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餐桌上的家鄉
滿額折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餐桌上的家鄉

定  價:NT$ 360 元
優惠價:9032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6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台灣新移民女性沸騰的生命故事
陪著她們做熟悉的南洋料理,聆聽她們樸實卻堅定的經歷

廿五位南洋姊妹,端出廿五道家鄉菜,念念半生的生活經歷。
「餐桌上的家鄉」不僅是南洋台灣姊妹會分享料理的粉絲專頁
透過這本書,陪她們做菜、說話,發現新移民女性的柔軟與堅韌;
她們通過料理,勇敢把自己介紹給台灣。

廿五篇文章,分別出自越南、泰國、緬甸、菲律賓、柬埔寨與印尼
篇篇回憶歷歷在目,洋溢女性的堅毅,母性的光輝,讀來辛酸、幸福、動人
伴隨台灣「新南向政策」積極推動,本書讓我們有機會用心了解
這群在國與國之間流轉拚搏,卻從不放棄愛與家庭的新台灣女人們。

陳芳明、廖元豪∣專文推薦
夏曉鵑∣南洋台灣姊妹會創辦人_引言
李岳軒、呂欣潔、阿潑、林麗蟬、侯孝賢、張翠容
陳又津、楊力州、趙德胤、蕭新煌、藍佩嘉、顧玉玲∣溫暖推薦

本書特點:
一, 收集二十五位南洋姊妹生命故事,真誠動人。
二, 書末附贈食譜,有完整食材分量表與步驟,方便實作。

她們不是空手而來的一群,而是把她自身的高尚飲食,也一併帶到這塊土地。
她們決心把台灣視為自己的故鄉,甚至也決心把自己稱為台灣人。
通過料理,勇敢把自己介紹給台灣。
-陳芳明

她們在台灣「日久他鄉成故鄉」,兩個家都是故鄉,都是家鄉,
都是自己生命中的愛。
-廖元豪

《餐桌上的家鄉》期待讀者能透過南洋料理看見新移民姊妹作為「人」的真實而豐富的面貎,希望姊妹們的故事讓您想起自己曾經也是異鄉人,也曾思念家鄉的味道,渴望在異地得到認同與公平的對待。-創辦人/夏曉鵑

作者簡介

作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
南洋台灣姊妹會的前身是一九九五年在美濃創設的「外籍新娘識字班」,我們希望以語言為見面禮,讓新移民訴說她們的故事,手牽手,為這社會譜出新的樂章。二○○三年,姊妹會正式成立。除了教學外,更推行各種法令政策倡議,並鼓勵新移民姊妹積極投入社會,透過各種課程、講座和戲劇活動,讓大家真正認識另一種文化和生活。

二○一四年開始,我們透過一系列的南洋料理烹飪課程與訪問,帶大家認識食物後頭的歷史、文化,以及將食物帶來的人。希望藉著姊妹對食物的記憶,一點一滴拼湊出她們家鄉的樣貌與在這兒的生活。

我們相信,社會每一成員的努力都將同時成為穿透幽暗的光芒,而姊妹會的目的便是提供一個平台,讓彼此相互映照,繼續這島嶼的歷史,形成新的「我們」。

執筆/胡頎
台北人,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南洋台灣姊妹會志工兼理事。在「餐桌上的家鄉」擔任籌畫、執筆、粉絲頁小編和白老鼠。不擅烹飪,嗜吃。鮮少離家,常神遊。對世界懷著初生之犢的大膽和愛意,希望有一天能讓更多人看見那曾在我眼前被照亮的事物。

名人/編輯推薦

《移人》編輯總監 李岳軒
性別與政治工作者 呂欣潔
《介入的旁觀者》作者 阿潑
新住民立法委員 林麗蟬
導演 侯孝賢
香港新聞工作者 張翠容
作家 陳又津
紀錄片導演 楊力州
導演 趙德胤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蕭新煌
台大社會系教授 藍佩嘉
社運工作者,《我們》、《回家》作者 顧玉玲

