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27)
簡體書 (759)
電子書 (6)
政府出版品 (18)
生活市集 (1)
影音商品 (1)
紅利兌換 (3)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862)
無法訂購商品 (132)
庫存狀況

有庫存 (87)
無庫存 (907)
商品定價

$199以下 (252)
$200~$399 (494)
$400~$599 (168)
$600~$799 (34)
$800以上 (46)
出版日期

2024年 (14)
2022~2023 (113)
2020~2021 (79)
2018~2019 (102)
2016~2017 (75)
2016年以前 (561)
裝訂方式

平裝 (710)
精裝 (39)
軟精 (1)
盒裝 (1)
適讀年齡

學齡前 (2)
小學低年級 (1)
小學中年級 (1)
小學 (3)
國中 (3)
作者

周志敏 (102)
周志敏、紀愛華 (49)
周志勇 (38)
周志文 (31)
周志強 (23)
周志剛 (20)
周志平 (18)
周志雄 (15)
周志軒 (14)
周志明 (13)
周志建 (12)
周志成 (12)
周志宏 (11)
周志盛 (10)
周志華 (9)
周志懷 (6)
周志 (5)
周志友 (5)
周志斌 (5)
出版社/品牌

電子工業出版社 (49)
中國電力出版社 (45)
機械工業出版社 (43)
化學工業出版社 (41)
科學出版社 (37)
人民郵電出版社 (29)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8)
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15)
成都時代出版社 (14)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12)
山東文藝出版社 (11)
中國鐵道出版社 (10)
人民交通出版社 (10)
國防工業出版社 (10)
復旦大學出版社 (10)
方智 (10)
重慶出版社 (10)
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佳魁資訊 (9)
浙江大學出版社 (9)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994筆商品,50/50頁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滿額折
作者:畢柳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2/03/31 裝訂:平裝
當親耳聽見母親說:「如果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該如何抉擇?「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面對「送母遠行」的生死之約,最後一段旅程該如何陪伴;當生命僅餘痛苦,人們是否有自主善終的權利!中村醫師在《大往生》一書中以科學和理性的角度描寫了自然死亡的無痛與安詳,海倫.聶爾玲(Helen Nearing)在《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Loving and Leaving the Good Life)中以智性和感性的筆觸描繪禁食而亡的平靜與自然。我在閱讀他們的作品中,體驗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再是令人恐懼、悲傷的,甚至可以欣然的去迎接,因為那是一個奔向自由的過程。對所有家人而言,母親在她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幫我們上了一堂寶貴的生死學課程。讓我們見證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死亡可以是安詳平和的,對死亡不再有未知的恐懼,懂得珍惜、善用活著的時光,不要有遺憾,勇敢面對死亡。——畢柳鶯●感動推薦王美霞(南方講堂創辦人)平路(作家)江盛(婦產科醫師,安樂死立法推動者)李崇建(作家,資深生命教育工作者)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畢恆達(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陳耀昌(醫師,《傀儡花》、《島嶼DNA》作者)賴其萬(和信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依姓氏筆劃排序)●關於本書藉著我的筆,母親繼續精采的活著。母親擅長瑜珈,在家積極復健,於八十三歲時惡化到日常生活完全無法自理、不會翻身、進食容易嗆咳的地步。因為生命失去了意義,每日要忍受各種痛苦與不便,病情只會更急遽惡化,選擇斷食自主善終。經過三星期的漸進式斷食後,在家人的陪伴中安詳往生。我帶著忐忑的心情陪伴、照護……——畢柳鶯行醫超過四十年的畢柳鶯醫師,親耳聽母親說:當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母親家族有小腦萎縮症病史,這是一種小腦退化的遺傳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二○二○年冬天,畢柳鶯帶著行李,從台中自宅前往一小時車程的台北娘家,赴一個最遙遠的生死之約。六十五歲的她,展開行醫以來最奇幻的一趟旅程──陪伴八十三歲的母親斷食,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這是母親教導她的最後一堂生死課。現代社會有許多意外、疾病以及醫療的介入造成越來越多的人失去意識、重度癱瘓、依賴維生系統而沒有意義的歹活著。當生命僅餘痛苦,不再有樂趣,且造成家人和社會的重大負擔時,人們是否有自主善終的權利?畢醫師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5
