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文創達人誌月刊第34期:林衡哲的文化宣教足跡
滿額折

文創達人誌月刊第34期:林衡哲的文化宣教足跡

定  價:NT$ 250 元
優惠價:9022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寫在前面》
一起築夢人文
有人窮畢生之力於譯書、出書上,用心逾半個世紀,至今仍在為文創築夢,本期我們介紹大家認識這位「永遠在文化花叢裡找蜜、再散播花粉結果的人(作家東方白的形容語)」──林衡哲。
70年代,「新潮文庫」掀起一股西方經典文學百花齊放的洪流,存在主義、俄國文學、歐美文學、諾貝爾文學等叢書大量引入,成為台灣一批戰後嬰兒潮汲取營養的最大來源;尼采、沙特、齊克果、羅素、托爾斯泰、羅曼羅蘭、泰戈爾等文學巨匠的名字,普羅大眾皆能朗朗上口,這些都要拜林衡哲和「新潮文庫」的志文出版社老闆張清吉與許多小規模出版社之賜,誠如林景淵教授在本期所言的:「譯書三難─耗時、費力又賤價」,也正由於譯書賤價,出版社才有餘力大量出書,讀者也才有福氣買到物美價廉的巨著。
最匱乏的時代,也是最幸福的時代;而物質不虞匱乏的現下,卻也是心靈與人文最空虛的時代。有意探觸文創領域者,必須承受周遭異樣的眼神,老婆老公的奚落調侃,家庭生活的羈絆,以及社經財富身價落差的不堪,除非到知命耳順之年,該盡的責任已經卸下,才能大聲「出櫃」,勇敢做自己。
但只要有一絲機會,就絕對要把握和珍惜,在心靈交流的文創堡壘裡,彼此切磋、彼此取暖打氣,我們也希望早日走出赤字經營的「小雜誌」困境,一起無憂無慮、生生不息的徜徉在這處快樂的創作天堂。


【文創達人有約】
以人文主義追夢,推動台灣文藝復興
林衡哲的文化宣教足跡
文•圖◎劉曉頤
林衡哲醫生,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催生者,筆耕半世紀,用文字啟蒙一代台灣人,引介了許多重要許多人物典範,是海外台灣人中最努力在推動台灣文化運動者之一。從1983年起,他即開始盡全力為了台灣文化的國際化、人文化、本土化而奉獻,直到1997年落葉歸根,在陳永興醫師、黃勝雄醫師邀請下,回到花蓮門諾醫院,為後山的原住民其他族裔服務,並期待以門諾醫院為東部台灣文化火車頭,帶動台灣人文主義再生的運動,希望能催生台灣人文主義再生運動,為台灣未來的文化奇蹟做奠基。
曾先後催生「台灣文學研究會」、「台灣文化之夜」、「台灣名家演奏系列」等,並三次帶領台灣文化巡迴演講團,到全美各地舉行台灣文化講座。三十歲前,他對文化界的主要貢獻是將世界名著介紹給台灣讀者,三十歲後,則是反過來,將台灣文化資產介紹給西方。目前專職寫作,年高德劭的他,仍有做不完的文化夢。
催生新潮文庫
出身詩書世家,深受薰陶,祖父林煥才學過人,至少教出過四名宜蘭縣長。1960年進入臺大醫學系醫科就讀,他自覺跟其他同班同學最大的不同是:「在我進入醫科以前,有整整一年的人文教育訓練,雖然我在建國中學念的是甲組,我卻保送東海外文系,在這一年中,我從東海開放式的圖書館中,借了很多書來看,種下了我對音樂、文學與哲學的永恆興趣。」當時他家境並不寬裕,為了賺學費而接了很多家教,最高紀錄是同時有五個家教,賺來的錢大部分都花費在買書、買唱片和聽音樂會上。他記得大一時,就買了兩百多部書。
雖然林衡哲的本行是醫生,也是美國小兒科學院院士,但三十年來,他最重要的工作,便是介紹好書給島內外讀者。「新潮文庫」時代,他致力於介紹世界名著給國內讀者,編譯有《羅素傳》、《羅素回憶集》、《二十世紀代表性人物》等書,1983年他在美國創辦「台灣文庫」,則是介紹台灣文化名著給海內外讀者,著有《雕出臺灣文化之夢》、《開創台灣文化的新時代》等書。
