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漢語語義語法論集(簡體書)
滿額折

漢語語義語法論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3 元
定價
:NT$ 138 元
優惠價
8712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為漢語語義語法專著,本書收錄了作者近10年來的語法專論共28篇,按內容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第一,理論與方法。 主要是闡述我對語義語法研究理論的一些想法,《“語義語法”說略》是試圖建立一個理論框架,比較全面地分析有關語義語法理論的背景、主題、內涵和研究方法。《論從意義到形式的語法研究新思路》是特地為參加呂叔湘先生100周年誕辰紀念會而寫的,全面闡述呂叔湘先生關于從語義到形式的語法研究思想。至于《關于語義范疇的理論思考》以及《語義特征的界定與提取方法》則是對語義語法研究的兩大課題的理論探索。《“語言理解論”芻議》和《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研究》則從“理解”和“功能”兩個特定的角度來分析漢語語法研究的特點,不過,前者偏重于建構,后者偏重于評述。 《關于新世紀漢語語法研究的幾點思考》是從宏觀角度和學術戰略的高度對當前漢語語法研究的趨勢進行分析,也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例如“中國特色”、“三大學派”、“本體論”等發表自己一些看法。 第二,詞語與語義。 這主要探討個別詞語或者詞的小類在句法中的作用和意義,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1.通過個別詞語語法特點的分析,探討在語義和句法相互制約關系,例如《從“才”看語義與語法的相互制約關系》;探討語義分化和語用解釋,例如《副詞“可”的語義分化及其語用解釋》;探討語法化的進程,例如《試探介詞“對”的語法化過程》;探討語用功能,例如《“好”的話語功能及其虛化軌跡》、《“人家”的指代功能與語義分析》。2.分析某些特殊的詞類或者問內部的小類,例如《名詞的動態性及其鑒別標準》就是討論名詞里的小類——“動態名詞”;《擬聲詞初探》實際上是我第一篇正宗的語法論文,雖然發表在1981年,還是以描寫為主,但是已經涉及解釋,而且開始注意形式和意義的結合,但是現在看來,也還有意思,尤其是分析到擬聲詞的語音特色和語義的關系。 第三,結構與語義。 所謂的結構,大體包括三類:1.一般的短語組合,例如《“副+名”組合與語義指向新品種》、《動賓組合中的制約與反制約關系》、《“V+滿”的句法語義分析》以及《漢語謂賓動詞的配價研究》;2.一些已經成型的“框式結構”,例如4“寧‘可’格式研究及方法論意義”;3.詞的形態變化,例如“試論名詞重疊AABB式語法意義及其他”、“動詞重疊核心意義、派生意義和格式意義”。這些研究都貫串了“組合論”的觀念,運用的是“雙向選擇”的方法,屬于動態研究范疇,往往涉及語義指向、語義特征、語義角色、語義制約等問題,具有方法論的意義。 第四,句式與語義。 漢語里有許多具有特殊意義的句式,這些句式的研究,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1.句式內部成分之間的制約關系,例如《比字句強制性語義要求的句法表現》、《“別”字句的語法意義及其對否定項的選擇》與《“也”字句與相似性原則》。2.復句內部分句之間的語義關系,例如:《“一面P,一面Q”的語義類型及相關句式》與《“或者”單用、雙用與多用的條件制約》。3.涉及句式的語用功能和語用意義,例如《“致使把字句”“省隱被字句”的語用解釋》以及《“是不是”肯定性傾向及其類型學意義》。 本書中所有章節全都曾以單篇論文形式發表過,收入本書時基本保持原貌,僅有一些技術性處理。凡屬合著的在每一節結尾處注明。踏人新世紀以來,我國漢語語法研究的步子明顯加快,成果也特別豐富。年輕新秀不斷冒出來,新的研究思路、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材料、新的研究課題,跟20世紀80年代,乃至跟90年代相比,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這對我是一個鼓舞,也是一種鞭策。要趕上這潮流,就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取,不斷地出活兒。“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杜甫這兩句詩,也許可以說是我目前心情的一個寫照。雖然過了“萬重山”,但是峰回路轉,前面能不能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作者簡介

邵敬敏,男,暨南大學特聘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字學重點學科帶頭人、博士點以及博士后流動站負責人,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召集人,《漢語學習》、《漢語學報》、《語言科學》、《對外漢語研究》等雜志編委。華中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等八所高校兼職教授,1996以來先后擔任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訪問教授以及香港商務印書館編審。 出版著作(含主編)37種,主要有《中國理論語言學史》、《現代漢語疑問句研究》、《上海方言語法研究》、《現代漢語通論》、《漢語語言學評論集》、《漢語語法專題研究》、《漢語廣視角研究》等;發表語言學論文270余篇。《漢語語法學史稿》獲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二等獎,《漢語語法的立體研究》獲教育部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三等獎。2002年入選全國十本《著名中年語言學這自選集》,2006年獲得暨南大學科研先進工作者稱號。

目次

第一編 理論與方法
 “語義語法”說略
 論從意義到形式的語法研究新思路
 關于語義范疇的理論思考
 語義特征的界定與提取方法
 “語言理解論”芻議
 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研究
 關于新世紀漢語語法研究的幾點思考
第二編 詞語與語義
 從“才”看語義與句法的相互制約關系
 副詞“可”的語義分化及其語用解釋
 試探介詞“對”的語法化過程
 “好”的話語功能及其虛化軌跡
 “人家”的指代功能及所指分析
 論名詞的動態性及其鑒測方法
 擬聲詞初探
第三編 結構與語義
 “副+名”組合與語義指向新品種
 動賓組合中的制約關系
 “V+滿”的句法語義分析
 “寧可”格式研究及其方法論意義
 試論名詞重疊AABB式語法意義及其他
 動詞重疊的核心意義、派生意義和格式意義
 漢語謂賓動詞的配價研究
第四編 句式與語義
 比字句強制性語義要求的句法表現
 “別”字句語法意義及其對否定項的選擇
 “也”字句及其相似性原則
 “一面p,一面q”的語義類型及相關句式
 “或者”單用、雙用與多用的條件制約
 “致使把字句”和“省隱被字句”及其語用解釋
 “是不是VP”問句的肯定性傾向及其類型學意義
后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