讓自己更快樂的情緒課: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滿額折
作者:高井祐子  出版社:高寶國際  出版日:2022/08/24 裝訂:平裝
給提不起勇氣看醫生的你:你只要負責快樂,情緒就交給這本書吧!心理治療師教你化不安為行動,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不安、沮喪、焦慮、憤怒……這些日常生活中反覆出現的情緒,不僅讓人心煩意亂,累積久了會成為心靈的負擔,讓人逐漸失去動力,甚至陷入憂鬱之中。你是不是也曾經有以下的經驗呢?.要做就要做到完美,不然一開始就不要去做.考一次不及格,就認為自己數學一定很爛.只看得到自己不好的那一面.要是真的說了,對方一定只會把我臭罵一頓.那些人一定是在說我的壞話.晚輩一定要聽長輩的話.絕對不可能,這不可能完成.因為這點小事就誇獎自己,對自己也太好了人之所以有情緒,是因為我們的心有話要告訴自己當我們在面對不同環境時,因為受到外在變化的刺激而產生不同情緒,這是很自然的反應。認知行為療法就是透過改變思考模式,讓情緒和行為也會隨之改變並減輕症狀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只要掌握簡單的認知行為技巧,就能輕鬆調整思考模式,讀懂情緒傳遞的訊息,不再受情緒困擾。認知行為治療法(CBT)是一種透過改變思考方式來讓情緒變得輕鬆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人只要能從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了解心理與身體、認知與行為之間的關係,掌握改變思考模式的方法,就能減輕症狀。想法改變之後,心情和行為也會隨之變化。你也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成為和過去完全不同的自己。隨書附贈作業表與正念冥想影片,在家裡也可以輕鬆上手!請跟著本書一起將情緒和認知語言化並寫下來,試著用客觀驗證的方法,體驗心靈清爽愉快的感覺吧。專業推薦方格正/心理師李介文/ 臨床心理師李旻珊醫師/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3
童年母愛缺欠:長大後的妳,如何療癒對愛的匱乏,健全心中缺損的母親角色
滿額折
作者:凱莉.麥克丹尼爾(Kelly McDaniel)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2023/08/03 裝訂:平裝
她不是不愛妳,只是不知道如何當母親 她如何造就了現在的妳?妳要如何造就未來更好的自己? ★Amazon暢銷書籍,1500則讀者留言熱烈回應 ★開創「母愛飢渴」(Mother Hunger)議題的經典著作 ★首倡母愛三元素:養育、保護、指引 ★終止代間複製,給未來媽媽的心靈先修課 寶寶需要母愛,就像植物需要水 當母親沒有給予我們所需的愛 我們只好用其他的方法來填滿這份原始需求 妳有以下的狀況嗎? ・總期待從伴侶身上獲得無條件的愛與安撫? ・總是在關係中過度付出照顧? ・常用兇悍的自我防衛,提醒他人自己不好惹? ・不斷拿自己與其他女性比較,很難與女性建立真摯情誼? ・過度表現,渴望得到小時候欠缺的母親關注與認可? ・對食物、糖、酒精、藥物、性愛有成癮現象? 「母愛飢渴」是作者獨創的詞彙,指涉一種心靈上的創傷,源自於童年早期,母親不當的養育、保護、或指引所形成的心靈缺口。它可能在嬰兒時期或語言形成之前便開始了,影響著一個人未來如何感受愛。 我們背負著母親的期望長大,許多人不知不覺承襲母親匱乏的心理狀態,而創造出反映母親而非自己價值觀的人生。透過書中的練習,我們可以看清並接納自己的童年,重新看待自己錯過的養育、保護與指引,對人生再次感到豐足。 本書匯總心理學與大腦神經研究結果,審視童年依附及其持久的影響,幫助我們療癒與超越自己的過去,突破自我貶抑毀滅的循環,去除因缺乏母愛而帶來的羞恥感、自我否定,並提供了一條療癒的路徑。 【成長必需的母愛三元素】 1養育: 養育是一種非語言的表達,告訴新生兒:「我愛你而且我在這裡。」 當母親養育不當,孩子會產生內隱的信念:「沒有人想要我。」 兩歲半前,至關重要,養育包括:觸碰、擁抱、餵食、安撫、梳理、回應。 2保護: 如果沒有母親的保護,寶寶可能會在成長過程中錯失「安全感」。 欠缺保護的孩子易呈現: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焦慮、過度需要取悅。 三歲前,是安全型依附關係的養成期,寶寶特別需要善解人意的照顧。 3指引: 沒有適當的指引,女兒們只能任由社會文化建構其女性氣質與自我價值感。 母親可能因與女兒爭奪伴侶的關注、自身未療癒的課題,無法給出愛的指引。 有些母親甚至可能重男輕女,促使女孩追尋錯誤的自我形象與未來發展。 【專業推薦】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林世媛╱諮商心理師 張家齊╱臨床心理師 許妮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2
