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第二版)(簡體書)
滿額折
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第二版)(簡體書)
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第二版)(簡體書)
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第二版)(簡體書)
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第二版)(簡體書)
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第二版)(簡體書)
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第二版)(簡體書)
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第二版)(簡體書)
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第二版)(簡體書)
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第二版)(簡體書)

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第二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全書共19章:糧、油、蔗、煙、麻病害5章;熱帶、亞熱帶果樹等病害9章;蔬菜病害4章;草本蔬果類蔬菜(植物)災害性病害1章。本書詳細論述病害共156種,有重要病原物插圖111幅,原色癥狀圖102幀,以便讀者實際應用時對照識別。書末附有“漢英拉植物病害及其病原名稱索引”和“植物病毒名稱及其歸屬索引”,方便讀者查對和檢索。
根據我國南方沿邊省、區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實際情況,對于地方性局部分布的病害或次要的、偶發性的病害,或發病雖較重但尚乏研究資料的新的作物病害,則在每章后面以表的形式列出,以便讀者查閱。
本書極具地方特色,內容豐富,資料新穎,重點突出,切中急需,具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可讀性和前瞻性。
本書可作為華南地區農林類高等院校本科生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的教材,也可供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

《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是在吸納前人教學科研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南方沿邊省、區的農業生產實際編撰而成的。本教材出版發行以來,經有關農業高等院校廣大師生、農業科技工作者、農業生產領導者在教學和生產實踐中應用,被認為極具地方特色,切合生產實際,“好學、易懂、實用”。根據所獲反饋信息和近年植物病理學科及相關學科快速發展的新成就,並參考了國內外同類教材,在保證教材的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和可讀性的前提下,我們將第二版做了以下調整、充實和改進:
(1)將初版教材第四章中的“甘蔗輪斑病”等4種真菌性葉斑病統合成“甘蔗真菌性葉部病害”一節。
(2)在第十二章中新增加了“草莓灰黴病”一節。
(3)第十五章中傳統上歸列林果(或藥材)病害的“銀杏莖腐病和疫病”從正文中拔離而置入“其他病害一覽表”中,本章所餘病害並人第十四章,重新命名為“核果和堅果病害”。
(4)第十七和第十八兩章合歸為第十六章“茄科和葫蘆科蔬菜及西瓜病害”;原第十六章“十字花科蔬菜及油菜病害”、第十九章“豆科蔬菜病害”和第二十章“其他蔬菜病害”,依次遞升為第十五章、十七章和十八章。
