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4)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3)
無法訂購商品 (11)
庫存狀況

有庫存 (3)
無庫存 (11)
商品定價

$200~$399 (9)
$400~$599 (5)
出版日期

2016~2017 (3)
2016年以前 (11)
裝訂方式

平裝 (14)
作者

何函潔 (1)
吳依蓁 (1)
吳峻鋕 (1)
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 (1)
張棋炘 (1)
林士奇 (1)
楊承翰 (1)
沈家銘 (1)
洪一瀚 (1)
王榮霖 (1)
謝瀚輝 (1)
賴榮偉 (1)
陳鴻鈞 (1)
高奇琦 (1)
出版社/品牌

致知學術出版社 (14)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4筆商品,1/1頁
東南亞國協與兩岸政經關係發展之研究:從改善中國形象與ECFA觀點探討
55折
作者:林士奇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3/12/04 裝訂:平裝
繼冷戰結束蘇俄垮台之後,中國儼然成為另一「崛起」的強權,它在2005年宣示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從事改善以建立並維持優越的「中國形象」。2010年中國與東南亞國協(簡稱「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即「東協加一」,起動「雙邊零關稅」的經貿往來,使中國經濟更加的蓬勃發展。而臺灣政府亦與中國於2010年6月29日簽訂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
挖寶專區-中文書
定價:380 元, 優惠價:55 209
庫存:1
大國的衝突與合作:小布希政府時期的美中關係
55折
作者:陳鴻鈞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4/12/01 裝訂:平裝
本書分析小布希政府時期的美中關係,並關注中國崛起所帶來的影響。在總統競選期間,小布希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但在EP-3以及911事件的影響下,小布希政府逐漸調整對中國大陸的政策,朝向建立起「坦誠的、建設性的與合作的」關係。簡言之,在許多面向上,兩國關係是一種競爭和合作的結合。在權力移轉理論中,霸權和崛起大國之間並非命定只有戰爭,更重要的是雙方所採取的政策及互動模式。兩國的關係確實可能是合作及
挖寶專區-中文書
定價:480 元, 優惠價:55 264
庫存:1
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55折
作者:吳峻鋕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6/07/20 裝訂:平裝
本書從民眾的角度理解中國政治文化,中國社會存在著「競爭性價值觀」(傳統儒家價值觀與現代民主價值觀)。改革開放使得中國民眾的價值觀結構發生變化,其特點是「70後」與「80後」新世代具有民主價值觀的群體大幅增加,這是從經濟賦權進而價值賦權的過程。 改革開放三十年後,因為經濟的成功,中國逐漸邁入現代化國家的水平,可是對於中國未來發展的討論仍然方興未艾,韌性威權?中國模式?亦或是民主化?作者想要探討的
挖寶專區-中文書
定價:390 元, 優惠價:55 214
庫存:1
21世紀日本對中外交決策模式研究:以日中戰略互惠關係為例
作者:沈家銘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4/06/18 裝訂:平裝
本書探究日本對中外交政策決策模式的體制變革。過去日本外交主要是受到美國外壓影響,外務省相對保持獨立性,內閣官邸則因人員編制與派閥牽制而功能受限。2001年橋本行改實施後,大幅擴增了內閣府的人員編制,使得官邸主導外交成為可能。2005年,小泉純一郎與胡錦濤開啟了第一次戰略對話,2006年安倍晉三上任後便以此平台為基礎,成功訪問中國,呼籲日中建立戰略互惠關係,強化兩國在政治、經濟層面的合作,雙方並在2
絕版無法訂購
冷戰後中亞安全戰略環境的變遷與限制: 從權力、制度、文化觀點分析
作者:楊承翰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3/09/01 裝訂:平裝
前蘇聯解體後,中亞的5個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其面對了國內民族主義上升和國內體制轉型的問題。隨著美國和蘇聯的介入,地緣安全格局的變化與全球民主化運動的雙重動力也加諸在中亞國家上,使本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皆出現值得探討的變化。中亞各國富含發展經濟所需的物質資源,使區外大國對中亞國家更為重視,也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軍事安全與經濟組識,而不同經濟組識間的競爭關係,則使中亞的區域安全上升為全球大國權力互
絕版無法訂購
國際安全機構對族群衝突之干預
作者:張棋炘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4/07/12 裝訂:平裝
國際安全機構乃是可以用來解決族群衝突的一項良好的制度性工具。原因一方面在於國際安全機構本身就是國際社會成員為追求共同利益、降低交易成本所建構出來的制度產物,在其中必然涵蓋了解決衝突的規範和程序,特別是當族群衝突的發生已經影響到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國際安全機構勢將依據制度啟動衝突解決。另一方面,族群衝突過程當中的暴力程度和缺乏互信狀態,也使得衝突各造難以自行尋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根據衝突解決研究途徑
