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939)
原文書 (126173)
簡體書 (527)
港版書 (144)
政府出版品 (40)
紅利兌換 (72)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25727)
無法訂購商品 (2059)
庫存狀況

有庫存 (816)
無庫存 (126970)
商品定價

$199以下 (306)
$200~$399 (4095)
$400~$599 (8920)
$600~$799 (12612)
$800以上 (101853)
出版日期

2024年 (2294)
2022~2023 (24260)
2020~2021 (12873)
2018~2019 (10154)
2016~2017 (11930)
2016年以前 (65810)
裝訂方式

平裝 (74862)
精裝 (50146)
線裝 (1)
軟精 (207)
盒裝 (38)
有聲書 (1304)
立體書 (6)
硬頁書 (64)
適讀年齡

嬰幼兒 (2)
學齡前 (172)
小學低年級 (36)
小學中年級 (17)
小學高年級 (15)
小學 (416)
國中 (14)
高中 (3)
藍思分級

220L-500L (11)
450L-620L (16)
550L-790L (41)
770L-910L (39)
960L-980L (3)
950L-1040L (26)
650L-7075L (196)
1000L-1100L (25)
1050L-1150L (29)
1100L-1200L (34)
1100L-1300L (61)
作者

Anonymous (688)
Captivating History (372)
Not Available (NA) (179)
Hourly History (103)
Jeremy Black (97)
H. G. Wells (72)
Charles Dickens (71)
Henry Fielding (68)
Charles River Editors (COR) (66)
Thomas Carlyle (65)
Samuel Richardson (62)
Robert Kerr (54)
Inc. Dorling Kindersley (COR) (52)
Eric Foner (50)
Michael Burgan (50)
Charles River (COR) (46)
Jacob Neusner (EDT) (43)
Horatio W. Dresser (42)
出版社/品牌

LEGARE STREET PR (15544)
Cambridge Univ Pr (13238)
Lightning Source Inc (4421)
Taylor & Francis (2273)
History Pr (2218)
Independently published (2179)
Palgrave Macmillan (1979)
Arcadia Pub (1721)
Routledge UK (1714)
Routledge (1430)
John Wiley & Sons Inc (1398)
Oxford Univ Press USA (1349)
Brill Academic Pub (1330)
Rowman & Littlefield Pub Inc (1309)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 (1151)
Univ of Chicago Pr (1128)
Princeton Univ Pr (1027)
Oxford Univ Pr (966)
Yale Univ Pr (868)
Springer Verlag (797)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27786筆商品,9/6390頁
戰前香港電訊史
滿額折
作者:馬冠堯  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2020/03/01 裝訂:平裝
本書主要介紹了自開埠至二戰前,各種電訊科技在香港的發展歷程,包括電報、電話與無線電。本書分別講述了幾項科技各自的發明開端、如何引入香港、在香港的發展歷史中經歷了哪些曲折和繁複的過程,以及它們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除此之外,書中亦介紹了在各項科技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各部門之間的探討與商榷、官方與民間之間的溝通與調節、各大商業公司之間的角力與對峙等內容。
