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華語典.1,文史哲最基本常識解析(簡體書)
滿額折

中華語典.1,文史哲最基本常識解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今人常謂要繼承傳統,何為傳統?世代相傳的精神、制度、風俗、藝術是也。好東西都要傳神傳世。師者傳道,佛者傳燈。“傳”為名詞時,本義為絲之頭緒。亂麻一團,于是要求其綱紀統類,是為傳統。 學習傳統文化,就得如此一字一詞,細摳慢捋,究本求原,始得頭緒。得一頭緒如夜見火,明末陸桴亭《思辨錄輯要》云:“凡體驗有得處,皆是悟……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斷,悟頭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擊不已,火光始現。然得火不難,得火之后,須承之以艾,繼之以油,然后火可不滅,故悟亦必繼之以躬行力學。”所以,古人為學,十年讀書,十年旅行;又或文史哲不得偏廢,乃有融會貫通,豁然開朗。 文史哲乃一大天地、大境界。文者,花紋,象紋理縱橫交錯,又,勤學好問亦謂之文,即今則為一切含有文化義量之字詞;史者,記事者也,“一切皆史”;哲者,本義為聰明,有智慧,是謂知也。連起來:文是絲,史為布,哲為衣;又或:文為身,史為量,哲為裁。也只有連起來,才是所謂的知識以及求知之道。或有一環錯落,或有一事不知,如古所言,是為“儒者之恥”。 這就是通過各種典籍文章繼承和學習傳統的精神和方法。何為文章?《左傳》注曰:“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青者,金文字形上為“生”,下為“丹”,本義是藍色,“生出赤色”。原來古人一開始就發現了木材燒到極至,總是通紅;而溫度逐步升高,紅色的火苗又變成了藍色的火焰;再次升高,則得純正之藍色,藍中之藍,就是古人稱之為的青色(爐火純青就是這么來的)。如果再加上白色的煙,紅、白、藍、青四色齊備,這就是古人文章的本色或是成色,竟然也就是歷代瓷器最尊貴的幾種色彩! 這也就是中華文明的底色,也即是傳統文化的“火候”與“窯變”。 文章開始于“青”,自然界本沒有青色,青色原本是純藍色,出于藍而勝于藍。《說文》釋“青”:東方色也。東方為尊,因有“挑選”、“勝出”之義。推而廣之,所有用“青”作聲符的字都是類似的、帶有精華的意思。如“精”,指挑選過的好米,上等細米。又如:清者,水之青;箐,竹之青;菁者,草之青;晴者,日之青;睛者,眼之青;聙者,耳之青;婧,女之青……再到“情”,心之青也。 “心之青”,意思即為心里最好的東西,這就成了中華文明一個重要的原點,即,萬物歸于“情”。情之所系于“心”,心肝脾胃腎五臟,除了“心”這個臟,別的幾個器官都是以“月”(也就是肉)為偏旁的,但只有這個“心”脫離了具體器官,預備著要與意、志、神、圣、靈、魂等相聯系(這也就是中醫“最上調神”的根源所在)。一種文化必須要有對物質的超越,要有神性在前方的昭引,就如同花必有香,火必有光。 這種超越就見出傳統文明的生發力量和獨特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土宗教不發達的中國,這個“心”長久以來就是靠這個最初的“情”來發動并收束的。它可以是物質的,但也是精神的;它可以是神秘的,又可以是眼見的。“情”之本義是感情,《說文》講“人之陰氣有欲者也”;早期的中醫則有“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情”;《白虎通·情形》謂其是“陰之化”;《荀子·正名》則解為“性之質也”。這些解釋有的派生到了陰陽八卦體系,有的直接生成到中醫,有的到了哲學,有的則流衍到了文學藝術。特別是在文學里,“情”基本上成了最大的母題,歌頌母愛,懷念故土,見月傷懷,對花垂淚。用馮夢龍《情史類略》題記的總結:“天地若無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無情,不能環相生,生生而不滅,由情不滅故。四大皆幻沒,唯情不虛假。”此情者,終有太過太切之虞,既為“人情之所不免”,亦為“人情之所不堪”也,好在又來了佛教,觀“心”與“性”,或說觀自性或自在,中國文化之“情”于是而有超越。 