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茶文化與茶藝(簡體書)
滿額折

茶文化與茶藝(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茶文化與茶藝》內容簡介:“茶文化與茶藝”是為了適應當前我國茶藝行業發展及旅游(酒店)職業教育與茶藝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結合茶藝師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基本要求,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職業技能為核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旨在普及茶葉知識,提高茶藝服務技能,學習茶藝企業的經營與管理知識的一門學科。《茶文化與茶藝》以“中國茶文化、茶葉基礎知識、茶事服務、茶藝表演、茶藝館的經營與管理、休閑茶飲”六部分為結構體系,系統地介紹了茶文化的產生與發展、現代茶藝服務與管理的現狀、發展趨勢。《茶文化與茶藝》內容豐富、通俗易懂、雅俗共賞、說古論今、由淺人深,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并配有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習者加強記憶,使學習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獲得知識,提高修養,掌握技能。《茶文化與茶藝》既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學生使用,也可作為茶藝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名人/編輯推薦

《茶文化與茶藝》:系列完整:把握旅游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及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聯,整個系列體系嚴密完整。針對性強:符合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側重技能傳授,弱化理論,強化實踐內容。體例新穎:從人類常規的認識習慣出發,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進行全新的嘗試,打破傳統教材的編寫框架;整個系列由案例導入,然後展開理論描述,更符合老師的教學要求,也方便學生透徹地理解理論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案例全面:采用最新的案例,切合實際;案例的引用不局限于地域,面向全國。方便教學:全套教材以立體化精品教材為構建目標,部分課程配套實訓教材;網上提供完備的電子教案、習題參考答案等教學資源,適合教學需要。

目次

1中國茶文化
學習單元一 了解茶文化傳播知識
1.1.1 茶文化的溯源
1.1.2 茶在中國古代的傳播與發展
1.1.3 茶的海外傳播
學習單元二 分析華夏茶文化的發展史
1.2.1 歷代茶文化概況
1.2.2 “茶”字的由來
1.2.3 茶的各種稱呼及字形
1.2.4 茶文化的結晶——《茶經》
學習單元三 掌握歷史上的飲茶階段
1.3.1 原始的鮮葉咀嚼
1.3.2 春秋時代的生煮羹飲
1.3.3 唐代的煎茶
1.3.4 宋代的點茶
1.3.5 明代的泡茶
1.3.6 清代的品茶
學習單元四 了解中國貢茶的發展
1.4.1 貢茶的起源
1.4.2 歷代貢茶概況

2茶葉基礎知識
學習單元一了解茶葉基礎知識
2.1.1 茶樹基本結構分析
2.1.2 茶樹的生長習性
2.1.3 中國產茶區的分布
學習單元二掌握茶葉的分類知識
2.2.1 茶葉的分類方法
2.2.2 茶葉的分類
2.2.3 茶葉深加工產品
學習單元三了解茶葉的種植與加工知識
2.3.1 茶葉的種植
2.3.2 茶葉的加工
學習單元四茶葉的鑒別與品評
2.4.1 茶葉的品評方法
2.4.2 茶葉的鑒別方法
學習單元五茶葉的保健功效
2.5.1 茶與養生保健
2.5.2 茶在生活中的妙用
2.5.3 如何科學飲茶
學習單元六茶葉貯藏知識
2.6.1 影響茶葉品質的因素
2.6.2 茶葉的貯藏方法
2.6.3 貯藏茶葉的注意事項

3茶事服務
學習單元一了解茶事服務基本知識
3.1.1 茶事服務的原則
3.1.2 茶事服務的特點
3.1.3 茶事服務禮儀要求
學習單元二分析茶事服務心理
3.2.1 正確引導客人消費
3.2.2 常見的針對性服務
學習單元三掌握茶事服務的主要環節
3.3.1 營業前的準備工作
3.3.2 營業中的茶水服務
3.3.3 結束工作
3.3.4 特殊情況的服務和處理
學習單元四掌握品茶用具知識
3.4.1 茶具的起源與發展
3.4.2 茶具的分類
3.4.3 常見茶具的選購
學習單元五茶的水、火情結
3.5.1 泡茶用水
3.5.2 泡茶與火候掌握
學習單元六茶事禮儀服務
3.6.1 泡茶用具功能
3.6.2 茶事服務中的基本手法
3.6.3 奉茶之道
3.6.4 接待外賓服務

4茶藝表演
學習單元一了解茶藝表演的基本要求
4.1.1 茶藝表演的特征
4.1.2 解說詞的創作
4.1.3 如何進行茶藝程序安排
學習單元二掌握各類茶的沖泡技巧
4.2.1 綠茶類的沖泡技巧
4.2.2 紅茶類的沖泡技巧
4.2.3 烏龍茶(青茶)類的沖烈技巧
4.2.4 白茶類沖泡技巧
4.2.5 黃茶類沖泡技巧
4.2.6 黑茶類沖泡技巧
4.2.7 花茶類沖泡技巧
學習單元三學會各類茶的生活待客型茶藝
4.3.1 綠茶類茶藝
4.3.2 紅茶類茶藝
4.3.3 烏龍茶(青茶)類茶藝
4.3.4 白茶類茶藝
4.3.5 黃茶類茶藝
4.3.6 黑茶類茶藝
4.3.7 花茶類茶藝
學習單元四鑒賞名茶表演
4.4.1 西湖龍井茶藝表演
4.4.2 碧螺春茶藝表演
4.4.3 信陽毛尖茶藝表演
4.4.4 黃山毛峰茶藝表演
4.4.5 鐵觀音茶藝表演
4.4.6 祁門紅茶茶藝表演
4.4.7 茉莉花茶藝表演
4.4.8 普洱茶茶藝表演
4.4.9 君山銀針茶藝表演
4.4.1 0都勻毛尖茶藝表演

