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篩選商品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70)
簡體書 (46)
政府出版品 (20)
商品狀況

可訂購 (102)
無法訂購 (14)
庫存狀況

有庫存 (24)
無庫存 (92)
商品定價

$199以下 (6)
$200~$399 (61)
$400~$599 (41)
$600~$799 (5)
$800以上 (3)
出版日期

2025年 (3)
2023~2024 (18)
2021~2022 (22)
2019~2020 (20)
2017~2018 (15)
2017年以前 (38)
裝訂方式

平裝 (104)
精裝 (10)
作者

謝博生 (9)
王雅慧 (7)
林慧如、王心運 (3)
(美)丹妮爾‧奧弗里 (2)
(英)蓋伊‧勒施齊納 (2)
林進修 (2)
王雅慧、廖宏昌 (2)
蔡甫昌 (2)
(美)T.M.魯赫曼 (1)
(美)傑伊‧韋倫斯 (1)
(美)卡塔林‧考里科 (1)
(美)埃利澤‧斯滕伯格 (1)
(美)戴維‧A.卡普 (1)
(美)查維‧伊芙‧卡爾科夫斯基 (1)
(美)湯姆‧比徹姆、(美)詹姆士‧邱卓思 (1)
(美)琳賽‧菲茨哈里斯 (1)
(美)索尼婭‧沙阿 (1)
(美)邁克爾‧T.奧斯特霍姆、(美)馬克‧奧爾沙克 (1)
(美)麗貝卡‧思科魯特 (1)
出版社/品牌

天下文化 (22)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19)
譯林出版社 (10)
城邦印書館 (6)
科學出版社 (6)
復旦大學出版社 (5)
河北人民出版社 (5)
金名圖書 (5)
天下生活 (4)
上海三聯書店 (3)
上海教育出版社 (3)
王雅慧 (3)
高醫大 (3)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
同心出版社(北京日報) (2)
天下雜誌(康健) (2)
臺大醫院出版委員會 (2)
蘭州大學出版社 (2)
中信出版社 (1)
中山大學出版社(大陸)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16筆,1/6頁
荒丘崛起的醫學中心:雙和醫院創新致勝
滿額折
作者:林進修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24/06/28 裝訂:平裝
醫界與城市互惠共榮 帶動台灣醫療走向下一個世代 雙和醫院是台灣首家部立BOT醫院,也是新北市中永和地區不可或缺的重要醫院,更寫下以十六年時間從地區醫院成為醫學中心的歷史紀錄,更因此成為全台首創的「大學×醫院×產業」三位一體的雙和生醫園區。 但,當年這片土地然是一片荒蕪的山丘。雙和醫院如何從無到有,華麗轉身,打造出如今的成果? ★用最高規格做好準備 當年,北醫體系剛走過諸多紛擾,外界難免對其有所疑慮,尤其是財務面,更是最可能在申請過程中受到質疑的一點。但是,北醫以投資銀行思維、高鐵BOT範例,撰寫財務計畫,並且附上幾大金融機構表達將積極參與計畫的意向書,用穩健卻有創意的內容,說服評審。而這,只是其中一項,北醫準備了七大本投標說明書展現完整規劃,堪稱經典。 ★抱持非贏不可的決心 2003年12月11日上午,當時的衛生署邀請四個投標團隊到署內簡報。做足萬全準備的北醫體系,卻在簡報結束後,會場螢幕突然播放一張北醫財報——那是一份過期的資料,但當下已經沒有時間解釋。是放棄?還是積極爭取?顯然,北醫的選擇是後者。 ★設定值得努力的目標 早年,整個雙和地區,官方設籍人口六十幾萬,加上地方人士估計的外來居住人口二十萬,多達八十幾萬居民,卻只有永和耕莘醫院這家規模不大的醫院,醫療量能嚴重不足,民眾經常被迫過橋到台北市就醫,相當不方便,醫療及健康權益嚴重失衡,亟需在當地興建一家大型醫院…… ★絕不輕言放棄 面對一片荒煙蔓草,開始建設前必須先做一回「愚公移山」的工作。問題是,地面下埋藏的種種,地面上的土方、山坡地開墾的法規與水土保持要求…… 為了克服這許許多多的挑戰,這場從1988年開始規劃的BOT案,歷經三位台灣省主席及精省後的省長,以及五任衛生署署長,長達十五年時間,終於塵埃落定。 ★勇於當責的韌性 一般來說,醫院急診室若看到相對複雜而難以處理的病人,通常會將他們轉走。然而,想到雙和醫院當初設立的宗旨,「再複雜棘手的病人,除非再不轉走就會死在你手上,否則都要收治!」當年,就是這般義無反顧,否則就失去雙和醫院在中永和地區存在的意義及價値。 ★強化醫療專業 腦中風、神經醫學、器官移植、腦部治療、腎臟科……,雙和醫院持續精進醫療本業;甚至,每個人基因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適合的醫療保健模式或許也不盡相同,而當醫療結合AI等科技,或許便有機會找出每個人的個體
