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21世紀聖經講道學
滿額折

21世紀聖經講道學

定  價:NT$ 380 元
優惠價: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設想你做了一個夢。在夢裡,你是個宣講者。宣講前,你看了看他們,不過是一群慣常的會眾,個個整齊端莊。默默禱告後,你抬起頭來,眼前的影像卻讓你愣住了。所有本來好端端的會眾,突然間遍體鱗傷,有滿身瘀腫的、有在淌血的。你看到的盡是紗布、繃帶、扭曲的面容,聽到的都是呻吟哀怨的聲音。你不敢正視這些會眾,使勁地吞了吞唾沫,再抬起頭來。然而,你又楞住了。台下的會眾不是好好地坐著嗎?每個都儀容雅潔,友善地看著你。

你又看見他們了,你會講什麼呢?

在本書中,作者為華人教會界開啟更深邃細緻的視角,來看待宣講以及宣講者的職分。作者提出「聖經講道學」(Biblical Preaching),鼓勵宣講者緊扣於聖經脈絡、幽微世事及永恆盼望來建構講章,並提供預備講章的實際步驟。作者在字裡行間梳理著「宣講」一事,使宣講者不得不再一次思想:宣講者必須始於對自我恰如其分的了解,進而成為神對時代發聲的器皿,成為會眾向神發出呼求的引信。
各界讚譽
「本書恰如其分地勾劃出宣講者的角色,為建構宣講神學,提供了既貫連於傳統,又跨越視野,並與群體對話的啟發與思考。」——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

「本書向一般的神學生展示,其他出色的學生如何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來詮釋經文,並且最終產出講章。」——曾思瀚(英國雪菲爾大學哲學博士)

「孫牧的文字不只是文字,躍於紙面的是一位蒙上主呼召的跟隨者,在基督和世人面前對生命深刻地探問與關切、沉思與掙扎。眼前的這本新作,正是這般殷切地見證了他對宣講聖召的言說與實踐。」——彭盛有(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專任老師)

作者簡介

孫寶玲
孫寶玲,出身於50年代的香港深井的基層社會,而後一路念到了神學博士。從台灣國立成功大學理學士、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道學碩士,再到美國南方浸信會神學院哲學博士,目前為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院長。這位牧師、教授、神學院院長兼作家,更喜歡提到的是人如何面對自己的黑暗面。

細膩而充滿後勁的文字之下,他挾著深厚的釋經學、神學及講道學基礎,但放下釋經方法的形式或套路,提出「聖經宣講」的概念,嘗試重新演繹經文,並深刻地洞見會眾的心靈,使道與人相會。

著作包括:《約翰福音文學註釋》、《道可道──約翰福音中的宣講和神學》、《聖經、詮釋、宣講──當代宣講學的理論和實踐》(天道);《義道》、《棧道》、《逆道》、《寓道》四福音品讀系列(德慧文化);《啟示錄──萬主之主》(明道社);《逆轉人生的上帝之子──路加福音析讀》、《此時此道》(基道);《是他是你也是我》(突破)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一
講道是生命的言說


