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55)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55)
庫存狀況

有庫存 (33)
無庫存 (122)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
$200~$399 (83)
$400~$599 (60)
$600~$799 (8)
$800以上 (3)
出版日期

2024年 (1)
2022~2023 (25)
2020~2021 (30)
2018~2019 (41)
2016~2017 (32)
2016年以前 (26)
裝訂方式

平裝 (153)
精裝 (2)
作者

朱省齋-原著;蔡登山-主編 (5)
左舜生-原著;蔡登山-主編 (4)
簡又文-原著;蔡登山-主編 (4)
黃旭初 原著;蔡登山 主編 (4)
徐一士-原著;蔡登山-主編 (3)
高拜石-原著;蔡登山-主編 (3)
吳景超-原著;蔡登山-主編 (2)
呂坤-原著;蔡登山-主編 (2)
李漁叔-原著;蔡登山-主編 (2)
況周頤 原著;蔡登山 主編 (2)
臧卓 原著;蔡登山 主編 (2)
蔡登山 主編 (2)
薛觀瀾 原著;蔡登山 主編 (2)
郁慕俠-原著;蔡登山-主編 (2)
金問泗-原著;蔡登山-主編 (2)
陳定山-原著;蔡登山-主編 (2)
陳定山 原著;蔡登山 主編 (2)
陳灨一-原著;蔡登山-主編 (2)
馬敘倫-原著;蔡登山-主編 (2)
高伯雨-等作;蔡登山-主編 (2)
出版社/品牌

新銳文創 (102)
獨立作家 (34)
秀威資訊科技 (9)
秀威經典 (6)
釀出版 (4)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55筆商品,1/8頁
從名媛到特務:北平李麗
滿額折
作者:清秋-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19/09/06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戴笠欽點抗日女特務──李麗的傳奇人生。★收錄多幅當時新聞報導與照片,「北平李麗」的時代風采躍然紙上。★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揭祕美女特務的謎樣人生!序【導讀】謎樣人物:北平李麗/蔡登山 十多年前我在研究上海小報文人時,翻閱許多當年的「小報週刊」(當年的小報目前除了在上海圖書館等幾個大型圖書館有收藏外,已很難見到,但「小報週刊」,在中研院已訂購有紙本復刻本),常常躍入眼簾的是「北平李麗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 252
庫存:1
晚清名報人汪康年回憶錄:《汪穰卿筆記選》
滿額折
作者:汪康年-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19/07/08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晚清名報人汪康年筆札彙編,用犀利眼光、第一手消息,翔實記載史實。★內容涉及晚清政治、社會、經濟等方面,重現歷史真相!★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經典史料精彩重現!序【導讀】晚清名報人汪康年和《汪穰卿筆記選》/蔡登山 汪康年(一八六○~一九一一)字穰卿,浙江錢塘人。他是倡導維新改革的社會活動家,是研究晚清思想文化史不能避開的人物。同時,他又是一位傑出的報人。 早年瞿鴻禨當浙江學使來杭州時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1
徐一士說掌故:《一士譚薈》
滿額折