早安,我心中的怪物:一個心理師與五顆破碎心靈的相互啟蒙,看他們從情感失能到學會感受、走出童年創傷的重生之路
滿額折
作者:凱瑟琳‧吉爾迪娜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2021/11/04 裝訂:平裝
勇氣不是單一的行動勇氣是面對不可能贏的情況還天天起床戰鬥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蘿蕊‧葛利布力薦★《早安美國》2020年最受讀者喜愛的讀物★獲選紐約《新聞週刊》最富有啟發的三十本讀物吉爾迪娜堪稱是一名極為出色的治療師與作家。本書精采地捕捉到心理師被允許進入人們生活內在層面,同時看著人們逐漸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時所帶來的意義。——《也許你該找人聊聊》(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作者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這五個背景不同的治療故事提醒著我們,在走過創傷的路上,如何從灰心、傷心的狀態中,練習擁抱信心與希望;同時,在療癒的漫長路途上,許多時候,個案其實才是治療者最好的老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周慕姿|諮商心理師周志健|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洪仲清|臨床心理師海苔熊|心理作家馬躍比吼Mayaw Biho|紀錄片導演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蘇益賢|臨床心理師——推薦如果大野狼與祖母是同一個人,小紅帽該如何順利長大?凱瑟琳‧吉爾迪娜遙想她開業的第一天,便滿懷抱負期待以一身的心理學知識來「治癒」病患。沒料到踏進診療室的第一位個案就跌破她眼鏡,不僅拒絕分享家族史,還對何謂壓力沒有任何概念。從這名個案開始,凱瑟琳逐漸明白做為一名臨床心理師,與其期望自己能讓病患痊癒,不如與個案一起解決問題,引領他們來到理解自己的大門前——重要的是,陪伴病患直到他們願意走向自己的那一刻。本書為一名心理師從新手到年屆退休的二十五年間,不斷在心理學理論與臨床實作間犯錯及調整的過程。作者也記錄下五名來自不同種族、性向及階級的個案,他們在童年曾被遺棄、忽視、虐待,甚至遭受慘絕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雖然看似成功克服逆境順利長大,童年的創傷卻在某刻甦醒,使他們的人生再度迷航——|一位以為心理諮商能迅速緩解生活壓力,以便治療皰疹問題的美麗女性,意外揭開的是兒時慘遭父親遺棄,獨自帶著弟妹生活的悲慘童年|飽受性功能障礙困擾的華裔樂手,以音樂感動無數聽眾,音樂卻也領著他走進母親兒時在越南鴉片館受虐的不堪經歷|加拿大寄宿學校種族滅絕政策的受害者,離開了家也背離了原住民傳統獵人文化,成為一名戴著白色面具卻連妻兒意外身亡都了無情緒的盡責職員|擁有一位長年將殺人魔泰德・邦迪視為楷模的父親,為了讓自己與妹妹脫離父親性虐待的魔掌,她讓其他人格來接管自己的生活|生於富有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1
為什麼我們越愛越焦慮:心理治療師教你建立內在安全感,找回關係中的平衡能量,學會放鬆去愛
滿額折
作者:Jessica Baum  出版社:高寶國際  出版日:2023/04/26 裝訂:平裝
獻給總是在感情中過度用力的你讓累積在你心底的傷,成為這段關係的禮物4步驟認清核心創傷╳8個傾聽自我的練習與你一起撫平焦慮與逃避,修復失衡關係,接納完整的自己在一段關係中,你是否也曾經歷過這些折磨:.放棄想做的事情,來做你認為伴侶想做的事情.當伴侶沒有快速回覆訊息,會感到更加焦慮.當伴侶沒有快速回覆訊息,會開始編故事幫他找藉口.當你沒有得到回應時,會反覆嘗試聯繫伴侶.馬上變得很黏對方,然後又擔心這段關係持續不下去.當發生衝突後,急著重新建立連結,堅持繼續對話.如果伴侶不能滿足你的需求,會很容易生氣.為了想讓伴侶感到嫉妒,曾經想過或真的出軌.為了確保伴侶沒有對你撒謊,習慣偷看他的手機這本書要告訴你,你不需要因此而責怪自己。也許你一直相信,為了得到愛,你必須不斷地付出,好像愛是賺來的。你感到焦慮、心碎,所有努力似乎只將對方推得更遠。終於你選擇離開。然而故事又再次重複。要培養健康的關係,需要先讓自己完整。當我們深入了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學會療癒使我們陷入悲慘循環的核心創傷,才能建立更有安全感與更令人滿意的關係。焦慮型依附的人往往會陷入人際關係動盪不安,並對他們造成沉重的情緒負擔。這本書將讓你深入了解,你的身體裡面真正發生的事情,以及為什麼你的生活會以一種經常自我放棄的方式發展。你將會學到:.如何建立新的內在和外在界線,保護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自主權.如何與伴侶溝通,讓伴侶在關係中感到安全感與受到保障.培養自給自足的內在情感來源與情緒穩定感讓本書與你一起踏上療癒之旅,為你提供內在的安全感,重建平衡穩定的關係。誠摯推薦吳姵瑩│愛心理諮商所所長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周品均│唯品風尚集團 執行長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瑪那熊│諮商心理師、關係經營講師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高寶社會人文與心靈勵志書展-單79雙75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9 379