定價:530 元, 優惠價:9 477
庫存:2
一顆頭顱的歷史:從戰場到博物館,從劊子手到外科醫師,探索人類對頭顱的恐懼與迷戀
滿額折
作者:法蘭西絲.拉爾森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日:2021/10/07 裝訂:平裝
獵奇.詭異.懸疑.黑歷史驚訝勝過驚悚,知識多過恐懼從「頭」開始,解開陰森詭異又引人入勝的文明黑歷史作家張國立、阿潑 專文推薦東華大學民族系副教授日宏煜、音樂人何穎怡、《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作者宋世祥、中央大學歷史系教授蔣竹山(依姓名排列) 深度推薦【本書內容】獵頭?斬首?是個離我們很遙遠的名詞?獵頭?斬首?這聽起來似乎是某個遙遠的野蠻民族,又或者某個極端組織所犯下的「暴行」,但你我可能不知道 「獵頭」或「斬首」是人類文明中常見的行為,收集頭顱所引發的道德性爭議也是歷久不衰的命題。若以台灣的原住民為例,直到上個世紀的三○年代為止,「出 草」仍是台灣原住民慣有的文化習俗。在你我的認知中,什麼是「野蠻」?什麼是「文明」?近現代的歐洲人到海外收集其他人種的頭顱,代表學者的研究精神,是「文明」的象徵;「落後」、「未開化」的亞、非、美洲人群基於文化習俗獵取頭顱就是「野蠻」的行為?同種行為卻有兩種解釋,本書將為你說分明。人類收集頭顱或展示頭顱代表的象徵意涵為何?背後的文化底蘊又是什麼?本書作者法蘭西絲.拉爾森將利用博物館、戰場、刑場、藝術家工作室、墓地、解剖室中的「頭顱」,帶出各種人文議題:內含人類學、歷史學、倫理學、藝術、宗 教、醫學等方面,發人深省。同時,作者也透過細膩幽微的筆觸,描述駭人卻又迷人的頭顱群像,帶你一窺人類文明中最幽暗晦澀的一面,還原歷史的真相。【各界書評】《一顆顱的歷史》講述各種各樣的人頭,與它們背後的文化演變,以認真的考證揭開人類不敢碰觸的陰暗,讀起來驚訝勝過驚悚,知識多過恐懼。接下來,看看更多的人頭。──作家張國立頭顱雖然很恐怖,但正視它,面對它在我們心理激起的情緒,或許才是檢視人性疆界的所在。為了認識而擁抱,會讓自己更具知識的力量,更無懼。──作家阿潑詭異、陰森,時而蕩漾黑色幽默……從頭顱做為奇特的宗教文物到它成為『顱相學』這門偽科學的研究主體,拉爾森用美妙的觀察之眼發掘種種怪異矛盾、有時甚至令人毛骨悚然的細節。──《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好書一本適時出現的書,以令人不安、引人深思的方式探討斬首的黑歷史,洋溢十足趣味。──《泰晤士高等教育》雜誌年度好書既活潑明快又富於學術性……洋溢在這本書中的好奇心及知性能量將長久縈繞我心。──《旁觀者》雜誌年度好書妙不可言地別出心裁……大刀砍劈科學、文學與藝術的傳統分類方式。──理查.佛爾提(Richard Fortey)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庫存:2
歷史在這裡發生過:五十個決定人類發展的歷史場域
滿額折
作者:雅各‧菲爾德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20/09/05 裝訂:平裝
五十個地點的巡禮,以嶄新的觀點講述我們地球的重大事件,從史前到二十一世紀。 《歷史在這裡發生過》,述說從坦尚尼亞的奧杜瓦伊峽谷兩百萬年前的人類起源,到瑞士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見證歷史在這些地方留下的足跡。 綜觀人類歷史,有若干地方曾經是劃時代事件的遺址,叛變和密謀的焦點,或是悲劇的紀念地。也有其他地方沒那麼著名,卻是長期歷史趨勢發展的所在地,擴及於科學、經濟、宗教和社會的發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1
閨蜜的歷史:從修道院、沙龍到開放社會,「被消失」的女性友誼如何重塑人類社交關係?
滿額折
作者:瑪莉蓮.亞隆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2/12/03 裝訂:平裝