序/我們在這裡是為了彼此注視,並為對方呈現 胡頎
「餐桌上的家鄉」一開始只是希望將文化納入美食課,讓大家在烹飪之餘對東南亞有多一些認識。為了宣傳,我們架了粉絲頁;為了粉絲頁,我開始追著佩香、滿枝、雅青和其他到訪的姊妹討故事。於是,可望不可及的家鄉就這麼在夏日午後的辦公室五味雜陳起來。那是這本書最初的雛形─我們希望透過一個個簡單的小故事記下那些對姊妹彌足珍貴的片段,那些她們希望分享、希望為人理解的片段;不為感動誰,不為激勵誰,只是呈現,用人與人初次見面最單純乾淨的方式。
為了專案宣傳的粉絲頁漸漸有了自己的生命,有人寫信來說他做了某道菜答謝家中看護多年的辛勞,有人將文章轉回臉書開心分享:「我老婆做的最好吃!」「原來是這樣你都不說!」「下次帶媽媽去!」……雖然身為一名研究生,筆尖老是在這些天南地北的菜餚中打轉有些不務正業,但一天天在後台看著這些,看著姊妹發現記憶竟能變成故事時開心的神情,總讓我一再以志業為由乞求正業的諒解。而在不斷詢問查找、比對推敲中,本來陌生遙遠的東南亞也漸漸展露它的豐富迷人,及其與這座島嶼千絲萬縷的緣分。
差不多也在這時候,出版社開始注意到我們,並且慷慨提供出版機會。於是,原本作為回饋品的故事食譜由十道菜增加到六十二道(後來為避免喧賓奪主,刪為三十一道),而五位姊妹隨興的分享,也變成二十五位姊妹的生命故事訪談。
我們的初衷是在沉重的敘事外為新移民書寫架起一座較平易親切的橋梁,也希望盡可能避免讓姊妹感到不自在,但一些重複出現的問題與重要歷史背景終究無法不觸及。在處理紅高棉、排華和其他敏感政治歷史問題時,我們盡可能多方求證、參考相關文獻,並透過不同背景姊妹的故事避免單一視角可能的偏蔽。關於家庭、職場與其他親友間的糾紛,除了少數已經過法律程序或可比對雙方說法外,為避免不必要的傷害一律點到為止。許多姊妹在四、五個小時的訪談中,說了大量涉及政治或家庭、工作的苦痛經歷,然而在看到稿子後又因難以言喻的恐懼不安要求刪改、重訪甚至退出。雖然無法完整呈現這些真實處境十分遺憾,但基於保護立場,我們也一律尊重本人意願。至於有人極端不願出現在一本提到「排華」兩字的書中,或者有人強烈希望將母國腐敗的政治公諸於世,這些由於本書性質限制,未能盡如人意。雖然能力有限,但我真心希望能帶大家看到姊妹們帶我看到的世界,希望與大家分享箇中可愛可敬的種種,希望我沒有辜負眾人的信任。

知道我在姊妹會當志工的親友往往會主動和我分享曾出現在他們生活周遭的新移民故事,其中有溫馨深刻的,也有不少令人傷感的。一個好女兒不見得能成為好母親,一位好妻子也未必是好媳婦,每個人離開母國步入婚姻的理由不同,最後選擇實踐的價值也不同。就像一位獨力照顧重病丈夫十數年的姊妹所說:「我的人生幾個小時就說完了,可是一輩子很長,不是每個人都能捱得過。即便我捱過了,也許我也是錯了……你看,我就這樣浪費了自己的一輩子。」
這二十五位姊妹的故事不可能代表所有移民姊妹,事實上,這本書真正試圖呈現的恰恰相反─在「新移民」的標籤之下,姊妹彼此間的差異並不亞於我們,而我們和她們的距離也一點不比我們和鄰人遙遠。偏見和歧視不會在對不可欲的極力抹煞中消失,只有當我們認識到「生命不如人們想像的那樣美好,卻也不像意料的那樣糟」的時候,才可能真正學會同情和原諒─對那些身不由己的人,也對自己。

序/給親愛的姊妹們 梁組盈
我討厭海鮮、香菜、不吃內臟,長得怪的醜的不吃、辣的苦的不吃、太肥太油不吃……總之,
一個挑食的美食白癡竟然會執行「餐桌上的家鄉」這個出版計劃,真是偶然中的偶然。當初只是很單純想舉辦一個能培力移民姊妹,擔任母國文化講師的飲食文化課,所以在募資平台上宣傳課程時,決定自己印刷一些食譜故事小冊送給贊助課程的人,沒想到竟吸引了出版社的注意。
除了謝謝時報出版社給我們很大的自由,讓我們能出一本不那麼食譜書又不那麼報導文學的奇特小書,最重要的,是謝謝這二十五位與我們慷慨分享人生的移民姊妹,還有謝謝擅長烹文煮字,辛苦地在各種情緒與資訊皆爆量的談話迷宮,梳理出一篇篇移民生命紀實的胡頎。
訪談一共花了兩年,胡頎與我四處奔走。兩年,說長不長,但生命中少見的各種意外仍向著我們、向著姊妹迎面襲來。
有些生命從新生走向死亡、從幸福走向孤單;
也有些生命是從怯懦走向勇敢、從遺憾走向圓滿。
我們無法一一記錄。
因為文字無法表達那些難以言說的掙扎與奮鬥,有些真的太苦太醜,為了繼續往下走,還是得拾起那些珍貴的、美好的時刻提醒自己,這個人生仍然值得,不能放棄。
每一次的訪問,不自禁地,總會聽到姊妹們在各種性別刻板的狹隘形象裡,不分只在母國或台灣,都必須裡裡外外地,或衝撞、或忍讓,在作為一個女兒、妻子、媳婦、母親等角色中,
努力活出作為一個人的真實。
胡頎與我,身處於每一個相異又相似的生命之間,很幸運地,和大家一起走了一段,我們謹以這本書獻給在國與國之間流轉、拚搏的人們。

