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非洲史瓦帝尼王國,充滿愛的應許故事多位志工感動分享!最激勵人心的非洲故事!從加拿大的行銷總監搖身一變,專注拯救非洲孩童-本書是作者珍妮.麥斯威爾在《我不OK!》、《你OK嗎?》帶領我們認識非洲孤兒與他們面臨的處境,以及珍妮全家如何積極行動的感人後續。◎觸動人心.各界名人短文推薦-Taiwan can help. 臺灣年輕人在世界舞臺,屢屢發出光芒,讓世界看見臺灣。即使是非洲匱乏的角落,也有他們投入人道救援與永續發展的足跡。-總統/蔡英文我們青年人走向世界的方式多采多姿,這本書除了記錄珍妮.麥斯威爾在非洲為孤兒的奉獻歷程,也讓我們看見,臺灣青年以國際關懷,走向世界,改變世界所投射的光與熱。-副總統/賴清德////////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鄭雅仁/全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克襄/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呂興忠/國立彰化高中圖書館主任.陳偉斌/健丞數位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Heart for Africa, Taiwan榮譽理事長 ───────────────────短文推薦///////英文版推薦序:在這個急需希望的時代,珍妮.麥斯威爾這本《希望的所在》,很能激勵我們的心靈。臺灣很榮幸成為史瓦帝尼王國長期的夥伴,彰化高中學生主動參與並支持「非洲之心」的行動,也令人鼓舞。為史瓦帝尼乾旱期,提供水源的協助,只是我們對這個王國的一小部分承諾。我們非常感謝珍妮團隊「迦南計畫」對史瓦帝尼弱勢兒童的重要貢獻,他們救助失親和被拋棄的孩子,提供當地成年人就業機會,同時為這個國家和世界帶來希望。-賴清德/副總統"HOPE LIVES HERE is a book that will provide encouragement to the world during a time when we all need to find hope in something greater than ourselves. Taiwan is proud to partner with the Kingdom of Eswatini and we are encouraged that students from the Changhua Senior high school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suppor
代表台灣本土知識人的林攀龍 vs. 代表中國文化民族主義的曾約農從涇渭分明的兩位教育家之行徑,看台灣未來發展之關鍵台大歷史系歷史系名譽教授鄭欽仁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專文推薦——在二十世紀威權戒嚴時代,景仰歌德的林獻堂長子林攀龍與崇敬蔣介石的曾國藩曾孫曾約農作為台灣與外省族群教育家代表懷著不同的想望,雖同在一島卻互相疏離因著强勢的外來統治政權,埋沒台灣本土人才回顧百年台灣知識人困境思索未完的學術文化轉型正義1951年來自中國的知識人曾約農(1893-1986)是第一代「外省人」,而林攀龍(1901-1983)則是出生在日治時代台灣、從小在日本受教成長、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台灣本土知識人。兩人前半生所處歷史地理環境、與生活經驗極大的差異,形塑兩人不同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戰後,兩人後半生同樣居住在國民黨軍事戒嚴、一黨專制統治下的台灣;同樣是教育界人士,但兩人互相疏離,蓋社會族群背景、意識形態不同,個性、興趣、境遇、為人處世都不相同。綜觀兩位教育家知識人的想望,最大的差異在於兩人所關注的政治文化價值觀的焦點不同──一位是專注「反共抗俄、反攻大陸」、復興中華文化的「中國文化民族主義者」,熱愛中國的知識人;另一位是憧憬歐美浪漫主義文學、崇尚自由人文主義心靈價值、關懷人類文明發展、既「普世」亦「本土」的台灣知識人。兩人的政治文化思想,持續挑戰台灣新世代的知識人──曾約農想望台灣「中國化」、「傳統化」、「保守化」;而林攀龍則想望台灣「自由化」、「本土化」、「普世化」,使之成為台灣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