庫存:7
接受:從精神病院倖存的哈佛女孩
滿額折
作者:艾米‧尼特費爾德  出版社:寶鼎  出版日:2023/10/05 裝訂:平裝
接受未必是一種喜悅的選擇卻是自癒的開始《接受》是一本筆調清晰、能定義整個世代的回憶錄,闡述作者艾米‧尼特費爾德從寄養家庭、無家可歸、從哈佛畢業,再到進入大科技公司工作的心路歷程,同時亦檢驗了社會對韌性的固戀及為此所付出的代價。尼特費爾德十幾歲無家可歸時,曾睡在自己1992年出廠的豐田Corolla上,也在這輛車上撰寫申請大學的文件。她深信錄取菁英大學就是助她擺脫淒苦童年的唯一路徑,但若想實現向上流動的願望就必須先打造完美的韌性論述,證明這一路走來所忍受的磨難已經把她淬鍊得更堅強,她是有能力「克服逆境的人」。然而,背後的真相絕非表面那般光明燦爛。艾米的母親是個富有魅力的女人,患有囤積症的她雖然害女兒吃抗精神病藥物,另一方面卻又認定女兒天賦異稟。相較之下,明尼蘇達那對收留艾米的寄養父母就不同了,他們禁止她在家裡處理「色情圖片」,那些圖片其實是學校藝術史課程以米開朗基羅作品《大衛》為主題所製作的閃卡。艾米的父親在變性後離開了她的人生,而「變性」這個概念在二〇〇〇年代並不為人所理解。她自身的過去存在著許多她不得不隱藏的內情,譬如心理健康問題、對藥品阿德拉(Adderall)上癮,以及才十多歲年紀卻必須自立自強這種與年齡不符的淒苦。艾米宣稱已經超越的各種逆境依然在她人生裡作祟,即使順利從哈佛大學畢業,又在Google覓得軟體工程師一職,但她發現功成名就未必與安全感劃上等號。這本震撼人心的回憶錄,以犀利的目光娓娓道來,揭露了作者用問題重重的過去交換未來璀璨前景所需付出的代價。艾米以親身經歷「美國夢」的視角道出真相,赤裸裸描繪了向上流動的高昂代價、菁英聚集之地所散發的虛偽,以及社會對堅毅和韌性的期待所營造的嚴苛標準。《接受》筆鋒直率,讀來往往悲慘憂傷,又帶有一絲黑色幽默,是一本會讓讀者揪心之作,挑戰我們對克服逆境既定的概念,進而從自己身上找到知足感。【感動推薦】李家雯(海蒂) 諮商心理師、作家周志建 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馬大元 精神科醫師、親子專家、YouTuber海苔熊 心理學作家、輔導諮商博士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璿丞 析心事務所 精神科醫師鄧善庭 諮商心理師蘇予昕 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依推薦人姓氏筆畫排列)【國外好評】「這是一本會引起共鳴的回憶錄―翻開後就會停不下來,忍不住為艾米‧尼特費爾德聲援,她慘澹的童年生活促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2
敘事治療私塾學堂:洞人心菲的十個故事,十種啟發,十次感動
滿額折
作者:黃素菲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  出版日:2022/12/20 裝訂:平裝
☆心理諮商名師黃素菲不藏私完整傳授,敘事治療私塾班精華內容全披露☆從十次諮商演練情境中,直擊現場動力、汲取督導智慧,敘事治療師養成必讀獻給成長中的心理師和來訪者「敘事」是述說自己的人生故事;「敘事治療」是讓每個人理解到自己是人生故事的作者;「敘事治療師」是將作者權還給每一位來訪者自身的心理工作者。敘事治療吸納後現代論述的養分,將來訪者的困境放在社會脈絡下審視,秉持「開放對話」的精神,相信來訪者是自己問題的專家,為心理治療開創出一條嶄新的途徑。黃素菲教授深耕敘事治療,更在私塾中帶領學生進一步實踐。她整理近年來帶領私塾班的逐字稿,將近20年的諮商功夫一次慷慨傳授。心理治療的技巧需要時間慢慢熟成,可稱為一種技藝。在這名為「洞人心菲」的私塾班中,既有溫暖療癒,也有犀利覺察。成員分組擔任來訪者和心理師演練諮商,其他成員也加入意見,並由老師點評,適時解說敘事治療的大師精神、關鍵技巧、重要觀念。從幾近真實的諮商場景、多層次的對談與回顧反思中,讀者可以深入諮商脈絡,汲取名家智慧,打通自身技巧的任督二脈。十個故事,是十種啟發、十次感動;是老師傅的傾囊相授,也是敘事治療學習者、心理學愛好者迅速增能的功夫祕笈。在這本書中,你會學到:*如何適時在諮商情境中運用敘事治療的關鍵技巧*如何將敘事治療大師的精神體現於對話中*如何灌注多元精神於治療情境中 立足於後現代範典的敘事治療,是去專家、去標籤、去診斷、去病理化的學派,這對於新手心理師來說,總會覺得學習過程缺乏框架與步驟,必需經由夠長時間具體的體驗與實操,才能在摸索中逐漸累積出自己的治療門道,而這本書可以作為敘事治療師養成的一道扶手。――黃素菲(本書作者)當敘說的陽與間隙的陰,不再互相遮蔽,更能互相照見,心就活絡了。