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漢語史中的語言接觸問題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漢語史中的語言接觸問題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0 元
定價
:NT$ 180 元
優惠價
8715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漢語史中的語言接觸問題研究》內容簡介:在漢語史研究領域,較早注意到其他語言對漢語發展影響問題的,是王靜如(1935)、呂叔湘(1940)等學者;1953年日本學者太田辰夫發表《關於漢兒言語——試論白話發展史》一文,首次系統考察了中古以來受阿爾泰語影響形成的北方“漢兒言語”的發展、盛行及消亡的過程。此后,這方面的研究相對沉寂。近年來這種情形逐漸得到改觀,學者們開始重新認識和估價語言接觸對漢語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

目次

前言
關於漢兒言語——試論白話發展史
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
歷史上漢語和其他語言的融合問題說略
漢語和阿爾泰語互相影響的四項例證
北方漢語的結構發展
漢語被動式的歷史·區域發展
北京官話溯源
北方方言中第一人稱代詞復數包括式和排除式對立的來源
元代漢語的后置詞系統
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一)
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二)
從語言滲透看漢語比擬式的發展
《老乞大》語序研究
中古譯經中的處置式
試論現代北京城區話的形成
《世說新語》、《齊民要術》、《洛陽伽藍記》、《賢愚經》、《百喻經》中的“已”、“竟”、“訖”、“畢”
佛教混合漢語初論
元代白話碑文中助詞的特殊用法
論元代蒙古語對漢語語法的影響
再談中古譯經與漢語語法史研究
漢語負面排他標記的來源及其發展
移植:佛經翻譯影響漢語詞匯的一種方式
也談中古譯經中“取”字處置式的來源——兼論“打頭破”、“啄雌鴿殺”格式的形成
從語言滲透看漢譯佛經中的特殊判斷句
編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