庫存:1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中醫的傳承(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英)許小麗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平裝
作者在本書開頭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即我們學習和獲得知識的途徑是否會影響到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在現代社會,人們通常認為知識取決於我們學到了什麼,而至於用何種途徑獲得這種知識則是無關緊要的。本書挑戰了這一普遍流行的觀點,即知識可以脫離參與者的學習方式與社會背景而獨立穩定地代代相傳。本研究以中醫在中國的多種傳承方式為例,表明學習的風格根據個人對知識的感知和態度而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個術語的含義也可能隨著人們感知、表達和在具體情形下的使用而產生變化。知識的不同風格與不同的傳承方式與關。
庫存:1
定價:479 元, 優惠價:87 417
心的時差:敘事醫學倫理故事集(精神醫學篇)
滿額折
作者:林慧如; 王心運  出版社:高醫大  出版日:2020/10/05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精神科Psychiatry的字源Psychey在希臘文中意為「蝴蝶;心靈」,原型是神話故事中的公主賽姬。蝴蝶與心靈皆象徵著一種變化的可能。《心的時差》敘述了醫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與精神科病人相遇的故事。這些故事就像人間的縮影:無論病人或實習醫學生,所有故事中人都不斷經歷著學習、適應與轉化。在各種關係的拉扯中,所有受苦心靈皆渴望蛻變,期待能破繭出蛹化為蝴蝶。從故事中,讀者能見證醫病間令人動容的
庫存:1
定價:300 元, 優惠價:1 300
與世界一起變好:北醫大實踐SDGs的故事
滿額折
作者:陳慧玲; 林惠君; 邵冰如; 彭漣漪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21/10/08 裝訂:平裝
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能力你也能成為影響者用永續向未來說嗨社會責任也是大學教育重要的一環,學校除了以身作則,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也希望傳承給年輕學子,讓北醫大精神永續,與世界一起走得更遠。——張文昌,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要辦好教育,必須從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的思維出發,身為大學教育機構也必須從利他的角度,思考如何做對社會有益的事,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李祖德,臺北醫學大學董事教育是為未來而教,現今大學扮演的角色,已不局限於知識的傳遞與人才培育,更要積極思考如何為全球、國家與社會各角落提供資源及協助,與世界接軌,善盡大學的社會影響力。——林建煌,臺北醫學大學校長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是台灣與國際對話的共通語言,也是北醫大與國際接軌的契機。北醫長年關注全球永續發展,從醫學專業出發,與政府部門及社群組織等國內外機構合作,並鏈結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不僅從校園出發、從社會出發,更從世界出發,以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 本書闡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在北醫推廣的歷程,以及如何從偏鄉衛教、青銀共居、原住民文化保存、國際醫療等面向發揮影響力,為人類帶來正向改變的力量。