我們常謂中國傳統,儒釋道三家天下,或說三家互補,或說兩兩互補,總之,讀書都得把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放到整個文明的傳統里,古今中外,遍地勾連,以求不要漏掉任何一個意思,不要錯過任何一個開啟思維方式的機會。知識永遠都是死東西,如果不能用生命去體驗證悟,不能像道士煉丹一樣煉出火藥來,不能活用到思維力度和方式上來,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垃圾”,就只是障。 就說說這個“意思”,常人以為這個詞乃是一個音節那樣的基本“原子”,沒法再分,其實不是這樣的,它絕不僅僅是一個詞那么簡單。意者,志也。這是《說文》的解釋。看造字法,意,乃會意兼形聲。從心,從囟(讀作xìn),囟是指腦子。連起來講:心腦相合產生思想。再翻翻很多早期的書,都是把“意”跟“心”連在一起的,比如《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直接就講:“心之所謂意。” 再到中醫里去看看,《內經·靈樞》:“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意是意識、回憶,志為意識和經驗的存記。作為人特有的志、意,和思、慮、智、神,以及知覺與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集中表現,概括謂之神。《內經知要》又說:“心已起而未有定屬者,意也;意已決而確然不變者,志也;志雖定而反復計變者,思也;思之不已,必遠有所慕,憂疑展轉者,慮也;慮而后動,處事靈巧者,智也。”因有如此等等超越于物質的精神活動,人乃有種種精神病變。所以,中醫觀病,先是講究后天的水谷調養,水谷乃后天之精,是物質層面的“米之青”,是神的供養。而中醫最上講究的乃是調神,調適從意志開始的精神,此為先天之精,是神的基礎。所以,一個中醫最起碼的要求則是必須要學會心理咨詢。 再看佛教的解釋,《俱舍論》云:“集起為心,思量為意,了別為識。”在佛教中,這個“意”字,從無始以來,一直思量而沒有間斷,所以叫“意”。又因它常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種煩惱相應,所以又稱“污染意”。佛經中強調依意生識為外界一切認知活動的樞紐。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前五根必須依靠意根才能起作用,而意在佛教中明顯也是屬于精神和心理范疇。佛教的“意業”就是指的內心的貪、淫、癡、慢等心理行為。所以,修佛證道講的就是斷掉意根,意越少,明心見性的可能性就越大,跟上邊所講的去“情”越多也是一個道理。 再把“思”連上來看。《說文》:“思,容也。”《書·洪范》:“思曰容,言心之所慮,無不包也。”原來,“心”或“意”漫渙無邊,需用“思”來容納、無所不包。所以,“意思”這個詞可以用最簡單的話來概括:無邊無際的思想或想法包孕在一起。所以,“意思”是一個最基礎的認知方式,是人之為人的本性,是一種窮盡事物的盡心之學,還是一個不可能抵達的藝術至境。再換句話說,它是一個內涵極度縮小而外延無限增大的境界。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只有符合這幾個條件的藝術,才是永恒的藝術,舉例來說:盛唐之詩,標格高邁,語意再不用裝腔作勢,只以平和為度,甚至可以說好的唐詩都是“不須用意”,看不到“意”,如李白之詩,張嘴就來;又如邊塞詩而不言邊塞之苦,“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直接就寫,干干凈凈。也就是說,求“意”而又不見“意”,舍“意”因而“無意”。“意”,退回到原點,因為是原點,就接近于哲學中的本體,所以,它反而包孕了永遠可以從頭開始的詮釋可能性。這也就是中國傳統美學最神奇的地方。 把“意思”攤開來講清楚,或者,只需要把“意”講透徹,就會讓我們以后對各種各樣的“意思”有著更深更寬泛的理解。本書就是力求把每個詞或句子都這樣講清楚。中國傳統文化就是這樣,任何一個文明結晶的、有著一點義量的詞匯,都可能包含著種種的文史哲典故,語義的變遷、流轉,以及各所固結的義項,以及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思維的力度與文明的向度。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值得這樣從頭到尾地解析。 這當然是能明白地說出來的部分,而中國文化最大的特點則是“說不盡,道不明”的“道”,有一種東西,好像能具體地去感知,好像有一句話跑到了嘴邊,可是,就是不能明白地說出來,一說出來就不再是它了。所以,對待傳統來說,你只有沉入其中,用“心”去體味,一生哪怕只體會一件事物,一個意境,也比坐而論道要強得多。本書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這樣去體味。 這就是讀者眼前這本《中華語典》的立“意”所在。

