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非人在不同類別、不同結構、不同型態下成為「眾罔兩」共同體想像,並與中間物一起作為方法「罔兩」,原本的意涵(影外微陰)即諭示雙重邊緣位置(邊緣的邊緣),是被層層稀釋的(類)主體。其指涉之難,即造就了互為參照之不可能。本書各篇文章延展了十五年前《罔兩問景:酷兒閱讀攻略》的諸多歷史、思考的限制,重訪懸宕的命題,指認面目依舊模糊的各種存在;因為「罔兩」的影外微陰之義,已不在狹義的性少數,而是擴及到更多無以名狀之物——與人為主體的妖、妾同行的,還有物質的罔兩(道路、核廢料、斷指、科幻文體),情感的罔兩(負面性、控白、古老鬼魂)。本書繼續開展罔兩的發問,在「晷景遷馳,分陰不駐」(語出章太炎〔1869-1936〕)與「凡物之非此非彼者」(語出嚴復〔1854-1921〕)罔兩寓言閱讀所提供的難以捕捉的時空位置,重新反思亞洲現代性與其思想的「中間物」軌跡。以「眾罔兩」作為方法,重要的在於「問」即思考、叩問邊緣的能量形式本書試圖把魯迅來自尼采的「中間物」概念喻說放在殖民-歷史-地理的認識向度中,作為一個啟導性與中介性的概念,集結九位作者各自的九篇論文,共同探索亞洲當下批判性知識生產的可能性。各篇文章展開的問題意識,似乎一環扣著一環,而可以「中間物」作為環中,以輻輳知識生產的問題性。而在學術工作日益個人化的當下,期待透過本書探索一種在集體「中/之間」共同工作的可能。▍本書特色1. 展現時間悖論─遲滯的未來,而非以線性歷史或「邊緣-中心」來理解,進而展現跨時空、跨類別的內涵,以及「中間物」非空間性的過程與過渡性。2. 透過「中間物」的概念喻說,使得各篇假以不同的概念與能指,產生彼此之間相互的連結,進一步相互詰問,產生新的閱讀與情感。3. 在「殖民與冷戰的歷史—地緣關節」下,提供讀者進一步思索中間物的起點,成為亞際知識情感解殖工作之「未-來」的中間橋梁。▍學界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Cindy Patton(裴新)Professor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The University of Simon FraserTeri J. Silvio(司黛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王 蘋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智明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副研究員丘延亮 社運流浪犬何春蕤 
2023年秋季號|專題:文化再造:歷史與音樂現場 **本刊為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與臺灣社會科學核心期刊(TSSCI),並獲2013-2021年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類評比:第二級** 本期專題「文化再造:歷史與音樂現場」收錄的三篇文章,最初投給了「再造歷史現場」(34期)和「音樂的躁動」(35期)兩個專題,因為審查過程稍有延宕而未能即時收錄。為此,我們特別感謝客座主編的諒解與作者的努力。雖然這兩個專題在內容與取向上很不相同,但本期刊發的三篇文章卻意外地形成了一個關於文化再造的思考,尤其突出了現場這個問題。「現場」是漢語裡的一個日常辭彙,在日文、韓文和越南文裡都有,表示「事故發生的地點」或「正當其時其地」的意思(見《教育部重編國語字典修訂本》)。這兩者意思不盡相同,但都帶有強烈的立即感,不只強調是事件發生的地點,更是事件正在發生的事實。「現場」是立即的、當下的,它的存在意味著我們可以透過這個地點見證正在發生的事件;現場是見證,乃至穿透歷史的視角。從這個角度來看待本期的三篇專題文章,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關於「再造歷史現場」的政策形成與治理機制(高郁婷、王志弘)、臺北大稻埕襲產再造所產生的文化經濟(岑學敏),或是新冠疫情中臺灣中小型音樂場館生存所面臨的結構困境和挑戰(簡妙如),都突出一個甚為關鍵的問題:即所謂的「現場」已是再造的成果,它也許承載著歷史,但不再指向過去:歷史現場是文化政策、經濟理性與意識形態所要治理的空間,歷史只不過是背景,而「現場」更重要的性質是消費與紀念,是國家理性整合經濟理性所試圖重新構築的地方;同樣的,大稻埕雖然是臺北著名的歷史街區,有深厚的文化傳統,但是在城區士紳化的驅力下,襲產的歷史意義早已被文化經濟(或曰「創意文化產業」)所吸納與穿透,必須在觀光客的凝視與地方產業的復甦中再造自身,以經濟成長證明其歷史與文化的價值。就此而言,文化與都市治理政策下所謂的「歷史現場」其實是文化治理與經濟改造發生的地點,一如我們熟悉的、散布全臺,看來大同小異的歷史老街,或是一個又一個以懷舊為尚的歷史文化園區,不論懷念的是日本時代的宿舍或是民國時期的眷村。「現場」的保留需要修舊如舊,但那不過是歷史的外殼,其內涵早已被政治與經濟所穿透、改造或取代,形成另一個可以從事消費與商業行為的博物館空間。同樣的,俗稱Live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