作者:徐一士-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1.民初掌故史料之巨擘!考訂精詳,下筆不苟!2.真實、扎實、求實,獨步一代,無人可比!序掌故大家徐一士及其著作 蔡登山 一般人說起「掌故」,無非是「名流之燕談,稗官之記錄」。但掌故大家瞿兌之對掌故學卻這麼認為:「通掌故之學者是能透徹歷史上各時期之政治內容,與夫政治社會各種制度之原委因果,以及其實際運用情狀。」而一個對掌故深有研究者,「則必須對於各時期之活動人物熟知其世襲淵源師友親族的各族關係與其活動之事實經過,而又有最重要之先決條件,就是對於許多重複參錯之瑣屑資料具有綜核之能力,存真去偽,由偽得真……」。因此能符合這個條件的掌故大家,可說是寥寥無幾,而其中徐一士卻可當之而無愧。 徐一士(1890―1971)譜名仁鈺,字相甫。從事新聞事業後改名一士。原籍江蘇宜興,通籍河北宛平。徐家本是江蘇宜興大族,他們的伯父徐致靖、堂兄徐仁鑄、徐仁錄、徐仁鏡,都是戊戌變法中的重要人物,徐致靖是光緒二年(1867)進士,戊戌時他官拜禮部右侍郎、翰林侍讀學士。變法失敗,慈禧最恨康、梁,但康、梁都是被徐致靖引到光緒身邊的,因此慈禧對徐致靖的痛惡可以想見。徐致靖之所以能意外逃生,其外孫、梅蘭芳的秘書許姬傳認為是由於李鴻章的援手,徐致靖才能被判絞監候。庚子事變,慈禧太后西逃。八國聯軍入京,刑部大牢無人職守,請徐致靖回家。慈禧回京後,下詔赦免。徐致靖後歸隱杭州姚園寺巷直至一九一八年病逝。徐一士和其兄徐凌霄從孩提時起即接受變法維新和民主革命思想的教育與薰陶,並親身經歷當時社會驚天動地的巨變和家庭遭受的巨大打擊,促使他們決心利用自身的學識和文筆,積極投入關係國家命運的社會改革運動中去。徐一士在一九一0年畢業於山東客籍高等學堂,一九一一年在北京前清學部複試,取得進士出身,任法部都事司七品小京官。辛亥後,在濟南任上海《民權報》、《中華民報》擔任特約通訊員,又擔任北京《新中國報》通訊員及編輯,又曾任《京津時報》、《京報》編輯,先後在《晨報》、《國聞週報》等處任特約撰述。一直從事文史掌故的研究和考證。一九二四年起在北洋政府農商部(後改實業部)礦政司任職,此期間還兼任平民大學新聞系、鹽務專科學校、北京國學補修社、北京國學書院講師、教授,一九二八年起在中國大辭典編纂處任編纂員,直至一九五五年退休。一九五八年經梅蘭芳先生推薦,進入北京文史館任館員,直至一九七一年十一月病逝。 徐一士初與胞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1
晚清詩人軼事:光宣以來詩壇旁記
滿額折
作者:汪辟疆 原著; 蔡登山 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18/02/09 裝訂:平裝
★經典史料首次在臺出版:重新點校、分段、增加小標題,便於檢索★從「國學大師」汪辟疆筆下,一窺當時詩壇諸多掌故。★探微鈎沉、旁徵博引、列述上百位詩家事蹟與風格特點如數家珍★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國學大師」汪辟疆特別深究於光宣五十年間的詩人與詩派,所舉上百個詩家,細數俞樾、袁枚、李慈銘、張之洞、樊增祥、張百熙、張佩綸、林紓、易實甫、梁鼎芬、李詳、鄭孝胥、潘蘭史、黃節、梁鴻志、王揖唐、溥心畬等等諸大家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1
夏敬觀談近代詩詞:忍古樓詩詞話
滿額折
作者:夏敬觀 原著; 蔡登山 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18/03/23 裝訂:平裝
「忍古樓」源自「朕情而不發兮,余焉能忍此而終古」一句,謂詞人並非躲進象牙塔裡,反以文字抒發對社會的憂慮與眷戀。江西派著名詞人夏氏評論集,《忍古樓詩話》、《學山詩話》、《忍古樓詞話》三冊首次集結出版。【絕版史料重新點校分段編輯╳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從評論中看見夏敬觀如何結合「經學」、「史學」為根幹,解構「經史之用」的經世濟民的文人創作。●以「溫柔敦厚」的詩教為鞭,評解創作者如何以學問為基石,並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1
左舜生中國近代史四講
滿額折
作者:左舜生-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0/10/28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絕版著作重新排版,從四大事件來述說中國近代史!序【自序/左舜生】 這部書是我近九年來在香港兩處大專級學校講中國近代史的一種講義。 普通講中國近代史的,大率從鴉片戰爭講起,迄民國以來為止。我覺得這一段時間雖不算太長,而必須詳細講明的大事太多;學校對這門功課的規定,授課時間共為兩個學期,少者每週兩節,多者三節,每節僅四十五至五十分鐘不等;而香港的學校除例假外,又有公共假期及各種紀念或慶祝的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庫存:1