朋友更親密,比伴侶更療癒。現代女性極為重要的社交關係,卻是近代才形成的概念。 ◎ 繼《乳房的歷史》、《太太的歷史》,書寫女性文化史三部曲完結篇◎ 法國學術教育最高榮譽「法國教育榮譽軍官勳位」得主◎ 顧燕翎(台灣大學婦女研究室創始研究員、前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專文導讀你有閨蜜,古人沒有 今日,「閨蜜」代表能流露真性情、分享私生活、給予我們情感支持的親密朋友。雖然這個詞一般用來指涉女性的好友圈,但是你知道嗎,無血緣的女性能公然聚集、結為群體、彼此扶持,都是近300年才發展出的互動方式。在過去2,000年的人類歷史中,社會想像的「友誼」是一種只存在於男性之間的偉大情操,而女性的關係則不配稱為友誼,只是男性社交的附屬物,對社會毫無幫助。 從不存在到主流的女性友誼 女性主義史學家瑪莉蓮亞隆與史丹佛大學作家德雷莎布朗合作,從歷史、文學、哲學、宗教與流行文化等面向,爬梳並重建了男性書寫的大歷史架構中,隱形的女性情誼及演變。她們由古羅馬時期哲學家證明「女性間沒有友誼」的論述開始,到中世紀修道院的修女關係、17世紀起女性在沙龍的公開交友、19世紀工業化社會中的俱樂部、以及女性合法同居關係「波士頓婚姻」等等。最後女性的友誼模式終於翻轉為社會主流,成為我們今日所認知,具有情感親密的友誼。 歷史上的偉大閨蜜 本書收錄了許多女性友誼的偉大故事。像是法國大革命中犧牲的羅蘭夫人,選擇好友蘇菲作為她上斷頭台的見證人。美國小羅斯福總統夫人愛蓮娜創立女性愛國組織,許多女性也在這些策略與行動中作為她的顧問與後盾。這些典範讓我們看見:曾經被視為低層次的「女性友誼」,其實起源於社群中的互助,而這也是社會生活發展的基礎。在日漸疏離的社會裡,這種越來越普遍的女性友誼模式,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正面力量。 ◎好評推薦西方文化長久歌頌男性之間的兄弟情義,卻忽略、輕視女性情誼。此書從浩瀚史料中挖掘出女性友誼的多樣性以及彼此的深情、信任和互相依賴。今天女性已經走出了廚房,與男性並肩參與公領域的各行各業,她們的女性化表達方式必將改造身旁男性的情感模式和價值觀,塑造有情有義、人人平等的社會文化。——顧燕翎(台灣大學婦女研究室創始研究員、前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 本書的兩位作者瑪莉蓮.亞隆、德雷莎.布朗挑戰通史寫作的宏觀架構,兼以如長鏡頭運鏡手法般來呈現西方過往今來女性友誼的私密
定價:630 元, 優惠價:9 567
庫存:2
保持好奇心!史蒂芬‧霍金的生命故事
滿額折
作者:凱瑟琳‧克魯爾保羅  出版社:維京國際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精裝
穿越時間與空間的科學大師──史蒂芬‧霍金「如果生活沒有了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他,聰明過人,被譽為繼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異常幽默,偶爾擔任客串演員、配音員或脫口秀來賓。他,是一名漸凍症患者,生命的一半都被禁錮於輪椅之上。他,熱愛生命、心靈自由,對生活懷抱熱情,有著強大的生命能量。他,廣受大眾歡迎,擁有豐富的生命故事與獨特的個人魅力。他,是史蒂芬‧霍金,一位偉大又傳奇的當代知名科學家。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的生命故事。書籍特色 「我只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我不斷的問一些『如何』與『為何』的問題。 偶爾我會找到一個答案。」──史蒂芬‧霍金★淺顯易懂的文字,深入淺出的描繪了霍金的一生霍金的一生充滿傳奇,甚至被拍為電影。本書作者將他的生命故事濃縮於一本繪本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適合孩子的語言,描繪出霍金豐富多元的生命。讓孩子從精彩的故事與圖像中,輕鬆閱讀便能認識一代大師。★認真考究相關背景,附有資料來源與參考文獻本書作者凱瑟琳・克魯爾與保羅・布魯爾於書末附上書中相關對話的資料來源,以及寫作時的參考文獻,足見他們對於霍金生命故事的重視,也希望帶給讀者最正確的資訊。這些資料來源與參考文獻為也為父母和老師提供了更多資訊。★圖像用心,有層次的用色帶領讀者穿越宇宙鮑瑞斯.庫利柯夫的圖像深具啟發性與張力,用不同層次的藍,帶給讀者一場穿越宇宙的視覺饗宴。圖像中藏有許多宇宙的元素,歡迎讀者一同來發現。★激勵人心、反思自我、培養同理心的好作品霍金的好奇心無限、生命力活躍。被困於身體中的他,靈魂卻自由飛揚。他樂於嘗試、發現未知,不跟現實低頭,也不屈服於疾病。他對生命的熱情如同宇宙一般,浩瀚豐富。他的故事幫助讀者反思自我生命,並培養對他人的同理。★學習與體會生命教育及特殊教育的優良好書霍金的一生,無疑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故事,同時也是討論特殊教育議題的好媒材。霍金曾說:「我們都不一樣……但我們擁有相同的人類精神。」透過這本繪本,讓我們引導孩子去認識與體會每一個不同的生命所帶來的美好。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2
