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79折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你一定想看的印度史

定  價:NT$ 380 元
優惠價:79300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15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每個事件都與中國、世界歷史對照
一目瞭然,給記憶一個重要的位置
◎ 乾乾脆脆的,把印度歷史一次給理清楚
印度擁有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梁啟超在《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曾經將印度與中國、埃及、小亞細亞(後來人們將「小亞細亞」改為兩河文明中的巴比倫),稱為地球上古文明四國。身處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人威廉‧麥克高希在其編寫的《世界文明史》中,也將古代印度與巴比倫、古代中國、古希臘、古埃及合稱為「世界上的五大文明發源地」。古往今來,在眾多學者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下,古老而神秘的東方之國――印度,逐漸顯露出它的迷人面目。面對這樣的印度,世人應該如何去解讀?
◎ 中西年表對照,不錯過每個重要的事件
本書採用編年體制,按照歷史順序編寫,以時間為序,精選重大事件、風雲人物、輝煌成就等內容,讓讀者可以輕鬆讀歷史。
內文版面兩側附上中西簡易大事紀年表,讓讀者在讀印度歷史的同時,可以清楚明白地知道當時國際上發生的事情。
◎ 掌握世界趨勢演化的精髓,簡單扼要地勾勒出印度歷史的發展
「印度」由英文「India」音譯而來,然而這個名字不是印度人自己取的。西元前326年,古希臘馬其頓帝國的君主――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印度河流域,至此其侵略的腳步到達最東邊,征服者將這片土地稱為「印度」。西元18世紀,英國征服印度,將直接統治的地區稱為「英屬印度」,這個稱呼逐漸被印度人接受。一個世紀以後,印度人民擺脫殖民統治,但是「印度」這個名稱卻被保留下來。

作者簡介

梁捍江,資深圖書編輯,長期從事古籍研究與編譯工作,目前擔任大學圖書館辦公室、採購編輯部主任。
韓夢澤,作家、編劇,出版及編著文學、管理、傳記等各類圖書和影視劇本多部,喜歡旅行,沉浸於各國社會與文化等方面研究。

前言
揭開印度的神秘面紗
印度擁有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梁啟超在《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曾將印度與中國、埃及、小亞細亞(後來人們將「小亞細亞」改為兩河文明中的巴比倫),稱為地球上古文明四國。同樣,身處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人威廉‧麥克高希在其編寫的《世界文明史》中,也將古代印度與巴比倫、古代中國、古希臘、古埃及合稱為「世界上的五大文明發源地」。古往今來,在眾多學者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下,古老而又神秘的東方之國——印度,漸漸顯露出她的迷人面目。面對這樣的印度,世人該如何去解讀呢?國名、宗教、民族、地理環境——這四個元素或許能夠成為快速解讀她的「原始程式碼」。
國名
「印度」由英文「India」音譯而來,然而這個名字並不是印度人自己起的。西元前326年,古希臘馬其頓帝國的君主——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印度河流域,至此其侵略的腳步到達了最東邊,征服者將這片土地稱為「印度」。西元18世紀,英國征服印度,將直接統治的地區稱為「英屬印度」,這一稱呼逐漸被印度人接受。一個世紀後,印度人民擺脫了殖民統治,但「印度」這一名稱卻被保留下來。