教育改革家程天放的早年回憶錄
滿額折
作者:程天放-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19/09/06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抗戰期間中德外交史、希特勒法西斯主義過程,第一手見證。※親歷國共合作、聯俄容共、清黨等歷史事件,為研究中國與蘇聯、國民黨與共產黨之珍貴回憶錄。※特別收錄〈讀程天放先生的《美國論》後記〉胡適著、〈懷念祖父程天放先生〉程寶珠著,談談他們眼中的程天放。序【導讀】程天放的一生/蔡登山 程天放是五四運動上海學生會會長,美國伊利諾斯州大學政治學碩士,當過報紙主編,數個大學校長,後來成為CC系骨幹,
定價:260 元, 優惠價:9 234
庫存:1
《新語林》:民國的世說新語
滿額折
作者:陳灨一-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19/06/12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時人而寫時人之事」,所寫的人與事,皆為作者親見親聞。★以生動文筆,記錄其所見所聞,揭露不為人知的「獨家內幕」。★珍貴史料精彩重現,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序【導讀】陳灨一的《新語林》及《晚清民國聞見錄》/蔡登山 陳灨一(一八九二-一九五三),又作甘簃,字藻青,號穎川生,別號睇向齋主人(「睇向齋」,原是陳灨一父親陳叔彞的書齋名,時逢戰亂,陳宅毀於一旦。陳灨一獲悉,「幾不知涕泗之何從」。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1
晚清民初詩壇見聞:今傳是樓詩話
滿額折
作者:王揖唐 原著; 蔡登山 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18/02/09 裝訂:平裝
★絕版史料,經典再現!★本書包含許多與詩作相關的本事和掌故,並引錄大量詩作,一大批名流如王闓運、李鴻章、袁世凱、齊白石等,都成為詩話的對象,並有許多掌故逸事。是所有晚清民初研究者及學習者的必備之書。★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今傳是樓」主人王揖唐──他是遭人謾罵的漢奸,也是留名於《國學寶典》的詩壇才子。他將一生與詩壇前輩及當代名家交游所聞,隨筆散記於書中,是晚清歷史文化研究的珍貴史料。【絕版重現】重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1
高拜石說詩:光宣詩壇點將錄斠註
滿額折
作者:高拜石-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1/07/14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古春風樓主人高拜石細說清末詩壇掌故!★斠註汪辟疆《光宣詩壇點將錄》,並補充大量清人詩作、時人評論!序光宣詩壇點將錄斠註前言 ∕ 高拜石 文學的轉變,每與時代為因緣,而以詩歌最能透其消息。以滿清一代而言,詩學之變遷,可約分為三期:康(熙)雍(正)(公元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三五年)為初期,乾(隆)嘉(慶)(公元一七三六至一八二○年)為中期;道(光)咸(豐)(公元一八一二至一八六一年)以後為近代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庫存:1
晚清民國史事與人物:凌霄漢閣筆記
滿額折
作者:徐彬彬 作; 蔡登山 主編  出版社:獨立作家  出版日:2016/01/25 裝訂:平裝
徐彬彬原名凌霄,筆名彬彬、凌霄漢閣閣主。出生於官宦世家,祖父徐家傑為道光年間進士,官至知縣;伯父徐致靖、堂兄徐仁鑄都是清朝官吏中的維新派人士。年輕時與袁世凱的二子等人被並稱為「京城四大才子」。徐彬彬長於文史,諳熟典故,靠生動情趣的文筆在報界文壇締造一番成就,與黃遠生、邵飄萍被並稱為「民初三大名記者」,並留下大量劇評、專欄。 他與弟弟徐一士自1926年起合撰《凌霄一士隨筆》在《國聞週報》連載十年,兄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2