庫存:2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訂製你的無病生活:30問掌握預防、診斷、治療、照護對策
滿額折
作者:林惠君; 黃筱珮; 吳佩琪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22/04/20 裝訂:平裝
30道與你有關的健康提問藉由更精準的個人化醫療服務邁向無病無痛的快樂生活每個人的基因、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生活作息等不盡相同,造就獨一無二的個體,以往一體適用的治療方式,忽略個體化的差異,也就是「同病同治」,但未必有相同的治療結果。所謂「精準醫療」,是指依據個體基因差異、個體的生活型態、外在環境等不同,給予精準的個人化治療,也就是從以往的「同病同治」,走向「同病異治」。現在的精準醫療範疇已經全面開展,邁入精準健康層次,以精準預防、精準診斷、精準治療及精準照護四大面向為主軸,提供更精準的個人化服務,照顧社會大眾的健康。本書集結三十個關乎健康的提問,除了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讀者了解各病症的起因與現行療法,也將細數目前精準醫療的發展,在這些疾病的預防診治上有何創新與突破。名人推薦這兩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面對後疫情時代,精準健康更顯重要。現在,發展精準健康的腳步不僅沒有變慢,反而迅速轉為疫苗研發及防疫策略規劃,側重在新興傳染病的防護與監控,共同為台灣精準健康產業開創新局。——張文昌,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精準健康是跨領域的醫學專業範疇,需要各方面基礎、臨床跨域人才,以及專家共同參與。透過此書,集結三十個關乎民眾健康的提問,分享給社會大眾,也希望拋磚引玉,加速精準健康的發展與創新。——林建煌,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庫存:2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走,不一樣的路:臺北醫學大學校友的精采人生故事
滿額折
作者:林進修; 陳幸萱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15/05/21 裝訂:平裝
我要走一條大家都走的路嗎?每個人在面臨未來的選擇時,內心一定浮現過這樣的念頭:要依循自己的夢想,還是外界的期望而行?困惑的你,將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臺北醫學大學有十二位校友,在年輕時就立志到需要他們的地方,也許是偏鄉的衛生所、缺乏醫療資源的小鎮、影響深遠的教育志業、感動無數人的音樂創作、甚或是與土地相依的農夫,他們在堅持理想的路途中,寫下了精采人生那一頁。 本書除了分享他們的故事,也希望勉勵
庫存: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全齡顧齒攻略:北醫大13位醫師聯手解答
滿額折
作者:林惠君; 陳培思; 黃筱珮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23/02/24 裝訂:平裝
牙齒,守護健康的第一關!最權威的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療照護體系+13位專業牙醫0到99歲的牙齒保健全書64個全方位顧齒關鍵讓你疾病不再從口入,找回美麗亮白的笑容!!口腔清潔 ╳ 敏感牙齒 ╳ 牙周病蛀牙 ╳ 植牙假牙 ╳ 齒顎矯正 ╳ 美白你有以下困擾嗎──►已經天天刷牙了,卻還是有蛀牙►只要一吃冰,牙齒就會刺痛酸軟►醫生說蛀牙需要抽神經,只有這個方法嗎►缺牙或牙齒不整齊,不敢開口大笑牙齒不只是我們的門面,更是守護我們健康的第一道關卡。根據統計,台灣有高達九成成年人有各類口腔疾病,但多數人常常能忍就忍,能拖就拖,痛到不行了才去看牙醫。多數的牙齒問題,其實都可以透過「提早發現」和「預防保健」獲得控制並改善。千萬不要輕忽牙齒的小問題,最後變成影響全身健康的大麻煩。本書集結從0到99歲最重要的64個顧齒關鍵,從預防保健、疾病治療、齒顎矯正、植牙與美白等,由最專業的臺北醫學大學牙醫群提供最新的牙齒保健觀念,確保疾病不從口入,而微笑則從整齊美白的牙齒出發。