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全球下午茶簡史(贈下午茶食譜)(簡體書)
滿額折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全球下午茶簡史(贈下午茶食譜)(簡體書)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全球下午茶簡史(贈下午茶食譜)(簡體書)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全球下午茶簡史(贈下午茶食譜)(簡體書)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全球下午茶簡史(贈下午茶食譜)(簡體書)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全球下午茶簡史(贈下午茶食譜)(簡體書)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全球下午茶簡史(贈下午茶食譜)(簡體書)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全球下午茶簡史(贈下午茶食譜)(簡體書)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全球下午茶簡史(贈下午茶食譜)(簡體書)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全球下午茶簡史(贈下午茶食譜)(簡體書)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全球下午茶簡史(贈下午茶食譜)(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  價:NT$ 768 元
優惠價:8766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80%的下午茶知識你可能之前從未聽過。

愛斯基摩人也喝下午茶!
“低茶”比“高茶”高級?
荷蘭的貴婦竟然用碟子喝茶?
手指餅乾最早竟是為葬禮準備的!
維多利亞時代的三明治裡不夾黃瓜,因為人們認為黃瓜有毒!
去港式茶餐廳喝茶,你能否看懂菜單裡的“茶走”?
科學還是迷信?女朋友竟然相信茶葉占卜!
真假啊?法國女人親口說她不懂怎麼喝“法式下午茶”!
講究!維多利亞時代的男士們為了不被打濕鬍子,發明了小鬍子杯!
…………

從貝爾沃公爵夫人舉辦第一次秘密茶會到愛斯基摩人的下午茶會,將跨越200年、33個國家和地區的下午茶文化及茶點食譜融於一書。英國食物歷史學家海倫·薩貝從歷史深處打撈出全球有趣的下午茶文化,全書包含137幅難得一見的插圖,帶你到世界各地喝好茶、吃美食。

作者簡介

海倫·薩貝(作者)

英國食物歷史學家。

她人生的前二十年在英國的約克郡度過,在那裡,下午茶文化對她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她嫁給一位阿富汗人,在阿富汗也體驗了特別的下午茶文化。

已出版作品:《阿富汗食品和烹飪》(2000);與艾倫·戴維森合著的《鬆糕》;與大衛·伯內特合著的《通往咖哩肉之路:咖哩烹飪和咖哩書》(2008);“瑞克孫食品系列”《茶:全球歷史》(2010)。

 

況瀟(譯者)

1989年生人,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曾就職於銀行、金融科技公司等。目前在加拿大就讀數據分析專業。主業風險管理,卻天生熱愛探險,獨自一人遊遍澳大利亞,喜愛偵探小說和科幻電影。

名人/編輯推薦

端起茶杯,沉浸在世界上最持久,最可愛的商品之一——茶的悠久歷史中。這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場關於茶的全球旅程;從文學作品中的“瘋帽子茶會”,到歷史上的報紙廣告和日益流行的珍珠奶茶。最後還有和下午茶搭配的食譜,包括維多利亞海綿蛋糕、黃瓜三明治、茶包和咖哩角。

——布魯斯班新聞(Brisbane News)

 

對於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一本關於美食和旅行的文化方面的優秀讀物。即使你以前曾購買或閱讀過有關茶的歷史的書籍,你仍然會發現這本書的獨特之處。我不會自稱是茶迷,但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

——美食博客“小飢小餓”(ComfortablyHungry.com)

 

下午茶不僅與茶本身有關,還與許多歷史傳統和文化差異有關。這本書是關於茶和下午茶如何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及世界各地關於茶的特殊活動和社交方式的迷人見解。

——VisitVineyards.com

 

這本書的內容遍及世界各地令人愉悅而豐富多彩的飲茶活動。這本書證明了茶的內涵遠比水壺中沸騰的茶水要多得多……顯然,薩貝不僅是一位充滿激情的茶迷,她還投入了時間和精力研究不同的文化和茶的飲用方式,儘管有些讀者可能會熟悉書中提到的某種茶,他們依然能夠從這本書裡學習和欣賞到一些關於茶的有趣習俗……閱讀這本書時,生活中最有趣的消遣之一——下午茶有了高度可讀性和信息量。