<我們都曾是異鄉人> 夏曉鵑/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南洋台灣姊妹會理事

二○○○年的夜裡,來自印尼的小莉和先生鬧不愉快,奪門而出的她騎著摩托車在美濃的田野間急切地尋找平靜,但寂靜的鄉村景色卻怎麼也安撫不了小莉滿腹的心酸與憤怒。心慌慌的時刻,她來到由南洋姊妹和台灣志工合力租下的聚會所,走進廚房、打開爐火,煮了幾道印尼家鄉菜,細細咀嚼著熟悉的味道,她的心,慢慢地平靜下來。

那時,南洋台灣姊妹會尚未正式成立,創立於一九九五年的姊妹會前身「外籍新娘識字班」的南洋姊妹們常在坐落於三合院一角的聚會所上課、聊天,姊妹們最鍾愛的空間就是廚房,只要一有機會,她們就帶著各種東南亞食材,將傳統客家夥房(三合院)的大廚房搖身一變為南洋美食街,吃喝談笑開心得像是回到娘家過年。

這群漂洋過海來到台灣的姊妹們在夫家很難有機會能料理母國的家鄉菜,因為台灣的家人常嫌棄南洋的獨特味道。小芳剛到台灣時,特別從家裡帶了一罐在印尼家家戶戶都愛用的蝦醬,沒想到公公一打開罐子便露出嫌惡的表情大喊:「臭死了!好像腳臭啊!」來自越南的小庭坐月子時吃不慣婆婆每天送上的麻油雞,她最想吃的是家鄉的營養美食鴨仔蛋,婆婆聽了大怒:「那麼噁心的東西怎麼能吃?!」為了滿足台灣家人的味蕾,姊妹們只好學習做台灣菜,暫時封存對娘家味道的思念,只有來到姊妹們的聚會所才能一股腦地將對家鄉的思念宣洩出來,自在地烹煮家鄉菜,安撫思鄉的味蕾。

食物,看似日常,卻非常象徵而具體地反映了婚姻移民姊妹們在台灣的處境。在台灣,她們的味蕾被壓抑,她們的語言被排斥,甚至連她們作為母親的能力也被質疑,擔心她們教出「發展遲緩」的「新台灣之子」。這些全面性圍攻的負面能量,說穿了是來自台灣社會對於東南亞人的偏見與歧視,因為母國在國際政治經濟結構裡相對弱勢的位置,她們被台灣社會視為「社會問題」,不斷被懷疑是心懷不軌的「假結婚」、來台「淘金」,即使是真結婚,甚至也生育子女,仍被視為無能力教育子女,將影響台灣下一代的「人口素質」。更糟糕的是,這些偏見與歧視不僅瀰漫於鄉里閒談、媒體報導,更具體成為法律條文,不斷地增加婚姻移民成為我國公民的門檻,讓新移民姊妹們必須用盡力氣過五關、斬六將,通過層層關卡後才能取得中華民國的公民身分,而這一張得來不易的身分證卻只要稍有不慎(例如:騎車撞到他人)就可能被撤銷,成為非法居留或無國籍人士。

南洋台灣姊妹會自二○○三年正式成立以來便與其他關注移民/工人權的團體組成「移民/住人權修法聯盟」(移盟),不斷倡議修法,爭取移民權益。為了讓社會大眾更瞭解新移民在台灣的處境、撕去貼在她們身上的「社會問題」標籤,姊妹會也以各種創意多元的方式,包括南洋姊妹劇團的巡演、多元文化講師的分享、東南亞語言文化的教學、紀錄片與音樂專輯的發行……等,搭建台灣民眾與新移民姊妹交流的平台。讀者手上的這本《餐桌上的家鄉》便源自於姊妹會一項以美食為媒介拉近台灣民眾與新移民姊妹間距離的計畫。此計畫開始於姊妹會在新北市永和社區大學開設的南洋美食與文化課程,新移民姊妹們除了教導學員做南洋料理,也分享與料理相關的歷史與文化故事。為了擴大參與,姊妹會將社區大學的學期課程轉型為單次的南洋美食實作與文化體驗課程,並將姊妹們最愛的家鄉菜背後的故事書寫下來,與更多人分享。
 