吳其昌文存
滿額折
作者:吳其昌-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5/03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看當年清華國學院培育出來的傑出學者的學術成果!是王國維、梁啟超最優秀的弟子,真正的傳人。兩百萬字的著述造詣極深,幾近金字塔之巔。本書挑選其中最精華的內容,涵蓋文史、藝術、邊政等重要範圍。序千古文章未盡才――吳其昌及其《文存》 蔡登山 吳其昌(1904-1944)字子馨,號正厂,浙江嘉興海寧縣硤石鎮人。著名歷史學家。其弟吳世昌是著名紅學家。吳其昌「五歲知書,十歲能文,鄉里稱為神童」,十二歲喪母,十六歲喪父,生活艱困,刻苦好學,家愈貧而學愈力。1921年,17歲的吳其昌進入無錫國學專修館,師從唐文治,研治經學及宋明理學,由此開始其學術生涯。以才思敏捷,與王蘧常、唐蘭合稱「國專三傑」。每值休假,必懷炊餅進入各公私圖書館,終日不出,三年如一日。在無錫國專時,慨國事日非,曾上書政府,洋洋數千言。唐文治大為激賞,改杜甫詩讚之曰:「吳生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鬱塞磊落之奇才。」1923年10月,在《學衡》雜誌二十二期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朱子傳經史略〉,約二萬字,時年才十九歲。同年在廣西容縣中學任教,並扶助弟妹求學。後轉至天津周家做西席。 1925年,清華學校研究院首次招生,此次招生共錄取學生三十三名,吳其昌以第二名考入為第一屆研究生,第一名是劉盼遂。其間梁啓超負責諸子、中國佛教史、宋元明學術史、清代學術史與中國文學諸學科。而吳其昌此前已撰成《明道程子年譜》、《伊川程子年譜》、《朱子著述考》、《朱子全集輯佚》等初稿,故擇定「宋代學術史」為研究題目,由梁啓超擔任指導教授。於專題研究之外,吳其昌也選修了王國維先後開設的「古史新證」、《尚書》、「古金文字」等課程,從王國維治甲骨文、金文及古史,從梁啓超治文化學術史及宋史。鑽研不輟,時有著作發表,深得王、梁兩先生器重。在1926年秋季開始的新學年中,梁啓超講授了「歷史研究法」與「儒家哲學」兩門課,另外又在燕京大學以「古書真偽及其年代」為題做專門講演,吳其昌參與了後一講稿的記錄工作。王國維則在清華研究院教授《儀禮》與《說文》練習,吳於前課也撰有〈講授記〉。其間吳其昌還和幾位同學共同發起組織了「實學社」,並創辦《實學》月刊,以「發皇學術,整理國故」為宗旨,該刊共出版六期,每期都有吳其昌的文章。 後來梁啟超邀吳其昌去天津協助辦理文案,自此時起,吳其昌一直追隨梁啟超左右,直至梁啟超易簀。同時在1928年,因梁啓超的舉薦,吳其昌受聘南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1
清朝歷史掌故:庸閒齋筆記
滿額折
作者:陳其元 原著; 蔡登山 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18/03/06 裝訂:平裝
上自朝章國故,次及海寧陳氏家門盛跡,下迄讀書心得、各地舊聞軼事,晚清史料中價值及趣味性最高的文獻紀錄。※絕版史料首次在臺出版╳重新點校分段更易閱讀★絕版史料,經典再現!★本書總共十二卷,其中多記清一代歷史掌故,上自朝章國故、經濟民生、軍情夷務,次及風俗民情、軼事舊聞,下迄讀書心得。有助於讀者認識當代歷史背景,是研究清代歷史的可貴資料。★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導讀:陳其元和《庸閒齋筆記》/蔡登山「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庫存:1
馬敘倫說掌故:《石屋餘瀋》、《石屋續瀋》
滿額折