(5)將原位列於不同章節的發病急、危害重、發生流行規律和防控措施類同的草本蔬果類植物病害25種,據病原物不同統合裁併成新的第十九章,即蔬菜(植物)災害性病害:病毒和植原體病害類;藻物界(Chromista)卵菌所致病害類;細菌性青枯病害類;鐮孢黴菌枯萎病害類;根結線蟲病害類。一時不好統合,或綜合時技術操作上難度較大的如草莓病毒病、草莓果腐病、油菜白銹病、菠蘿苗疫黴心腐病、煙草黑脛病、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柑橘根線蟲病等7種病害,亦一起相應地插入本章各節。屬於木本、高大草本、藤本、禾本科植物等的病毒病、植原體病,如龍眼鬼帚病、香蕉束頂病、葡萄扇葉病、水稻病毒病、植原體病和卵菌病害,如荔枝霜疫病、柑橘腳腐病等仍保留於原屬章節。之所以如此調整和編輯,其一是期望讀者便於根據各類病原物的生物學特性,較之更能完整系統地學習、理解、對比和掌握它們所致病害的發生為害規律及對應的防控理念與措施,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擴大知識面和適用性之目的;其二也是試圖與國外發達國家同類教材逐步接軌累積經驗的一種嘗試。意在拋磚引玉。
(6)刪去了華南區現時總體危害日漸式微或局部危害的稻菌核稈腐病和爛秧病,玉米銹病、黑粉病和矮花葉病,大豆銹病,溫州蜜柑青枯病,山楂僵果(花腐)病各節,並將它們歸列於對應的“其他病害一覽表”中。
(7)把病原物插圖、原色症狀圖分別從初版時的105幅和176幀增至111幅和192幀,同時更新了不少一版中不夠清晰典型的病原物圖和原色症狀圖。

目次

目錄
第一版序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水稻病害Rice disease 1
第一節稻瘟病Rice blast(彩版1.1~1.4;附1.5稻胡麻葉斑病) 1
第二節稻白葉枯病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彩版1.6) 10
第三節稻細菌性條斑病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彩版1.7) 17
第四節稻紋枯病Rice sheath blight(彩版1.8;附稻葉鞘腐敗病、2.9稻菌核稈腐病) 19
第五節水稻惡苗病Rice bakanae(彩版2.10) 24
第六節稻粒黑粉病Rice kernel smut(彩版2.11) 28
第七節稻曲病Rice false smut(彩版2.12) 32
第八節水稻病毒病及植原體病Rice viral and phytoplasma diseases(彩版2.13~2.16) 35
水稻普通矮縮病Rice dwarf(彩版2.13;附草叢矮縮病) 35
水稻暫黃病Rice transitory vellow disease(彩版2.14;附黃萎病) 38
水稻瘤矮病Rice gall dwarf(彩版2.15) 40
水稻橙葉病Rice orange leaf(彩版2.16;附鋸齒葉矮縮病) 41
第九節水稻赤枯病Rice“akagare”(彩版3.17 3. 18) 44
第十節作物生理性病害和傳染性病害的田間診斷Field diagnosis of physiolo gical and infectious disease of crop(彩版3.19水稻爛秧病) 47
水稻其他病害一覽表Other diseases of rice 50
第二章旱糧病害Upland crop disease 53
第一節玉米大斑病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彩版3.20) 53
第二節玉米小斑病Corn southern leaf blight(彩版3.20~3. 21) 57
第三節玉米紋枯病Corn sheath blight(彩版3.22) 62
第四節玉米絲黑穗病Corn head smut(彩版3.23;附3.24玉米黑粉病) 64
第五節玉米青枯病Corn grayish green blight(彩版4.25) 66