隨著東南亞文化日漸受到關注,我們看見越來越多的南洋美食、文化嘉年華活動,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也熱鬧上場,早在風氣之先便致力於推動東南亞文化的姊妹會對於這股熱潮卻感到憂喜參半。喜的是,新移民姊妹們有更多展現母國文化的舞台,憂的是,這股東南亞熱並未根本地去除台灣社會對婚姻移民的偏見與歧視。在此書完稿之際,攸關移民權益的「國籍法」於立法院三讀通過,自二○一二年與「移盟」夥伴共同努力推動「國籍法」修法的姊妹會,雖然欣喜部分條文已獲改善,但更憂心的是政府枉顧「移盟」不斷抗議而強行通過的多條爭議法案。其中將造成移民姊妹最大傷害的是,「國籍法」第十九條規定新移民放棄母國國籍而歸化中華民國國籍後,如經過法院判決「假結婚」或「假收養」,政府將「終生」有撤銷新移民國籍的權利,使移民姊妹將一輩子生活在失去身分、成為無國籍和國際人球的恐懼之中。此條文內容看似正義,但忽略跨國婚姻的實際狀況是:許多婚姻移民來台之前所申請的各種證件有瑕疵,或因與親友有糾紛而被舉報「假結婚」,這些都可能使真實結婚的移民遭認定為「假結婚」而被撤銷國籍。

從政府強行通過勢必製造更多無國籍人士和國際人球的「國籍法」修正條文來看,我們不禁懷疑政府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僅僅是為了攻占東南亞市場的利益考量,並無心於反省台灣社會對東南亞的偏見與歧視,使得諸多南洋美食與文化嘉年華活動很不幸地成為無視甚至是危害移民人權的遮羞布。

即使如此,姊妹會從未放棄繼續爭取移民權益,因為,過去二十年來,我們見證了台灣社會與法令政策在姊妹們的努力下仍有相當改善。「姊妹的夢想,台灣的未來」是一直牽引姊妹會不斷向前推進的動力。我們相信,只要有更多人能回歸以「人」的視角看見新移民,將他們視為夥伴、朋友、家人,新移民姊妹們在台灣能自在生活、得到平等對待的夢想,總有一天能成為台灣的現實。

《餐桌上的家鄉》期待讀者能透過南洋料理看見新移民姊妹作為「人」的真實而豐富的面貎,希望姊妹們的故事讓您想起自己曾經也是異鄉人,不論是從台東到台北求學,或是從台灣到美國逐夢,也曾思念家鄉的味道,渴望在異地得到認同與公平的對待。

目次

推薦序 華麗島為什麼華麗?─陳芳明(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推薦序 舌尖上的多元族群融合—《餐桌上的家鄉》帶來的感動─廖元豪(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序 我們在這裡是為了彼此注視,並為對方呈現─胡頎
序 給親愛的姊妹們─梁組盈
致謝

引言 我們都曾是異鄉人─夏曉鵑

編輯台上 想像,羅望子與斑斕葉的味道─楊佩穎

Chapter 1 離開與回歸

另一種選擇-阿竹的黃薑煎餅
比上一代再往前一步──滿枝有層次的酸魚湯
在燉菜中找回「我們」-天賦廚娘Erlinda
離開,然後再回來─榮細的辣芒果和斑斕丸子
只要我們在一起-麗群的家鄉味
餐桌上的異國與鄉愁-Rose的私房菜
飽滿與團聚-金枝的築夢之路

Chapter 2 歷史的命運共同體

也許沒有「一個」印尼-Lili的大航海食譜
野薑花粽-云槿的北越年味
真正的「梅干菜」-芳菲的緬甸記憶
耶拉府的白斬雞-容珍回家
見證顛沛的華人史-蘇英的歸屬

Chapter 3 故鄉的模樣在味蕾呈現

為愛而戰-菲律賓的仙杜瑞拉
不管你從哪裡來-娣蒂的無國界料理
恩情的重量─為了姊姊不吃牛的梅花
因為我相信-流連輾轉人生路的梯亞
總有醃黃瓜的季節-無懼挫折的雅雯
守夏節歸鄉-來自呵叻高原的瑤
下一站,希望-瑪莉的小餐車
田菁花開-女香緣分從瑞典來