絕版無法訂購
國外政黨與公民社會的關係:以歐美和東亞為例
作者:高奇琦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4/07/12 裝訂:平裝
在國內外學術界,「政黨與公民社會」是貫穿於政治學、法學和社會學三大領域中的兩個重要概念,對各自的理論研究都相對成熟,但缺乏系統和整體的理論研究以及比較政治的研究方法。 本書在理論層面,詳細研討了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相關理論、結構主義路徑和歷史主義路徑;在實踐層面,主要分析了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地區模式和問題領域,進而指出:構建中國執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雙向賦權模式是未來中國調整政黨與公民社會關
絕版無法訂購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作者:賴榮偉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4/11/20 裝訂:平裝
本書援引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不同典範,審視美中臺三角關係的變遷。霸權穩定論可徹底剖析當前歐巴馬政府亞太戰略布局的內涵。美中關係與美臺關係的發展與衰退的條件亦由此孕育而生。新功能主義不僅可充分詮釋臺海兩岸關係的多年實踐特色,更進一步揭示臺北與北京間的前景變數與可能性。整體而言,本書的研究成果體現在相關行為者的解釋、啟發、預測以及建議等層面,是一本理論與實際並重的系統性著作。
絕版無法訂購
國共內戰與中美關係:馬歇爾使華秘密報告
作者: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3/12/19 裝訂:平裝
本書是馬歇爾使華期間向美國國務院的報告書,按照報告書的時間先後排序。馬歇爾的報告,對使華期間的工作進行了完整的敘述,對每一次的會談、會談者的對話、國共雙方的建議和反建議、每一事件的經過等等,都有詳細的記載。雖然只是對事件的演變和進程作了「客觀」的敘述,很少涉及事情的本質和內幕,但不少地方仍能流露出當時美國的真實意圖,對研究內戰時期的國共關係與中美關係頗具參考價值。此書於1976年在美國出版,在這之
絕版無法訂購
全球治理與臺灣的活絡模式
作者:王榮霖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3/12/19 裝訂:平裝
本書擬從「全球化」、「中國崛起」的視角,以「全球治理」的跨域網絡概念,分析並檢視2008年以來中華民國馬英九政府全力推展的活絡模式──「外交休兵」、「活路外交」所必須處理的諸多重要議題及實踐成果,同時評估活絡模式可能的局限。本書同時也對馬政府的活絡模式提出政策建言,包括:有必要深化並鞏固「外交休兵」、活路外交的論述,以及審時度勢,內外兼顧;對內,必須凝聚民意支持,「民無信不立」;對外,要建構互信、
絕版無法訂購
布希政府對北韓及伊朗核武危機之政策差異分析:攻勢現實主義的檢視
作者:謝瀚輝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4/08/01 裝訂:平裝
在北韓與伊朗兩案例皆為核武擴散問題,且美國布希政府對兩國之定位及指控相似的狀況下,布希政府對兩者的立場與態度卻是極為不同,並使其政策出現顯著差異。為了對造成此一政策差異的原因提出解釋,本書透過攻勢現實主義理論所提出之大國行為邏輯分析美國的政策思維後發現,由於美國係國際關係體系中唯一成功的區域霸權,其身為離岸平衡手,布希政府對此兩者分別對美國國家安全及其霸權地位所具威脅性的評估不同,因而採取不同的應
絕版無法訂購
中共處理邊界爭議的戰略選擇(1949-2009):守勢現實主義的驗證
作者:何函潔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3/09/01 裝訂:平裝
中共為世界陸地邊界最長和鄰國最多的國家之一,保衛邊界及處理周邊國家的領土爭議,長久以來都是中共政府的首要任務。本書旨在處理以下兩個問題,其一為中共處理邊界爭議的行為規律為何;次為守勢現實主義對於中共處理邊界爭議行為的解釋效力為何。作者研究發現,中共處理邊界爭議的行為,以「威脅」為一動因,配合雙方外交關係的好壞,便可釐清其何時選擇何種方式的運作邏輯;在受到「威脅」的影響下,若雙方外交關係正常,中共將
絕版無法訂購
美中對伊核問題政策立場之比較研究(2005-2011)
作者:吳依蓁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6/07/20 裝訂:平裝
縱觀以往美中關係,雙方皆為伊核問題的「利益攸關方」,但兩國在伊核問題上並非常有一致的看法,因此,本書以David Easton的系統論為研究途徑,全面且具體的探討影響美中伊核政策之國內及國際變數為何,而後分析美中伊核政策與作為,進而評估兩國針對伊核問題所採取的手段是否有達雙方國家所預期之成效? 此外,本書將更進一步以共同利益、衝突利益和互補利益等三種利益做為研究指標,藉此分析美中在伊核問題上的走
絕版無法訂購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對中美貨幣權力關係之影響
作者:洪一瀚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6/08/10 裝訂:平裝
貨幣陪伴人類的歷史約五千年。 貨幣作為人類經濟活動的基礎,從早期的以物易物,金本位制,再到現代主權貨幣的時代,貨幣的意義與型態不斷地演進變異,儼然已成為一種新的權力型態,理所當然地也成為大國政治間新的權力鬥爭場域,也是新的權力工具。 近年來,隨著美元國際地位的動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