第六節甘藷黑斑病Sweet potato black rot(彩版4.26) 68
第七節木薯細菌性枯萎病Cassava bacterial blight(彩版4.27) 71
第八節木薯炭疽病Cassava anthracnose(彩版4.28) 73
旱糧其他病害一覽表Other diseases of upland corp 74
第三章油料作物病害Oil bearing crop disease 79
第一節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Peanut brown and black spot(彩版4.29) 79
第二節花生鏽病Peanut rust(彩版4.30) 82
第三節花生莖腐病Peanut Diplodia collar rot(彩版4.31) 84
第四節花生白絹病Peanut Sclerotium blight(彩版4.31) 87
第五節花生冠腐病Peanut crown rot(彩版4.32) 88
第六節花生根腐病Peanut root rot(彩版4.32) 90
第七節大豆紫斑病Sovbean seed purple stain(彩版5.33 5. 34) 91
第八節大豆細菌性葉斑病Soybean bacterial leaf spot(彩版5.35 5. 36) 92
油料作物其他病害一覽表Other diseases of oil bearing crop 94
第四章甘蔗病害Sugarcane disease 96
笫一節甘蔗鳳梨病Sugarcane pineapple disease(彩版5.37) 96
第二節甘蔗赤腐病Sugarcane red rot(彩版5.38) 99
第三節甘蔗鞭黑穗病Sugarcane smut(彩版5.39) 102
第四節甘蔗梢腐病Sugarcane pokkah boeng(彩版5.40) 104
第五節甘蔗病毒病Sugarcane viral diseases 106
甘蔗花葉(嵌紋)病Sugarcane mosaic(彩版6.41) 106
第六節甘蔗真菌性葉部病害Sugarcane fungus leaf disease(彩版6.42 6. 45) 108
甘蔗其他病害一覽表Other diseases of sugarcane 112
第五章煙草、紅麻病害Tobacco and kenaf disease 114
第一節煙草蛙眼病Tobacco frog eye disease(彩版6.46) 114
第二節煙草赤星病Tobacco brown leaf spot(彩版6.47) 116
第三節煙草炭疽病Tobacco anthracnose(彩版6.48) 119
第四節煙草氣候斑病Tobacco weather fleck(彩版7.49~7. 50) 121
第五節紅麻炭疽病Kenaf anthracnose(彩版7.51) 124
煙草、紅麻、黃麻、苧麻其他病害一覽表Other diseases of tobacco, kenaf, jute and ramie 127
第六章香蕉病害Banana disease 130
第一節香蕉束頂病Banana bunchy top(彩版7.52~7. 53) 130
第二節香蕉花葉心腐病Banana heart rot mosaic(彩版7.54~7. 55) 133
第三節香蕉枯萎病Banana Fusarium wilt(彩版7.56) 135
第四節香蕉苗紋枯病Banana seedling sheath blight(彩版8.57) 138
第五節香蕉葉斑病Banana leaf spot(彩版8.58 8. 60) 139
第六節香蕉炭疽病Banana anthracnose(彩版8.61) 143
第七節香蕉黑星病Banana Macrophoma spot(彩版8.62) 144
香蕉其他病害一覽表Other diseases of banana 146
第七章龍眼、荔枝病害Longan and litchi disease 148
第一節龍眼、荔枝鬼帚病Longan and litchi witches,broom(彩版8.63~9. 65) 148
第二節荔枝霜疫病Litchi downy blight(彩版9.66) 150