——100% ROCK MAGAZINE

這本書的完成喚起我關於喝茶的很多美好記憶。作為一個20世紀60至70年代生活在約克郡的孩子,我記得每當我飢腸轆轆地放學回家後,母親就會給我沏一杯茶。在那段時間,下午茶(afternoon tea)一般是指傍晚五六點鐘的一餐。我們將午餐叫作正餐(dinner),這樣的習慣在英國北部流行了很久,至今仍有許多人認為dinner便是午餐(在英語裡,dinner通常指晚餐——譯者註),⽽下午茶則是喝茶的時間。通常,母親會先給我一份餐前點心墊肚子。我最喜歡的是用牛奶煮的熏制鱈魚,搭配上麵包與黃油一起食用,但我也喜歡塗抹著奶酪的吐司、奶酪意麵、奶酪花菜、雞蛋培根派,還有很多其他的美味。夏天的時候我們經常吃沙拉,比如醃牛肉沙拉(一般會加甜菜、生菜、切成薄片的煮雞蛋、番茄和沙拉奶油)或是午餐肉和火腿沙拉。母親愛好烘焙,因此我通常還能吃上餐後甜點。在她的烘烤罐中我總能找到杯子蛋糕、覆盆子麵包、果醬餡餅和核桃棗糕。我們喝的是一種味道濃烈的印度茶,一般會在茶中加入糖和牛奶。在冬天,我們有時候會坐在溫暖的火爐邊,吃剛出爐的、冒著熱氣的黃油烤餅。在有重要客人的下午茶時間,母親會把她的銀質茶壺、牛奶罐、糖罐、糖鉗和最好的中國瓷器擺放在她的茶水車上,用茶水車把茶送到前室客人面前。三明治、加黃油和果醬的司康、蝴蝶蛋糕和偶爾出現的馬德拉蛋糕切片,被放在茶水車最下層的架子上。母親有時也會烤上一個巧克力蛋糕或者填滿果醬和奶油的維多利亞海綿蛋糕。

20世紀70年代,我住在阿富汗,也在那兒度過了一段特別的下午茶時光。嫁給阿富汗人的外國女人們組成了一個被我們稱作“外國妻子茶友會”的喝茶圈子。我們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四舉辦茶會,這為我們提供了聊天的機會。我們在茶會上都力圖展現自己祖國的特色美食。舉幾個例子:來自德國的妻子會為我們準備具有德國風味的蛋糕,比如皇冠蛋糕和奶油蛋糕;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妻子則會準備外餡三明治和糕點;我們英國人一般會做夾著奶油和果醬的司康、巧克力蛋糕和茶點三明治;而美國人會準備天使海綿蛋糕和草莓黃油餅乾。我們也會吃一些阿富汗風味的下午茶食物,比如沙蜜烤肉串(shami kebab)——一種將碎肉、土豆泥、豌豆和洋蔥製成香腸狀後油炸的餡餅,波拉尼(boulani)——一種油炸的鹹味帶餡糕點,帕克拉(pakoras)——一種將土豆或茄子等蔬菜切成薄片、然後裹上辣麵糊油炸的菜式,大象耳朵(gosh-e-feel)——一種撒有開心果粉的酥脆甜點。因此,這樣的下午茶形式也是一個文化交融的好機會。

不論如何,茶在每次聚會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茶的故事始於很久以前的中國。在傳說中,某種野生植物的葉子意外地掉入一壺水中,神農嚐了之後宣布這種飲品“可以為身體帶來活力,使人心情愉悅”,並將其推薦給了自己的臣子。這種野生植物就是“野茶樹”。從此以後,伴隨著中國的朝代更替,飲茶的習慣也日漸發展。到了公元8世紀,茶葉開始向東傳到日本,並在那兒孕育出了高雅的茶道儀式。茶葉也開始沿著古老的商路傳到了中國西藏、緬甸、中亞以及更遠的地區。茶葉傳入歐洲的時間要晚得多,直到17世紀,茶葉才被葡萄牙和荷蘭的商人帶到歐洲,成為和絲綢、香料一樣的奢侈品。之後,喝茶的習慣又從歐洲傳到了美國、印度和世界其他地區。

這本書追溯了茶的歷史,探索了茶是如何成為僅次於水的全球第二受歡迎飲品。這本書也探討了產生茶文化的社會因素以及不同地區的人們喝茶方式和搭配食物的不同。

喝茶不是單純為了享受,也能給人們帶來健康的身體以及和諧、寧靜的心境。茶有多種泡法,人們可以根據茶的種類、個人喜好使用不同的泡法。今天,茶已經變得非常國際化,無論是在倫敦、漢堡、巴黎還是紐約,人們都能很方便地買到日本茶、韓國茶、昂貴的普洱茶和春摘的大吉嶺茶,更不用說還有各種不同風格的茶室和其他喝茶場所可供選擇:日式茶館,中國香港和內地的點心店,中亞的茶攤(chai khana),遠東的茶室以及北美、歐洲的豪華酒店。