孫寶玲牧師邀請我為其新著《21世紀聖經講道學》撰序,作為孫牧的朋友,當然卻之不恭;作為其「粉絲」一族,這是我的榮譽;作為他的讀者,能夠快人一步,先睹部分內容,誠為樂事。於是,也顧不得各樣未完成的工作,馬上答應。
眾所周知,講壇對華人教會而言,具有神聖而獨特的位置。一方面,宣講對基督教信仰的承傳,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耶穌基督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宣講者,而宣講對初期教會發展所起的關鍵作用,從彼得、保羅等使徒身上,更是具體活現。另一方面,由於華人傳統對「教化」的推崇,故講壇的宣講職事,更被蓋上一層神聖的帷幕。從來沒有人會否定「聖道」與「宣道者」間的密切關係,但華人教會對後者,多少又賦予某種神聖的意義(屬靈權柄)。
我們該如何持平地看待「聖道」與「宣道者」(宣講者)的關係?宣講者僅僅是改教傳統宣稱的毫不重要的「器皿」,還是像華人教會屬靈傳統視之為領受聖諭的「神人」?孫牧師在本書第一部分對宣講的神學思考中,便特別將焦點放在宣講者身上,到底宣講者的身分是什麼(第一章)?又如何扮演天國與人間的橋樑(第二章)?宣講者個人與其所屬的群體間,又存在著怎樣的關係(第三章)?個人以為,這三章是本書最為精彩的部分,恰如其分地勾劃出宣講者的角色,為建構宣講神學,提供了既貫連於傳統,又跨越野視,並與群體對話的啟發與思考。更重要的是,讀來的時候,我們不會將之視為一種抽離的陳述,而是隱若看到(及聽到)孫牧以自己的生命的言說。
孫牧師站講壇事奉多年,也積極參與神學教育,完美地將教會與神學教育的配搭展現出來。他的講道──或聽或讀,均發人深省,將經文的世界與當下的時空連接起來,令人感動、扎心。早於《此時此道》及《宣講之道》一書,他便將講章背後的釋經與構思過程予以解剖,而在本書,孫牧先在第一部第四章詳細講解了從釋經到講章的步驟,然後再在第二部, 以十五篇講章作具體註腳,為讀者剖白一篇講章是如何煉成的故事。這對宣講的學習與實踐,無疑發掘豐富的寶藏,或是進入一次從釋經到講章的導賞之旅,這遠比一般的講章結集,更有意義與價值。
傳統儒學追求「三不朽」,即立德、立功與立言。循著儒家的進路,三者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有大德者,自然會創下顯赫功勳,並成一家之言。惟此理想,往往跟現實間存在著極大的張力。對基督教信仰而言,宣講者所重者除了「立言」外,在「德」「功」方面,實也不言輕視。不過,即或如此,基督教也無法迴避三者間的張力與不協調之處。宣講者所「言」,是否具有德性生命的基礎,同時又能敏銳於時代?其對「功」的願景又是什麼?這不僅仍是此時此地宣講者的困惑,也在在挑戰著宣講者的身分。讀到孫牧師在第一章這段話:「但生命和職事的鑄造,絕非只靠私人內向的經驗,而是稠厚的沉澱。宣講者的生命必須持續培育一己和群體的信仰和生活識見。宣講者必須具有由神學識見(theological literacy)和聖經識見(biblical literacy)所孕育的辨識能力(discernment),不斷反思和凝視,以背負和見證聖道。宣講者不能、也不會事事當『專家』,但他卻是受託,將種種識見整合在神的道之啟迪下的傳道者。」(43頁)是的,宣講者絕非來回於天上人間的神人,卻是不斷經歷著神聖與凡俗間的掙扎,仍懷著終末盼望,持續拷問自身與此世的破碎與不完美,並願意將自己對聖道的掙扎、探索與領受,忠實地向這世代宣講。

在結束這篇序文時,我想起以賽亞書的僕人之歌。上主的僕人說: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
主每天早晨喚醒,喚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
主耶和華開啟我的耳朵,我並未違背,也未退後。
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兩頰的鬍鬚,我由他拔;
人侮辱我,向我吐唾沫,我並不掩面。
主耶和華必幫助我,所以我不抱愧。
我硬著臉面好像堅石,也知道我必不致蒙羞。
稱我為義的與我相近;誰與我爭論,讓我們來對質;誰與我作對,讓他近前來吧!
看哪,主耶和華必幫助我,誰能定我有罪呢?
看哪,他們都要像衣服漸漸破舊,被蛀蟲蛀光。
你們當中有誰是敬畏耶和華,聽從他僕人的話語,卻行在黑暗中,沒有亮光的,當倚靠耶和華的名,仰賴自己的上帝。(五十4~10,《和合本修訂版》)

上主僕人的自我體認,豈不正是向此時此地宣講者所發出的召喚?

祝願本書成為眾宣講者的明燈,藉此祝福華人教會的講壇,是為序。

 