◆6大主題【為孩子預約一口好牙】牙齒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咀嚼、發音、臉型,所以從乳牙開就要好好照顧【自己做好口腔清潔】牙刷+牙線+牙間刷,每日做好口腔清潔,就能避免多數口腔疾病【牙周病和蛀牙不是小問題】當牙菌斑和牙結石開始攻城掠地時,及早治療才能避免惡化【當需要做假牙時】植牙、活動式假牙、固定式假牙,哪種比較適合自己呢?【想做牙齒矯正和美白】人人都想要擁有整齊潔白的牙齒,該怎麼做呢?12個嬰幼兒顧齒關鍵․寶寶長牙哭鬧時,如何減緩寶寶的不舒服呢?․嬰兒只喝奶或只長幾顆牙,需要特別清潔口腔嗎?․如何幫嬰幼兒清潔口腔,及挑選潔牙器具呢?․攝取什麼食物,能幫孩子的牙齒打好堅固的底子? ․孩子會蛀牙,是被大人傳染的?․要避免孩子蛀牙,除了刷牙,還可以做什麼?․恆齒已經長出來了,乳牙卻還沒掉,需要拔掉嗎?◆15個口腔清潔重點․一天該刷幾次牙、什麼時間點刷才適合?◆刷牙時刷用力點、久一點比較乾淨?․用牙線或牙間刷好麻煩,一定要用嗎?․市面上的牙膏五花八門,要怎麼挑選? 它們真的有號稱的療效嗎?․聽說漱口水可以殺菌,所以用了就可以不用刷牙?․醫師說定期洗牙很重要,但會不會把牙縫愈洗愈大、牙齒更敏感?◆18個牙周病+蛀牙治療需知․刷牙會流血就是牙周病?出現哪些症狀是警訊?․牙周病還會造成心肌梗塞,也和糖尿病有關?․治療牙周病的方法有哪些?需要動手
庫存:2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追熱愛的夢 走真實的路:創新創業10堂課
滿額折
作者:陳培思; 林惠君; 黃亞琪; 朱乙真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23/12/25 裝訂:平裝
鼓勵教授創業,創造共好雙贏效益臺北醫學大學陪同新創公司成長一群臺北醫學大學的教授、畢業校友,原本已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閃閃發光,他們心裡卻埋藏著一個共同的疑問:「我和上個世紀的醫生/學者,有什麼不同?」不滿足於現狀的他們,勇敢走出舒適圈,將各自的研究成果,從學術期刊轉化到臨床應用,力求造福全人類。然而,生醫技術的產品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隔行如隔山,醫學權威進到創新創業的修羅場,凡事都得從頭學起,舉凡尋找資金、招聘人才、了解相關法規、掌握經營管理技巧等等。幸運的是,這群醫生和學者的背後,有最堅強的後盾――鼓勵創新創業的臺北醫學大學,引進史丹佛大學的Biodesign生醫創新技術,並成立了北醫大生醫加速器、商品化規劃中心等,不但提供創新創業相關教育訓練,還導入業師制度,協助募集資金及股權規劃,一步步帶領他們走出學術象牙塔,華麗轉身傑出創業家。現在,他們開發的生物醫學技術,正陸續結出豐碩的成果,即將拯救全世界無數病患。|北醫大學者變身傑出企業家.成功案例|北醫大前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創立台灣首家生物3D列印公司「三鼎生技」,鎖定全球牙科市場需求最大的三大產品。2020年興櫃掛牌。北醫大生藥學研究所教授莊國祥,成立「賽昂生醫」,開發更安全更有效的腫瘤解方――武裝 T 細胞技術。北醫大生藥學研究所教授的林若凱,成立「愛立基生醫」,分析血漿中游離之異常甲基化DNA,精準揪出乳癌蹤跡。雙和醫院婦產部醫師賴鴻政,成立「酷氏基因」,研發子宮內膜癌體外檢測試劑服務,是北醫大發展醫學創新的典範。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教授楊維中,成立「維致生醫」,成功開發僅需要抽血檢查的「子宮內膜異位症體外檢測試劑」。北醫大醫學資訊研究所教授李友專,打造「醫守科技」,用AI協助醫師把關用藥安全;成立「醫智科技」,結合AI皮膚檢測與遠距醫療應用。北醫附醫骨科部脊椎骨科主任吳孟晃,成立「強骨生醫」,推出「椎穩強脊椎穩定系統」,解決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
庫存:1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這樣愛,給世界更多可能:北醫大體系國際醫療的熱血行動
79折
作者:林惠君; 陳育晟  出版社:天下遠見  出版日:2025/05/20 裝訂:平裝