印度河在梵文(即古印度語,為印度雅利安語的早期名稱)中稱為「信度」(Sindhu),在亞歷山大東侵印度河流域之前,其一度為波斯帝國的行省。按照古代波斯人的讀音習慣,「信度」(Sindhu)中的「S」變成了「H」,於是「欣度」(Hidu)一詞出現在波斯古碑銘中。西元前4世紀,古希臘佔領者又按照自己的發音習慣,將「欣度」(Hidu)變為「印度伊」(indoi)。百年後,偉大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其著名的《歷史》一書中,將印度稱為「印度斯」,這一發音與今天「印度」已十分接近。
我國對印度最早的稱呼為「身毒」(見《史記‧大宛傳》),後又稱為「天竺」(見《後漢書‧西域傳》)。西元7世紀,玄奘西遊取經回國,撰寫了《大唐西域記》。在書中玄奘首次為「印度」正名,稱:「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云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既然「印度」這一名稱是由外國人起的,那在西元前4世紀以前,印度本土人怎樣稱呼自己呢?答案是「婆羅多」(Bharata)。這一名詞源自印度家喻戶曉的神話。相傳婆羅多是遠古時代一位偉大的君主、月神後裔,智勇蓋世,萬民敬仰,故以其名為國名。當時的婆羅多國居喜馬拉雅山下,處恆河中游,從國勢與版圖來看,皆強於整個南亞次大陸周圍諸國,於是次大陸的人們皆以婆羅多國人自稱。久而久之,次大陸成為婆羅多的土地,居民也成為婆羅多後裔。在史詩《摩訶婆羅多》和《毗濕奴往事書》中,南亞次大陸被稱為婆羅多伐娑,即婆羅多的領土之意。現代印度人仍不忘這一古稱,在印度憲法第一條中便寫明其國名原為婆羅多。
宗教
在印度,全民幾乎皆信教。宗教,不僅是我們瞭解印度的重要元素之一,也為這一東方國度蒙上了一層濃厚的神秘色彩。印度自古以來盛行各種宗教,婆羅門教、耆那教、佛教、印度教、錫克教等大的宗教皆起源於此。在教派林立的印度,居民們的宗教信仰變得極為複雜。而印度歷史上的每一重大轉折,也都與宗教改革脫不了干係。從西元前15世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創婆羅門教開始,至千年後為讓印度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甘地發起的復興印度教運動,數世紀間發生的宗教改革,無不引發全國範圍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變易。可以說,印度宗教演變的軌跡與印度歷史的發展進程息息相關。
婆羅門教是最早在印度創立的宗教,由雅利安人創立。以婆羅門教為中心的印度,處於印度河流域與恆河流域。雅利安人最早創造了梵文,並將其用於宗教祭祀。同時,他們根據婆羅門教的教義,建立了嚴密的社會結構和階級制度。婆羅門教主張神權至上,因此代表教會的僧侶們,控制著各城邦的政治領袖,對祭祀、婚嫁、納稅、司法等事務握有直接干預權,成為當時社會真正的統治者。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婆羅門僧侶的主宰權表示不滿。至西元前5世紀,在人們不滿情緒的催生下佛教與耆那教興起。
佛教與耆那教都宣導宗教改革,但改革方向卻截然不同。耆那教主張絕對苦修,把抑制情欲當作獲得精神解脫的唯一途徑,如此極端的修行方式,讓一大部分民眾無法接受。與之相反,佛教則採用了溫和的改革方式,其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主張泛愛、眾生平等,反對殺牲獻祭,認為任何人只要能放下屠刀,皆可立地成佛。在這些佛教思想啟發下,長期受婆羅門教思想控制與階級壓迫的人們,為了擺脫畏懼之心,釋放身心,開始信奉佛教。宗教界的轉變迎合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政治領袖們也從中獲得新的鼓舞。他們藉助佛教的影響力,顛覆了舊的統治,建立新的政權,不久,印度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孔雀王朝在東方崛起。西元前3世紀,為孔雀王朝的黃金時代,當時的統治者阿育王獨崇佛教,在他統治時期,佛教取代了婆羅門教的地位。