作者:馬敘倫-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1/06/07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民初政壇高官馬敘倫點評時人★珍貴價值史料重新點校★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序北大名教授馬敘倫談掌故/蔡登山 北大名教授馬敘倫在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文學、語言學、詩詞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著述甚多;尤其在文字學方面貢獻良多,學術巨著《說文解字六書疏證》是畢三十多年之功,辛勤耕耘的成果。該書把《說文解字》九千多字的字形、字義、字音作了詳細的分析和闡析,是文字學史上的一項創舉。馬氏對金石甲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1
吳景超的社會觀察
滿額折
作者:吳景超-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1/20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本書特色★吳景超對民國初年中國社會的觀察評論,第一手史料重現!★文史大家蔡登山重新點校,撰寫專文導讀。★收錄吳景超珍貴史料照片。序吳景超兩本著作的編輯前言/蔡登山導讀:吳景超的學術及人生道路/謝泳 吳景超‧龔業雅‧梁實秋/蔡登山 編輯書前註 【吳景超的社會觀察】世界上的四種國家 民族學材料的利用及誤用 社會學觀點的應用 發展都市以救濟農村 中國的政制問題 耕者何時有其田? 論地主的擔負 中國的人口問題 經濟的改造 生產效率與生活程度 六十年來的中國經濟 書評:婚姻向何處去? 論耕者有其田及有田之後 中國工業化的資本問題 家庭與個人職業 私有財產與公有財產――美蘇經濟制度述評之一 論經濟自由――美蘇經濟制度述評之一 資本形成的途徑――美蘇經濟制度述評之一 蘇聯的生活程度 美、蘇對外的經濟關係 附錄:吳景超先生主要著作書籍簡介「中國做母親的是世間最不幸的女子。自從十餘歲出嫁之後,一生連小產、死產在內,可以懐孕十餘次以至二十餘次。……中國人民的生活程度須要改進,這是無論什麽人都承認的一個目標。如想達到這個目標,有好些事是非做不可的,其中有一件便是節制人口。」吳景超為民國初年知名社會學家,曾任清華大學教授,早年研究領域遍及中國各類現代化問題,被後世譽為中國現代都市社會學研究的開創者。接受新思想潮流洗禮的吳景超,以社會科學的專業角度分析民國初期中國人口問題、國家制度,對社會種種體制提出建議與評論,本書收錄其與當時知識份子的來往筆談論戰以及社會觀察,為研究近代中國寶貴的資料。 「在工業革命以後,情形便大不同了,以前幾百人幾千人所做的工,現在只要一架機器便可做成。所以我們爲想加增一國的生產,與其創造肉機器,不如創造鐵機器,因為鐵機器的效率遠非肉機器可比。中國人口的龐大,阻礙了中國的近代化。近代化的主要條件,便是用機械的生產方法,來代替筋肉的生產方法。」──吳景超。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1
徐一士說掌故:《一士類稿》
滿額折
作者:徐一士-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1.民初掌故史料之巨擘!考訂精詳,下筆不苟!2.真實、扎實、求實,獨步一代,無人可比!序掌故大家徐一士及其著作 蔡登山 一般人說起「掌故」,無非是「名流之燕談,稗官之記錄」。但掌故大家瞿兌之對掌故學卻這麼認為:「通掌故之學者是能透徹歷史上各時期之政治內容,與夫政治社會各種制度之原委因果,以及其實際運用情狀。」而一個對掌故深有研究者,「則必須對於各時期之活動人物熟知其世襲淵源師友親族的各族關係與其活動之事實經過,而又有最重要之先決條件,就是對於許多重複參錯之瑣屑資料具有綜核之能力,存真去偽,由偽得真……」。因此能符合這個條件的掌故大家,可說是寥寥無幾,而其中徐一士卻可當之而無愧。 徐一士(1890―1971)譜名仁鈺,字相甫。從事新聞事業後改名一士。原籍江蘇宜興,通籍河北宛平。徐家本是江蘇宜興大族,他們的伯父徐致靖、堂兄徐仁鑄、徐仁錄、徐仁鏡,都是戊戌變法中的重要人物,徐致靖是光緒二年(1867)進士,戊戌時他官拜禮部右侍郎、翰林侍讀學士。變法失敗,慈禧最恨康、梁,但康、梁都是被徐致靖引到光緒身邊的,因此慈禧對徐致靖的痛惡可以想見。徐致靖之所以能意外逃生,其外孫、梅蘭芳的秘書許姬傳認為是由於李鴻章的援手,徐致靖才能被判絞監候。庚子事變,慈禧太后西逃。八國聯軍入京,刑部大牢無人職守,請徐致靖回家。慈禧回京後,下詔赦免。徐致靖後歸隱杭州姚園寺巷直至一九一八年病逝。