十字架上的新月:伊斯蘭統治下的西班牙(711-1614)
滿額折
作者:卡洛斯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19/12/07 裝訂:平裝
中古歐洲唯一的伊斯蘭土地,基督徒、猶太人、穆斯林共居八百年,這裡是戰火四起的地獄,也是和平共處的天堂。 ◎本書重點 1.傳統天主教國家的八百年伊斯蘭歷史。2. 挑戰伊斯蘭與基督教對立的二元史觀。3. 重新思索信仰在人類歷史中的角色。 ◎內容簡介 「他們沒有比我們更忠誠或更不忠誠。他們是不完美的人,充滿矛盾,就像你我,而這正是他們的歷史值得我們在今
定價:690 元, 優惠價:9 621
庫存:1
纏結的演化樹:分子生物學如何翻新了演化論
滿額折
作者:大衛‧逵曼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2/07/09 裝訂:平裝
分子生物學翻新了演化樹,也重新定義了演化 ◎入圍美國國家非虛構類圖書獎◎紐約時報2018選書◎程延年(台灣演化生物學權威)專文推薦 演化的全新概念 自《物種源始》之後,科學界對於演化的概念都來自那棵深植人心的演化樹:生物由於本身的個體差異產生不同子代,並在自然環境的篩選下形成不同的物種。也就是演化來自於遺傳與變異。一九七○年代中期,科學家開始以DNA序列重新檢視所有生命的歷史,在分子層次研究生命的多元性及相關性。研究發現,比起單純開枝散葉,演化的過程更像是棵盤根錯節的大樹。 交錯的源頭 導致這些盤根錯節的真正原因是水平基因轉移,也就是基因跨越物種的移動。從在極端環境生長的古菌、導致疾病的細菌到我們身上都正在頻繁的發生跨物種的基因轉移。甚至人類基因組中高達百分之八並非直接來自傳統的同類遺傳,而是側向地來自病毒感染。 演化的過去與未來 同時,水平基因轉移也至關重要。分子生物學家已經發現,若沒有水平基因轉移,胎盤哺乳動物或許就不會出現,人類當然也不可能存在。基因改造作物以及前幾年獲諾貝爾生醫獎,讓我們能夠更精準地調控基因的CRISPR能夠有所進展,都是奠基於自然界中的水平基因轉移。 擅長賦予複雜科學精彩生命力的生物作家大衛.逵曼在本書中串連一個個科學故事,講述了新的基因研究如何改寫了我們對演化的認知,也將改變人類的未來。
定價:840 元, 優惠價:9 756
庫存:3
世界是這樣思考的︰寫給所有人的全球哲學巡禮
滿額折
作者:朱立安‧巴吉尼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19/01/05 裝訂:軟精裝
當代最暢銷的天才型哲普作家朱立安‧巴吉尼 橫跨希臘、印度、日本、中國、伊斯蘭國度的哲學行腳, 跟著哲學地圖走,尋思我們是怎麼理解事物、怎麼認識世界、怎麼看待自我, 以及怎麼思考我們應該如何生活。 哲學是走進世界的一扇窗,是理解生命、自然及人類思想的工具。 我們可以在紫禁城的建築裡找到儒家思想的軌跡,在雅典市集裡看到亞里斯多德的生命價值,在巴黎左岸的個人日常中體驗存在主義的哲學觀點。 本書是一部世界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庫存:1
陶瓷修補術的文化史(修訂版)
滿額折
作者:謝明良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20/09/22 裝訂:平裝
本書嘗試從文化史的觀點省思歷史上陶瓷修補術諸面向。既觀察了清代宮廷陶瓷修補改裝情況,以及乾隆皇帝對於缺損陶瓷的對應態度和補修理念,也討論了十七、十八世紀歐洲人針對中國陶瓷的金工鑲飾和改裝。在廣泛蒐集亞洲和歐洲鋦釘補修術案例的基礎之上,評估了區域間影響交流的可能途徑。另外,還著重討論日本史上所謂呼繼、燒繼和金繕技藝的源流及其對殘缺美的賞鑑風情。
定價:560 元, 優惠價:9 504
庫存:4
美國獨立戰爭簡史:1775~1783,一場造就了美國的戰爭(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英)斯蒂芬•康威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2018/04/01 裝訂:精裝
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場反對大英帝國殖民統治的戰爭,也是一場為美國未來而戰的世界性戰爭。北美殖民地通過1776年的《獨立宣言》對這場戰爭進行了理論上的定性,從而使得它具有了某種神話色彩。從波士頓傾茶事件,到保羅·列維爾騎著馬去提醒新英格蘭人防備英國紅衫軍的入侵;從美國人在邦克山戰役所遭受的苦痛,到最終在約克鎮擊敗英國,整個鬥爭現在已經成了美國民族身份的象徵。斯蒂芬·康威則證明,這場鬥爭不僅僅只是一個神話