Chapter 4 風雨飄搖,有我們在

遮風避雨的所在-麗娜的開齋節
我會接住你-舒婷與四方報
清晨的排骨飯—默默守護的科雅
不說出口的關懷-雅青的酸辣湯
成為完整的人-佩香的南瓜西米露

PLUS-餐桌上的家鄉味

柬埔寨
柬式玉米點心/醃黃瓜/柬式豬排飯/香茅魚湯米線

越南
鮮蝦春捲/法越羹湯/酸魚湯/黃薑煎餅/越南粽子/炸春捲

緬甸
涼拌茶葉/梅干扣肉/醃魚

印尼
印尼辣醬/巴東牛肉/印尼辣鳳梨/雞肉湯/薑黃飯/印尼海鮮炒麵/蔬菜餅/斑蘭糯米丸子

泰國
白斬雞/打拋豬/泰式湯圓/涼拌豬肉/泰式酸辣湯/涼拌青木瓜

菲律賓
Tinola chicken/Pinakbet/Cebu Paklay/Pancit Palabok

書摘/試閱

編輯台上-想像,羅望子與斑斕葉的味道
不用多加解釋,焗烤的口感與莓果的滋味,早已融入我們的飲食;縱使在地理位置上,歐洲的距離是那麼遙遠。
即便我不嗜吃越南、泰式等東南亞料理,也知道這種熱帶滋味,「餐桌上的家鄉」粉絲頁,是用南洋台灣姊妹會成員的家鄉美食、聚餐合照,讓眾人看見新移民的另一面。透過說明方才得知,許多姊妹在家鄉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經商、教書甚至習醫,總之根本不會做菜;因為各種因素在台灣定居,而必須學會如何操持鍋勺。從生手到熟悉,廚房成了她們的任意門,火一生起就能瞬間回到還在老家的時刻。
如同每個台灣人的胃都有自己的「好吃標準」,那是國外改良過台式餐廳無法複製的家鄉味,有自己的風土、時代背景;姊妹們親手複製的,也是包含回憶、童年、純真等無法言說的種種情感。或許不那麼合台灣人的口味,卻真實地反應姊妹們的原鄉風景。
類似烏梅的羅望子,是眾多南洋國家的愛用香料,迥異於此的,是菲律賓選用羅望葉來引出菜餚的酸。而斑斕,也稱為香蘭,最重要的是功能染色添香。豔綠色、芋頭香,東南亞帶有此特徵的甜點,多半是斑斕做的,當然撒上椰絲才正宗。姊妹邊動手烹調,邊說著各自家鄉料理的特色,關於盤飾、吃法、酸甜度,還有,家鄉的誰聽到她會做菜嚇壞了、誰比誰更久沒回家……每次以料理為名的聚會,都是難得的閒暇時光。市集、商店裡,那是一個個真實而完整,如同你我一般平凡有著家庭羈絆的女人模樣,只是她們說話的腔調、輪廓有些不同,只是她們的娘家必須搭飛機再轉幾趟車才能抵達。
聆聽、記錄,這些台灣新移民女性迎向人生順逆的坦然,堅持這個出版計劃必須走完,因為這二十五個生命、靈魂的重量沉沉;未被描述的鍋爐蒸騰煙霧間,姊妹開口將那些若不是因為這個計劃、這本書,終將埋在心底一世的故事娓娓道來……我們希望能有更多台灣人理解、看見這些新移民姊妹各自不同的柔韌與姿態,如椰子樹、芭蕉花,各有各的燦爛。