徐一士和其兄徐凌霄從孩提時起即接受變法維新和民主革命思想的教育與薰陶,並親身經歷當時社會驚天動地的巨變和家庭遭受的巨大打擊,促使他們決心利用自身的學識和文筆,積極投入關係國家命運的社會改革運動中去。徐一士在一九一0年畢業於山東客籍高等學堂,一九一一年在北京前清學部複試,取得進士出身,任法部都事司七品小京官。辛亥後,在濟南任上海《民權報》、《中華民報》擔任特約通訊員,又擔任北京《新中國報》通訊員及編輯,又曾任《京津時報》、《京報》編輯,先後在《晨報》、《國聞週報》等處任特約撰述。一直從事文史掌故的研究和考證。一九二四年起在北洋政府農商部(後改實業部)礦政司任職,此期間還兼任平民大學新聞系、鹽務專科學校、北京國學補修社、北京國學書院講師、教授,一九二八年起在中國大辭典編纂處任編纂員,直至一九五五年退休。一九五八年經梅蘭芳先生推薦,進入北京文史館任館員,直至一九七一年十一月病逝。 徐一士初與胞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庫存:2
徐一士說掌故:《一士類稿續編》
滿額折
作者:徐一士-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1.民初掌故史料之巨擘!考訂精詳,下筆不苟!2.真實、扎實、求實,獨步一代,無人可比!序掌故大家徐一士及其著作 蔡登山 一般人說起「掌故」,無非是「名流之燕談,稗官之記錄」。但掌故大家瞿兌之對掌故學卻這麼認為:「通掌故之學者是能透徹歷史上各時期之政治內容,與夫政治社會各種制度之原委因果,以及其實際運用情狀。」而一個對掌故深有研究者,「則必須對於各時期之活動人物熟知其世襲淵源師友親族的各族關係與其活動之事實經過,而又有最重要之先決條件,就是對於許多重複參錯之瑣屑資料具有綜核之能力,存真去偽,由偽得真……」。因此能符合這個條件的掌故大家,可說是寥寥無幾,而其中徐一士卻可當之而無愧。 徐一士(1890―1971)譜名仁鈺,字相甫。從事新聞事業後改名一士。原籍江蘇宜興,通籍河北宛平。徐家本是江蘇宜興大族,他們的伯父徐致靖、堂兄徐仁鑄、徐仁錄、徐仁鏡,都是戊戌變法中的重要人物,徐致靖是光緒二年(1867)進士,戊戌時他官拜禮部右侍郎、翰林侍讀學士。變法失敗,慈禧最恨康、梁,但康、梁都是被徐致靖引到光緒身邊的,因此慈禧對徐致靖的痛惡可以想見。徐致靖之所以能意外逃生,其外孫、梅蘭芳的秘書許姬傳認為是由於李鴻章的援手,徐致靖才能被判絞監候。庚子事變,慈禧太后西逃。八國聯軍入京,刑部大牢無人職守,請徐致靖回家。慈禧回京後,下詔赦免。徐致靖後歸隱杭州姚園寺巷直至一九一八年病逝。徐一士和其兄徐凌霄從孩提時起即接受變法維新和民主革命思想的教育與薰陶,並親身經歷當時社會驚天動地的巨變和家庭遭受的巨大打擊,促使他們決心利用自身的學識和文筆,積極投入關係國家命運的社會改革運動中去。徐一士在一九一0年畢業於山東客籍高等學堂,一九一一年在北京前清學部複試,取得進士出身,任法部都事司七品小京官。辛亥後,在濟南任上海《民權報》、《中華民報》擔任特約通訊員,又擔任北京《新中國報》通訊員及編輯,又曾任《京津時報》、《京報》編輯,先後在《晨報》、《國聞週報》等處任特約撰述。一直從事文史掌故的研究和考證。一九二四年起在北洋政府農商部(後改實業部)礦政司任職,此期間還兼任平民大學新聞系、鹽務專科學校、北京國學補修社、北京國學書院講師、教授,一九二八年起在中國大辭典編纂處任編纂員,直至一九五五年退休。一九五八年經梅蘭芳先生推薦,進入北京文史館任館員,直至一九七一年十一月病逝。 徐一士初與胞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2
梟雄淘盡:北洋從政實錄
滿額折
作者:張國淦-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4/20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作者曾任北洋政府總統府秘書長、農商總長等職,洞悉政局內情★十六年官場生涯,幾與北洋政府相始終序【導讀】張國淦和《北洋從政實錄》/蔡登山 張國淦(一八七六―一九五九),字乾若(潛若),仲嘉,號石公,湖北省武昌府蒲圻縣城關人。其父學誠公曾在湘軍充營文書,舉縣主簿,轉皖南牙厘總局及蕪湖分局任職,幼隨父居安徽,十七歲時就讀於蕪湖中江書院。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中舉人,光緒三十年(一九○四)考取內閣中書,因母病返回蕪湖,任教頳山書院。