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系統思維:文化基因探視.修訂本(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系統思維:文化基因探視.修訂本(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9 元
定價
:NT$ 414 元
優惠價
8736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認為:民族的傳統文化(包括科學),也有控制其發育生長,決定其性狀特征的“基因”可稱“文化基因”;中國傳統文化有明顯的陰性偏向,其本質性特征與一般女性的心理和思維特征相一致,而西方則有明顯的陽性偏向;中國學者多立足時間以視空間,西方學者多立足空間以視時間。作者引用大量典型材料,分析中國傳統哲學、管理學、醫學、美學、農學等重要文化領域的認識和價值取向,對上述觀點做了論證。

作者簡介

劉長林,1941年生,1958~1963年就讀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63年到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后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1988年任研究員,2002年退休。現任曲阜孔子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哲學、中醫哲學。主要著作:《內經的哲學和中醫學的方法》(1982),《中國象科學觀》修訂版(2008),《周易的健康哲學》韓文版(2007)。

目次

《中國系統思維》再版序
自序
引言
第一編 整觀宇宙
 一 《周易》系統觀
(一)如何看待《周易》
(二)圜道與中國思維
1.圜道觀之表現
2.圜道觀評價
(三)《易經》天人觀及影響
1.八卦代表八種自然物
2.人天、主客相融合
3.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四)從系統和信息觀點看《周易》
1.整體觀念
2.關系與結構
3.平衡與穩定
4.全息系統
(五)《易傳》象論及其他
1.“象”規定了研究的層面
2.據象歸類,整體劃分世界
3.“象”是功能模型
4.意象思維的實踐與理論
 二 承前啟后的《呂氏春秋》
(一)宇宙一體化理論
1.宇宙萬物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側重認識事物的功能動態
3.著眼于關系和結構
4.天人相應
(二)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三)視社會為控制系統
 三 系統哲學的演化
(一)從龍說起
(二)三大綜合,兩大分化
1.西周
2.春秋戰國
3.秦漢
4.魏晉
5.兩宋
(三)幾個特點
1.奇妙的對稱
2.墨、法的命運
3.理的尊崇
4.不安的主題
5.同化機制
第二編 統籌管理
 一 儒家社會管理學——從孔子到董仲舒
(一)社會管理的核心是人
(二)實現管理的兩大杠桿
(三)君、臣、民的協同
1.君為國之樞機,同時也要受到約制
2.君、臣、民的關系是相互的,君主應主動愛護臣民
3.建立相互調節的管理結構
(四)可靠的通信聯系
(五)社會與自然的和諧
(六)儒學的特點和歷史的選擇
1.重視社會的整體調節,并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方法
2.在等級制度的范圍內,允許個性發展
3.以血緣關系作為維系和親的紐帶
4.主張人要當作人來管理和使用
 二 智慧勝剛強——孫子戰略管理思想解析
(一)戰略決策三原則
1.“五經”、“七計”,“算”決勝負
2.兵聞拙速,未睹巧久
3.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上
(二)因敵制勝的形論
1.我專敵分
2.避實擊虛
3.“兵形象水”
4.巧計動敵
(三)不責人而求勢的勢論
1.“投之于險”
2.“奇正之變”
3.“擊其惰歸”
4.形圓不敗
(四)知重于兵的知論
1.信息是戰略行動的依據
2.信息戰
3.信息反饋
4.信息中樞的優化
(五)“君命有所不受”的法論
1.強調軍事系統的特殊性
2.協調將卒關系
3.“治眾如治寡”
(六)與儒、道、法比較
1.管理三支點
2.系統內外的劃分
3.普遍性與現實性
第三編 辨證論醫
 一 中醫學特色的由來
(一)陰陽
1.陰陽概念不同于矛盾概念
2.陰陽是功能動態性概念
3.強調整體平衡和調節
4.陰陽反照
(二)五行
(三)陰陽與五行的關系
(四)中國式的信息方法
1.間接認識
2.人身全息現象論
3.視人身為信息調控系統
(五)未來和競爭
 二 陰陽時間醫學
(一)陰陽時間觀
1.萬事成敗的關鍵
2.時間是具體的
3.“時”與“道”相互滲透
4.時間有圜形結構
5.宇宙節律的統一性
(二)人身與陰陽節律
1.年節律
2.日節律
3.月節律
4.超年節律
(三)攝生和診療中的時間因素
1.關于攝生
2.關于診法
3.關于用藥
4.刺法
(四)現代研究
第四編 圜道審美
 一 陰陽五行學說的音樂美學
(一)陰陽五行與五聲六律
(二)藝術之美在于“和”
(三)音樂的作用
1.省風
2.養性
3.治世
(四)值得重新研究的“神秘”因素
 二 陰陽五行與中國藝術
(一)人是宇宙中心與抒發
(二)抒發與宇宙一體
(三)神動之美,神動之真
(四)“其神氣飄然在煙霄之上”
(五)有生有制,美在中和
(六)程式理論,程式之美
(七)盤桓往復的時空觀念
第五編 生態農學——兼論其他
 一 “天—地—人”與中國農學
(一)天與農學
(二)地與農學
(三)人與農學
(四)關于“天—地—人”與思維方式
 二 傳統農學的方向
(一)尋求最佳生態關系
1.非生物環境的最佳生態
2.生物環境的最佳生態
3.用陰陽概括的嘗試
(二)在循環中求得永新
1.整地循環
2.用養結合
3.撂荒—休閑—輪作
4.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能循環
(三)從有限中索取無限
1.精耕細作
2.“盜天地之時利”
3.巧妙經營,少種多收
 三 地利與人力的運籌
(一)“上田棄畝,下田棄”
1.整體與局部屬性的差異原理
2.結構決定功能
3.全息、模擬和陰陽平衡
(二)“一畝三,歲代處”
1.系統的動態性和變易性
2.圜道和類比
(三)“區田以糞氣為美”
1.復雜系統具有多級結構、多級層次
2.“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的空間分配
3.化整為零,發揮局部優勢
(四)“將地偏愛偏重”
1.集中優勢,提高效率
2.質優于量,力求質變
3.各個擊破,以弱勝強
 四 古代科技系統思維例舉
(一)陰陽合歷
(二)北斗和二十八宿2
(三)圭表原理
(四)《山海經》的五方地理觀
(五)都江堰和靈渠
(六)“齊之以味”與“爐火純青”
(七)銅綠山古礦井
1.合理布置礦井巷道
2.采用上向式分層開采法
3.利用氣壓差通風
4.礦井選址在富集易采處
(八)《考工記》制車
1.把綜合方法與分析方法結合起來
2.強調整體與局部必須協調一致
3.應用數學方法為整體設計服務
4.找出系統的邏輯起點
5.把“人—機”關系置于重要地位
(九)指南車和記里鼓車
(十)方劑、煉丹、火藥
(十一)從雕版到活字
(十二)“一舉而三役濟”
(十三)群爐匯流法
(十四)聯窯
 作為開始的結語:文化基因與中國思維的女性偏向
附錄
 1996年重印補敘——繼承·和實·時歸
 論信息的內容與形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