<比上一代再往前一步──滿枝有層次的酸魚湯>

滿枝在越戰結束後才出生,對她而言那些顛沛流離的記憶都像古老歷史,外國軍隊留下最鮮明的印記是街上那些金髮碧眼的孩子。
雖然離開了戰爭,暴力陰影仍零星在滿枝的童年閃現。胡志明市的第一、第五、第六和第十一郡,從明清開始便是華人聚居區域。飄洋過海而來的人們以同鄉會館、廟宇為基地相互扶
持,設立義學傳承文化,刻苦耐勞期盼有朝一日能衣錦還鄉。然而這樣與原鄉緊密的連結,也使華人難免有些格格不入。滿枝說,小時候常常聽到別人罵華人「Ba Tàu」,雖然翻成中文只是「三艘船」的意思,但在整體不友善的氛圍中,卻足以在街頭引起一場混戰。
「小時候坐在巷口,常常就可以看到一個華人被幾個越南人追打跑過去,過一下一群華人拿著棍棒反過來追打那些越南人,廟裡那些練舞龍舞獅的其實也是在練武功……我不喜歡打架,但爸爸會把棍子放在門板後面,一有事就叫弟弟跟著去。」
除了族群衝突,戰後失序導致的基層腐敗也使生活雪上加霜。滿枝的母親是雜貨盤商,每次進貨,警察就會到倉庫前盤查、威嚇甚至恣意破壞,直到取得期待的報酬。有時候早上來一個警察,中午又一個,下午又一個……
「生活很不容易,你永遠需要準備得比需要的多更多,更多。」
索求無度的不只是警察。
滿枝帶我在老家迷宮般的巷弄間穿梭,指著破敗滿枝與女兒
的木屋,指著廢棄的樓房,一戶一戶說著老鄰居的故事。血氣方剛的少年聚在一起打架、賭博、吸毒。「更別說進了監獄,如果不花錢打點,就算出來也等於沒了……」但出來往往也只是等待下一次進去,或者在進去之前死亡。父母省吃儉用攢下來的,躲過一次次暴動與搜索藏起來的,兄弟在海外打拚、姊妹嫁到陌生國度捎回來的……一個家只要有一個人如此,就會像黑洞般吞噬一切;但環境又讓人特別容易靠近深淵,特別容易成為深淵的一部分。
這些,在巷外的大街上一點也看不出來。
五顏六色的新房子一棟一棟蓋,金髮碧眼的背包客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竹籠裡的鬥雞,攤販在人行道上撐開一張張傘,四處飄著烤肉、河粉和法國麵包的香氣。老爺爺、老奶奶、抱著
嬰兒的小女孩在矮桌間兜售著六合彩,男人三三兩兩坐在咖啡店前,或下棋、或看報,檯上放著濾壺,咖啡一滴一滴落在濃稠的煉乳上,一絲一絲淡淡暈開,但黑白之間的界線依然分明。
時間緩慢得就像不存在。滿枝說,經濟漸漸開放後越南GDP成長很多,不過一般人的收入沒有太大變化,只是東西貴了很多。普通受薪階級月收入大概是兩百五十萬到四百萬越南盾,一碗河粉卻從八千漲到了三萬盾。
「我常常想,到底經濟變好是什麼意思?」
如果將目光投向西貢河,也許就能看到答案。
畫船上,政商名流和他們的外國客人安逸地享用餐宴。順流而下的第七郡過去是一片沼澤,
現在則是有小信義區之稱的富美興(Phú Mỹ Hưng),聚居大批外商幹部。
滿枝以前的工作就在船上,所以她其實很明白這樣的經濟變好帶來的是什麼。十四歲那年,
她父母工作的市場被越南政府強制拆遷,流失了很多顧客,最後不得已收掉店面。為了分攤弟妹的學費,她一面讀國中,一面在一家台灣人開的店開始第一份工作。之後六年,她做過服務生、銷售員、記帳員,和工廠的通譯。大城市豐富的歷練加上天生的聰明與好奇,讓她看到了在這裡生活的各種可能性,並且提供無數機會使她成為「好」的一員,「但那不是我要的」。
「我覺得,人的生命不是自己一個,而是一代代傳下去,每一代都要比上一代再往前面走
一些,活得更好、更完整、更像一個人。」滿枝說,所以她答應丈夫的求婚,嫁來台灣。