阿育王死後,中央政權瓦解,戰事四起,人民深陷苦難之中。在這樣的環境下,新一輪的宗教改革再度興起。新的改革反對阿育王時期對佛教的獨崇,宣揚回歸遠古毫無拘束的浪漫情懷。與之前的宗教改革不同,新的轉變是長期的、溫和漸進的,沒有固定宣導者。這種將婆羅門教與佛教之精神融合在一起的新宗教,被稱為印度教,在一些學者眼裡,它被看作是婆羅門教的復辟。印度教恢復了婆羅門教通用的梵文,確定所崇拜的神為三神,即創造神、破壞神與保護神。這雖不及婆羅門教所拜三十六神之多,卻明顯與佛教獨崇一神有別。另外,印度教傳揚輪迴之說,重視殺牲獻祭、聖地巡禮、設立廟宇、崇拜偶像。從這些方面不難看出,印度教兼具婆羅門教和佛教之特徵,讓早先水火不容的兩個宗教得以相互調和。這一時期的社會氛圍祥和,印度歷史上第二個王朝——笈多王朝(也稱印度教王朝)也由此建立。雖然印度教王朝比不上佛教王朝長久,卻被稱為「文藝復興的黃金時代」。至此,印度教取代了佛教的地位。
西元8世紀,伊斯蘭教作為一支外來宗教,傳入印度次大陸,並逐漸取代印度教原有的主導地位。與印度本土宗教不同,伊斯蘭教不單單是一種宗教信仰的傳播,伴隨而來的是強大的軍事力量與政治管制。其所到之處,不僅要建立帝國,整個行政體系、社會結構、文教設施等都重新改變與規劃。雖然,在伊斯蘭教勢力全盛的八百年裡,印度教仍然存在,但中央政權的統治階層,皆由伊斯蘭教徒們掌控。
伊斯蘭教相信真主是唯一的全能創世主,宇宙間一切均由真主安排,世人須順應真主旨意,不能逃避現實、否定現實。與印度教、佛教較為溫和的處世態度不同,伊斯蘭教崇尚武德,不否定戰爭,宣揚衛道而戰可獲真理、入天國。伊斯蘭教崇尚清規戒律的團體生活,強調個人行善、仁愛,注重團結合作,互助禦外。由於伊斯蘭教的思想信仰、生活方式、語言文字及政教設施都與傳統的印度宗教極不相容,所以雙方經常發生衝突與戰爭。
西元15世紀,隨著西方通往東方新航路的發現,另一外來宗教——基督教登陸印度次大陸,依靠這面宗教旗幟,西方人開始了對印度的貿易殖民。首先到達的是善於航海的葡萄牙人,他們強制推行基督教,甚至不惜採取幾乎是暴力洗腦的傳教方式,雖遭遇頑強的反抗,最終還是取得了貿易據點,建立了教會和殖民圈。看到葡萄牙人在印度站穩腳跟後,西班牙、法國、英國等西方國家也相繼來印度分一杯羹。其中,英國於1600年在印度成立了大名鼎鼎的東印度公司,藉此掠奪了大量資源。此後兩百多年間,英國的野心日益膨脹,先後擊敗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法國,建立了英國殖民統治政權。1858年,印度徹底淪為英國殖民地。
為了站穩腳跟,英國統治者在這片殖民地引進了以基督教為中心的西方文明。他們大力宣揚基督教教義,建立教堂與教會,吸收教徒,對阻擋他們的伊斯蘭教勢力毫不手軟,大力剷除。當基督教進入印度後,凡是入教的人,自然信奉基督教的教義、教規、《聖經》及禮拜儀式等等,其所反映的生活方式與意識形態,都與原有印度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不同。正如後來印度國父甘地所說:滅亡、統治印度的,不是英國殖民者,而是西方文明以及基督教。
為了將印度從殖民牢籠中拯救出來,甘地率先站出來領導革命運動。他從宗教著手,主張拋棄西方文明,復興印度文明。自幼受宗教薰陶的甘地,相信印度人民有服膺真理的宗教狂熱。信仰宗教,就是相信真理,相信神。而印度之大,英國統治之強,絕非以暴制暴就能勝利,在甘地看來,非暴力可以勝過暴力,愛永遠勝過恨。最終,在甘地的領導下,印度人民開展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並走向獨立之路。甘地,這位以身殉道的宗教家,死後被尊為國父,成為印度的象徵。