第三節龍眼、荔枝炭疽病Longan and litchi anthracnose(彩版9.67 9. 68) 153
第四節菟絲子寄生Dodder parasite(彩版9.69) 155
龍眼、荔枝其他病害一覽表Other diseases of longan and litchi 157
第八章杜果病害Mango disease 160
第一節柁果炭疽病Mango anthracnose(彩版9.70~9. 71) 160
第二節柁果蒂腐病Mango stem end rot(彩版9.72~10. 73) 162
第三節柁果白粉病Mango powdery mildew(彩版10. 74) 164
第四節幹亡果擬盤多毛孢葉枯病Mango Pestalotiopsis leaf blight(彩版10. 75) 165
第五節柁果細菌性黑(角)斑病Mango bacterial black spot(彩版10. 76) 166
幹亡果其他病害一覽表Other diseases of mango 168
第九章番木瓜、菠蘿病害Papaya and pineapple disease 170
第一節番木瓜環斑病Papaya ring spot(彩版10. 77) 170
第二節番木瓜炭疽病Papaya anthracnose(彩版10. 78) 172
第三節菠蘿黑腐病Pineapple black rot(彩版10. 79) 173
第四節菠蘿凋萎病Pineapple mealybug wilt(彩版10. 80) 175
第五節菠蘿黑心病Pineapple black heart(彩版11. 81) 177
番木瓜、菠蘿和熱帶、亞熱帶果樹其他病害一覽表Other diseases of papaya,pineapple, tropical, subtropical fruit tree 179
笫十章柑橘病害Citrus disease 184
第一節柑橘黃龍病Citrus huanglongbing(彩版11. 82~11. 84;附11. 85柑橘木蝨形態) 184
第二節柑橘衰退病Citrus tristeza(彩版11. 86;附11. 87柑橘裂皮病、碎葉病) 190
第三節柑橘潰瘍病Citrus canker(彩版11. 88) 192
第四節柑橘瘡痂病Citrus scab(彩版12. 89) 197
第五節柑橘炭疽病Citrus anthracnose(彩版12. 90~12. 91) 200
第六節柑橘腳腐病Citrus foot rot(彩版12. 92) 204
第七節柑橘果實貯藏病害Citrus storage disease(彩版12. 93 12. 95;附樹脂病、沙皮病) 206
柑橘其他病害一覽表Other diseases of citrus 211
第十一章葡萄病害Grape disease 215
第一節葡萄黑痘病Grape spot anthracnose(彩版12. 96~13. 97) 215
第二節葡萄炭疽病Grape anthracnose(彩版13. 98) 218
第三節葡萄白腐病Grap white rot(彩版13. 99) 219
第四節葡萄灰黴病Grape gray mold fruit rot(彩版13. 100 13. 101) 222
第五節葡萄霜霉病Grape downy mildew(彩版13. 102) 223
第六節葡萄銹病Grape rust(彩版13. 103) 226
第七節葡萄扇葉病Grape fanleaf(彩版13. 104) 227
葡萄其他病害一覽表Other diseases of grape 228
第十二章柿、草莓、獼猴桃病害Disease of persimmon, strawberry and kiwifruit 231
第一節柿炭疽病Persimmon anthracnose(彩版14. 105) 231
第二節柿角斑病Persimmon angular leaf spot(彩版14. 106) 233
第三節草莓褐色輪斑病Strawberry Phomopsis zonate leaf spot(彩版14. 10...


第十三章 梨、山楂病害
第十四章 核果和堅果病害
第十五章 十字花科蔬菜及油菜病害
第十六章 茄科和葫蘆科蔬菜及西瓜病害
