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臺灣高山族(簡體書)
滿額折

臺灣高山族(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7.00 元
定價
:NT$ 102 元
優惠價
8789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名人/編輯推薦

《臺灣高山族》(作者葉興建)將要告訴讀者的是,作為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支的臺灣高山族是怎么來到祖國的寶島臺灣的;來到臺灣後,作為最早的開發者,他們又是如何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發展的。同時,還以生動的故事告示大家他們那些鮮為人知的奇特的生活方式、多姿多彩的文化、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與外界的聯系、前途命運。

寶島臺灣是我國的第一大島,位于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島上風景
秀麗、氣候暖和、物產豐富,極宜人類生存與發展。臺灣居民絕大部分是從
大陸直接或間接遷徙過去的,他們與原住民一起披荊斬棘,歷盡艱辛,為開
發和建設寶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隨著大陸人民的大批遷入,大陸較先進的生產技術、文化教育、文學藝
術和風俗習慣不斷地移植臺灣,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藝術的繁
榮,使臺灣文化成為中華燦爛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自1895年以來,由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占和1949年以後兩岸的長
期隔絕,大陸人民對臺灣的了解十分有限。雖然,20世紀80年代以後,有大
批的臺商和各界人士紛紛渡過臺灣海峽,到大陸經商和從事文化交流,然而
大陸人民進入臺灣還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廣大的青年學生迫切希望了解臺
灣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為了讓大陸人民特別是大陸的青少年能比較全面、
真實地了解臺灣,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組織了一批研究臺灣的學術工作者
編寫了“圖文臺灣”叢書。這套叢書以翔實的史料、精美的圖片、通俗的語
言,從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介紹臺灣的情況,既追述兩岸人民共同
開發建設臺灣的艱苦歷程,也頌揚兩岸人民抗擊外國侵略、收復臺灣、保衛
臺灣的光輝業績,同時展示臺灣的美麗景觀、民俗風情、民間信仰和文化藝
術。
我們期望,這套圖文并茂的通俗讀物能陪伴你一起追憶歷史,探訪民俗
,欣賞臺灣的秀麗風光,讓你從容地穿梭于時光隧道,流連于古跡佳景,輕
松愉快地享受一趟臺灣寶島的文化之旅。

目次

前言
一 他們是從哪里來的
1.臺灣島及臺灣史前文化與祖國大陸的密切關系
2.先後直接或間接從大陸來到臺灣
3.臺灣高山族的其它來源
二 人口變化與地域分布
1.臺灣高山族族群分類
2.臺灣高山族人口變化
3.臺灣高山族的地域分布
三 社會組織與經濟生活
1.臺灣高山族固有的社會組織
2.臺灣高山族的生產方式
3.臺灣高山族的“衣、食、住、行”特點
四 多姿多彩的傳統文化
1.風俗習慣
2.祭典儀式
3.歌舞藝術
4.神話傳說
五 發展的外來沖擊
1.漢族移民與臺灣高山族的漢化
2.政府同化政策的影響
3.日本殖民文化的沖擊
4.臺灣高山族受外來沖擊的典型例子
六 反侵珞斗爭的傳統
1.早期反侵略、反殖民斗爭
2.反對美、日侵略斗爭
3.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
結束語:社會地位的變化及其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與圖片來源

