些傷,需要你看見、感受與療癒。關係焦慮:「你會不會哪天不愛我了?」每段愛情,都需要伴侶不斷保證愛。金錢焦慮:「我不想變成下流老人!」勒緊褲帶買房、學投資理財。生存焦慮:「我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來自重男輕女家庭的她,戮力證明自己。職場焦慮:「若不拚命加班,我怕老闆覺得我沒價值就fire我……」我們太擅長完美掩蓋焦慮當焦慮狂潮來襲,我們除了壓抑、逃避、麻痺外,更擅長用社會所認可,例如吃大餐、大肆採買、不斷打電動,甚至被社會讚許的方式,例如工作狂,掩蓋我們的焦慮。但當焦慮這隻怪獸被我們越豢養越壯大,焦慮會潛入、掌控、侵蝕我們的性格。焦慮會充斥在我們每一個想法與行為中,直到某個壓力爆表的時刻,引發成嚴重的精神病症。對小小孩的自己說:「謝謝你,保護了當年的我。」我們需要找到焦慮的根源,因為當焦慮的根源沒有被處理,焦慮就會不停轉移對象。而從高中到大學時期,深陷在每日超過八小時「強逼自己不斷開關門檢查的」強迫症,以及被掐緊咽喉般難以喘息的絶望憂鬱症,僅能每日祈禱自己隔天不會再醒來的博安心理師,用他令人疼痛的經歷,想告訴讀者,雖然傷痛的童年就像戰場,而你好不容易才逃脫,你再也不想回憶與回去,但療癒焦慮,我們需要回去。回去找到當年痛苦、還是小小孩的你,幫他把痛苦說出來、幫他把眼淚流出來,然後輕輕擁抱他,告訴他:「謝謝你,保護了當年的我。」焦慮的根源是創傷,而創傷從來不曾離去。那些恐懼、憤怒、愧疚、嫉妒、挫折、悲傷、孤獨等情緒孤兒,需要你看見與感受。本書特色:◎一本由心理師現身說法,心痛自剖受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襲擊多年,深談焦慮的療癒心書。◎蘇絢慧心理師:「謝謝莊心理師這一本書分享出這樣的能量,讓現代焦慮的心靈有被深度理解的機會,能夠重新被看見、被整理,讓早年很難承受的經歷,能有允許被好好感覺,也好好安放的權利。」──摘自蘇絢慧心理師推薦序〈焦慮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兒少創傷療癒球(孩子溫心守護組)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
滿額折
作者:布魯斯.D.培理; 瑪亞‧薩拉維茲  出版社:柿子文化  出版日:2022/04/28 裝訂:平裝
【兒少創傷療癒球】 11個實用的守護建議, 引導你去省思如何給予孩子關懷、陪伴、理解和傾聽, 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或協助他們從創傷中復原…… & 在精神與大腦的十字路口, 遇見被傷痕餵養的靈魂…… 不只了解和拯救身心受創的孩子, 也為了療癒自己和教養出健康的小孩! ★父母、心理諮商師、社工、檢警人士、法官、醫師、政治人物、決策者都在看 ★適用於兒童發展,以及了解創傷及創傷如何影響心理、生理 ★多所大學和研究所的社會學、神經科學、心理學、犯罪學的必備教科書 ★亞馬遜網書10年暢銷,90%讀者五星推薦,翻譯12種語言 ★超過1萬名臨床醫師運用,直接影響到20多萬名病患,也有逾100萬名兒童、青少年與成人受益於本書 ★7歲小女孩蒂娜在看診時將小手伸到男醫師褲襠,想拉開他的拉鏈…… ★4歲大的小女娃蘿拉體重不到12公斤,成了「史上第一起幼兒厭食症的病例」? ★利昂在年僅16歲時喪心病狂地謀殺了2名少女,然後強姦她們的屍體…… ★小賈斯汀沾滿自己糞便地被「關」在病房,不斷前後搖晃身體,醫護人員要做檢查他就大鬧…… ★6歲的小男孩詹姆斯被認為無可救藥、難以管教,他逃家、跳車、自殺,謊稱養母要殺他!!! 這些孩子的異常和脫軌都是真實的! 他們的不幸也是血淋淋的事實…… ★蒂娜從4歲開始有整整2年都遭到保姆16歲的兒子性侵!!! ★蘿拉從小被母親不帶感情地養育,她很少被抱,母親也不會看著她眼睛、跟她說話。 ★利昂還在襁褓中就常被一個人留在陰暗的公寓一整天,哭得再大聲也等不到人來…… ★小賈斯汀在狗籠裡生活了整整5年,他有東西吃,尿布髒了有人換,但他只有狗狗作伴。 ★小詹姆斯並非自願吞下一整瓶抗憂鬱劑、他是被推下車的,他不是在說養母壞話,他是在求救。 這些孩子的遭遇和生命發展令人心疼,但這不是一本關於控訴和揭露的書,也不是讓罪犯拿到「因為受虐」的藉口,而是帶領你我從精神醫學和神經科學串起生命的線索,進而為在成長過程中受創的孩子們找尋再次站立的重生機會,甚至幫助那些覺得自己有點「不太一樣」的你,了解自己、改變自己,也為了做為你教養出幸福、健康的孩子的基礎! 不容忽視!孩子的傷不會奇蹟般地在短時間內復原 「僅僅幾分鐘的壓力,就能永遠改變老鼠的大腦。如果孩子遭遇真正的創傷,這樣的經歷會造成多麼深刻的影響!」 布魯斯.D.培理醫學博士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創傷壓力對兒童身
定價:448 元, 優惠價:9 40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遺忘之屋
滿額折
作者:火月桂-作; 蘿拉‧修斯-繪  出版社:字畝文化  出版日:2022/04/27 裝訂:精裝
★入選英國《衛報》每月選書★「用溫柔、幽默的方式,帶領孩子了解失智症。」一個小女孩問媽媽:「被遺忘的東西都到哪裡去了?」這就是《遺忘之屋》的開端。對啊!所有被遺忘的東西,都到哪裡去了?這真是個好問題!我們需要一個好故事,幫忙回答這個大哉問。《遺忘之屋》就是這個好故事。我們都難免「健忘」。小孩子健忘,他們只專注於當下。大人健忘,不是忘記鑰匙就是找不到眼鏡。比「健忘」更深層的問題,則是記憶喪失或失智。全球許許多多家庭,都必須面對年長的親人漸漸失智的狀況。《遺忘之屋》這個故事,可以成為一個小小的橋梁,讓孩子能從孩童的視角理解這個重要議題,並且溫柔同理。【故事介紹】艾蜜莉的奶奶很健忘。她有時會忘記一些小事,像是自己把眼鏡放到了哪裡;或是忘記重要的大事,比如特別的回憶和人。艾蜜莉也有點健忘,因為她總是忙著作白日夢和到處探險。一天,兩人外出散步時,在森林深處發現了「遺忘之屋」。原來,人們忘記的一切事物,都被儲存在遺忘之屋中!艾蜜莉和奶奶在那裡重溫大大小小的珍貴回憶,玩得不亦樂乎。回家前,記憶保管人交給艾蜜莉一個神祕信封,裡面寫著如何製造,並儲存美好記憶的祕訣……。◆如果有一個記憶倉庫,當我們找到它、進入探索時,會有什麼大發現?繪者用溫暖的配色,搭配柔和的水彩筆觸,帶領讀者跟著奶奶和艾蜜莉一同穿越樹林,來到魔幻又充滿蓬勃生機的遺忘之屋。遺忘之屋隱藏在森林深處,打開一扇小小的門,就能進入廣闊繽紛的失物世界:記憶片段化身為蝴蝶四處翩翩飛舞、記憶保管人搭乘熱氣球在樓層間愜意移動、小鳥紛飛,負責運送被遺忘的物品,連絕種的渡渡鳥也在這裡!樹屋中陳列著形形色色的門,每扇門後都是一間獨一無二的遺忘小屋。奶奶的屋子像是一座巨大溫室,裡面放滿層層疊疊的櫃子和抽屜;而艾蜜莉年紀小,所以她的遺忘小屋靠近樹梢,像是大樹新長出的嫩芽般精巧可愛。 ◆學習「陪伴」與「及時說愛」社會高齡化,全球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如何與孩子好好談論「失智症」,顯得更為重要。本書以輕巧有趣的方式,討論生命課題,並且提醒我們「陪伴」與「及時說愛」的重要。※親子讀後小活動,留住美好閱讀回憶 ▶讓孩子畫出腦海中的「遺忘小屋」,一起討論裡面可能會收藏哪些東西。是總會神祕消失的橡皮擦,還是背了又忘的單字?▶ 跟著書中創造「記憶蝴蝶」的祕訣,在色紙上畫出蝴蝶形狀,剪下來並寫上想要永久記得的回憶,最後貼入筆記本中,完成你的記憶收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1
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
滿額折
作者:陳皓嬿-撰文; 蔡佳安-編  出版社:聯合報  出版日:2022/04/12 裝訂:平裝