許多人有所不知,林衡哲之所以催生「新潮文庫」,可以說起源於一段青澀而苦悶的單相思。還是台大醫科新生時,他在書店遇到氣質出眾的北一女學生,不久又在音樂會相逢,知道她也愛音樂,林衡哲透過用文字書寫音樂,傳達他的熱愛,甚至為她寫七萬字樂評。情書攻勢持續四年,才知她早有青梅竹馬,「我要證明給她看,她選錯人啦!」大四的林衡哲,有感胡適名言:「與其在課堂誤人子弟,不如翻譯一本世界名著貢獻大。」因而辭去家教,收拾情傷,翻譯《當代人物智慧訪問錄》給文星出版社。
「在醫學院繁重課業壓力下,文學與音樂是我生活中最佳調劑與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但是在思想上,對我啟蒙最大、影響最钜的卻是《文星雜誌》。」林衡哲說。因為《文星雜誌》,林衡哲無形中接受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洗禮,以西方的人文主義為基礎,催生台灣人文主義與人文精神的再生運動。接著再譯《羅素回憶集》時,文星創辦人蕭孟能遇到時局變故,勸他另覓東家,林衡哲轉向志文出版社老闆張清吉,力薦創辦「新潮文庫」。
在那個封閉而蒼白的年代,「新潮文庫」為一整代台灣青年提供養分,四十年來,已出書五百種,實現了當年胡適大規模翻譯世界名著的夢想,創造了戰後臺灣出版史上的奇蹟,在七十年代獨裁恐怖政權下,替台灣社會開了一扇「世界之窗」,使無數茫然畏縮的年輕心靈得到春風與陽光,為文化界的現代化與民主化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羅素回憶集》一推出,三個月就大賣五千本,林衡哲乘勝追擊,翻譯《羅素傳》,並邀同學加入譯書行列,以他所翻譯的《羅素回憶錄》和《羅素傳》等六本經典名著,開始了「新潮文庫」,也寫下戰後台灣文化發展最重要的一頁。後來,林衡哲拿著六本譯書的稿費,買張單程機票飛抵紐約,就此展開三十年的旅美生涯,出國之後,一直選好書給志文出版社,請高手譯出,例如《白鳥之歌》等,並受吳濁流、蔣渭水、賴和等人的影響,發現更多台灣文化精深面。
因此,1993年他在美國催生了「臺灣文庫」,出版了四十二部台灣傳記及文化名著;1998年落葉歸根,成立望春風出版社,希望能以台灣優先的精神,開創國際化、人文化、本土化的新文化,並期待21世紀的台灣能邁向創造「文化奇蹟」之路,成為東方文化的精神重鎮,落實臺大校友蔣渭水的夢想,「有第一流的文化,才能創建第一流的國度。」
從初中時代,他就認定,有第一流的文化,才能創見第一流的國度,這是催生新潮文庫的主因。新潮文庫四十年來,共出版佛洛伊德、沙特、齊克果、史懷哲、托爾斯泰、荷馬、柏拉圖、莫泊桑等五百部涵蓋文史哲、傳記、音樂、電影、美術、宗教的西方經典,對台灣貢獻相當大,林衡哲如今回憶起當年失戀,卻帶動文化旋風的往事,靦腆一笑說:
「古今中外,愛情,總是創作的動力!」語鋒一轉,他堅定的說:「事後想想,她嫁給這位有情有義的丈夫是比較幸福的,因為她擁有他全部的愛,而我,已經把一半以上的愛,都給予台灣文化的推廣!」
推廣音樂文化
作家東方白形容林衡哲是「永遠在文化花叢裡找蜜、再散播花粉結果的人」,林衡哲一生不停歇地推廣他的三個最愛,說:「醫學是我的大老婆,音樂、文學和哲學則是我的三個情人。」他在美國南加州創辦「台灣文庫」,出書四十二冊,每年舉行台灣文化之夜,帶領台灣音樂家、作家巡迴全美三次,將蕭泰然、林昭亮等人推上國際舞臺。
他記得是初一時,透過姊姊的畢業禮物,遇見《羅密歐與茱麗葉》,而同學私下給他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更引領他跨入西洋文學殿堂。建中三年迷戀文學、古典樂,大學時為了陪同學赴一場宿舍約會,他將全校唯一的德製Dual唱機搬到女生宿舍,播放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吸引了五十多位同學前來聆聽。這場成功的處女秀,讓他感受到,與人分享音樂是如此美好。
