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PET/CT技術原理及腫瘤學應用(簡體書)
滿額折

PET/CT技術原理及腫瘤學應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48 元
定價
:NT$ 888 元
優惠價
8777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陳盛祖教授主編。全書共分3篇14章。基礎篇介紹PET/CT的核物理技術基礎、各種影像技術原理、PACS系統與PET/CT的輻射防護。它可以幫助核醫學和影像科醫師正確分析和解釋PET/CT圖像,拓展PET/CT的應用范圍及與放療的結合,獨立設計和創建PET/CT中心。技術篇介紹PET/CT原理及重建算法,系統闡述PET/CT的操作常規和質量控制。從循證醫學視角分析PET/CT的敏感性、特異性及偽影識別等。臨床篇集中在腫瘤學應用,以病例分析及讀片為主,共有百余范例及圖片。最后介紹PET/CT在放射治療中的應用,雖然有些技術尚不成熟,且使用中又費時復雜,但從目前的發展方向看,PET/CT用于放療的生物調強治療和4D門控放療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本書寫作的重點及初衷是想撰寫一本讓醫生能夠讀懂物理,而物理及工程技術人員又能了解醫學,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PET/CT物理技術專著。
本書系統權威,論述詳盡、實用,是腫瘤科、核醫學科、影像科等專業醫師和工程技術人員有價值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陳盛祖,男,1941年生于重慶,1965年畢業于四川大學物理系核物理專業。1979~1982年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醫學院進修醫學物理及醫學影像學。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核醫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首席專家,PET/CT中心顧問,北京市衛生局核醫學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主任。從事核醫學及核醫學物理40余年,在醫學與物理、工程的結合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在國內最早發表有關CT、ECT、HRI原理的文章。主編《臨床技術操作規范一核醫學分冊》和《臨床診療指南一核醫學分冊》,參加編寫核醫學學術專著10余部,獲部級以上成果獎8項。20世紀60年代末,組織和參與了我國第一臺醫用電子感應加速器的研制和應用。70年代組織和參與了我國第一臺彩色掃描機的研制和應用,該項目獲我國科學大會獎。80年代,參與我國首批引進和應用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儀(SPECT),組織舉辦了多期全國性學習班,為我國ECT技術的發展及人才培養做出了重大貢獻。主持研究的“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儀引進、應用和開發推廣的研究”和“SPECT質控模型的研制和應用”分別獲1989年、1992年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與其博士研究生李小華主持研究的“SPECT質控通用測試系統”獲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SPECT通用測試系統摸型和應用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進入21世紀后,研究重點為分子影像學和PET/CT。多次參加衛生部有關PET及PET/CT配置論證的專家評審,任專家組組長。多次在全國PET/CT大型學術會議和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授課和做學術報告。在中華核醫學雜志發表多篇有關PET/CT技術和質量控制的文章。在擔任世界核醫學聯盟組委會副主席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核醫學國家協調員期間積極參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其他國外學術交流活動,與國際核醫學界聯系廣泛。自1991年至今,長期承擔IAEA的研究合作項目(包括2007~2010的“腫瘤顯像”和“PET及加速器在醫學中的應用”項目)。
社會主要兼職: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核學會理事、中國核學會核醫學分會理事長,中國醫學裝備學會核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原子能機構核醫學國家協調員,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學會副主任委員,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雜志副總編輯,《國際放射醫學核醫學雜志》副總編輯、《中國影像技術雜志》副主編,衛生部大型醫用設備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衛生局五類大型醫用設備專家委員會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目次

第一篇 基礎篇
 第1章 PET/CT的物理基礎
第一節 核物理基礎
一、物質的結構
二、粒子的基本特征
三、原子及原子核的能級
四、元素和核素的表示方法
五、原子能及原子能發電站
六、核反應
七、名詞解釋
第二節 放射性和放射性同位素
一、放射性及放射線
二、放射性同位素
三、放射性的衰變
四、放射性的單位
第三節 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一、y光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二、吸收系數
三、小結
 第2章 醫學影像學技術
第一節 影像學發展的三階段
一、常規影像技術
二、現代醫學影像學
三、分子影像學
第二節 X線CT
一、X線CT的發展歷史
二、CT值或CT數
三、CT掃描機的結構
四、CT性能指標
第三節 磁共振成像
一、磁共振成像發展簡史
二、磁共振成像原理
三、磁共振成像的參數
四、MRI成像時序和技術
 第3章 醫院信息化建設與PET/CT
第一節 計算機網絡
一、基本組成
二、網絡拓撲結構
三、以太網
四、以太網交換技術
五、高速網絡
六、快速以太網和交換式快速以太網
七、網絡體系和協議
八、ISO/OSI參考模型
九、數據傳輸的過程
十、TCT/IP協議
十一、網絡傳輸介質
十二、網絡設備
十三、醫院網絡實例
第二節 醫院信息系統
一、HIS的基本組成與主要功能
二、電子病歷系統
三、醫院信息標準化
第三節 PACS基本原理
一、系統組成與技術要點
二、PACS與HIS集成
三、PACS在核醫學中的應用
第四節 PET/CT與TPS的連接
一、硬件與網絡連接
二、數據采集和重建
三、數據傳輸
四、圖像處理
……
 第4章 PET/CT的放射防護
第二篇 技術篇
 第5章 核醫學成像技術
 第6章 正電子發射斷層技術
 第7章 PET/CT技術
 第8章 PET/CT的性能指標與質量控制
 第9章 PET/CT圖像的定量分析
 第10章 PET/CT結果的統計學處理
第三篇 臨床應用篇
 第11章 腫瘤生物學特征與正電子顯像劑
 第12章 PET/CT臨床檢查常規
 第13章 PET/CT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
 第14章 PET/CT在腫瘤放射治療中的應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7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