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芬芳寶島
滿額折
芬芳寶島
芬芳寶島
芬芳寶島
芬芳寶島
芬芳寶島
芬芳寶島
芬芳寶島
芬芳寶島
芬芳寶島
芬芳寶島
芬芳寶島

芬芳寶島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領券後再享91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0元
庫存:4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芬芳寶島」系列電視紀錄片,1975年於中視首播,共約34集。

該系列始於作家黃春明的企畫構想,經由不同導演、團隊執行拍攝與詮釋,各自綻放芬芳;由於影片保留了當年台灣的風土民情、工藝與生態,而被認為是台灣重要的「鄉土紀錄片」。

本書收錄七篇論述專文,邀請五位學者各以不同角度切入,從政經更迭、鄉土文化運動、動保意識談起,也從影像鏡頭語言微觀,藉由今日的觀點,重新回探「芬芳寶島」系列紀錄片中的觀看。

作者簡介

撰文
劉羿宏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ānoa)美國研究博士。學位論文〈美國核心地帶的冷戰:跨太平洋交流與愛荷華文學城〉(Cold War in the Heartland: Transpacific Exchange and Iowa Literary Programs)探究愛荷華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 IWW)與國際寫作計畫(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IWP)如何回應全球冷戰且周旋於「兩個中國」之狀況。專長為美國當代史與文化研究,主要興趣為跨太平洋冷戰歷史與文學,以及東亞的長20世紀。

張政傑
東吳大學日文系助理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日本名古屋大學文學博士(日本文化學)。博士論文主題為1960年代後期日本學運「全共鬥」運動,以及台灣保釣運動的相關文學、文化活動,並從東亞視角進行比較研究。學術關注領域為東亞的冷戰與後冷戰;歷史、記憶與文學之交互關係;台日學生運動及其文化表現;日本戰後思想史;日本近現代文學;台灣文學;東亞文化交涉。日文學術著作見於《社会文学》期刊、《戦後日本を読みかえる》第2卷;中文著作見於《中外文學》、《幼獅文藝》。

唐慧宇
國立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目前研究關注於當代藝術的歷史轉向、亞際藝術史與影像史調研。論文、評論與訪談散見《中外文學》、《文化研究》、《電影欣賞》和Asymptote Journal。

林書媺
康乃爾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早期電影與無聲電影的跨界翻譯。目前研究計畫之一在檢視歐洲與日本前衛電影如何被譯介到20、30年代的台灣。除此之外亦致力於電影相關的跨域譯介。譯有〈不透明性的關照:論蔡明亮「保守」的電影姿態〉(書林,2011)、〈「在場」的如夢似劇:黃明川作品二三事〉(典藏,2013)、《被詛咒的勝利:以色列佔領區中的離散與衝突》(聯經,2015)、〈關係詩學〉(《文化研究》,2019)。

陳柏旭
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博士,研究領域為現當代中國文學、台灣文學史。學術論文見於《中文現代文學》(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今 日 中 國 文 學》(Chinese Literature Today)、《東 亞 流 行 文 化》(East Asia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譯有《黑土:大屠殺爲何發生?生態恐慌、國家毁滅的歷史警訊》(聯經,2018)、《酷兒政治與台灣現代「性」》(遠流,2012)。

目次

目錄

寶島曾此芬芳
毛雅芬

風雨台灣的生成
劉羿宏

「鄉土」與「現實」
張政傑

DISCOVER JAPAN
張政傑

鄉土文化運動
唐慧宇

紀實的社會實踐
唐慧宇

情感的攝影機
林書媺

動物影像與類型手法
陳柏旭

《芬芳寶島》系列.片目總覽

作者簡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