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二十世紀元代戲劇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二十世紀元代戲劇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關于20世紀元雜劇研究的學術歷程,學術界一般稱之為“現代化進程”,這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課題。自己也很喜歡閱讀這樣一些文章,閱讀這類著作,從中感受到研究者對于思想觀念和研究方法的不斷求索,深受啟發。從上世紀初到現在,從整體來看,研究工作不覺 是多元的、多角度的。觀念、方法有差異,研究的問題、角度不同。較多的是側重文化的、社會的研究。如楊季生的《無劇的社會價值》、幺書儀的《元人雜劇與元代社會》、吳晟的《瓦舍文化與宋元戲劇》等。關于元雜劇研究也曾經涉及跨文化研究,如1935年堯子的《讀(西廂記)與(Romeo and了uliet(羅密歐與朱麗葉)》,1989年廖奔的《宋元戲曲文物與民俗》,2004年康保成的《中國古代戲劇形態與佛教》第四章專論“金元雜劇形態與佛教”,其中論及印度佛教文化、中國佛教文化及其對于元雜劇的影響。又如郎櫻、扎拉嘎主編《中國各民族文學關系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工版),書中專論了元代接受群體的變化,民族的交融對雜劇發展的影響等。20世紀80年代以前,在中華民族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已有的研究多偏重漢民族文化與文學,其他各民族文化與文學的研究相對比較薄弱。但在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關于民族文學關系的研究也有了不少進展。元雜劇的成就,也包含了多民族作家、藝術家的努力,研究者也開始探尋民族文化交流與元雜劇發展的關系。還有不少著作從民俗的角度進行研究。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研究,也得到重視,并取得諸多相當重要的研究成果。 有的強調重視戲劇學。王國維是人們公認的20世紀開創中國戲劇史研究的第一人。上世紀末,一些學者,在肯定王國維學術地位和表示欽敬的同時,也提出戲劇研究,應把“文體”和“文學”改為“戲劇體”和“戲劇學”。對于戲劇的認識,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深化和拓展。北京廣播學院影視藝術學院戲劇戲曲研究所編的《大戲劇論壇》第1輯(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其《主編寄語》說:“戲劇在廣義上屬于視聽文化。”“動態的視聽藝術包括表情達意的樂舞和具有敘事性質的戲劇。樂舞、戲劇以人類自身的形體為載體,演出場所是它的空間載體,劇本是它的文字載體。不同的演員,不同的演出場所,不同的文字表述,都會影響到戲劇的形態和特征。或者說,不同的載體會造成不同的戲劇形態。但是作為戲劇,敘事性表演自古到今始終是它的藝術核心。不管何種載體的戲劇、何種形態的戲劇,都有它發生、發展、沿革、變化甚至消亡的歷史過程,也有它自身獨特的風格和魅力,都值得研究。我們把它們都納入‘大戲劇’的視野。”元雜劇研究是戲劇研究的子課題,自然是和戲劇觀念的轉化和拓展相聯系的。20世紀后半葉的元雜劇研究,由于戲劇文物的大量發現,結合文學劇本、文獻記載,關于元代戲劇舞臺、演員、伴奏樂器,乃至舞臺表演的面貌的認識都有了進步。特別應該說到的“場上案頭一大家”周貽白的戲劇史著作中關于元雜劇的論述,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中關于元雜劇的論述,都是屬于戲劇范疇的有影響的名著。此外,如徐扶明的《元代雜劇藝術》等,也很注重戲劇學的闡釋。國內戲劇界在這方面的研究成績是相當突出的。 有的仍然從事戲劇文學的研究,當然研究的狀況也有變化,如關于作品的評析,也注意從戲劇沖突、戲劇行動入手,即從戲劇的特征來分析文學作品;史的敘述也注意戲劇藝術的綜合性。現在的問題恐怕是搞文學研究的學者對于文學性的忽略吧! 元雜劇的研究隊伍,是由多類性質和興趣、愛好、條件各異的研究者組成的,因此,就作為個體的研究者來說,一般的情況下,自己有自己的研究范圍,自己有自己的學術個性,不應該也沒有必要要求研究者如何研究。有人偏重戲曲表演,認為不懂水袖,沒有資格談戲曲;有人偏重域外文化或民間文化的研究,這是很重要的開拓;有人偏重戲劇文學的研究,認為研究古代戲劇文學是不容削弱的。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也只有這樣,研究工作才能更深入地開展。總之,對于一個時期研究界的期許和對于一個研究者的要求是不同的。

目次


第一章 元雜劇研究回溯
第二章 中國戲劇的形成與元雜劇的興衰
 第一節 中國戲劇的起源、形成與成熟
 第二節 元雜劇的興衰
第三章 元雜劇體制研究 
 第一節 劇本組織與音樂結構
 第二節 腳色與演出形式
第四章 關漢卿研究 
 第一節 生平研究 
 第二節 雜劇思想內容研究 
 第三節 雜劇藝術成就研究 
第五章 白樸、馬致遠等初期雜劇作家研究 
 第一節 白樸及真定作家研究 
 第二節 馬致遠、紀君祥及大都作家研究 
 第三節 高文秀及東平地作家研究 
 第四節 石君寶及平陽作家研究 
 第五節 鄭廷玉及中州作家研究 
第六章 王實甫、鄭光祖等中期雜劇作家研究 
 第一節 王實甫與《西廂記》研究
 第二節 鄭光祖、宮天挺、喬吉等雜劇作家研究
第七章 秦簡夫、蕭德祥等晚期雜劇作家研究 
 第一節 秦簡夫研究 
 第二節 蕭德祥及晚期其他雜劇作家研究
第八章 元代南戲研究 
 第一節 元代南戲發展研究 
 第二節 高明與《琵琶記》研究
 第三節 其他南戲作品研究 
第九章 元代劇論研究 
 第一節 元代劇論研究的起始和推進
 第二節 元代劇論研究的發展和深化
后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