民族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較大的民族有13個。由於語言、宗教、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各民族間易產生摩擦與隔閡。尤其在遭遇外來侵略的時候,民族之間的矛盾往往會被激化,引起內部分裂,最終導致外族侵略者坐享漁翁之利。印度早期光輝燦爛的文化,由外來民族雅利安人創造。雖然在此之前印度河流域存在哈拉巴文化,卻未發現流傳下來的相關文字。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兩個民族之間的文化毫無相似之處。
西元前326年,繼雅利安人後,希臘人也藉亞歷山大東征的機會進駐印度。據希臘歷史學家考證,他們的足跡遍佈現在的旁遮普邦和西北邊省。前面提到過,希臘人初至印度河即以河名稱所到之地為印度。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交流,雙方貿易往來更加頻繁,許多希臘人移民到了印度,其生活方式、風俗、語言文字由此傳入,同時西方也從東方汲取了不少文化養分。亞歷山大出兵印度,促使印度內部發生變故,孔雀王朝得以建立。
西元前2世紀,薩卡人(Sakas)遷移到印度。薩卡是當時生活在今伊朗高原北部大草原的游牧民族,曾在旁遮普、馬朵拉及凱西阿瓦建立小型王國。西元1世紀,中亞的另一民族大月氏遷徙入印。為了遷往東部山區,大月氏部族一分為五,設五部翕侯統治。五部翕侯中最強大的一支是貴霜翕侯,最終建立了貴霜帝國,統治範圍也從印度西北擴展至南邊的拉巴達。大月氏的遷徙,對印度歷史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促成了絲綢之路的開闢。
西元5世紀至6世紀,來自中亞的匈奴人大舉入侵波斯和印度。這些匈奴人與西入歐洲的匈奴人稍有不同,他們皮膚比較白皙,有些像土耳其人,所以又被稱為白匈奴。而進入歐洲的匈奴人由於屬於黃色的蒙古種,故被稱為黃禍。白匈奴對北印度有極大的影響。現在的拉吉甫迭等地居民,即為白匈奴的後裔。他們都具有高大的、白皙的、俊美的外形。
同上述外族入侵相比,阿拉伯人伊斯蘭教教徒之入侵,對印度歷史影響最大。他們建立了蒙兀兒王朝,稱霸全印將近八百年。蒙兀兒王朝治理下的印度,其政治制度、經濟生活與社會結構,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伊斯蘭教也成為印度宗教之首。在伊斯蘭教的薰陶下,印度人原有的宗教信仰、語言文字、生活習慣,都一一發生改變。西元15世紀,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法國人與英國人相繼來到印度。到19世紀中葉,英國人趕走其他國家的殖民者,建立了英治印度的霸業。新的西方統治者允許本國人同當地人通婚,因此許多英印混血兒出現,但為數不過三、四十萬人。
印度還擁有幾百個少數民族,雖人口不到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但幾乎遍佈於全國各地。各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多少不等,相差懸殊。人數最多的有貢德人、桑塔爾人、皮爾人等,人口都在200萬以上;人口最少的是安達曼人,只有幾百人。由於印度的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和自然條件不同,以及一些其他原因,生產發展很不平衡,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他們的謀生方式可分為採集漁獵型、游牧型、刀耕火種農業型、固定耕作型、勞工型、民間藝人型六種。
地理環境
古代印度版圖包括今日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八國的領土,總面積為430萬平方公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南部呈一個倒立的等邊三角形垂入印度洋中,海岸線約5000公里。在其北部,坐落著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這兩條山脈如同屏障一般,將它與亞洲其他部分隔離開。