從臺灣跨足到世界北醫大善用醫療專業用愛讓世界更美臺灣秉持身為世界公民一份子的初衷,善盡國際社會成員的責任。藉由在公衛醫療領域的優勢,政府部門積極整合資源,擘劃國際醫療衛生合作及緊急醫療援助計畫,而臺北醫學大學體系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北醫大體系旗下有學校及醫院,擁有專業醫護人才,可以針對不同國家需求進行資源配置和人員協作,提供最適當的支援服務。而北醫大在醫學教育中,也十分重視培養學生們的國際視野,將國際醫療服務納入正式的課程設計,甚至專門設立國際醫療專業課程與實習機會,讓學生能夠親身參與。源於這樣的組織精神與理念,愛的行動於是展開。北醫附醫協助史瓦帝尼建立國考制度,奠定史國醫療系統的永續發展;雙和醫院則協助馬紹爾建立「人工智慧暨遠距醫療中心」,透過科技照顧更多偏遠地區民眾的健康;而萬芳醫院秉持著共好合作的心態,看見索馬利蘭在醫療上的深層需求,建立務實可行的援助方案。北醫大體系愛的行動向下扎根,校園社團即是強大驅動力,譬如飛洋國際服務團、楓杏醫學靑年服務團及北醫大海外醫療服務團的學生們,各自運用醫療專業,前進史瓦帝尼、尼泊爾及柬埔寨等不同國家,實踐USR的精神,也從中學習成長。這本書詳細爬梳北醫二十年來的國際醫療援助經驗,同時彙整切實可行的執行模式,透過實際案例分享,讓外界認識北醫在國際醫療上的能力及行動力,立下北醫執行國際醫療援助計畫的典範地位,並傳達一所醫學大學的教育理念。
庫存:3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9 395
健康藍圖:健康照護的理念與設計
滿額折
作者:謝博生; 邱泰源  出版社: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出版日:2015/04/01 裝訂:平裝
本書新版邀請邱泰源教授擔任共同作者,由邱教授將舊版本第三篇重新改寫,就如何在臺灣進行基層健康照護的改善,做深入的探討,並提出策略建議。二代健保法規定的家庭責任醫師及論人計酬制度,已經為改善基層健康照護提供法源依據,未來必須在結構面及實務面上加以落實,在結構面上必須重視資源的平均分配、統一而具進步思維的財務管理、盡量降低民眾的部份負擔成本、以及涵蓋周全的醫療服務;在實務面上必須強調醫療服務的可近性、
庫存:2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基因檢測倫理
滿額折
作者:蔡甫昌  出版社: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出版日:2023/06/06 裝訂:平裝
基因醫學風尖浪口的倫理省思西元1990 年起,由美國領銜多國科學家通力合作之「人類基因組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 HGP)」,進行人類基因組圖譜繪製的偉大工程。團隊在2003 年宣布完成92% 的定序,然而由於技術上的限制,所缺失的8% 在經過近20 年的努力後,終於由「端粒到端粒聯盟(T2T)團隊」宣布補齊,完成了人類基因組的完整測序解碼,發表在2022 年3 月Science 期刊 。計畫進行之初,深具遠見的計畫領導者Watson 教授即主張,基因醫學所涉及之倫理法律社會意涵與衝擊(ethical, legal, social implication/impact, ELSI)必需同時被檢驗,因此5% 的研究經費必須投入ELSI 之研究。如此前瞻而跨領域之大政方針,啟動了歐美學界對於基因醫學相關倫理法律社會問題研究之風潮,當時在我國主持「國科會基因體醫學國家型科技計畫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 for Genomic Medicine」的陳定信院士認同此理念並將其納入規劃,亦帶動了台灣的人文社會學者趕上這個研究趨勢。2012 年之後「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與「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技術陸續發展,大大地推升基因編輯與診斷的應用性,也為基因治療研究開啟新篇章,衍生之新治療也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例如運用於鐮刀型貧血、地中海貧血、兒童罕病等)。2020 年起武漢肺炎全球肆虐,以腺病毒為載體研發而成的AZ 疫苗以及以mRNA 技術研發而成的Moderna 與BNT 疫苗更是樹建其工、大大減少染疫者重症比例與死亡人數,讓大流行疫情趨向緩解。2001 年起,筆者受到基因體計畫「倫理法律社會影響組(Ethical , legal social impact, ELSI)」召集人之邀請,提出研究計畫申請並獲得委託執行,於是開啟了近20年的「基因醫學倫理」研究之路,期間獲得多次國科會與衛生署補助相關計畫,計畫執行過程中陸續發表相關論文成果,許多主題是環繞在「基因檢測倫理」此核心之上;因為儘管基因醫學之發展無遠弗屆,醫病互動與溝通過程中的「基因檢測與諮詢」仍為最重要之一環。筆者於是