「我知道台北是一個大城市,我有信心可以在城市裡生活,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讓我的小孩有不一樣的生活……雖然那時的考慮不夠成熟,但我現在有煜銓和娸詠,我能跟他們一
起學習,一起成長,這是我要的,所以我不後悔。」
原本在一旁玩的娸詠聽到滿枝的話,跑過來拉著滿枝的手撒嬌,滿枝笑著逗了逗她,突然想起小時第一次煮飯的事。「可是我覺得我還不夠好。」
大概八歲,原本在家裡幫忙的姑娘決定離開胡志明市,於是滿枝自告奮勇要幫父母準備午餐,並送到他們的市場。
她決定要做酸魚湯。雖然材料較複雜,但是傳統菜,所以直接向小販說:「我要做酸魚湯!」就可以得到一捆算好比例的配料。於是,滿枝信心滿滿買了材料,一邊將秋葵、白霞、刺芫荽、空心菜、豆芽菜等洗淨,一邊將老式爐子一條條煤油芯點著,架上大鍋準備燒飯。
「然後,我就把所有材料一口氣都丟到鍋子裡!」
煮酸魚湯最重要的是順序。用羅望果煮水做為酸湯的底,然後將羅望果撈上來,才能再把魚放下去。等到快熟的時候,再放入鳳梨、番茄、秋葵等蔬菜,保留新鮮口感。最後,將爆香
的蒜片撒在上面,便形成層次豐富的酸魚湯。這些,八歲的小滿枝都不知道。她搭著公車,從第一郡一路搖搖晃晃到第五郡,為父母獻上燒得糊爛、其酸無比的魚湯,和下頭焦黑、上頭冷硬的飯。
「他們說什麼呢?」
「我爸說我燒得很好吃!所以我一直很喜歡煮飯,很喜歡體驗新的東西。」
儘管中文流利,舉手投足間都展現著大方與自信,但很多人只要知道她是越南來的,馬上就改變態度,接著問:「你老公花多少錢買你?」「你們越南人是不是可以幫忙介紹越南小姐?」甚至有鄰居的狗不見竟跑來敲門問是不是她抓去吃了。這些都讓滿枝非常訝異和不舒服,好像整片土地都瀰漫著不信任和敵意。
「那時候我每天都很難過……一直到懷了煜銓,才覺得好像有了根,和這塊土地有了關係。」滿枝很認真地看著我說:「我告訴自己,要把他教好,讓他做個快樂的人,做個正面面對人生,勇敢面對困難的人。」
長期以來,台灣對新移民議題的關心大多聚焦在「新台灣之子」的教育。但將問題鎖定在新移民文化資本的討論,往往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因素,比如家庭環境、經濟資源,以及新移民
母親是否有機會教育自己的子女。
為了小孩,滿枝到處尋找兒童教育的書籍和資訊,並透過空大自學。但就像許多姊妹,婆婆只讓她照顧孩子的基本需求,不允許她教導小孩,甚至要求小孩不能聽她的。
「從小媽媽就教我們謙虛和獨立。八歲後,她就會在煮飯時讓我到旁邊看,邊做邊說:『看好喔,明天就換你來做!』但是當我教小孩自己收拾東西時,婆婆便罵我懶惰、不愛小孩……」
對滿枝而言,孩子的教育絕對不能退讓,而原本緊張的關係,就在她停止順從後徹底破裂。
她只能每天騎著腳踏車帶兒子到松山機場的圍籬旁,看著飛機一架一架離開,一架一架回來。
一轉眼就是十六年。
滿枝的兒子成熟體貼又懂事,當問到「新二代」這個複雜的身分時,他很愉快地笑著說:「我覺得很好啊!感覺比別人多了一種文化背景,能接觸到一般接觸不到的,想得比較多,而且也比較不會去歧視或者有偏見。」
建中每年十二月會為全校新生舉辦成年禮,並邀請家長一同參與。那天滿枝傳了一則訊息和幾張照片給我,照片上的她看起來就像要出嫁的新娘,笑容裡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我現在在煜銓的成年禮,我覺得有點感動,我們一起走到這裡了。」