――林以正(前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一致推薦王文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王麗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主任李維倫∣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汪文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退休暨兼任教授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執行長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林以正∣齊行顧問副總經理、前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林美珠∣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退休教授金樹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名譽教授翁士恆│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曹中瑋│諮商心理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趙淑珠∣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庫存:2
隱藏的火花
滿額折
作者:艾勒.麥克尼科爾 (Elle McNicoll)-著; 曾于珊-譯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2/11/30 裝訂:平裝
★入選第83梯次「好書大家讀」★ 「其實就算我和你們不一樣,但我們一樣的地方更多。」 國外多項大獎肯定 致所有孤獨靈魂的勇氣之書 ★ 2022 美國施耐德家族好書獎 ★ 2021 英國水石書店童書獎 ★ 2021 英國藍彼得童書獎 ★ 2021 布蘭福博斯獎入圍 ★ 2021 卡內基兒童文學大獎入圍 ★ 2020 布萊克威爾年度選書 在這個人人習慣於自我偽裝、粉飾真實的社會, 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 沒有人生而相同,那些被壓抑著、隱藏著的火花, 能否有一天在掌心恣意綻放? 她一直都清楚自己是誰。她的感官敏銳,可以毫不費力就聽到遠處街上人們的談話,可以看到很多很小的細節,察覺到其他人不會發現的事物。這個世界對她來說,很亮、很吵,充斥的資訊幾乎超載,在她的神經上燃起火花,劈啪作響。而當刺激過多,情緒崩潰之際,她會像海裡的肩章鯊,關閉自己所有感官。 「他們說要跳脫框架去思考。」 「但我們根本不在框架裡。」 周圍的人覺得她是異類,網路上的無知酸民更散布充滿歧視的留言和影片。此時她發現,自己居住的小村子竟存在著四百年前獵巫事件的案發現場,而當時那一群女子遭受惡意對待,也只是因為她們看起來不一樣…… 原來這個世界上,人們喜歡「美好」,早已超過了喜歡「善良」。 ◎名人推薦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杜明城(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周志建(故事療癒作家)、葛琦霞(臺灣前瞻閱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昭偉(蔡傑爸)、蔣亞妮(作家)、諶淑婷(文字工作者)、鍾文音(作家)、JoJo (podcast《啾團》主持人)感動推薦 ◎各界好評 動人並且真正做到深入淺出的作品,而其中淺出的部分,尤其不易,讓小說變得易讀,卻沒減少到半分深遂的思考。──蔣亞妮|作家 有力量、有火花,直球對擊但充滿情感的好故事。透過主角小愛的自閉特質,讓我們深刻理解「美好」與「善良」的不同。──葛琦霞|臺灣前瞻閱讀發展協會理事長 鯊魚比海豚有趣,同義字辭典 (thesaurus) 這個字看來像恐龍,為被屈死的女巫伸冤立碑,這都呼應了主角由於像恐龍、鯊魚、女巫這些不討喜的形象感到含冤莫白的心理,也是小說最令人驚豔的隱喻。故事的開展平實而有力,宛如只是一
618年中慶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5 225
庫存 > 10
深度關係:一切美好都是深度關係的產物
滿額折
作者:武志紅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2024/06/05 裝訂:平裝
「我靠這本書重新再活了一次!」★網友按讚淚推 當當網5顆星好評★從業20多年,心理學者武志紅幫助數百萬人活出自我的又一重磅巨作!你將重新認知自我、擺脫情感操控、建立清晰邊界、成就更自信的自己。百萬暢銷書作者繼《為何家會傷人》後再一經典——如何從自戀走到自信、活出真正的自我——\ 第1本深度剖析「全能感」的大眾心理學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文森說書∣YouTuber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周志建∣山隱中的療癒師、故事療癒作家洪仲清∣臨床心理師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雪力(夏瑄澧)∣《Sherry's Notes 雪力的心理學筆記》YT頻道主持人黃之盈∣諮商心理師、心理勵志暢銷作家鄧善庭∣諮商心理師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謝玉蓮∣繪星心理治療所體系 院長蘇益賢∣臨床心理師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各界讚譽】※當世界無法順應內心轉動,就微調、修正、改變我們的全能自戀。引領自己覺察生命中,相遇人事物的深度關係。——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讓我們痛苦的,常是脫離現實的想像。事實本身,通常慈悲得多。在靜觀中,讓感官不加分別,收納世間萬象,可得真實與自由。看見真實的我與你,才有活在當下的自由,以及深刻的愛。