有些種類的茶和喝茶方式更多地和男性聯繫在一起,也有一些更受到女性青睞。例如,英國工薪階層男性比較喜歡濃茶,他們在茶中加入牛奶和大量的糖,裝在馬克杯中,這種茶被叫作“建築工人的茶”。而加拿大那些縫紉小組(為慈善事業而定期聚會)的淑女們則會更喜歡像大吉嶺茶一樣口味清淡的茶,茶水被盛在精緻的陶瓷杯碟中。

茶(或者下午茶)這個詞也指在一天中人們享受茶飲的時間。這個時間可能在早間或是午後,飲用茶水時會搭配上小零食、餅乾或是一片蛋糕。下午茶可以特指發生在下午四五點鐘的茶飲,這時會有茶點三明治和小蛋糕來佐茶;也可以指發生在傍晚稍早時候的一頓更為豐盛的餐食,通常也叫作傍晚茶(high tea)——可以替代晚上的正餐,除了茶和糕點以外,還會提供各種熱菜。

下午茶也是一種社交活動,不同喝茶方式帶來了各具特色的下午茶儀式。將下午茶作為一餐的有英國、愛爾蘭和一些英聯邦國家(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些地方的人永遠以裝著滿滿家庭自製餅乾和蛋糕的烘烤罐而自豪。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這些國家的下午茶歷史,同時也會講述荷蘭、德國、法國等國家的下午茶傳統。在美國,茶室裡常見的是美式雞肉派這類家常食物,並增加了冰茶供顧客選擇。在印度,無論是拉吉時期(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還是現在,茶都扮演了一個重要的社會角色,那裡的下午茶通常是東西合璧,既有英式蛋糕,也有印式辣味小吃。

世界其他地區的喝茶傳統與西方有著很大不同,比如中國西藏的酥油茶和緬甸的發酵茶小吃——勒夫(lephet)。本書還提到瞭如何泡茶和奉茶的禮節。比如,在俄國以及絲綢之路上的其他國家,燒水工具是一種叫作薩摩瓦(samovar)的茶炊,燒完後將茶水盛在裝飾華麗的茶杯中。中國、日本和韓國也有自己獨特的飲茶傳統。在中國,喝茶被叫作飲茶,通常發生在上午晚些時候或是正午,和茶一起食用的一般是廣式點心,通常做成一口大小,十分美味。在日本,茶道儀式前的餐食叫作茶懷石料理。韓國也有自己的飲茶儀式,人們可以享用不同種類的草本茶。本書在最後一章裡介紹了世界其他地區的喝茶風俗,包括摩洛哥的薄荷茶,智利的盎司茶(onces)以及巴塔哥尼亞的威爾士茶。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夠喚起你關於喝茶的美好回憶,而且能夠讓你在閱讀世界各地的飲茶歷史和文化中收穫樂趣。

當你坐在扶手椅中看這本書的時候,別忘了也為自己泡上一壺最愛的茶。

目次

引 言

✿第一章|英國

早期的飲茶

典雅精緻的茶具

茶會花園

攝政時代

下午茶的歷史

❈延伸閱讀:如何閱讀茶葉

五點茶、家庭茶會和茶話會

❈延伸閱讀:小鬍子杯

傍晚茶,魚茶和蝦茶

育兒室下午茶

鄉村下午茶,運動茶會和野餐茶會

鄉村宴會,學校宴會和教堂茶會

葬禮茶會

❈延伸閱讀:奶油茶

外出喝茶

茶舞

戰火下的喝茶時光

❈延伸閱讀:茶女郎和茶歇傳統

❈延伸閱讀:瘋帽子的茶會

————————————————

✿第二章|歐洲

荷蘭,把第一批茶葉運到歐洲的國家

德國,喝不到三杯茶是不禮貌的行為

法國,巴黎女人們根本不懂怎麼喝“法式下午茶”

愛爾蘭,一杯好茶應該濃到“能讓老鼠都跑起來”

意大利,喝茶最少的國家卻有最受歡迎的茶室

波蘭,要把紅茶叫作“波爾赫特”