第十七章 豆科蔬菜病害
第十八章 其他蔬菜病害
第十九章 蔬菜(植物)災害性病害
漢英拉植物病害及其病原名稱索引
植物病毒名稱及其歸屬索引
第二版主要參考文獻
彩版

書摘/試閱

第一章水稻病害
Rice disease
水稻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全國有近25%的耕地種植水稻,稻穀約佔全國年糧食總產量的一半。但每年由於病害的發生危害,減產達10%~15%,且嚴重影響稻米的品質,因此絕不可放鬆對稻作病害的研究和防治。
全球已知有稻作病害近100種,我國已記載70餘種:菌物性病害50多種,細菌性病害6種,病毒及植原體病害11種,線蟲病害4種;其中,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有20餘種。紋枯病、稻瘟病、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和矮縮病類(包括病毒病、檀原體病等)是我國南方水稻的重要病害,發生面積大,流行性強,危害損失嚴重。我國對稻瘟病、白葉枯病主要採取以培育抗病品種為主的綜合治理措施,對紋枯病則運用豐產栽培技術和結合藥劑防治的策略,均收到了比較滿意的減災保產效果。但由於它們發生流行規律複雜,對環境因子的作用較為敏感,加之稻瘟菌易發生變異,品種抗病性亦常隨之喪失,藥劑防治白葉枯病的效果還不很理想,而紋枯病的防治效果往往受控於天氣變化,且未有高抗品種,細菌性條斑病缺乏高抗品種且易受颱風暴雨的影響,防治難度大,對它們的預測準確度和精度都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上述病害仍將是今後主要的研究和治理財象。
水稻惡苗病是以種傳為主的病害之一,20世紀50--60年代基本控制其為害,但隨後由於品種和栽培制度都有較大的改變,在不少稻區此病為害又有所回升,局部地區受害甚烈。與此同時,花器病害如稻曲病和稻粒黑粉病亦日趨普遍發生,使產量下降,米質變劣,後者在雜交稻製種田的不育系中,病重的可導致多達80%的稻種損失。此外,水稻線蟲病和稻菌核稈腐病也常有發生,以及雜交稻後期的葉鞘腐敗病、雲形病和葉尖枯病等,應加強對這些病害發生動態的監測。
由病毒、植原體等所致的稻作病害中,黃矮病在20世紀50--60年代曾在我國南方稻區多次發生成災,其後報導瘤矮病、普通矮縮病和橙葉病等在我國南方一些稻區的某些年份發生。此類病害的發生流行特點是原因尚待查明的間歇性和暴發性,故需繼續加強對此類病害發生流行規律和預測防治的研究,以免突發流行時措手不及。
另一類病害如赤枯病、條葉枯病、胡麻斑病及生理性爛秧等,則常在土質或肥力較差,栽培管理不良的稻田造成危害,爛秧則還與長期低溫陰雨、光照不足有關,應區別病因,對症施治。
第一節稻瘟病
Rice blast(彩版1.1~1.4;附1.5稻胡麻葉斑病)
稻瘟病又名“稻熱病”、“吊頸瘟”,是永稻重要病害之一。中國明代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1637)一書稻災篇中就有“發炎火”類似稻瘟病的詳細描述,國外如意大利(1560)和日本(1704)也有過記載。據報導,稻瘟病幾乎遍及全球稻區,以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為害較重。中國南北各稻區每年都有此病發生,一般減產10%-20%,重的可達40%~50%,甚至顆粒無收。1981年福建省早稻稻瘟病大發生,失收面積近1.33萬hm2,損失稻穀1.5億kg;2000年廣西早稻稻瘟病發病面積達80萬hm2,損失慘重;1990年全國稻瘟病發生面積392.3萬hm2,損失稻穀10.37億kg。稻瘟病發生特點是早稻重於水稻;粳稻、糯稻重於秈稻;山區重於平原;長江中下游及以南稻區的早稻發病重於晚稻。
一、症狀
稻瘟病是非器官選擇性病害。根據其發病的時期和部位不同,分別稱為苗瘟、葉瘟、葉枕瘟、節瘟、稈瘟、穗頸瘟、枝梗瘟和穀粒瘟。
1.苗瘟和苗葉瘟苗瘟多由種子帶菌所致,一般在3葉期前發生。初在穀芽和芽鞘上出現水漬狀斑點,以後迅速變成灰褐色或黃褐色,捲縮枯死。病苗表面常生灰綠色黴層,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苗葉瘟一般在4葉期後秧苗葉片上發生,其症狀與本田葉瘟相同。苗瘟在南方早稻的旱播心拱棚薄膜育秧田或晚秧田中播種帶菌穀種時常有發生。