期盼我們都能藉著武志紅老師的書,在如此深度關係中,獲得根本性的療癒。——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確實,好多人都把自己的情緒及能量投射到他人及外界,長年卡在痛苦的情緒及外在困境裡。若能擴展心靈與感知,生命都會從而不同,也找回自己的力量及方向。透過深度關係,澈底療癒自己,更活出充滿力量、美好的自己。——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在大疫時代之後,每個人在自我隔離之下,以身心安全為優先、以滿足自我為優先、沒有什麼比生存更重要,與外界隔離的時間空間感,意外餵養人們擴大與現實失聯的全能支配自戀狀況,反倒與真實人際失聯,這本書將幫助我們看見現況,並重新找回與現實的連結,找回真正的親密!——黃之盈(諮商心理師、心理勵志暢銷作家)※擺脫難以控制的焦慮、憂鬱、憤怒與極端情緒,治癒全能自戀,成就自信的自己。——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讀者佳評】■我靠這本書重新再活了一次。■漫不經心的振聾發聵,讓我開始真正審視自己。■這是看過的心理學相關,閱讀性最強的一本。
《深度關係》延伸書展-單79雙75
定價:660 元, 優惠價:79 521
庫存:9
讓奇蹟發生的技術:每個感謝,都會回到你身上
滿額折
作者:武田雙雲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2024/04/01 裝訂:平裝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境,你是否常祈禱奇蹟能發生?最靈驗的「神社」就是自己,「感謝」則是招喚幸福的籤詩這是一本點燃人生奇蹟,最簡單的「感謝教科書」!能讓你好運降臨、好事連連,周遭的人和自己都發出幸福的光芒!鍛鍊「感謝」,使之成為日常生活的態度與習慣。道出「感謝」,從自我肯定到擁有良好的關係,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當有人表達出謝意時,是否覺得整個空氣都變了?周遭散發著一股正向的氛圍。感謝,具有漣漪效應。當人們收到了「感謝」,他們不自覺也想回報自己的感謝。對自己、他人,甚至各種事、物表達出自己的感謝,將會啟動良善的循環,你會發現好事開始一件接一件地出現,幸福感與日俱增。書法名師武田雙雲曾經歷病痛、遭受社會責難批評等讓他覺得無比辛苦的事,一直在尋找讓自己與社會愉快相處的方法。最終他發現,幸福的訣竅,不是成功,也不是有錢,而是感謝眼前的一切。「我知道感恩很重要,但又沒有什麼好事發生,沒有值得感謝的事啊。」假如你這樣想,這本書正是你需要的。感謝是一門技術,感恩的生活態度是可以練出來的。藉著書中30個簡單且馬上可施行、馬上見效的「感謝思維」,你的人生將會有重大改變。在習得感謝的技術後,更要由衷地對著變得更好的自己,表達出最誠心的感謝。你是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作品。想使用什麼樣的材料、寫什麼,任由你決定。但只要那上頭寫的是「感謝」兩字,一定會是美麗的佳作。【讓奇蹟發生的感謝技術】‧把自己想成神社來感謝,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能克服並守護著自己。‧感謝不是「給予」,而是「察覺」,在眼前的人事物中,尋找出感謝之情。‧將讓你感到困擾的人事物,加上「神聖的○○」,焦躁會消失,感動與感謝油然而生。‧率先表達感謝。在感動的當下,馬上就要表達感謝。‧找到隱藏在生活當中的寶藏,那天就能以積極正面的心情畫上句點。‧將感謝化為文字,在社群媒體發布感謝訊息,每天書寫感謝日記。‧跟別人比較,感謝自己和他人間的差異,你的思維廣度將有所不同。‧就算最初的感謝是虛假的,只要持續不斷,最後就會變成真的。‧責備自己的人,是無法感謝他人的,請跟自己說「都是多虧了你」。‧感謝往往會從不同的地方,或是隔了一段時間,回到你身上。【感動推薦】艾 波│作家、身心靈YouTuber洪仲清│臨床心理師周志建│山隱中的療癒師、故事療癒作家陳子楹│閱讀書帳.愛書人鄭如惠|《Apple's愛閱札記》臉書粉專經營者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蘇益賢│臨床
暑期閱讀書展-單79雙75
定價:340 元, 優惠價:79 268
庫存:4
有一種愛是放手:《斷食善終》2,從第一手個案經驗、觀念迷思到法規醫療協同,拿回生命自主權,有尊嚴、無懼無憾的安詳離世
滿額折
作者:畢柳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3/05/30 裝訂:平裝
善終並非遙不可及,條件是必須有所準備第一手個案接觸經驗,最圓滿的生命自主實踐 拒絕無效醫療,傳達在宅善終、臨終照顧知識期待走向善終的讀者最佳指引參考 摯親的死亡,其實是在教導我們怎麼活,也教導我們如何善終。 斷食往生並非創新而是復古,恢復人類固有的傳統,數十年來現代醫療的介入中斷了這種傳統,我有幸參與了一些菩薩的斷食往生過程,體會了自然死亡的圓滿無礙,期待人們經由學習重拾這種陪伴家人在家善終的能力,一旦開始,就能傳承下去。 寫作本書的目的是希望人們正視死亡議題,去除對死亡的恐懼,對未來一定要面對的死亡能夠擁有充分的知識,需要醫療抉擇的時候,能夠理性的判斷,做出正確的選擇。懂得在該放手的時候放手,懂得如何做好臨終的舒適照顧與陪伴,讓亡者安然離去,生者沒有遺憾。——畢柳鶯醫師 ◎特別撰文推薦—— 本書具體呈現了畢柳鶯醫師對當前台灣生命臨終現場的反思,以及實際協助一些家庭以自主停止飲食(VSED)/停止人工餵食(SED) 走向善終之路的經驗,更大膽對醫界及社會提出許多建言。