————————————————

✿第三章|美國

早期的飲茶

茶舞聚會

瑪莎 華盛頓茶會

❈延伸閱讀:巴爾的摩夫人蛋糕

外出喝茶:最受喜愛的冰茶

色彩紛呈的茶室

百貨公司茶店

高級酒店裡的茶舞聚會

茶和婦女選舉權運動

————————————————

✿第四章|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

加拿大:土著人和新移民都愛喝熱茶

※土著人和早期移民的茶

※節製茶會,嫁妝茶會,頂針茶會和花園茶會

※中國粘牙糖,“愛哭鬼”,“胖阿奇”和“英國猴”

※英國王室引領的新風尚

澳大利亞:我的那杯茶,始於1883 年

※內陸的單調食物單

※主婦們的烹飪手藝

※野餐茶會

※梅光達的中國茶館

新西蘭:茶歇時,來喝一杯“膠鞋茶”

※早期的茶會花園

※家庭下午茶和室外花園茶會

※烘焙技能和烘焙書

※戰爭和大蕭條時期

※著名的茶室槍擊事件

南非:“彩虹之國”的特色食譜

※烘焙書裡的特色茶點

❈延伸閱讀:鐵路茶

————————————————

✿第五章|印度和南亞次大陸

英國女人的“釣魚船”

❈延伸閱讀:希特穆加

紳士們的飲茶俱樂部

印度人的街頭小吃

❈延伸閱讀:英裔印度籍“混血茶”

帕西人的美味茶點

街角的伊朗咖啡館

大吉嶺的午後茶飲

查謨和克什米爾的“卡瓦茶”

巴基斯坦的檳榔茶

孟加拉國的七層茶

斯里蘭卡的愛心蛋糕

————————————————

✿第六章|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

茶馬古道

※中國西藏的酥油茶

※緬甸的發酵茶葉小吃

※越南的紅茶店

絲綢之路和中亞

※茶攤

※敬客茶

中俄茶路

※俄國茶炊的出現

❈延伸閱讀:薩摩瓦茶炊

※伊朗、土耳其、中東的茶飲

————————————————

✿第七章|中國,日本,韓國

中國:茶文化的發源地

※點心文化

※喝早茶

※港式茶餐廳

※台灣茶藝

日本:喝茶要講究方法

※茶道

※和菓子

※喫茶店

韓國:茶葉是一種恩賜

※茶藝

※茶食

————————————————

✿第八章|世界其他地區

北非:一次要喝上三杯薄荷調味茶

東非:既喝咖啡也喝茶

印度尼西亞:茶是水的替代品

南美洲:產茶但不喝茶

❈延伸閱讀:巴塔哥尼亞的下午茶

書摘/試閱

梅光達的中國茶館

 

1895年4月的《澳大利亞星報》(Australian Star)上刊登了一篇報導:“沒有哪個休閒場所比這裡更受需要吃午餐的商務人士和需要喝下午茶的女士們的歡迎了,每天中午、傍晚,這裡都擠滿了實業家、商人、經紀人,甚至是國會議員。”報導中提到的這個地方就是英皇街137號的龍山茶館,它是梅光達(Quong Tart)擁有的連鎖茶館中最大、最豪華的一處。梅光達是一個白手起家的中國移民。

這些茶室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悉尼風頭無兩,茶室內部裝修豪華,牆上掛著日本藝術畫、中國木雕和銅鏡,室內還有養著錦鯉的大理石池塘。悉尼的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在龍山茶館停留,品嚐來自中國的好茶。女士們可以在一樓的女士閱覽室裡一邊讀書看報,一邊品嚐美味的糕點、司康和甜派。男士們可以享用一些分量更大的葷菜,比如波特酒汁燉兔肉和羊胛肉。

梅光達的遺孀——來自利物浦的瑪格麗特·斯嘉麗(Margaret Scarlett)記錄下了他的一生。兩人於1886年結婚,養育了六個小孩。 1859年,九歲的梅光達從中國廣東來到澳大利亞,他由新南威爾士州布萊德伍德的蘇格蘭移民辛普森一家撫養長大,後來信仰基督教。在辛普森先生的影響下,梅光達對商業產生了濃厚興趣,並且賺到了第一桶金,之後成為一名進口商,專門從中國進口茶葉和絲綢到悉尼。 1881年,他回到中國拜訪了他的親生父母,然後回到悉尼成為一個茶葉商人。他在悉尼拱廊附近出售茶葉,一開始是向客人提供樣品試喝進行促銷,他的茶葉受到了熱烈歡迎,以至於他不得不租下更大的店面,開始提供付費的茶水和司康。到1885年,他已經在悉尼開設了四家茶室,其中一家開在英皇街的皇家拱廊,另一家名叫韓盼(Han Pan)的茶室設在悉尼動物園的竹亭裡。一年之後,他又在喬治街777號開設了一家茶室。 1889年,梅光達在英皇街開設了龍山茶館,龍山茶館迅速成名,甚至吸引很多政要頻繁光顧。 1898年,梅光達又在維多利亞女王大廈開設了一家高檔茶室兼餐廳——精英堂(Elite Hall),這裡最多可以容納500人同時就餐。梅光達茶室裡的大部分茶葉都是從中國進口,用的茶杯和茶壺也是裝飾精美的中國瓷器。茶室提供各種菜餚,其中大部分是英國傳統食物,例如豬肉香腸、咸牛肉胡蘿蔔、羊排、李子佈丁和蘋果派,其他還有咖哩牡蠣和咖哩龍蝦等。但茶室最出名的還是司康,司康做好後,加上大量的黃油,端上來的時候還是熱熱的。