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入選憲政編查館館員,在《滬報》上發表關於遼、吉兩省時政文章。次年任黑龍江省撫院秘書長,兼憲政調查局總辦,是為一生宦途之始。 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獲東三省總督徐世昌薦保,以內閣侍讀候補,後歷任東三省調查局總辦、財務局會辦等職務。宣統三年(一九一一)正月,被東三省總督錫良任命為交涉局總辦。五月調京,任慶親王奕劻內閣統計局副局長。武昌首義之後,袁世凱組閣命張國淦以湖北代表身分,隨唐紹儀參加南北議和。張國淦以參議身分全程見證了辛亥年議和。 民國成立後,張國淦任北洋政府銓敘局局長、國務院秘書長。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任政治會議副議長(議長李經羲),一九一四年五月任徐世昌內閣內務次長(總長朱啟鈐),五月二十六日,參政院成立,黎元洪為議長,汪大燮為副議長,張國淦為參政院秘書長,然丁母憂,由林長民代理。一九一六年四月,段祺瑞任國務卿,以張國淦為教育總長。六月六日袁世凱死,黎元洪繼任總統,任為總統府秘書長,同月任段祺瑞內閣的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並於張耀曾未到任前兼理司法總長;七月黎元洪任其為黑龍江省長,八月辭去省長職務,十一月繼徐樹錚為國務院秘書長。一九一七年七月,張勳復辟失敗,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張國淦辭國務院秘書長職務,同月任段內閣之農商總長,十一月在西原借款問題上,身為農商總長的張國淦不顧日本公使林權助和段祺瑞的威逼利誘,拒絕簽字,而遭免職,失去了段祺瑞的信任。後來皖系軍閥失勢,張國淦再度被起用。一九二○年十月,任平政院院長。一九二二年六月,任顏惠慶內閣之農商總長,並代理譚延闓的內務總長,八月隨內閣改組去職。一九二四年一月,任孫寶琦內閣之教育總長。九月,任顏惠慶內閣之司法總長,十月隨內閣總辭去職。一九二六年五月,任顏惠慶內閣之司法總長,六月顏惠慶辭職,由杜錫珪兼代,七月任內務總長,十月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庫存:1
吳景超日記:劫後災黎
滿額折
作者:吳景超-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1/13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吳景超紀錄民國三十五年飢荒實地考察日記,第一手史料重現!★文史大家蔡登山重新點校,撰寫專文導讀。★收錄吳景超珍貴史料照片!序編輯前言:吳景超的兩本著作/蔡登山 吳景超和聞一多、羅隆基並稱為「清華三才子」,他是胡適最為看重的年輕人之一,他被稱為「中國都市社會學第一人」,但和同代人的久負盛名相比,吳景超早已淡出人們的記憶。但他是一個漸被歷史塵封、卻不應該被所遺忘的人。我在十幾年前曾讀過學者謝泳的《清華三才子:聞一多‧羅隆基‧吳景超》一書,當時我最感興趣的是前兩人,因為吳景超所涉及的是社會學,並不在我研究的範圍。今年五月一日政大教授劉季倫告知我吳景超的《劫後災黎》是可以重新出版,他說他認為該書是記抗戰結束後中國慘狀的很重要的書籍。於是我二話不說從圖書館找到這本一九四七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影印本仔細拜讀。一九四六年吳景超出任中國善後救濟總署顧問,同年五月至八月間,他應善後救濟總署之邀,從重慶出發,到貴州、廣西、湖南、廣東、江西五省考察災情及各區善後救濟分署的救災工作。他記錄了旅途中的見聞,全書採日記形式寫成,真實感很強。後來他自己又寫了〈看災來歸〉一文發表於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日《大公報》,可視作這本日記的整體敘述,因此我把它放在日記的前面權充做一篇導言。 對於吳景超的成就,我實在無能為力去寫篇導讀,因為在這之前,他的著作我無一本讀過,更遑論它是社會學的領域。於是只好向老友謝泳求助,從他的大著中摘錄成〈吳景超的學術及人生道路〉一文做為導讀,蒙他應允,十分感謝。