庫存:2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八三留痕
滿額折
作者:韓良俊  出版社:金名圖書  出版日:2020/12/01 裝訂:平裝
《八三留痕》這本書之推出,韓教授謙稱是收集《景福兄弟耕心集》補遺與其後續,把一些雜文、具代表性的資料及值得留下的紀錄等,拼湊而成。然細讀其所有文章後,即可瞭解一位深具典範的前輩醫師,他從小長大的家庭環境及其養成教育,對其往後一生的人格思想、價值判斷、性格個性等,都具有極大及深遠的影響力。無論是韓教授求學過程中,所展現「棄醫從牙的執著」,任職臺大牙科期間,對於牙科臨床醫療的發展及牙醫學教育擘畫的遠見、堅持與努力,乃至於其後來對於推動「檳榔危害防制」的勇氣與堅持,在在都是展現父兄之志。所以韓教授會對時事政治亦常有剖析、建議及批判,充分展現其身為知識分子,關心民瘼、關懷民情,為鄉土盡心盡力的社會責任,毫不意外。本書中收錄多篇韓教授對於時事所提出的論點與看法,筆觸詼諧,生動有趣,值得玩味。臺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
庫存:3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動物研究倫理
滿額折
作者:徐濟泰  出版社:台大醫學院藥學專業學院  出版日:2019/11/01 裝訂:平裝
庫存:1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 180
助人,簡單且平凡:敘事醫學閱讀反思與寫作
滿額折
作者:王雅慧  出版社:王雅慧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助人,簡單且平凡:敘事醫學閱讀反思與寫作
庫存:2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 252
曾經的畏懼:敘事醫學閱讀反思與寫作
滿額折
作者:王雅慧  出版社:城邦印書館  出版日:2019/12/16 裝訂:平裝
生命,其實可以說是一場賭注。 在面臨生死的關頭, 無論之前的人生是多麼多采多姿或是平凡無奇, 我們所賭的籌碼就只是「選擇」之後的結果。 「在爺爺生命的選擇上,身為他的親人,我們『選擇』的是『放棄急救』。並不是不希望爺爺能夠繼續活下去、繼續他的生命旅程,而是我們希望爺爺可以不再受苦受難,希望他可以擺脫身體上的痛苦,希望他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過得舒適、過得自在。即便我們無法看到、無法參與,我們仍這麼期盼
庫存:1
定價:260 元, 優惠價:9 234
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師手冊
滿額折
作者:梁繼權編著  出版社: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出版日:2008/09/01 裝訂:平裝
本手冊的編寫,目的是對於開始參與PBL教學的老師提供一些簡單易讀的PBL基本知識,減少初次擔任PBL教師的壓力。 回首十五年,必須感謝謝博生教授的栽培,讓我有機會參與醫學教育改革此一重要的任務,謝教授不斷的給予機會與督導,使我能持續在此一領域發展。在這一段不算短暫的學習過程中,國際知名的PBL專家關超然教授從PBL的少林寺-McMaster大學下山,雲遊四海宣揚
庫存:1
定價:150 元, 優惠價:9 135
造臉:整形外科的興起(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美)琳賽‧菲茨哈里斯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日:2025/02/01 裝訂:精裝
本書是一本醫學人物傳記類作品,講述了整形外科之父哈羅德‧吉利斯的傳奇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位富於遠見的外科醫生如何重建受傷士兵的面孔,並在此過程中開啟了現代整形外科。吉利斯是新西蘭人,畢業于劍橋大學,自從在前線目睹人體殘骸之後,他開始關注新興的整形外科領域。回到英國後,他創辦了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用來做面部重建的醫院之一。吉利斯及其領導的團隊所恢復的不僅僅是受傷者的面孔,而且是他們的精神。 本書在講述吉利斯天才般的外科創新故事的同時,也講述了那些生活被摧毀後又得以修復的士兵的戲劇性的經曆,生動地展現了醫學何以可以成為一門藝術,以及,勇氣和想像力可以成就什麼。