書摘/試閱

臺灣古人類、古文化與大陸的密切關系。臺灣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和舊石
器,把臺灣的歷史推前到30000年前、15000年前、12000年前左右。我們在
探討高山族的來源問題時,也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後期這樣遙遠的古代。
臺灣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分別在臺南縣左鎮鄉和東南臺東縣
長濱鄉發現。臺南縣左鎮鄉菜寮溪于1970年夏天發現一片灰紅色的古人類化
石,長約21.6厘米,寬約12.7厘米。據初步斷定為約3萬年前一個20歲左
右青年的頭骨,被稱為“左鎮人”。“左鎮人”與北京周口店發現的“山頂
洞人”同屬舊石器時代後期古人類。他們有著堂兄弟關系。臺灣的舊石器文
化還發現于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這個遺址位于臺東縣與花蓮市中間,從
1968年到1971年曾進行五次發掘,共發現有舊石器六千多件和骨角器一百多
件,這些遺物屬于舊石器時代後期,距今15000年前,被稱為“長濱文化”
。據參加發掘“長濱文化”的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與祖國大陸的關系
密切,當時臺灣與祖國大陸還連在一起,“左鎮人”可能是長途跋涉,移至
臺灣。至于較晚的“長濱文化”,當時大陸與臺灣已被海水分割,這些人大
概已懂得劃舟。故能從大陸渡海來臺。這個說法,確定“左鎮人”和“長濱
文化”都是獨立從祖國大陸移來臺灣的。還有一種可能,即“左鎮人”和“
長濱文化”間也許有直接繼承關系。
臺灣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大量的遺物,證明了遠在新石器時代臺
灣就和中國大陸有文化上的聯系。臺灣前後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有一百多
處,出土的遺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臺北圓山貝□出土的石斧、石錛、石鏃;
高雄岡山大湖貝□出土的有孔石鏃和有柄石鏃:澎湖良文港發現的繩紋彩色
陶片;高雄縣墾丁寮、臺中縣腳社出土的彩陶;臺北圓山、臺東石坑、花蓮
崗山等地發現的紅陶;高雄市桃子園、臺南縣鳥頭山、彰化八卦山、新竹縣
後?出土的黑色陶器等等。考古學者指出,臺灣出土的石斧、石錛、石鏃等
遺物和山東城子崖出土的各種石器,屬于一個類型。彩色陶器更是中國新石
器時代特出的文化表現,它的發源地是黃河流域,在大連貔子窩、香港舶遼
洲、蘇北、福建等地也都有彩陶出土。黑陶最初發現于山東城子崖,在大陸
的傳播地區,北至河南澠池、安陽後崗,遼寧大連牛頭□;南至浙江余杭縣
良渚鎮、江西樟樹市和福建武平縣。中國大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是經過沿海
地區傳播到臺灣的。新石器文化在黃河流域最興盛的時期,是公元前2000年
左右。
在臺灣海峽形成前,已經有一部分大陸早期居民進入臺灣島;在臺灣海
峽形成過程中,也有一批早期居民進島。即使在臺灣海峽形成後,依然有大
陸居民前往臺灣。根據上述,遠在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後期,寶島臺灣就
有“左鎮人”生活著,以後又有15000年前的“長濱文化”主人,早期的這
些臺灣古人類應該是從大陸走到臺灣的。進人新石器時代以後,臺灣又有大
盆坑文化、圓山文化、鳳鼻頭文化等的主人,他們應該是渡海來臺的。這些
考古文化的主人,與後來的臺灣高山族,既有淵源關系,又不能等同看待。
從西周到漢代,在大陸東南方有越族(戰國稱百越)活動著。在秦漢時代
,臺灣和福建都是閩越族群的活動地區。在臺灣,三國時代的山夷(夷洲人)
、隋代的流求人,應該都是古越族的後裔,也是臺灣高山族的先民。直到唐
宋時代,大陸各族人民和菲律賓人、馬來人等,大量遷入臺灣,到明代融合
為東番夷,即臺灣高山族的祖先。今天,臺灣北部的泰雅、賽夏、布農、鄒
等族群的祖先,就是由中國東南沿海直接渡過臺灣海峽來到臺灣的。
臺灣地處東南海上,在漫長的歲月里,也有一些菲律賓、印度尼西亞、
馬來半島和東北琉球群島等地的居民漂流到臺灣,構成高山族的另一族源。
今天魯凱、排灣、卑南、雅美等族群的祖先可能就是來自南洋群島。這些高
山族的重要來源之一是馬來人。唐代貞觀年間,馬來群島發生洪災,馬來人
各駕竹筏避難,有的漂泊到了臺灣。此後馬來人一度在臺灣族強勢大。二是
琉球人。琉球移民在荷蘭殖民者東來的時候還能見到一些,也就是“郎嶠”
(Lonkian)人與“知本”(Tipuns)人。據說郎嶠人身材矮小,皮膚細膩,態
度文雅,狀貌衣飾都近似琉球人。婦女出門要張傘遮太陽,男子戴帽子或斗
笠。婦女分娩後要火烤一周,雖盛夏也不例外。人死後先行埋葬,周歲後發
墓拾骨,并貯于野外小舍中。知本人軀干比排灣人小,容貌溫柔,多數肥滿
渾厚,不像近鄰他族群那樣削瘦。郎嶠人與知本人後來都融合于排灣人,其
固有的特殊風俗習慣已經消失,保留下來的只是部落酋長及其家族在手部刺
青、紅色紋飾,這已經成為現在排灣人的特征之一。事實上,不管是馬來人
還是琉球人,都同我國南方的百越和南蠻存在著一定的關系。他們是在約
5000年前從中國西南漂移到東南亞海島的。
學者認為,大概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期或晚期,有一支越人自我國東南沿
海分數批渡海到了臺灣,一部分留下來與矮黑人相融合,後來大概就成為泰
雅、賽夏、布農等族群的祖先;又有一部分繼續向南移動到菲律賓、加里曼
丹、蘇拉威西諸島,也與當地的尼格利佗種人相融合,成為原馬來人的某些
支系。大約在同一時期,有幾支越人和濮人也分作若干批,有的沿著海岸,
有的順江南下,經中印半島而至南洋群島,分別與來自印度或高加索的古印
度尼西亞種人(Indonesian)相融合,成為原馬來人。大部分原馬來人留下來
與原住在那里的尼格利佗種人相融合,成為後來的真馬來人(DeuteroMalay)
,其沒有同尼格利佗種人融合的部分,後來有一支經由菲律賓群島移人臺灣
,這些人大概就是卑南、雅美和平埔等族群的祖先。這樣,從我國大陸出發
的兩支南方蒙古人種,在經過不同的路線和長期迂回的遷移之後,最後仍然
在臺灣匯合,這是古代人類大遷移中一個很有趣的現象。P4-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