從年少,他就只為親聆世界級交響曲團的臺北演出,專程從台中大肚山趕下來,一路搭公車、轉火車、再轉三輪車,顛簸七小時趕到臺北。後來重考台大醫學院,也是為了「就近」在臺北聽音樂會。曾經不眠不休地投入寫馬勒傳、主辦馬勒音樂會,林衡哲累倒中風了,還掛念著奧地利舉辦的馬勒百年追憶之旅,因為意志力,三個月後奇蹟似地成行。身為頭號馬勒迷,他得意地說:「我因馬勒倒下,也因馬勒再起!」後來寫下《西方音樂巨人馬勒──我的時代已經來臨》,長期深入人心。
林衡哲長期在國內外推廣台灣文學及音樂文化,在偶然的機會下接觸了台灣作曲家的作品,深受感動,日治時期作曲大師鄧雨賢、江文也、陳泗治等名字,都在他的音樂劄記中詮釋,他也因此與推動台灣音樂文化的親密戰友蕭泰然結識,一同開創台灣音樂史嶄新的一頁。近年來,林衡哲熱中推廣蕭泰然和馬勒的音樂,透過他長年來記錄下的音樂人、事、物見聞,令人有如閱讀百年來台灣音樂文化的發展史。
台灣文化宣教士
難忘1989年五月,他和蕭泰然帶領北美洲台灣人音樂文化訪問團,到全美十二大城舉行「台灣文化之夜」,最後由郭雋音與郭雋律演奏蕭老師的小提琴協奏曲時,獲得觀眾起立熱烈鼓掌,林衡哲說:「真是一段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光,我們共同把台灣音樂與台灣文化的福音傳遍北美各地,並見證『政治使人分離,藝術使人結合』的真理,更使我體會到音樂的力量比語言更感人。」
人生上半場,正在美國的林衡哲,執業之餘,還大力引介台灣文庫一系列的叢書回台灣,與前衛出版社共同掀起了一波波的文化熱。蕭泰然返台之後,他感到在海外孤掌難鳴,於是在1997年十月返台,受邀擔任花蓮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1998年,在門諾醫院催生「二十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文化講座,第一場便邀請蕭泰然。
1999年,他創辦「望春風文庫」,推出的第一本書,便是花了五年時間主編的《蕭泰然的音樂世界》,讓台灣樂壇開眼界,真正認識這位「台灣拉赫曼尼諾夫」,而「望春風文庫」也對台灣做了相當大的貢獻。返回花蓮門諾醫院後,除了專注於本行外,還以門諾醫院為基地掀起文化復興熱潮,辦演講會、演奏會、音樂會與新書發表會等等,廣邀蕭泰然、林昭亮、林懷民、謝裡法、柯錫傑、葉石濤、李喬、吳念真等人。近三十年來,關於台灣關鍵且重要書籍的翻譯、出版、推廣,台前或台後,皆有他的身影與付出。
鍾肇政稱許林衡哲為「台灣人讀書界的領航者」,李喬更推崇他是「台灣文化巨人」。雖已脫下白袍,林衡哲仍勤奮筆耕,寫過許多人物傳記,而其中唯一寫到掉淚的是,建造烏山頭水庫的日本工程師八田與一,八田夫人在丈夫意外喪生後,投水庫自盡,與夫長眠台灣,這份台灣情令他動容,「希望奧斯卡導演李安,能拍八田夫妻的故事。」他說。以人文主義追夢,最大的夢想就是推動台灣文藝復興,林衡哲可以說是「台灣文化宣教士」。
林衡哲小檔案
林衡哲,本名林哲雄,台灣宜蘭人,1939年生,1967年台大醫科畢業,1968年旅美,1997年在陳永興醫師、黃勝雄醫師邀請下,回到花蓮門諾醫院為後山的原住民其他族裔服務。擔任過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台南市文化局長、衛生署顧問、臺北醫學大學駐校藝術家,並負責各大醫學院的醫學人文講座,催生「新潮文庫」、「望春風文庫」。