庫存:4
定價:468 元, 優惠價:87 407
醫生的愧與怕:情感如何影響醫療。《紐約時報》推薦,給患者的應對指南。(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美)丹妮爾‧奧弗里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精裝
坐在你對面的醫生到底在想什麼?-一部深入醫生內心世界的勇氣之書挑戰理性為王的醫學界觀念洞見醫療行業的結構性問題書寫醫生不為人知的情感掙扎-醫生理應超然冷靜,但生而為人,情緒難免。在旋風式的緊張工作中,在高頻的生死抉擇前,在法律與道德的雙重評判機制下,他們努力保持愛和同情,卻也無法回避懼與怒、愧與悲,甚至幻滅、崩潰。“忽視醫患關係中的情感部分,必定會降低治癒的可能性。”本書作者丹妮爾·奧弗裡被譽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醫生作家之一”,她認為,我們忽視的不只是醫生隱蔽的情感世界,還有系統的缺陷、職業的危機,乃至患者的安全。借由一個個震撼的臨床故事,一場場真誠的醫患采訪,一項項權威的調研數據,以及對個人經歷的勇敢自剖,奧弗裡展現了醫生從喜到悲、從怒到愧的複雜情緒光譜,也揭示了這些情感從何而來、為何普遍,又怎樣滲透到診療的每一個細節中,最終影響患者的治療。以動情的寫作和獨到的眼光,奧弗裡試圖指出,唯有正視醫生的情感,方能找到醫患關係的破局之道,而學會辨認和應對潛在的情感因素,對患者和醫生來說都很重要。
庫存:1
定價:468 元, 優惠價:87 407
突破:我的科學人生(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美)卡塔林‧考里科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日:2024/07/01 裝訂:精裝
卡塔林·考里科,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改寫歷史的mRNA疫苗技術的奠基人,全世界最偉大的生物化學家之一。在這部自傳中,考裡科坦誠、風趣、真摯,將她堅忍不拔的奮鬥人生娓娓道來。她是匈牙利小鎮上一名屠夫的女兒,在沒有自來水、電力不足的土屋中長大,因對自然深感興趣而立志成為科學家,這個志向指引她考入匈牙利最好的大學塞格德大學,進入最好的研究所,卻因研究得不到資助而將全部家當縫進女兒的玩具熊,舉家遷居美國,繼續追逐她的夢想:用創新的mRNA技術,重塑醫學的未來。主流科學界曾長期不看好mRNA研究。考裡科經歷了被解雇、降職,期刊拒稿,也申請不到經費,困境與失敗成為她數十年裡的人生基調。但她永不言棄,因為她堅信自己的研究將改變世界,拯救生命。四十年艱苦的探索之後,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mRNA疫苗技術成功落地,向全世界證明了考裡科的卓越成就,而諾貝爾獎的頒佈將她的名字永久印刻在了人類科學史上。作為專注于研究工作的科學家,考裡科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女兒,但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考裡科的女兒蘇珊在北京、倫敦兩屆奧運會的賽艇項目中摘得金牌,與母親頂峰相見。考裡科說:科學研究就像賽艇運動一樣,看不到終點線,不知道自己與終點線的距離,每一次都要全力以赴。在這部自傳中,卡塔林·考裡科用樸實的語言講述她的成長、家庭、科研道路,講述她如何克服困境、突破自我,講述她的信念和力量源泉,也鼓舞所有和她一樣懷抱夢想的人,勇敢前進,執著追求。
庫存:2
定價:468 元, 優惠價:87 407
生醫研究倫理
滿額折
作者:蔡甫昌  出版社: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出版日:2021/11/01 裝訂:平裝
《生醫研究倫理》的14章節完整的提供目前研究倫理從理論到實務上可能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案。對象包括了不同國度和文化差異,議題更是由國家、學校、醫學中心到研究參與者和民眾,而且是符合現況及未來挑戰。
庫存:2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 1
  • 2
  • 3
  • 4
  • 5
  • 6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