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10萬冊暢銷紀念版)
滿額折
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10萬冊暢銷紀念版)
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10萬冊暢銷紀念版)
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10萬冊暢銷紀念版)
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10萬冊暢銷紀念版)
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10萬冊暢銷紀念版)
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10萬冊暢銷紀念版)
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10萬冊暢銷紀念版)

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10萬冊暢銷紀念版)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40 元
優惠價
9030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4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商品簡介

經典幼兒情緒自理系列繪本 暢銷十萬冊改版上市
讓孩子學習當自己情緒的主人

改版特別收錄兒童文學專家柯倩華之推薦好文
為父母和幼兒照顧者開啟引領之窗

你家也有一個「貝蒂」嗎?只要事情不如他的意,就會立刻鬧情緒……
貝蒂的肚子餓了,她好想好想吃香蕉,但她不會剝香蕉皮。
無論用手剝、用牙齒咬,甚至用腳抓,都剝不開。
她生氣得又哭又叫,兩隻腳踢上踢下……
這時,大嘴鳥先生來幫忙了,
他會如何化解這棘手的問題呢?

故事中的主人翁貝蒂之所以大發脾氣,並非無理取鬧,
其實是因為她很努力的想要剝好香蕉皮,而且堅持「自己的香蕉自己剝」。
這樣固執又認真的貝蒂面對挫折時,
戲劇性的情緒反應和行為與真實的孩子如出一轍,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家裡就有一個「貝蒂」;
而淡定的大嘴鳥,就如同父母的角色,總是溫柔的陪伴在孩子身邊,
適時出聲協助孩子冷靜的面對問題,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戰。

◎本書特色

․一本大人小孩都會捧腹大笑的「幽默情緒繪本」。
․全球最大規模大學出版社――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年度強打繪本。
․故事取材自真實生活的日常案例,幽默描繪家庭經常上演的親子角力,獲得讀者強烈的共鳴。
․巧妙安排留下伏筆的結局,引導孩子再想一遍,練習當情緒的主人。
․情緒教養專家、幼教專家、大學教授、兒童文學評論家一致推薦。
․「淡定六步驟,情緒不爆走」學習活動單免費下載:https://topic.parenting.com.tw/web/bettygoesbananas.pdf
․10萬冊暢銷改版,文末收錄兒童文學專家柯倩華之推薦好文,為父母和幼兒照顧者開啟教養之鑰。

作者簡介

史帝夫・安東尼(Steve Antony)
於英國出生,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長大,修讀英國安格利亞羅斯金大學童書插畫碩士畢業。
作品包括《女王的帽子》(Hodder Children's Books)、《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親子天下)、《拜託,熊貓先生》與《熊貓先生,我願意等》(青林)。《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已售出美國、西班牙、法國、日本及韓國等國際版權,入圍諾丁漢童書獎終選名單(Shortlisted for the Nottingham Children's Book Award 2015)。《女王的帽子》被提名「英國格林威大獎」,並入圍「英國水石童書繪本大獎」。
作者網站:www.steveantony.com

【推薦序】
情緒管理不是今天教 明天就會的事情
情緒教養專家/楊俐容

情緒管理不是今天教,明天就會的事情,《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故事中傳達了一個重要理念:大人耐心教導孩子面對情緒,孩子會逐漸成熟。
想要要不到、想做做不好,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的挫折情境,也是難過、生氣等負向情緒的主要來源。情緒其來有自,碰到事情就會自然發生,但如何調適情緒、解決問題,卻需要大人的引導和示範。

《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以小猩猩貝蒂肚子餓、想吃香蕉為主軸,開展出香蕉剝不開的挫折、想要自己剝的自主需求,以及面對「好不容易剝開來,香蕉卻偏偏在這時候斷掉」的錯愕和難過,簡單的主題卻精準地描繪出幼兒常有的情緒經驗。而大部分的幼兒在經驗到挫折時,只要大人能夠戒急用忍,不要太快出手相助,其實他們是會想方設法嘗試解決問題的;就像書中的貝蒂,她試著用她的手、她的牙齒、甚至她的腳,為的就是要剝開香蕉。