著有《雕出臺灣文化之夢》、《開創台灣文化的新時代》、《西方音樂巨人馬勒》、《菲律賓國父——黎剎傳》、《臺灣音樂之光——林衡哲音樂劄記》,主編《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蕭泰然的音樂世界選輯》、《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等書。


【文創小天地】
新竹米粉專家,米食新體驗
──老鍋休閒農莊
文圖◎吉士博


「米粉」與新竹的關係,有兩方面可觀察的線索,一是歷史淵源,二是地理氣候,根據《新竹市志》記載,郭姓自「福建惠安」渡臺,「居於竹塹西門外大南勢莊」群住在大南勢的郭姓宗親們便以農業生產與原鄉製粉技術發展,而來自「惠安」的郭姓宗親們便成了新竹米粉生產業的主要大姓。其次,新竹的「畚箕嘴」地形加上每年農曆九月起的九降風,讓「三分日曬,七分風乾」的米粉製造業帶來得天獨厚的時空條件,各戶製粉人在客雅溪畔高立曬板,每綹批好的軟細粉絲借助日照風吹而定型成體,「雖然現代講求快速生產,以烘乾機械加工,但是我們還有部分產品皆以日曬與風吹自然製成,有固定客戶堅持要日曬的,因為機械烘焙的水分會有存留問題,而日曬的米粉較不易斷裂,含水性足的特性讓米粉更好吃!」郭又豪如是說。
郭又豪說起米粉總有幾分羞怯,他在中學後便出國,依稀記得在南興米粉廠與堂兄弟們玩樂的記憶,「這裡是叔叔經營管理,頂樓是曬場,逐層有倉庫、包裝、以及一樓的生產製造線,由上端控制米漿糰,經過擠壓成絲,蒸熟後開始『披』米粉,」郭又豪說米粉生產裡有兩道手續是關鍵,一是給米粉發酵的「蓋棉被」,蒸熟後的米粉需覆蓋厚被靜置,這跟氣溫與乾濕度有必然的經驗值;二是披米粉的手續能讓產品的完整度提升,這也是唯一無法由機器取代的部分,「生產米粉的家族都會從小接觸,大人處理前端,孩子們就須讓米線順暢勻稱,然後捲曲成一定大小的片狀或圓筒型,這手續看來簡單卻會影響米粉烘乾過程與食用口感!」
他的父親郭淵源先生在1999年有感米粉產業的沒落,又在政府倡議週休二日政策,花了兩年時間蒐集古老器具,研發手工米粉DIY機器,讓參觀民眾可以一人一機親自動手做,以達寓教於樂,「父親很早就有這種創新想法,以休閒農莊經營方式,體驗區可以做米粉、紅龜粿與草仔粿,米粉工坊博物館區內有『米粉寮』到老鍋米粉的發展過程,以及古今生產線器物陳列介紹,餐飲區則不斷研發特色點心,也有童玩產品,以及老鍋與南興生產的各種米粉炊粉。」郭又豪目前協助父親經營農莊,在原有基礎上增補符合時代需求的新體驗,「今年1月開始的個人體驗區,或許是一直以來想開發的面向,終於有了比較規模的進行。」
老鍋休閒農莊有全、半日體驗行程,將最專業的米粉生產知識與經驗分享帶給學員參覽文物,手作米食,還有「米粉全餐」,但服務的類群都還是以團體預約報名為主,近年散客的旅遊形式頗多,鐵馬行、自由行、小家庭旅遊等如果來到農莊而無法動手做,總有幾分遺憾,便興建一棟專屬空間,體驗課程可先至服務台購買米粉、粿品、麻糬不同製品,專屬導覽員以影片先行認識老鍋,再由導覽員教學製作,「我們是專業的米粉生產者,能讓參觀者從在來米糰經過氣壓機的擠壓生產米線,再放入乾燥機器來回烘焙,民眾可以現場煮一碗米粉湯或炒米粉,再包裝乾燥後的成品,這是最讓人喜愛的活動!」另外,還在「米食」概念裡找到客家元素的「粄」讓體驗者搓揉、包餡、印圖案,「親子體驗非常喜歡製作麻糬,預先備好熟糯米飯,體驗者互相換手搥打米飯,有的還協助抹油翻面,一家人分食著一塊麻糬的感覺是很親密的!」郭又豪說著好幾項課程都實實在在的顧忌著食品安全以及親子同樂,各項環節無不謹慎,「有些步驟耗時耗力,所以我們精簡後的體驗,倒是能讓大家在半天、全日行程內擁有深刻印象,前置手續可從博物館補足,還有味覺的品嘗,帶給人的是五感體驗的休閒娛樂。」