5茶藝館的經營與管理
學習單元一分析茶藝館經營特點及內容
5.1.1 茶藝館的起源與發展
5.1.2 茶藝館的經營特點
5.1.3 茶藝館的經營內容
5.1.4 茶藝館的類型
學習單元二學會籌備、經營一家茶藝館
5.2.1 茶藝館選址
5.2.2 消費定位
5.2.3 裝飾設計
5.2.4 招聘與培訓
學習單元三了解茶藝館的經營管理知識
5.3.1 日常事務管理
5.3.2 現場管理
學習單元四學會茶單的設計與制作
5.4.1 茶單的設計原則
5.4.2 茶單的內容
5.4.3 茶單的制作
5.4.4 茶單設計者的素質要求
學習單元五掌握茶藝館的營銷方法
5.5.1 茶藝館營銷活動的策劃
5.5.2 茶藝館的營銷方法
5.5.3 茶藝館經營管理中需注意的問題
5.5.4 茶藝館經營管理待解決的問題

6休閑茶飲
學習單元一掌握花草茶品飲知識
6.1.1 花草茶的源流
6.1.2 花草茶的成分
6.1.3 花草茶具
6.1.4 花草茶的沖泡方法
6.1.5 常見花草分類
學習單元二學會茶葉的調飲
6.2.1 泡沫紅茶
6.2.2 花草奶茶
學習單元三了解茶點與茶膳的制作
6.3.1 茶點的種類
6.3.2 花草茶點制作
6.3.3 花草茶膳
6.3.4 花草茶與星座
附錄一中國茶葉博物館介紹
附錄二茶藝師國家職業標準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4)游山玩水采用壺泡法,通常在沖泡後,難免有水滴落在壺的外壁,特別是沖泡烏龍茶時,不但泡茶沖水要滿出壺口,要有淋壺,使壺的外壁附著許多水珠。如果要將壺中的茶湯再分別倒人各個品茗杯中,這一過程稱為分茶。分茶時,常用右手拇指和中指握住壺把,食指抵住壺的蓋鈕,再提起茶壺,為了不使溢在壺表順勢流向壺足的水滴落在桌面上,通常在分茶前,先把茶壺底足在茶船上沿逆時針方向劃動一圈,再將壺底置于茶巾上按一下,這樣可以除去附在壺底上的水滴。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把壺沿著“小山”(茶船)劃了一圈,目的在于除去游動著的壺底之水,因而,美其名日“游山玩水”。
5)端茶送客
茶可用來敬客,但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以茶逐客的。這種做法過去多見于官場中。如大官接見小官時,大官都堂堂正正地擺好架子,端坐大堂上。侍從在兩邊站成排。然後傳令“請!”于是小官進堂拜謁,旁坐進言,倘若有言語沖撞,或遇言違而意不合,或言繁而煩心,大官就會嚴肅地端起茶杯,以一種端茶的特定方法,示意左右侍從“送客”。而侍從也就心領神會,齊呼“送客”。在這種情況下,端茶就成為一種“逐客令”。但端茶逐(送)客與客來敬茶的美德是背道而馳的,特別是在提倡社會文明進步的今天,此風更不可長。3.方圓與規矩在茶藝過程中,有些方圓與規矩是在總結泡茶技藝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這種茶藝程序是在泡茶實踐中逐漸總結出來的,而又在實踐中得到提高與升華。1)老茶壺泡和嫩茶杯泡這里說的是較為粗老的茶葉需用有蓋的瓷壺或紫砂壺泡茶;而對一些較為細嫩的茶葉適用無蓋的玻璃杯或瓷杯沖泡。因為對一些原料較為粗老的鮮葉加工而成的中、低檔大宗紅、綠茶,以及烏龍茶、普洱茶等特種茶來說,它們有的因原料所致,有的因茶類所需,采摘的鮮葉原料,與細嫩的名優綠茶,以及少數由嫩芽加工而成的紅茶、白茶、黃茶相比,因茶較粗、較大,處于老化狀態,所以,茶葉中的纖維素含量高,茶汁不易在水中浸出,因此,泡茶用水需要有較高的溫度才能出昧。而烏龍茶,由于茶類采制的需要,采摘的原料新梢,已處于半成熟狀態,沖泡時,既要有較高的水溫,還要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水溫不致很快下降,只有這樣,才能透香出味。
而這些茶選用茶壺沖泡,不但保溫性能好,而且熱量不易散失,保溫時間長。倘若用茶壺去沖泡原料較為細嫩的名優茶,因茶壺用水量大,水溫不易下降,會“燜熟”茶葉,使茶的湯色變深,葉底變黃,香氣變鈍,滋味失去鮮爽,產生“熟湯”味。如改用無蓋的玻璃杯或瓷杯沖泡細嫩名優茶,既可避免對觀賞細嫩名優茶的色、香、味帶來的負面效應,又可使細嫩名優茶的風味得到應有的發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22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