2.葉瘟發生於秧苗4葉期後葉片上。根據水稻品種的抗性、氣候條件及栽培管理等的不同,病斑分為慢性型、急性型、白點型、褐點型4種:①慢性型病斑。紡錘形或近梭形,其主要特徵是“三部一線”,中央為灰白色崩解部,葉組織細胞完全被破壞;中層為褐色壞死部,細胞內充滿了褐色樹膠狀酚類物質,細胞壁變色壞死;*外層淺黃色暈環為中毒部;病斑兩端中央葉脈常變為褐色長條狀。潮濕時,病斑背面生灰綠色黴層。病重時葉片枯死,遠看呈火燒狀落窩。②急性型病斑。暗綠色、水漬狀,多數近網形或不規則形,正反兩面生大量灰綠色黴層。常見於感病品種,適溫高濕,偏施氮肥,稻株嫩綠的葉片上。因此急性型病斑的大量出現常常是葉瘟流行的先兆。如天氣轉晴,或植株抗性提高,或經藥劑防治後,則可轉變成慢性型病斑。③白點型病斑。初呈白色或灰白色網形或不規則形小點,約跨2~4條葉脈,斑上一般不產生孢子,嫩葉感病後遇上高溫乾燥天氣,經強光照射或土壤缺水時發生。如果遇上適溫、高濕天氣,則迅速發展為急性型;如條件不適可變為慢性型病斑。④褐點型病斑。呈褐色針頭狀大小斑點,局限於兩條葉脈之間,有時病斑邊緣呈黃色暈圉,斑上不產生孢子,這種病斑多發生於抗病品種或稻株下部老葉上。
3.葉枕瘟病斑呈暗褐色或灰褐色,不規則形,邊緣不明顯,葉舌、葉耳及葉環等部位也可發病。嚴重時,葉片提早發黃甚至折斷枯死,特別是劍葉葉枕發病,常引起穗頸瘟的嚴重發生。
4.節瘟病節初呈黑褐色小點,後呈環狀,擴展至全節變黑色,後期凹陷或病節組織糜爛折斷,造成植株倒伏枯死。如在節部一側發生,另一側乾縮,莖稈呈彎曲狀,影響養分及水分輸送,穀粒不飽滿,千粒重降低,或成秕谷。
5.稈瘟偶在雜交稻製種田的高感品種上發生。初期病斑呈褐色小點,後變成黑褐色大斑沿莖稈上下擴展,易凹陷或造成稈腐倒伏,潮濕時病斑或病莖稈腔壁上生灰綠色黴層。
6.穗頸瘟發生於穗頸、主軸及枝梗上,尤以破口至齊穗後5天*易感病。病斑初為淡褐色水漬狀小點,擴展後呈暗褐色至灰黑色,長可達2~3cm。早期發病易形成白穗,發病遲的籽粒不飽滿。穗頸瘟常從病部折斷呈銳角狀,故又名“吊頸瘟”。
7.穀粒瘟病斑以乳熟期*明顯,灰褐色或灰白色,橢網形或不規則形,嚴重時半粒穀變黑。潮濕時,病部生灰綠色黴層。護穎及穀粒短梗上的病斑灰褐色或灰黑色。染病護穎是苗瘟的重要初侵染來源。
一、病原學
1.病原茵無性階段半知菌類梨形孢屬灰梨孢菌Pv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P.orvzae Cav.=Piricularia orvzae Cav.);有性階段子囊菌門大角間座殼屬灰色大角間座殼菌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Mycosphaerella malinvernina(Catt.)Sacc.=Ceratosphaeria grisea Hebert],僅在人工培養基上產生,白然界尚未發現。
2.形態菌絲多無色,也有白色、灰色或淡褐龜。分生孢子梗從病組織的氣孔伸m或枯死組織表面3~5根叢生,多的8~10根,少數單生,不分枝,(80~160)ym×(4~6)肚m,具2~4個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頂部漸細,色較淺。頂部可陸續產生孢子4~5個,多的達10~20餘個,少的僅1個。分生孢子梗上端曲折狀,有孢子痕。分生孢子無色或淡褐色,雪梨形或倒棍棒形,(14~40)_um×(6~13)ym,2個隔膜,隔膜處縊縮。基部細胞鈍網,有腳胞,頂端細胞立錐狀。孢子多從頂部或基部細胞萌發形成芽管和附著胞,個別從中間細胞萌發,附著胞淡褐色近網形或卵形,壁厚而光滑,再產生侵入絲侵入寄主組織(圖11)。