作者簡介

郭燦金,1967年生,著名學者,著有《古典下的秘寫》、《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合著《趣讀史記》系列、《新說文解詞》。文學博士,河南大學教師。

目次

文史哲連讀(代序)
日常口語
“封建”“專制”不相容
“骯臟”原是褒義詞
“齷齪”本非指卑鄙
 “笨蛋”原來并不笨
 “市儈”不是罵人話
 “富家翁”不思進取
 李陵突圍“鳥獸散”
 “家累”本義家底厚
 “假寐”不是裝睡覺
 “行李”原本是“行理”
 “桃李”最初是蒺藜
 “端午”本來是“端五”
 “后來居上”是諷刺
 “甚囂塵上”無貶義
 “馮唐易老”是胡扯
 “司空見慣”渾閑事
 “滿城風雨”是秋景
 “柳暗花明”柳成蔭
 “鹿死誰手”是謙虛
 “噤若寒蟬”是罪人
 “流連忘返”有講究
 “癡人說夢”夢中夢
 “子虛”“烏有’:愛辯論
 反義同詞說“銷魂”
 “風騷”古來不放蕩
 自己”喬遷”不合適
 “談何容易”誤千年
食物類
 飲酒之位稱“爵位”
 “鐘鳴鼎食”等級制
 為何“君子遠庖廚”
 “犧牲”本是祭祀品
 “嗟來之食”怎么“嗟”
 掛羊頭賣狗肉
 “苜蓿”“葡萄”波斯來
 “胡椒”之“胡”指何方
 朱門酒肉并不臭
 “吃醋”本是開玩笑
 “味道”含有大文化
動物類
 “猶豫”原是兩動物
 “靈犀”本是一神獸
 “得過且過”是鳥叫
 “飛黃騰達”是神馬
 “渴睡”本來是“貉睡”
 小怪物“含沙射影”
 “雕蟲小技”什么蟲
 “怪哉”乃是一小蟲
 “蜀犬”為何會“吠日”
 “孺子牛”做誰的牛
 “牛鬼”“蛇神”守佛法
 “鴛鴦”最早指兄弟
 “高足”本來是驛馬
 蟋蟀為何叫“促織”
 “牢騷”原來是刷馬
 公明儀“對牛彈琴”
 風馬牛不相及
 如何“樹倒猢猻散”
錢財珠寶
 人老珠黃:人與珍珠同壽命
 “翡翠”本是翡翠鳥
 漢朝就有“壓歲錢”
 “鍍金”最早諷刺誰
 “安息香”自伊朗來
 十萬貫錢能通神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是誰“千里送鵝毛”
 不可隨便“敲竹杠”
索取財物“打秋風”
 周赧王“債臺高筑”
 “囊中羞澀”是撒謊
朋友誠信
 “朋”“友”含義有區別
 “連襟”原來是朋友
 “門神”本是兩兄弟
 “金蘭之交”金蘭契
 自古爭相贊“爪牙”
 四好友“莫逆之交”
 “傾蓋”之交稱莫逆
 “焦頭爛額”為上客
 “下榻”原是待貴客
 “袍澤”本是內外衣合稱
 秀才人情半張紙
 不可“貴人多忘事”
 “一言九鼎”有多重
 “一諾千金”是季布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朋友絕交稱“割席”
女性稱謂
 “二八”芳齡十六歲
 淑女、美人和佳人
 “小家碧玉”為人妾
 “丫頭”本是一戲稱
 “夫人”原不好亂叫
 古人為何怕“尤物”
 小人愛人日“姑息”
 何為“女大十八變”
 如此神奇“石榴裙”
 婦女“畫眉”有韻事
 “金屋藏嬌”非“嬌”妻
 楊貴妃是“解語花”
 “燕爾新婚”棄婦怨
 “半老徐娘”尚多情
 “我見猶憐”況老奴
 “三從四德”女人經
男性稱謂
 “千金”原本是男兒
 “漢子”本是賤男人
 “寧馨兒”是好孩子
 “流氓”古今義不同
 “無賴”本非浪蕩子
 “紳士”身份差別大
 “烈士”并非身已死
 “犬子”稱謂分場合
 “麒麟兒”只能稱謂他人兒
 “螟蛉之子”乃義子
青樓類
 妓女提供“閉門羹”
 妓女設局稱“設法”
 娼妓家屬“戴綠帽”
 “青樓”何以變妓院
 “相公”尊稱變男妓
 “入幕之賓”同性戀
 無性婚姻日“對食“
 “王八”來歷有三種
 “七情六欲”挨個數
江湖術語
 天機不可泄露
 何為“一問三不知”
 “鐵公雞”一毛不拔
 在太歲頭上動土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三教九流”說分明
 “貴人”自古多顯赫
 來龍去脈:望氣觀勢風水學
 “板眼”是個大規矩