希望畢醫師這本書能夠協助家屬,從家屬本位和代理決定的壓力中解放出來,學習尊重生命末期者的醫療自主權。——常佑康(台北慈濟醫院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醫師) 畢醫師協助母親與病人走向斷食、拔管而自然善終的經驗,讓我看見一位斷食善終的布道行者,一面柔軟堅定地向社會與醫療體制呼籲,一面慈悲積極地向病患與家屬提供解方。畢醫師在書中援引各方證據與先進國家的作法,也分享拔管往生的細膩步驟,以及提供安寧居家護理所的支持系統,相信將接續帶動社會在安寧先進奠定的基礎上向前推進。——羅耀明博士(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副理事長) 畢醫師執筆完成《斷食善終》一書,大受好評。此後,許多受困的病人和家屬陸續找她求援,她總是盡心竭力幫忙,讓其達成自然善終、平和往生、生死兩安。隨著累積案例的增多,畢醫師決定再次動筆,用宏觀的視野,旁徵博引,匯總實例,完成這本體系完整、說理清楚的書——為眾生釋疑解惑,為自然善終奠定根基。——吳育政(大林慈濟醫院麻醉醫師) ◎聯名好評推薦——大師兄/《火來了,快跑》作者李昆霖/佐見啦生技公司創辦人,「腦闆podcast」主持人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法律白話文運動邱冠明/亞東醫院院長張瑜鳯/章魚法官畢恆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9
愛的8法則【《僧人心態》作者愛的力作】:如何找到愛、維繫愛、放下愛
滿額折
作者:傑‧謝帝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2024/01/01 裝訂:平裝
——以僧人智慧展開愛的修行,讓愛圓滿的8個法則——不要因為痛就停止愛!從獨處到相處,用僧人心態學會愛。★ 暢銷書《僧人心態》作者、美國新生代思想領袖傑.謝帝最新力作!★ 2023年誠品外文館文字書Top1,2023年2月博客來外文選書★ 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周志建──好評推薦!★ 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 許瑞云醫師──專文推薦!★ 大家都在看這本書!Blackpink成員Rosé、演員莉莉‧柯林斯、歌手尚恩・曼德斯及喬‧強納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蘿蕊・葛利布……★ 好萊塢影星請他證婚,各界名人上他的節目談愛,帶你走過愛的不同層次,更好地愛自己、愛伴侶、愛他人、愛這個世界!從學會獨處到學會相處,或是分開,陪伴你面對愛的關係中每個階段的課題……關於愛,你都是從哪裡學來的?浪漫愛情電影、情歌、兩性KOL的文章,或是親朋好友的血淚經驗?從來沒有人好好教我們如何去愛,於是我們往往自行摸索,在感情中跌跌撞撞……現在,人人都需要的愛的指南終於問世了!★古老吠陀智慧 ╳ 現代關係科學,最實用的感情指南!透過三年的僧侶生活,傑・謝帝體會到《吠陀經》中暗藏的智慧既實用又好用,於是也運用在輔導個人和伴侶解決感情問題,並發現這個古老智慧非常禁得起真實人生的考驗。受到吠陀智慧和現代關係科學的啟發,他探討了整個親密關係的週期,整合出關於愛的8個法則。從第一次約會到住在一起、從分手到重新開始,他勾勒出具體、可行的步驟,讓你知道伴侶如何雙贏或雙輸、如何定義愛、如何避免誤信不實的承諾和有害無益的伴侶,以及為什麼就算關係破裂,你也不會碎裂。★你會在本書中學到:‧藉由獨處學習愛自己,學會慈悲心、同理心及耐心。‧檢視過去的感情,避免在未來的感情中犯下相同錯誤。‧辨別你是否真的愛一個人。‧學會和伴侶一起成長。‧列出感情中的優先順序,以管理個人的時間與空間。‧學習化解衝突以維護愛。‧判斷分手的時機,以及面對分手的好方法。‧將愛擴展到每一個人及人生的每一刻,學習一再去愛。★媒體與名人爭相推薦!「煥然一新的見解,將愛視為日常修行……傑・謝帝以天衣無縫的方式,結合抽象的智慧和具體的指引,造就力量無窮的8堂課。期待開始新戀情或想要鞏固感情基礎的人都會覺得本書值得一讀。」——《出版人週刊》「在愛裡提升自己以獲得喜悅與滿足的絕佳指南。」——狄帕克・喬布拉 / 心靈大師「傑・謝帝在這本獨具見地、打破迷思的書裡結合
暑期閱讀書展-單79雙75
定價:530 元, 優惠價:79 418
庫存:4
「斷食善終」生命尊嚴套書:《斷食善終》+《有一種愛是放手》(共二冊)
滿額折
作者:畢柳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4/03/21 裝訂:平裝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當親耳聽見母親說:「如果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該如何抉擇?「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面對「送母遠行」的生死之約,最後一段旅程該如何陪伴;當生命僅餘痛苦,人們是否有自主善終的權利!中村醫師在《大往生》一書中以科學和理性的角度描寫了自然死亡的無痛與安詳,海倫.聶爾玲(Helen Nearing)在《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Loving and Leaving the Good Life)中以智性和感性的筆觸描繪禁食而亡的平靜與自然。我在閱讀他們的作品中,體驗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再是令人恐懼、悲傷的,甚至可以欣然的去迎接,因為那是一個奔向自由的過程。