請自我檢查:你是否忘東忘西、重複問題,客廳走到廚房就忘了要做什麼?這就是大腦虛弱的症狀。追求身體強健的同時,隱藏在腦神經科學下的大腦皺摺也需要鍛鍊。通常在罹患慢性疾病前廿年,人的大腦已經開始鈍化,必須在大腦外搭建鷹架,強化腦部結構,現在開始建設你的「健腦工程」。Q:失智症可以預防嗎?A:是有方法可以預防的。Q:如何預防與延緩失智症?A: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預防失智最有效的方式是「從生活型態介入」。方法有三動:腦動、運動、人際互動;同時保持良好睡眠與飲食習慣,做好慢性病管理;憂鬱也是失智的風險因子之一,所以心情要放鬆。Q:無論幾歲,都來得及預防嗎?A:不少失智症是到晚年才會出現症狀,但其實早在中年,大腦就開始鈍化,因此預防失智越早越好。然而,70歲才開始健腦也是有成效的哦!美國大型研究調查顯示,75歲以上長者持續定期從事腦力活動,會降低7%失智的風險。Q:為什麼要加入「健腦工程」?A:大腦每天會新長出700個神經細胞,可以重塑大腦。若把大腦比喻成老屋,這些新生神經細胞就好比「居家維護預算」,幫大腦翻修、補強與拉皮,維持良好的「屋況」,即使老化,仍能繼續提供正常的認知功能。至於怎麼做才能妥善運用這些「不失智維護預算」,就是本書將邀請你一起進行的「健腦工程」。●書籍簡介全台數百位學員都學過!健腦工程遠離12項危險因子頂尖醫學期刊《刺絡針》的委員會,在2020年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AIC)上,提出最新版本的失智症預防措施。委員們認為,只要能預防下列12個危險因素,就能夠預防或延緩40%失智症。1. 低教育程度2. 聽力退化3. 腦外傷4. 高血壓5. 缺乏運動6. 糖尿病7. 心血管風險8. 過度飲酒9. 肥胖10. 抽菸11. 憂鬱症12. 空氣汙染●各界名人重磅推薦簡慧娟-------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鄧世雄-------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項國寧-------聯合報執行董事林順才-------安聯人壽總經理朱英龍-------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庫存:3
我不是故意的!成人也有ADHD:專業ADHD醫師陪你解決各種困擾,找回穩定的生活方式(附成人ADHD症狀檢測表)
滿額折
作者:黃隆正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2/04/07 裝訂:平裝
生活常一團亂,無法規劃想要的人生? 或許不是你的錯,只是成人ADHD的症狀罷了! 奇美醫院成人ADHD特別門診黃隆正醫師,首度出書! 一本寫給你及家人的「完全求生自助手冊」! 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曾認識這樣的人:  急性子、講話快,常打斷別人說話。  想法常流於天馬行空,無法逐夢踏實。  常忘記約定的事,時間管理不佳。  容易分心,很難長時間專注一件事。  做事容易丟三落四,房間跟環境總是一團亂。 上述這些都是成人ADHD患者的常見症狀,黃隆正醫師認為,許多患者就算在小時候就已出現症狀,但往往因為沒有及時治療,到長大才確診時,便容易對工作及生活造成重大影響,過得比一般人更辛苦。 ★究竟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一種常見的神經發展性疾病(意即從小時候甚或在娘胎時,大腦神經系統的發展便有一些狀況),其特徵是在整個生命週期中(包括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出現專注時間短、容易分心、沒耐心及衝動、躁動不安等相關的行為症狀,且發生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場域(如學校、家庭、社會或工作環境等),導致相當高的罹病率和功能障礙。 ★提供大量解決方法,讓你的生活及工作更順利! 正因了解需求,促使黃隆正醫師動筆撰寫本書,不只是患者,包含其家人也常感到困擾的問題,都能在書中找到解答: .如何確認自己可能是「成人ADHD」患者? .ADHD需要多少治療時間? .「長期服藥」會不會成癮? .如果家人是ADHD患者,該如何幫助他? .如何讓周遭的人了解我是ADHD,而非偷懶不認真呢? .確診ADHD會影響保險理賠嗎? 這是一本寫給成人ADHD患者及家人的實用工具書, 透過本書,能解決困擾許久的人生難題,並找回生活的秩序,有勇氣繼續努力。 ▍本書特色 1.由成人ADHD專科醫師撰寫,內容適用於患者及家人。 2.文字簡單好讀,並提供大量解決方法,有效改善生活。 3.書中收錄患者最常詢問的QA,方便查詢及使用。 國內名家一致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俸鋼︱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 邱仲慶︱奇美醫學中心院長 卓惠珠︱亞斯教母、《當過動媽遇到亞斯兒,有時還有亞斯爸》作者 胡海國︱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秦郁涵︱特教老師 陳豐偉︱精神科醫師、作家 陳信昭︱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自然就好心理諮商所創辦人 陳志金︱醫師、《ICU重症醫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庫存:3
愛上精神醫學圖解版
滿額折
作者:越野好文; 志野靖史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2022/04/01 裝訂:平裝
憂鬱、煩躁、無法專心、失眠、沒胃口、對喜愛的事物失去興趣……你有這些症狀嗎?精神疾病不像身體的傷害容易被看見,但其實相當普遍,輕則失眠、注意力渙散,重至憂鬱、躁鬱、恐慌、妄想、失智,在遠距與高齡化的當代,不僅你我身邊可能有人正在受苦,甚至你我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精神病患。隨著大家對精神疾病更加重視,以及醫學的進步,現在的精神醫學逐漸找出精神疾病成因,發展新的診斷方式,找到各種疾病的對應治療方式,並發明更有效、副作用更少的藥物。本書以美國精神醫學會目前訂定的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為主軸,對照前一版DSM-IV-TR的差別,帶給你精神醫學的最新觀點。透過插圖,你可以輕鬆了解大腦運作方式、藥物發揮效果的原因,精神疾病發生的場景,治療流程等,從此愛上精神醫學。透過易懂的插圖,了解以下精神醫學面向的最新見解:◎腦部運作與精神症狀的關連性◎精神疾病及其症狀◎治療方式◎相關藥物◎睡眠疾病◎檢查腦部狀態的方式本書特色1、以目前精神醫學診斷標準DSM-5為基礎,帶給你最新的精神醫學入門知識。2、漫畫場景讓你理解精神病的發作情形與治療療程,豐富的插圖與圖表讓你一眼明白精神醫學相關知識。3、說明精神疾病背後的生理機制,去除精神疾病與精神科的污名,使你能面對此疾病,正視自己得到此疾病的可能,並擁有求診的勇氣。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2
  • 1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9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