定價:359 元, 優惠價:87 312
庫存:1
十字軍聖戰:基督教與伊斯蘭的二百年征戰史
滿額折
作者:拉爾斯.布朗沃思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日:2018/08/04 裝訂:平裝
中古歐洲三部曲:《諾曼風雲》、《維京傳奇》、《十字軍東征》首度在台面世★英語世界公認,最會說歷史故事的作家歐洲中古史專家.布朗沃思2017年最新著作★Amazon 4.8分評價、Goodreads 4.4分評價 這是一場基督徒稱為「聖戰」,穆斯林稱為「法蘭克人入侵」的戰爭也是未來的一千年,基督教與伊斯蘭爭鬥的開端歐洲歷時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征」即將拉開序幕 十字軍東征(1096-1291)是一場由西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庫存:3
印度:南亞文化的霸權
滿額折
作者:湯瑪士‧特洛曼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8/05/23 裝訂:平裝
印度為何能成為稱霸南亞的主宰?文字、宗教、建築、藝術,又如何影響南亞諸國?專為入門者量身打造,人生的第一本印度歷史入門 印度,擁有多元民族與文化的國度,在歷史洪流中兼容中亞、伊斯蘭與西方的優點,透過其文字、宗教、政治的影響力,奠定南亞霸權的地位。 在長達五千年的歷史洪流中,印度的社會制度與宗教規範於吠陀時代奠定,是現今印度傳統文化的源頭。天文、科學等知識,是跟阿拉伯與中亞間相互交流後,彼此影響而來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海洋與文明(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美)林肯‧佩恩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3/05/31 裝訂:精裝
本書從海洋的視角出發,重新講述世界歷史,揭示人們如何通過海洋、河流與湖泊進行交流與互動,以及交換和傳播商品、物產與文化。旨在揭示,各個人群、民族、國家與文明通過全球範圍內的水路通道,在塑造自身文明的同時也在塑造著歷史。作者展現了文明的興衰與海洋之間的聯繫,引人入勝地敘述了人類航海事業的發展歷程,譜寫出一部關於航海者的史詩。
定價:768 元, 優惠價:87 668
庫存:1
越南美食史:米飯與長棍麵包
滿額折
作者:武紅蓮  出版社:天培文化  出版日:2022/11/01 裝訂:平裝
•在越南,為什麼中國菜有很高的評價,能位居越南男性人生願望清單首要項目?(另外兩項是法式房子和日本妻子)•備受喜愛的十四週大受精鴨蛋在許多國家被禁止,但是眾多無畏的越南人在自家農場祕密生產,避過官方檢測。凝固的鴨血在親朋好友的聚會上成了禁忌的祕密。•越南食物的魅力,當倫敦第一家越南長棍三明治店在市中心開業時,排隊的人龍遠遠繞過街角;越南長棍三明治如今可以和傳統的西式三明治激烈競爭;越南河粉也再度受到西方世界級大都會裡最講究的人們讚不絕口。越南美食曾經鮮為人知,如今在東西方各地卻已大受喜愛。數千年來的累積,讓越南飲食融合東西方不同的風貌,並保有獨特的性格,例如長達千年的中國統治與近代的法國殖民,都深深影響著越南飲食。歷史學家武紅蓮利用考古證據、口述與書面歷史,以及全面且深入的研究,完成了這部複雜且令人驚奇的越南飲食歷史,從史前時代食用軟體動物開始,到必經的狩獵採集、農業畜牧的發展,在這片豐饒的土地上,越南人快適的生活,使其能製作出精美的物件與工具,且多方嘗試各種食材的運用。然而安住大陸一角,卻難避其他大國覬覦,中國千年統治,在飲食上帶入了豆腐、燒烤、包子等,至今在越南人生活中重要場合仍必見蹤影的食物;還有十九世紀的法國殖民,更是讓聞名的法國麵包重新變身成越南長棍麵包,並反向輸出至原產地。本書揭示了越南美食經歷的漫長旅程,如何成為今天備受喜愛的美食。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9 356
庫存:1
義大利美食史:在神話與刻板印象之外
滿額折