199 9年的老鍋休閒農莊初營運時遇到九二一大地震,本身建物絲毫未損,而是停電幾個月,及國人無心旅遊,生意蕭條,差點撐不下去。第二次天災是2001年納莉風災引水倒灌,土石流幾乎將農莊掩沒,西濱公路柔腸寸斷,僅能以小小的堅持完成大大的夢想,堅持至今。再至2013年的「假米粉事件」人心惶惶至今,當時食品標示規定未成熟,因此「一竿子打翻整條船」雪上加霜,米粉產業慘淡經營,也造就老鍋等品牌更加追尋「純」與「健康」,百分百純米製造、添加天然口味米粉、沖泡米粉品項,有更多的選擇讓人挑選,「經歷事件後,民眾對吃的意識更親處,百分百純米米粉並不是最好吃的,但是每口都會是米香氣味,最棒的是50%含米量,適切調配澱粉才可提高彈性,不易斷,往往也是商家最愛」郭又豪說著這段心酸歷程,直指幾乎不含米的米粉之不肖,也希望新竹米粉公會相互合作與監督下,可以挽回大家對新竹米粉的信心。
「新竹米粉」一詞,在2016年3月已由新竹縣政府產發處函文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專利」,希望爭取成功後,此一詞僅能用在新竹地區米粉業者的產品,以打擊他處別國冒用而影響食品印象及品質維護。自去年7月實行的各種「米粉」「炊粉」「水粉」「調和米粉」名稱上路後,確實讓在地業者受到貿易往來的困擾,但郭又豪告訴我們,水粉是過燙水熟成,屬粗米粉,炊粉是蒸熟而是細米粉,與含米量無關,現在卻成了不同米量米粉產品的辨識符號!
老鍋休閒農莊目前由郭又豪與妻子王怡懿共同經營品牌行銷,不斷調整農莊動線的流暢,強化產品體驗的連貫,更希望保持著家族重要的文化資產。來新竹吃米粉,在城隍廟口,或者來一趟米粉博物館及體驗行程,除了吃到白醬米粉炒或傳統口味,還能清楚地瞭解不同「粉」的來龍去脈,「食」在安心,更可在產品區挑選到你要的含米口感,100%的純情,50%的和諧──讓新竹的風吹隙粉絲而米香傳千里,讓百年大業繼續拌捶米食真性情──老鍋的老本行、老文化、老實的品牌。


目次

001【文創小天地】新竹米粉專家,米食新體驗──老鍋休閒農莊
文圖◎吉士博
009【寫在前面】一起築夢人文
010【文創達人有約】以人文主義追夢,推動台灣文藝復興 林衡哲的文化宣教
足跡 文圖◎劉曉頤
017基隆市海洋文學獎徵選簡章
021【林野屯墾區】鬱金香筆記 文◎林野
030【書癡隨筆專欄】譯書三難―耗時、費力又賤價 文◎林景淵
035【散文特區】假如我是副刊編輯、我的本家 文◎王建裕
042【新詩特區】青梅的秘密(組詩)◎何建生
069【新詩特區】鄉下的父親(組詩) ◎吳曉波
071【新詩特區】 傾聽夏日的花朵(組章)◎吳曉波
076【新詩特區】越鳥的情詩 想你的時候、流年、約定、相思、皈依、十指
連心、寒夜、暗夜、窗外、兜圈◎越鳥
086【小說特區】今夜月兒圓、禮物、讓座、吊蘭 文◎海藍藍
102【小說特區】凝固的雕像、藍寶石鑽戒 文◎周廣英
111【小說特區】新狂人日記之人咬狗、日子 文◎李念秋
124【小說特區】好人郵差、這個冬天有點冷、噩耗傳來夢亦驚 文◎趙嫣
146【小說特區】鹿柴 文◎阿土
149【小說特區】鳥巢 文◎徐成龍
163【小說特區】愛、國哥趣事、小鷹的心思你不懂 文◎許秀杰
184【小說特區】裘、裸、影印感情、回程的列車 文◎東瑞
213【島嶼散記】聚餐 文◎禮仔
215【隨想集】神仙難救無心人、金錢買時間、成就一件小善事、對不起,傳錯、
台灣最老書店的分店,吹熄燈號、探亡母,怪事多、背包失而復得記、
沒事別開鬼的玩笑、NBA逆轉秀,誰曰不宜?、斷指少年黃奕權,生命
不悲觀 文◎阿魚
249本刊博客來網路書店及全國零售處一覽表
250免費獲贈【文創達人誌】1年12期 30家圖書館名單徵信錄
251「文創達人誌」廣召有緣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