對所有家人而言,母親在她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幫我們上了一堂寶貴的生死學課程。讓我們見證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死亡可以是安詳平和的,對死亡不再有未知的恐懼,懂得珍惜、善用活著的時光,不要有遺憾,勇敢面對死亡。 ——畢柳鶯●感動推薦王美霞(南方講堂創辦人)平路(作家)江盛(婦產科醫師,安樂死立法推動者)李崇建(作家,資深生命教育工作者)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畢恆達(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陳耀昌(醫師,《傀儡花》、《島嶼DNA》作者)賴其萬(和信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依姓氏筆劃排序)●關於本書藉著我的筆,母親繼續精采的活著。母親擅長瑜珈,在家積極復健,於八十三歲時惡化到日常生活完全無法自理、不會翻身、進食容易嗆咳的地步。因為生命失去了意義,每日要忍受各種痛苦與不便,病情只會更急遽惡化,選擇斷食自主善終。經過三星期的漸進式斷食後,在家人的陪伴中安詳往生。我帶著忐忑的心情陪伴、照護……——畢柳鶯行醫超過四十年的畢柳鶯醫師,親耳聽母親說:當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母親家族有小腦萎縮症病史,這是一種小腦退化的遺傳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二○二○年冬天,畢柳鶯帶著行李,從台中自宅前往一小時車程的台北娘家,赴一個最遙遠的生死之約。六十五歲的她,展開行醫以來最奇幻的一趟旅程──陪伴八十三歲的母親斷食,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這是母親教導她的最後一堂生死課。現代社會有許多意外、疾病以及醫療的介入造成越來越多的人失去意識、重度癱瘓、依賴維生系統而沒有意義的歹活著。當生命僅餘痛苦,不再有樂趣,且造成家人和
新書特惠
定價:780 元, 優惠價:79 61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驢子法則:人生很長,跑得快的不一定笑到最後
滿額折
作者:瑞秋.安妮.里奇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2024/04/01 裝訂:平裝
人生是一座礦場,不是高速競爭的賽場!擁抱內心的驢子,找到屬於你的金礦,就能活出美好!★Amazon讀者4.9顆星推薦,從驢子身上學到的幸福之道★全書搭配美麗、原創的版畫藝術呈現──這本書用充滿愛的拍撫和驢踢,助你走出困境──在這個歌頌賽馬競逐的世界,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成功故事,有時會讓人質疑自己的價值和能力,感覺就像一頭毛茸茸的驢子,誤入了耀眼的純種馬群。但人生並不是一座賽馬場,只為最快、最閃亮的純種馬爭奪金牌而打造。◤「驢子法則」就是:當你擁抱內心的驢子時,會發現自己生來要做的有意義工作,並在當中茁壯成長。◢作者瑞秋是美國德州的作家、插畫家、演說家和創意教練,她在35歲才拿起畫筆,成為職業藝術家;50歲出版的成名作《Flash》,講述她救援的流浪驢子「閃電」幫她從經濟困境中找到活下去的力量,鼓舞了許多讀者,售出電影版權,也讓她成了激勵別人的教練。這個獨特經歷讓她從驢子身上學到受用無窮的智慧,並寫進《驢子法則》這本勵志新作中。瑞秋以原創插圖巧妙結合與驢子有關的故事,讓人忍不住嘴角上揚,而書中4個主軸的第一個字組起來就是:GOLD(黃金)──1. 允許自己(Give Yourself Permission)2. 擁有你的故事(Own Your Story)3. 發揮你的獨特優勢(Lean In to Your Unique Strengths)4. 達成任務(Deliver Your Work)向驢子學習幸福之道,了解自己獨特的優勢,挖掘內在的黃金寶藏!※專文推薦瑪那熊 ▎諮商心理師、溝通表達講師 鄭匡寓 ▎「前往下一頁的反圖書館」粉專、博威運動科技總編※好評推薦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作家 周志建 ▎山隱中的療癒師、故事療癒作家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劉仲彬 ▎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盧美妏 ▎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Vito大叔 ▎圖文作家、Podcast主持人、設計人生教練愛瑞克 ▎《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整理鍊金術師小印 ▎《財富自由的整理鍊金術》作者【各界好評推薦】成為真實的模樣,更有機會讓自己閃閃發亮。感謝驢子所帶來的智慧,與作者深刻的詮釋,讓我們能擁有自己的故事!──洪仲清,臨床心理師快速瀏覽後發現,我就是一隻(可愛的)驢子啊!GOLD法則也是我一路走來的體會,對於生命的理解。三十四歲透過書寫
暑期閱讀書展-單79雙75
定價:400 元, 優惠價:79 316
庫存:4
  • 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