作者:法比歐.帕拉薩索利  出版社:天培文化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彈牙 義大利麵濃郁 莫札瑞拉乳酪健康 各式蔬菜燉飯熱情 葡萄酒香帕拉薩索利帶領讀者穿越時空和地域,經歷一段引人入勝的義大利美食之旅瑪格麗特披薩、義式寬麵、帕瑪森起司、瑞可塔起司……我們真的要感謝義大利提供了這些令人大快朵頤的美食。義大利有令人眼花撩亂的葡萄酒、起司、麵包、蔬菜、薩拉米香腸等等,不論是披薩店、冰淇淋店、家庭式餐館,或米其林餐廳,對美食家來說,義大利已經成為聖地。本書主要就在探討大眾對義大利美食的痴迷,以及義大利美食如何演變成為今日的形式。幾個世紀以來,義大利等地中海國家常常必須對抗糧食短缺,戰爭,入侵和不利的農業環境。由於缺少肉類和奶製品,因此發展出依賴穀物、豆類和蔬菜的美食之路,直到一九五○年代後期,經濟發展才使得大多數義大利人能夠負擔得起更多樣化的飲食。作者爬梳了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新的包裝、保存技術、大量生產以及更複雜的運輸和分配系統,使該國人口對食物的看法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飲食的歷史不能只簡化成外在的層次,生活物質文化中的科技與科學、日常的儀式與必需品、品味的形式都緊扣飲食的歷史。本書將同時檢視美食學的歷史,也就是食物在歷史上如何被看待、談論、呈現。討論的內容包括:最早出現在希臘城邦時期的西西里島的幾篇食評,如何誕生;中古世紀與文藝復興的作家如何將不同類型的食物化為概念,探討食物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在義大利統一之後,出身羅馬涅(Romagna)地區的商人佩雷格利諾.奧圖西(Pellegrino Artusi),如何塑造出新的語言來談論烹飪。不過,要了解義大利複雜的食物史,還必須討論在文化層面上,製造、分配、消費的經濟議題。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9 395
庫存:2
希臘美食史:眾神的禮物
滿額折
作者:安德魯.道比; 瑞秋.道比  出版社:天培文化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當我們討論希臘美食,我們想到的是什麼?地中海小島上希臘小酒館的開胃菜與傳統餐點?色彩繽紛的蔬果加上費塔起司沙拉?是烤肉串還是穆薩卡?是香氣特殊的茴香酒再加一塊捲餅?也許大家腦中浮現了上述的選項。然而希臘飲食的豐富與多變,必須要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說起:古典希臘發展出世上最古老的本地特產食品與葡萄酒傳統;羅馬統治時期的希臘,雖然是帝國中微不足道的省分,但它的蜂蜜和山區香草植物卻馳名全國。拜占庭希臘是帝國的中心地帶,為中世紀歐洲提供它傳奇的甜葡萄酒。土耳其統治下的希臘,再次成為落後地區,為君士坦丁堡及士麥那這兩座偉大的希臘城市提供食物,也是世界移民的來源。現代希臘成為民族國家,擁有歐洲最多樣的風景;它的美食與葡萄酒,一如既往具有地方特色與個性,直接從土地與海洋中汲取其特質,雖然知名度不若法義,且茴香酒取代它成為希臘代表性飲料。而原屬於邪惡巨人的乳酪,逐漸發展出希臘的獨特風味,希臘的飲食與慶祝方式,也隨著希臘人不斷地蔓延擴展到世界各地生活,也融入更多外來的元素。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9 395
庫存:2
改變全世界的軍事衝突 第一次世界大戰
滿額折
作者:加里‧謝菲爾德  出版社:華威國際  出版日:2022/11/30 裝訂:平裝
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教授用豐富的研究與客觀的角度,帶領讀者探究影響人類甚深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最重要、爭論最激烈的事件之一。現在,備受讚譽的歷史學家加里•謝菲爾德利用豐富的研究和知識為您帶來不可或缺的指南。他切入衝突的核心,探討以下關鍵議題: 戰爭的原因 陸上、海上及空中的激烈戰役 尋求和平及和平的解決方案 全面戰爭對社會和塑造我們生活的世界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爭史上的地位距今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全球性的軍事衝突。由英國皇家歷史學會的加里•謝菲爾德教授所蒐集的各方資料,完整呈現一次世界大戰的真實面貌。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在歐洲,但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卻為全世界的人民帶來難以抹滅的傷痛。透過此書回顧這場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災難,不僅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始末與戰後的各種影響,也希望人們可以永遠牢記戰爭給予的歷史教訓,在往後的日子裡,時時警惕,避免悲劇再次發生,並好好思考人類應該怎麼做才能和平的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不再發生戰爭。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3