邢福增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
2016年3月21日,受苦聖週

目次

推薦序一:21世紀宣講者的僕人之歌/邢福增007
推薦序二:扎扎實實的講道基本工/曾思瀚011
推薦序三:聖經宣講之美、善、真/彭盛有013
引言015

第一部
一. 宣講者:背負與見證聖道的生命——反思與凝視023
二. 宣講者:背負與見證聖道的生命——凝視與憧憬047
三. 聖經、群體、宣講065
四. 講章:步驟、形式與設計083
第二部
五. 一個利未人的告白(士師記第十七至十八章)101
六. 智慧的心(詩篇第九十篇)115
七. 生命對焦(馬太福音第六章1~18節)133
八. 活在神國中(馬可福音五章21~43節)149
九. 以馬忤斯之路(路加福音二十四章13~36節)165
十. 奉差遣的人(約翰福音二十一章1~19節)181
十一. 死亡之路、生命之道(使徒行傳四章32節至五章11節)199
十二. 雲彩見證人(羅馬書十五章33節至十六章1~16節)213
十三. 福音:復和的生命(哥林多後書五章16~21節)225
十四. 傑作(以弗所書二章1~10節)241
十五. 以試煉為……(雅各書一章1~12節)253
十六. 瞥見耶穌、相信神(啟示錄一章1~8節)271
十七. 吃得平安是聖潔(利未記十九章1~18節)287
十八. 展翅上騰,與神共翔(以賽亞書四十章18~31節)303
十九. 兩個葬禮(馬可福音十五章40~47節)317

附註325

書摘/試閱

引言

儘管宣講在華人教會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教會和神學院相應投放的資源,卻是不成比例地稀少。以香港的神學發展為例,聖經、神學,實用、教育和輔導的人材培育,近年都有長足的發展和進步。惟獨是宣講學方面,迄今似乎還沒有一位專門的人才。到今天,我們華人教會對宣講的訓練,還是停留在經驗分享的階段。大多數教會,也許包括神學院,相信個人只要懂聖經、有口才,富經驗就可以宣講。可悲的是,有時候對於講員是否懂聖經、神學如何也不甚了了,只要口齒伶俐、有名聲或專業知識的就可以當講員。對於重視宣講的華人教會來說,這種現象是頗為諷刺、甚至悲哀的。如果這本書能挑起同道讀者對宣講職事的關注、討論、甚至進修,於我而言,這將會是最大的報酬。

筆者在2001年出版的《從聖經到宣講:學人與學道》裡, 曾有以上的感慨。十年後,台北校園出版社推出蔡慈倫博士的《當代基督教講道學》, 向華人教會介紹北美宣講學過去數十年的發展。與此同時,偶有見討論宣講學的文章,或以單行本出現, 或散見於期刊, 實屬可喜。另一方面,雖說華人教會對宣講的關注,已漸從經驗和領受層面啟程,開往更深之處,就已有的討論和出版所見,華人信仰群體有關宣講的討論,還是以方法技巧為旨趣。如果以旅程比喻宣講,眼下的討論既缺乏起點——核心的信仰反思和神學辨識,終點模糊——講章的孕育形成與成果。普遍牧者傳道關心的,不外就是起點和終點之間的路標指示牌——講章的形式和方法。

從實用的角度講,形式和方法的重要性明顯不過。但宣講方法是否合用、如何挪用,實在有待沉澱。缺乏深入信仰思考作根基,宣講容易陷入工具化或徒具形貌,缺欠神髓、甚至遠離聖經的演說。再者,華人信仰群體提及宣講,總是強調忠於聖經,但有關宣講的著作,真正討論、觸及或指涉聖經本質與形成、聖經詮釋和演繹的書籍猶如鳳毛麟角。其中的落差,會否反映今日教會的宣講現象?今日在華人教會,為何有些講員廣受歡迎?在宣講職事上,何以部分華人學者顯得曲高和寡?究竟宣講與神學和聖經研究是完全不重疊的操作,還是我們對宣講和聖經研究的了解過於專門和割切,必須有待整合豐富?

若以崇拜作量度,宣講的終點是講章的寫成和宣讀。有意義的宣講探討,不能缺少講章的研讀和分析。只有面對講章文本,才能合宜公平地分析評估背後的信仰涵養、講章的形式和演繹方法與策略,神學生或年輕傳道人才能從中學習。周聯華牧師曾在《新編講道法》中感慨,台灣華人教會缺乏好的講章予後進研習仿效。 這個情況當然不只是台灣教會界才有的現象。讀者不妨蒐集華人教會已出版的講章集,會發覺坊間的講章集,基本上是收集或見證個別牧長的講章,絕少詳細理出經文的詮釋和處理、講章的構思和鋪陳等過程。想從講章集中理出條理,繼而有所得益,殊不容易。

此書目的,在於填補上述的空檔。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