南亞次大陸,早前亦稱為印度次大陸,雖境內地形、地貌豐富多樣,但大體可分為北部平原與南部高原兩大部分。北印度有三大河流: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其平原區,主要由印度河和恆河兩大河系的流域組成。印度河發源於岡底斯山以西,全長3180公里,流入阿拉伯海;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坡,全長2580公里,流入孟加拉灣。印度河、恆河兩大水系形成北印度遼闊的沖積平原——「印度斯坦」。這一地區土壤肥沃,氣候溫濕,水利資源豐富,灌溉農業發達,是整個南亞大陸的中心區域,也是古代世界人類文明中心的發源地之一。印度河流域可分為三部分:北部旁遮普平原、中部信德平原及南部印度河三角洲。恆河流域也分為三部分:西部河間地帶、恆河中游地區以及東部三角洲平原。兩河流域之間有塔爾沙漠,也稱「印度沙漠」。
南印度是高原區,以德干高原為主體。德干高原西高東低,兩側分別為東、西高止山。西高止山海拔約900米,東高止山的海拔高度約400米。南印度有哥達瓦利河、克里希納河及科佛里河等河流,它們大多數發源於西高止山麓,自西向東流入孟加拉灣。
印度次大陸在北緯8度至37度,屬熱帶季風型氣候。平原區處於北緯20度至30度,相當於中國長江以南,由於地形及西南信風影響,印度平原區比中國長江以南地區更熱、更潮濕。這裡每年4—11月盛行西南季風,11月到第二年3月盛行東北季風。由於北部喜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阻擋了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也挽留了來自印度洋的季風雨,因而次大陸雨量充沛,這也直接影響農業收成的好壞,成為影響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印度人們十分重視興修水利工程,經過千百年來的建設,平原地區水渠成網,德干高原人工水池處處可見,兩地區的農業都很發達。印度的季風氣候對形成印度民族的性格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如氣候酷熱、潮濕,容易令人困倦,昏昏欲睡,形成當地居民「被動」、「忍從」和「思索」的性格。炎熱的氣候,也使印度的出生率高,死亡率亦高。
次大陸的地理環境,不僅成為阻擋其向外擴展的重要因素,也讓其成為強國眼中的「寶藏」。其富庶的農業區域,令早先的中亞游牧民族垂涎。印度東北、西北雖有山脈阻斷與亞洲大陸的連接,但西北部的隘道卻成為外族入侵的捷徑。印度史上的外患,如希臘人、波斯人、阿富汗人以及阿拉伯人入侵印度,均從西北部的隘道進攻,所以現代印度特別重視西北邊防。
另外,印度的戰略位置也十分重要,這增加了其在印度洋地區的重要性。印度恰好居於印度洋東西兩門戶的中間,位置優越,幅員遼闊,若不能確保印度,則整個印度洋就受到很大的威脅。最明顯的例子就發生在19世紀中葉。當時,英國攻佔下了印度,印度洋的海上霸權就自然落入了英人之手。

目次

前言
∣第一章∣失落的印度文明
回望史前瘋狂
哈拉巴的發現之旅
∣第二章∣雅利安人帶來吠陀時代
反客為主的雅利安人
延續千年的種姓制度
史詩中的世界
婆羅門教誕生
佛教誕生
∣第三章∣孔雀帝國
列國爭霸時代
孔雀王朝建立
諸神的寵愛者:阿育王
偉大的佛教帝國
∣第四章∣笈多王朝
前笈多時期
強盛的笈多王朝
古印度的黃金時代
威風八面的戒日王
∣第五章∣穆斯林來襲
阿拉伯人對北印度的征服
德里蘇丹國
哈爾吉王朝和圖格魯克王朝
征服者帖木兒
∣第六章∣蒙兀兒帝國的興衰
大蒙兀兒皇帝巴布林
繼任者胡馬雍的幸與不幸
阿克巴大帝與帝國的擴張
賈漢吉爾
癡情種子沙‧賈漢
亂世梟雄奧朗則布
一個時代的終結
∣第七章∣英屬殖民地時期
全新的統治理念
平叛:異族統治的必然難題
政治改革,為時未晚
英國統治的影響
∣第八章∣民族的自由之路
偉大的覺醒
聖雄甘地
帝國的終結
印度的分治
∣第九章∣共和國時期
尼赫魯與新印度
「鐵娘子」英迪拉
拉吉夫‧甘地執政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0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