3.生理菌絲生長溫度範圍8~37℃,適溫26~28℃;分生孢子形成的溫度10--35℃,適溫25~28℃,萌發溫度15--32℃,適溫25~28℃。在25~30℃,經6~8h即可形成芽管及附著胞。孢子在濕熱條件下52℃5~7min致死;病稻節內的菌絲為55℃10min或60℃5min;穀粒組織內的菌絲為53℃5min。病菌對低溫和乾熱抵抗力較強。菌絲在100℃下,經1h尚有70%存活,而分生孢子有50%存活;孢子於-6~-4℃乾燥條件下,羥50~60天,仍有20%存活。稻節或麥粒中的培養菌,在室溫真空乾燥條件下可存活10年以上。分生孢子形成要求相對濕度在93%以上,並要求光暗交替條件,直射陽光或紫外光對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孢子在有水膜或水滴和飽和濕度下才能萌發良好,其臨界相對濕度為92%~96%;如果沒有水滴,即使在飽和濕度下,萌發率也只有l%左右。在適溫下,病菌需有6~7h水滴才能侵入寄主,持續水濕時間越長,侵入率越高。分生孢子萌發需要氧氣,空氣中的氧含量降到一般含量(20/Lo)的1/2~1/4時,孢子雖可萌發,但不形成附著胞。氧的含量達170/~20%時,有利於附著胞的形成。
4.代謝產物病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或病斑組織中,能分泌多種毒素,已分離到稻瘟菌素(piricularin),a-吡啶羧酸(a-picolinicacid),細交鏈孢菌酮酸(tenuazonicacid),稻瘟醇(piriculol)和次生毒素香豆素(coumarin)。這些毒素在高濃度下有抑制稻株呼吸和病菌孢子萌發以及菌絲體繁殖的作用,低濃度下則可刺激生長。將提取的稻瘟菌素、吡啶羧酸、細交鏈孢菌酮酸的稀釋液,分別滴到有傷口的植株葉片上或浸根處理,在適溫條件下,均能引起葉片或植株呈現與稻瘟病相似的症狀;並可使植株生長受阻而呈矮縮狀。
5.生理分化稻瘟菌對不同品種的致病性有明顯差異,從而分化出不同的生理小種。突變、菌絲融合導致準性重組、有性生殖和不良的栽培管理技術等都可使病菌發生變異。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進展,對病菌進行了DNA指紋分析,發現並證實稻瘟菌具有相對穩定的譜系。這為今後抗病育種提供了全新的信息。1976~1979午,中國稻瘟病協作組應用Tetep、珍龍13、四豐43、東農363、關東51、合江18、麗江新團黑谷等7個鑑別品種,將來自23個省、市、白治區的827個稻瘟病菌有效單孢菌株進行苗期測定,首次將供試菌株區分為7群43個中國小種。到1987年,中國共測試了有效菌株13050株,鑑定出8群85個中國小種,ZG小種為優勢種群,目前長江流域雙季秈粳稻混栽區小種構成較為複雜,秈稻品種上以ZB、ZC群小種為主,粳稻上以ZF、ZG群佔優。需要指出的是,稻瘟病菌小種組成和種群中的優勢小種因地域而異,特別易受年份間品種組成變更的影響。
6.寄主範圍在自然條件下,稻瘟病菌除侵染水稻外,日本報導還侵染葦狀羊茅、秕殼草等。國內人工接種可侵染大麥、小麥、黑麥、燕麥、粟、高梁、玉米、稗、蟋蟀草、球米草、牛尾草、狗尾草、硬羊茅、蘭羊茅、黑麥草、馬唐、筒軸茅、芒稗、李氏禾、雙穗臂形草、千金子、羅氏草等作物和雜草。
三、病害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在乾燥條件下,菌絲體在稻草內可存活2~4年,分生孢子可存活1年;在潮濕條件下,菌絲體經2~3個月死亡。翌年初春,病菌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產生分生孢子,和越鍪的孢子一起主要靠氣流吹傳到稻株上。在有水膜的情況下,萌生芽管、附著胞和侵入絲,穿透角質層侵入機動細胞或長形細胞,也有由傷口侵入,但一般不從氣孔侵入;在穗頸部位,侵入絲多從鱗片狀的苞葉侵入;在枝梗上則常從穗軸分枝點附近的長形細胞侵入。帶菌種子播種後可引起苗瘟,其傳播與氣候因素,育秧時期,育秧方式等有關。一般水秧發病少,旱秧發病多。
日本報導,同一品種在充分滿足水濕的條件下,溫度對侵入率的影響是:15℃時為5.9%,24℃為19%,32℃為6.8%;溫度對葉瘟侵入所需時間:20℃時為8h,24℃時6h,32℃時10h,高於35℃和低於13℃均不能侵入。在20~32℃條件下,穗瘟均為6h。潛育期長短主要受溫度影響:葉瘟在24~28℃時4~6天;17~18℃時7~9天;9~11℃時13~18天。穗頸瘟在1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