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
滿額折
作者:布魯斯‧康明思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2022/06/05 裝訂:平裝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我們忽略這個國家的歷史陰暗面,面對困境,他們是追尋驕陽的國度。冷戰史權威學者,以大眾口吻和鮮明的文字意象,融合自身與南北韓人的接觸經驗,綜合政治經濟學觀點,探討自十九世紀末,經歷日本、美國勢力,朝鮮半島上的獨裁者如何在大國之間找到生存之道?群眾運動如何推動韓國向民主體制轉型?東亞如何自成一體,又彼此相連?專文推薦羅士傑(臺大歷史系副教授、開設「東亞現代史」通識課程)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推薦吳叡人(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黃長玲(臺大政治系教授,研究領域之一為臺韓婦女運動與國家發展的比較)郝明義(資深出版人,現任大塊文化董事長)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探究南北韓現狀,追溯歷史根源★★觀察朝鮮半島的歷史,等於深度理解冷戰在東亞★★臺灣與韓國處於平行時空,如何在東亞彼此關聯★★作者不只是學院教授,更實際參與美國政府的朝鮮半島事務。★★不同於一般頌揚韓國經濟表現的書,探究群眾運動在歷史洪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同情理解的角度,帶領讀者認識北韓★韓國,是臺灣人羨慕又嫉妒的對象,但他們一路走來並不順遂。從二十世紀初被日本殖民,歷經二十世紀中葉最慘烈的內戰,然後國家分裂。接著南韓經歷經濟奇蹟,卻也付出社會激烈衝突的代價。北韓則是先經歷高速發展,然後又退回「隱士之國」。我們可以如何理解這一國度?日本殖民時期留下的內部矛盾,深深刻進朝鮮社會,定下二戰後朝鮮半島左右派分立的政治格局,加上美國、蘇聯與中國的涉入,強化了南方與北方的分裂。這樣的國內外局勢讓朝鮮半島處於冷戰最前線,當「圍堵」這兩個字都還沒形成美國冷戰策略之時,美國就已實質上「占領」朝鮮半島南方,讓南北衝突越來越不可避免,終於爆發了最慘烈的「韓戰」。韓戰後,美國持續高度涉入南韓事務,不過在作者眼中,南韓並不是美國的傀儡,南韓的威權者將美國玩弄於股掌之間,獲得非常鉅額的資金挹注,但卻可以不顧出資者的意願,逕行心目當中的國家建設;回過頭來,獨裁者對國內的財閥施予獎勵和懲罰,發展出獨樹一格的經濟繁榮。但是,最有創造力的成就並不是經濟奇蹟而已,韓國的群眾運動,數次推翻獨裁者,推動國家自我改革,邁向民主化歷程,作者認為這才是韓國最值得世人關注的成就。北韓也不是被蘇聯和中國操控的棋子而已,北韓獨有的行事風格都是為了回應外界勢力的合理應對。從時間軸來說,作者將歷史因素注入每個階段的敘事,從空
定價:950 元, 優惠價:9 855
庫存:2
她的世界史:跨越邊界的女性,伊莉莎白.馬許與她的十八世紀人生
滿額折
作者:琳達‧柯利  出版社:衛城  出版日:2022/01/25 裝訂:平裝
十八世紀是啟蒙運動、七年戰爭、美國獨立革命、法國大革命的時代。也是大不列顛帝國擴張,洲際貿易、洲際移民、奴隸買賣盛行的時代。本書從一位女性小人物的視角看歷史,重新認識現代世界的形成。 從一位小人物的生平,看到整個世界:大英帝國最強海軍的幕後,文書、補給、眷屬生活是怎樣安排的?近代以前的洲際貿易網絡,如何漸漸被帝國官僚與戰爭機器取代?十八世紀,洲際之間的移民如何發生?又如何影響了家庭?女性走向邊疆社會的經驗,怎樣改寫了她們的生命故事?帝國會給予,也會奪取!個體商人、奴隸、女性,又是如何在帝國的邊陲之地,經歷了世界的大歷史? 人們常說,歷史History就是His Story──男性的故事。但本書卻是從一位女性小人物的視角看見歷史。她的一生,具體而微地呈現了整個變動中的世界。