然而,幼兒擁有的解決問題策略終究有限、調適情緒的能力也還未成熟,在幾經嘗試都無法成功時,就可能會以尖叫哭泣、拳打腳踢等最原始的反應模式來表現情緒。相對於其他以黃色為底、鋪陳故事梗概的頁面,作者巧妙地以紅色襯托出貝蒂撒野耍賴的樣子,讓人充分感受到她高張的情緒。

這時候,大嘴鳥以扮演理性角色的姿態出現了!牠在貝蒂平靜下來之後,告訴她除了哭泣之外,還可以做什麼來解決問題,並且親自示範給貝蒂看。這一系列的引導,從接納情緒、明確告知不被讚許的反應,到示範有助於解決問題的行為,都是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最需要的教育元素。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傳遞了情緒教育相當重要的理念――情緒管理不是今天教,明天就會的事情。只要大人抱持無所期待的等待心情,持續以溫和堅定的態度和對的方式去引導孩子面對挫折,並且讓孩子有機會採取行動來解決問題,孩子自然會日漸成熟。
我特別欣賞本書以「貝蒂看見另一根香蕉……」做為結尾的設計,不僅留給孩子無限的想像,讓孩子自行沉澱經由閱讀所激起的情緒和思考,也為大人拉出對孩子合理期待的空間。(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7069)

讓孩子選擇不同的角度看「需要」和處理「需要」
幼教專家/李坤珊
想要瞭解低幼兒的情緒面貌,看《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準沒錯!它的每一個故事發展環節,不只都好貼近低幼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也都純熟的運用圖畫書語言來敘事說情。所以這是一本真正的具有兒童觀的好圖畫書。
想要瞭解低幼兒的情緒面貌,看這本書,準沒錯!它的每一個故事發展環節,不只都好貼近低幼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也都純熟的運用圖畫書語言來敘事說情。所以這是一本真正的具有兒童觀的好圖畫書。

「Go banana」在英文中是一個俚語,指的就是不可理喻,令人抓狂。這本屬於低幼孩子的圖畫書,作者非常巧妙的以banana(香蕉)的原意為媒介物,淋漓盡致的、也傳神地描繪著低幼孩子的情緒特有反應,而那些反應,對成人來說,常常是「go banana」,讓成人好氣又好笑,真的要抓狂的!所以這本書第一個成功的地方,正是它把語詞的常用義和延伸義,天衣無縫的與真實人物的心理成長階段相結合。讓孩子心有戚戚焉的同時,大玩著英文的語言遊戲。

許多以低幼孩子為主角的圖畫書,常常只點到為止,不夠細膩,但這本書不同!從貝蒂想吃香蕉開始,每一個故事線的轉折處,都以二、三歲孩子的特質為經緯線來構思,好清楚,也好細膩。所以小主角貝蒂想辦法打開香蕉的方法,就是使出全力的又是硬掰、又是摔打;當她發現「她的香蕉」被別人打開了時,她覺得她想「自己做」的需求被侵占(想自己做,是每個低幼孩子與生俱來的成長需求)。而那些挫折的結果,孩子所能反應的方式,當然就是那最原始的氣急敗壞、大哭大鬧。

而這本書處理那些氣急敗壞,是很讓人感動的!每一個氣急敗壞,作者都給了孩子時間,讓孩子自己平靜下來,因為他不自大的掌控孩子的感受。每一個大嘴鳥(那隻大嘴鳥,不就是身為成人我們的化身)的介入點,都不是批判式的貼標籤,而都是等到孩子的情緒平穩下來後,以「需要」(there is no need)為詞,來導引孩子,讓孩子知道他可以選擇不同的角度看「需要」和處理「需要」。

生命中有一些時刻,是那麼的親近。當你和你的小幼兒在共讀這本圖畫書時,你們正是以不同的角度,感受到這個故事的背後,那濃濃親近裡的尊重和愛。瞭解孩子,是尊重的起始點;接納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特點,是愛的第一個座標;以孩子的「需要」來導引不同的選擇,為良性教養的開端,紮下了根。
(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715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06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