 “習氣”因為不覺悟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說曹操曹操到
 為何“天打五雷轟”
 “走后門”是滑稽戲
 “浪子”從來不可羨
 細數“十八般武藝”
 打入“十八層地獄”
 “十惡不赦”哪十惡
愛情、婚姻與家庭
 “七夕”本來是六夕
 “青梅竹馬”怎么玩
 唐人最早見“月老”
 “連理”原來是棵樹
 “瓜葛”之親是遠親
 心中何來千千結
 成婚為何稱“合巹”
 “洞房”何時指婚房
 “耳邊風”是秋天風
 “河可東獅吼”是誰吼
 恨不相逢未嫁時
 糟糠之妻不下堂
 “冤家”可恨又可愛
 “婚姻”形式挨個數
 哪類夫妻稱“伉儷”
帝王將相
 “縣官”最初稱天子
 “和事佬”原是皇帝
 “孤注”原指宋真宗
 四君王“聲名狼藉”
 皇帝女婿稱“禁臠”
 孟嘗君“高枕無憂”
 信陵君“竊符救趙”
 王顧左右而言他
 晉景公“鞭長莫及”
 楚平王“尾大不掉”
 齊威王“一鳴驚人”
 兩大臣“汗流浹背”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挾天子以令諸侯
 扶不起的阿斗
兵家奇謀
 天羅地網:天地傾斜的漏洞
 何為“空手套白狼”
 史上最早“苦肉計”
 “與虎謀皮”窮折騰
 秦國“坐山觀虎斗”
 楚宋盟“爾虞我詐”
 李義府“笑里藏刀”
 陰謀“二桃殺三士”
 九層臺“危如累卵”
 “吳下阿蒙”刮目看
 “殺手锏”是“撒手锏”
 “鐵馬”原來是風鈴
 “風箏”原來是間諜
 最早“口令”是“躲艟”
 一不做,二不休
 無所不用其極
官場用語
 “衙門”原本叫“牙門”
 “班房”原來是門房
 “州官”為何要“放火”
 “補丁”原為標官階
 “交椅”本來是馬扎
 “風聞”就可去彈劾.
 唐代始有“羅織”罪
 “捋虎須”撩撥孫權
 寇準胡須被“溜須”
 岳飛之罪“莫須有”
 奸秦檜“東窗事發”
 “東山再起”遭諷刺
 “狗尾續貂”瞎封官
 “刮地皮”者身已死
 “明鏡高懸”是秦鏡
 “如坐針氈”說忠臣
職業術語
 運籌帷幄:算籌的學問
 “老生常談”算命準
 “差遣”曾為一職稱
 對策:兩千年的“學術”訓練
 “團結”唐代稱“健兒”
 “使者”曾是大禍害
 “觀察”為官多擺設
 檢討:掌修國史的官職
 “宗師”原為一官名
 “教授”亦為一官銜
 “雞鳴狗盜”救性命
 小偷為何叫“君子”
 “風調雨順”四金剛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
儒道知識
 “忠恕”之道:先人后己
 “思無邪”意思為“無涯”
 孔子是條“喪家狗”
 孔夫子“招搖過市”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舍我其誰”說孟子
 “出爾反爾”要警惕
 “好好先生”司馬徽
“社稷”本是兩祭壇
 “大人”“小人”細辨析
 “楷”“模”本是兩棵樹
 “掣肘”乃變相勸諫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一生一世”有多久
 兄弟倆“大器晚成”
 化干戈為玉帛
人事地名
 “滄海桑田”哪個海
 “雷池”一地今何在
 “大雅之堂”在何方
 “安樂窩”是窮人住
 “上當”本是上當鋪
 七月十五開“鬼門關”
 “城狐社鼠”是小人
 誰最早“家徒四壁”
 “結草銜環”好神奇
 故鄉緣何稱“桑梓”
科舉文藝
 何為“天字第一號”
 狀元郎“獨占鰲頭”
 五魁首:五經的頭一名
 “名落孫山”真滑稽
 唐宋無人“中三元”
 “敲門磚”應付科舉
 “萬卷”該有多少書
 一寸光陰一寸金
 “借光”不用鑿墻壁
 “汗青”本是烤青竹
 古人稿費叫“潤筆”
 朝廷詔令“大手筆”
 “刀筆吏”豈能領兵
 古人怎樣“掉書袋”
 李太白“妙筆生花”
 蘇東坡是“門外漢”
 “陽卷白雪”最高雅
中醫知識
 “別來無恙”怕傳染
 中醫為何稱“杏林”
 行醫為何稱“懸壺”
 “針灸”療法有兩種
 “煙草”原來止悲痛
 “應聲蟲”是一種怪病
 “煩惱”之病在心神
 “醫易同源”是常識
 “神圣”主要說中醫
傳統名詞
 “意思”本有大內涵
 “世界”到底有多大
 “學問”一詞含方法
 “赤子”本義是嬰兒
 “文學”的官方色彩
 “天經地義”說正理
 經常:不能更改的常態
 “方便”里有大法門
 “混沌”近乎“道”
 “爐火純青”最高境
 “情感”含義有升華
 風流:傳統文化的神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