<也許沒有「一個」印尼-Lili的大航海食譜>
「要說的話,也許沒有『一個』印尼。」
印尼菜也是一樣。
精通烹飪藝術的Lili 說,印尼菜是由馬來西亞、泰國、中國東南沿海、荷蘭……無數地方飲食經過數百年的航海貿易與各個島嶼本身風土文化融合形成。因此真要說起來,「印尼菜」似乎是種難以名狀又很少重疊的集合。
「印尼話不少菜名都是從福建來的,像cap cai 就是福建話的『十菜』。有大白菜、黑木耳、
玉米筍、花椰菜、胡蘿蔔、蝦子、雞肉……也許不是真的十樣,就是取個多的意思。」
也有人說,cap cai 對應的是「雜菜」,不過總是福建話、福建菜,並且也只是取個多的意思。雖然餐館裡吃到的cap cai 大抵不離上述材料,但在家中,cap cai 其實多是看冰箱裡有什麼,便隨機炒在一起的自由組合。隨著移民飄洋過海的食物似乎都有這特點──既隨興,又一口就能辨識出源頭。因此,一道道菜餚的關聯譜系,往往比書面史料更傳神地描繪這由海洋與貿易織就的國度。比如沙嗲。
在印尼, 沙嗲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是satekacang,一是sate padang。它們的主要差別在醬料。
前者是用烤過的花生與椰奶、薑黃、棕櫚糖、蒜、辣椒等研磨而成,後者則是巴東的特殊口味,少了花生,多了牛肉湯和咖哩、孜然,因此顏色較一般沙嗲醬鮮豔。
麻六甲海峽的另一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吃沙嗲。沿著馬來半島北上,泰國也吃沙嗲。
不過除了以花生為基底的醬料,還會另外做一種以醋和糖水為基底的沾醬,配上辣椒片和小黃瓜片,以免花生醬吃多了膩味。
「最後,閩南、潮州的移民和商人改了改醬料配方,把它叫沙茶。」Lili 笑著說,愉快地看
著我們驚訝的神情。雖然Lili 不斷強調「印尼菜」的模糊曖昧,然而提到Soto ayam 時,她一改前面保留的語氣,信心滿滿地說:「我想介紹的這道湯,全印尼不論種族、身分,都會吃。」
除了代表性,這道湯對她還有特殊的意義。
Lili 家中有一位嬤嬤,自父親小時便在家中幫忙。父親成家後,她跟著來到新家,繼續料理
家中大小事。直到二○○三年她離開人世,才結束這五十四個寒暑的緣分。
「怎麼說呢,真的就像家人一樣……她有時比媽媽還兇……」
這道湯是那位嬤嬤常做的拿手菜,就像所有慣於照顧家人的女性,她總是毫不吝惜加入大把大把的好食材,細心處理麻煩的香料研磨。而小Lili 則在一旁以無比享受的心情看著她將米、
麵、冬粉或lontong(一種像粽子般包在香蕉葉中的米食)放在最下層,上面鋪上高麗菜絲和水煮蛋、馬鈴薯、雞肉絲,然後「嘩」地淋上香味四溢的濃湯。
「那永遠是最好喝的Soto ayam。」Lili 停了很久,收斂地微笑一下。
Lili 身上帶著印尼那不斷遷徙、碰撞、融合的文化孕育出的氣質,像大海一樣,深邃、沉靜。
她的故鄉在東爪哇最東隅的外南夢縣(Banyuwangi Regency),父母是移居到印尼的第二代華人,在都市長大的母親跟著父親,搬到潮水退了就能撿蛤蜊的地方。父親經營一家醃魚加工廠,母親則在工廠旁開一家小店賣米賣油。漁民每天將新鮮的魚背來,秤重,換錢,再到隔
壁雜貨店買生活物資。對大多數人而言,生活像日出日落那樣循環。
國中時,Lili 為了讀書搬回都市的外婆家。高中畢業後,她到雪梨讀了八個月的語言學校,
進入專業學院。
「因為很多親戚都住在雪梨,我本來也想讀完就定居在那兒,沒想到認識了我先生。」不久,他們決定結婚。
雖然是華人,但因為父母小時候印尼便嚴格關閉了華校,所以當時的她完全不會中文,更沒聽過台灣。
「剛開始真的很辛苦。很多溝通都要用畫的。有次婆婆給我一塊豆腐讓我放好,我誤以為她要我拿去洗,結果……」
生活的困難讓她對家人的包容和陌生人的友善特別銘記在心。
「剛來的時候,我不知道公車除了數字外還分顏色。到了終點站之後,我很困惑地對司機先生說:『我真的是要搭這個號碼呀……』後來他幫我買了便當,又特地開車送我回家。台灣人真的很好。」
今年是Lili 來台灣第二十三年。她教過英文,當過仲介,做過貿易,將一個地方的資源帶到另一個地方,讓不同島嶼在海洋的連結下形成一個不可化約的豐富整體。就像百年前她的祖
先做的那樣。
南洋事
十五世紀尾聲,葡萄牙船隻繞過非洲,在海面上畫出此前無人知曉的航道,重新連起因君士坦丁堡淪陷而難以觸及的東印度群島。百年間,西班牙、英國、荷蘭商人接踵而至,直到
荷蘭商人聯合起來,成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徹底壟斷香料市場。
三百五十年間,荷蘭人運走一船又一船黑胡椒、肉桂、肉豆蔻、丁香、薑黃和南薑,帶來橡膠、可可、咖啡、茶、甘蔗、菸草,破敗的制度,複雜的種族問題,和Perkedel。
Perkedel 來自荷蘭的frikadeller,也就是我們可以在IKEA 吃到的丹麥肉丸。不同的是,Perkedel 用的是馬鈴薯而非絞肉,以及Perkedel 是裹一層蛋白直接油炸,而非煎。
「但這和可樂餅的差別是什麼呢?」
「完全不一樣!我們的kroket 是在馬鈴薯外面包一層像蛋餅的皮,沾蛋白,裹麵包粉炸。」
就像Perkedel,kroket 也是從荷蘭傳入印尼再經改良。不過, 食物的影響永遠不是單方面的, 這就是為何我們在荷蘭會看到印尼炒飯和印尼炒麵口味可樂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24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