梅光達在女權運動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在此之前,悉尼並沒有能夠供女性聚集的體面場所(甚至沒有女用公共廁所)。梅光達的茶室為女性提供了一個適合聚會的場所(以及化妝間),這為女性們提供了極大便利。梅班克·安德森(Maybanke Anderson)和她的同伴們經常在國王街的龍山茶館見面。詩人亨利·勞森(Henry Lawson)的母親路易莎·勞森(Louisa Lawson)就是一邊在龍山茶館啜著茶,一邊組織了澳大利亞女性選舉權運動大遊行。茶室如此受歡迎,不僅僅因為上乘的茶葉、美味的食物和精緻的家具,也與梅光達本人有很大的關係。他像歐洲紳士一樣著裝,對政客和工人一視同仁,並且每年都要舉辦很多慈善活動。他也是一個寬厚的雇主,對於自食其力者有著莫大的同情,從來都對悉尼的報童充滿善意。

邁克爾·西蒙斯(Michael Symons)講述了1893年12月的一個星期六下午,梅光達邀請250個報童到茶室喝茶的情形:

那些年輕人先在克羅伊登學校少年樂隊的帶領下,舉著標有報紙名稱的橫幅,沿著城市街道遊行。後來,他們在五張長桌前坐下,風捲殘雲般吃完了桌上的食物,侍者們不停端上新的食物,直到這些年輕人說他們再也吃不下了為止。接著,城市的領導者們發表了講話,男孩們一邊喝茶,一邊聽著有益的建議。

讓人悲傷的是,梅光達的故事有一個悲劇的結尾。 1902年,他在自己位於維多利亞女王大廈的辦公室內被前來搶劫的歹徒用鐵棍殘忍毆打,於次年死於肋膜炎。

 

澳大利亞其他城市也有一些茶室,在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澳大利亞的家庭主婦協會和鄉村婦女協會紛紛建立起來。對於在墨爾本的女性來說,位於巴克利和努恩百貨大廈的巴克利(Buckley)茶室為她們提供了購物休息以及和朋友聚會的最佳去處,甚至成為20年代最時尚的聚會場所。 1919年《墨爾本阿格斯》(Argus Melbourne)報紙上刊登了茶室的廣告:

巴克利茶室致力於吸引品位高雅的客人。我們承辦午餐(冷熱皆有)、早茶、下午茶,品質上乘,價格合理。可以通過電話或信件預訂座位,無需額外付費。

茶室——二層

巴克利

巴克利和努恩有限公司

伯克街 墨爾本

 

當時墨爾本另一家很受歡迎的茶室是位於街區拱廊的霍普頓(Hopetoun)茶室。這家茶室於1892年開張,地址是街區拱廊6號,1893年遷到了12號和13號。這裡完全是女性的地盤,它的下午茶和午餐十分受女性歡迎。維多利亞女性工會從1907年開始經營這家茶室,那時候茶室遷到了它今天所在的位置——拱廊1號和2號,茶室的名字也改成了當時工會創始人——維多利亞州第一任州長霍普頓勳爵的妻子——霍普頓女士的名字。這家茶室持續蓬勃發展,卻依然保持了舊大陸獨特的古樸魅力。茶室至今仍會供應傍晚茶,食物放在下午茶式的三層蛋糕架上,鹹味食物放在頂層,各色小蛋糕放在第二層,新鮮的應季水果或熱帶水果放在第三層。店裡供應的茶是各色有機茶,其中有一種叫作佛手的烏龍紅茶和一種加香料的印度茶(ChaCha)比較有名。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