伊莉莎白‧馬許(1735-1785)生活在十八世紀,家族與大英帝國海軍有關,丈夫則與英國東印度公司有關。因此她的人生與受到軍事、商業這兩股形塑當時世界的力量影響,被驅策而行,跨越了汪洋,旅行了數個帝國,甚至也與台灣有個遙遠的相會!----她夫家的一位祖先曾造訪台灣,是第一個抵達台灣的英格蘭商人,見到過鄭經,還獲鄭經贈送多樣禮物。 然而身為女性,伊莉莎白.馬許沒有私人財產權,且受到性別與階級束縛,使她既是活在一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卻又同時面對著跨不過去的隱形界線。我們卻能由她的經歷,看到了當時的世界: ●她曾在二十歲時,被俘虜到摩洛哥,見到抱持伊斯蘭中心世界觀,欲強勢參與近代世界貿易的摩洛哥君主。 ●她曾在三十四歲時,出版了回憶錄,借用書寫的力量,度過婚姻和財務危機。 ●她曾在四十歲時,旅行印度次大陸,遊歷正被大英帝國納入統治的孟加拉,目睹當地人對外來者的反抗。 ●她既必須依賴娘家與夫家,在丈夫破產時,又必須窮盡智力手腕,為子女人生留下保障。 這位女性的人生奇特而坎坷,既有全球連結、活動空間拓展所帶來的自由,也有社會法律習俗束縛下的高度不自由。她有機會旅行到遠方,接觸異文化。我們透過她的雙眼,看到當時的世界許許多多幽微的面向。 本書是「微觀全球史」的經典著作。作者琳達‧考利說:「我試圖在個人與世界的歷史之間縱帆操舵,『藉此讓兩者同時映入眼簾』。」這本書讓我們看見,歷史上那些宏偉、巨大、發生在遙遠地方,看起來與我們無關的事件,卻可能形塑著我們的世界,甚至形塑著每一個人。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2
血液傳奇(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美)祖恩‧塞特納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2023/05/08 裝訂:平裝
血糖、血壓、血常規……聽到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詞,你可能內心毫無波瀾。 但是,不管是量血壓,還是做其他檢查,或者是心肺機、心臟插管等手術,所有這些都建立在人們對血液循環建立正確認識的基礎上。然而,我們現在覺得理所當然的血液循環概念花了兩千多年的時間才形成。這本書講述的正是這段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曲折歷程。 受到《荷馬史詩》裡關於“酒色暗海”的描述啟發,古希臘人認為血液像潮起潮落一樣做往復運動。柏拉圖說,心臟由血管彙聚而成,人的智力和維持生命所需要的熱都從這裡來。亞裡士多德說,心臟有三個腔,是熱量使得血液在心臟裡面發酵,然後在血管裡湧動。 到了古羅馬時期,著名的蓋倫醫生認為心臟只有兩個腔室,它們中間的間隔上有小孔,供血液通行;他覺得靜脈發源於肝臟,負責輸送肝臟中產生的富有營養的血液,動脈發源於心臟,負責輸送血液和“生命靈氣”――普紐瑪。 在所有的古代西方科學作家中,除了亞裡士多德、柏拉圖和天文學家托勒密,沒有人比蓋倫更有影響力。正如亞裡士多德和柏拉圖的著作分別是科學和哲學的基礎一樣,蓋倫的大量著作成為了醫學和生理學的基礎。他對心臟的錯誤認識延續了1500年,直到19世紀都在醫學方面享有近乎神聖的權威,這種權威極大地阻礙了人們理解血液的真實運行機制。 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繪製了人類和牛的心臟及血管系統解剖結構圖例,正確地將心臟分為四個腔室,指出動脈和靜脈都源於心臟。年輕的人體解剖學家維薩裡從多個方面公開質疑蓋倫的學說,他的著作《人體的構造》對心臟、肺和血管系統的描述非常詳細、準確。17世紀初,英國醫生威廉·哈維指出了血液循環的正確方式。他使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是現代科學的標誌,這一發現徹底改變了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但在這個過程中,哈維經歷了醫學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次冒險,直面人性的光輝和暗面。 在這本書中,全球近三千年的歷史與生理學、醫學重大發現交織在一起,有悲劇性的失敗,更有在此基礎上實現的非凡進步。
定價:414 元, 優惠價:87 360
庫存:1
  • 1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639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