而書後我也補充了三篇附錄,分別是《清華暑期週刊》第七八期由佚名寫的〈吳景超〉和第十期吳景超自己寫的〈回憶清華的學生生活〉兩文,可做他生平的補充;而他在《新經濟半月刊》第二期發表的〈抗戰與人民生活〉則是由《劫後災黎》這本考察日記所延伸的論述文章,和本書有直接的關連性,故加以收錄。 吳景超著述的學術價值長期被忽視,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吳景超興趣廣泛,涉及社會學的多個領域,其著作大致如下:(一)《都市社會學》,世界書局一九二九年版;(二)《社會的生物基礎》,世界書局一九三○年版;(三)《社會組織》,世界書局一九二九年版;(四)《第四種國家的出路》,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七年版;(五)《中國工業化的途徑》,長沙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八年版;(六)《中國經濟建設之路》,重慶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三年版;(七)《戰時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1
段祺瑞重要謀士:曾毓雋回憶錄(附《段祺瑞秘史》)
滿額折
作者:曾毓雋-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4/26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段祺瑞重要幕僚回憶錄首度公開!★貼身記錄段祺瑞的決策過程,讓你知道他在想什麼!序【導讀】段祺瑞軍師曾毓雋及其《回憶錄》/蔡登山 北洋軍閥中,皖系以段祺瑞為領袖,段祺瑞被稱為北洋虎將,以三造共和著稱於世,為民國初年的顯赫人物,曾經左右中國政局。而在段祺瑞幕府中則以徐樹錚、曾毓雋為謀主。曾毓雋是文士,徐樹錚是武將,兩人可說是段祺瑞的左膀右臂,俗稱「軍師」,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曾毓雋後來做到北洋政府的交通部總長,成為一代北洋重臣。 曾毓雋(一八七五―一九六七),譜名以烺,字雲霈。祖籍福建省長樂縣,後遷居閩縣(福州市區)孝義巷。清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八月五日生於福州東街孝義巷口東邊的曾暉春「五子登科」宅邸。他自幼機警過人,為大伯曾宗彥所重視,收為義子。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考取甲午科鄉試舉人,與同鄉劉崇佑、李宣龔等人同科,有的書籍所說,他「早年就讀於福建船政學堂,後被選送出國留學。一八九八年回國後參加鄉試得中舉人」,這明顯地是錯誤的。曾毓雋中舉那年,虛齡二十,僅比其祖父曾兆鼇中舉時,年長一歲而已。這一家,從曾毓雋的高祖父曾暉春、曾祖父曾元炳、祖父曾兆鼇,到胞伯父兼誼父曾宗彥,為清代福州唯一的四代直系接連進士;若以曾宗彥的胞弟曾宗誠(即曾毓雋之父)舉人這一房來算,直至曾毓雋,則為五代直系接連舉人以上的科名,可謂不易。 曾毓雋曾有〈辛丑出山別諸親友〉詩:「秋風已老露為霜,客子行行欲遠將。誓墓忽乖心所願,奔波敢畏道之長。隻身聽鼓行羌土,中表分襟到漢陽。相約年年酬唱句,一函郵寄趁花黃。」其嫡堂大姪女曾明生前回憶:「四叔毓雋離榕前,我祖父曾宗彥贈他一座房產,出售後用作其北上發展的經費。四叔後來當上北洋政府交通總長,也出錢邀我胞姑兼婆婆曾氏赴北京一遊。四叔二十六歲離開家鄉,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曾毓雋在清末曾任京兆良鄉知縣,後升道員。宣統二年(一九一○)春,曾毓雋至江蘇清江浦(今淮陰縣)投靠江北提督段祺瑞,任總文案兼管糧餉局,深得賞識,被保薦為道員,不久,升任郵傳部參事。武昌首義後,曾毓雋隨段祺瑞由京南下漢口,出任北洋軍第一軍軍需官,在此期間他和徐樹錚、靳雲鵬、傅良佐等人參預機密,積極參加了南北議和及通電逼宮等一系列重大活動。袁世凱竊國後,由於段祺瑞的力薦,曾毓雋入交通部任僉事。他極力結交梁士詒、曹汝霖等舊交通系要人,旋升任交通部次長。一九一四年後,袁世凱與段祺瑞的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庫存: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