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文化史通釋(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文化史通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文化史通釋》集結了12篇論文,全是關于中國文化史的探討和論斷每一篇都集中在一個特殊的面相上面。思想、政治、商業、宗教、民間文化、文學、醫學、科學、藝術、科舉、俠等盡在其中,涉及的范圍相當廣闊。且每一篇論文都是從宏觀角度對中國文化史的某一面相提出一種長程的貫通解釋。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同時看到中國文化的常中之變和變中之常。

作者簡介

余英時,1930年生,安徽潛山人。香港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生,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中國史教授、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康奈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現為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1973-1975年出任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2006年美國國會圖書館被授予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數十種。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文化史通釋》是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

目次


1 綜述中國思想史上的四次突破
2 從政治生態看宋明兩型理學的異同
3 近世中國儒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4 中國宗教的人世轉向
5 明清小說與民間文化
柳存仁《和風堂新文集》序
6 原“序”:中國書寫文化的一個特色
7 古代思想脈絡中的醫學觀念
李建民《生命史學》代序
8 環繞著“李約瑟問題”的反思
陳方正《繼承與叛逆》序
9 從“游于藝”到“心道合一”
《張充和詩書畫選》序
10 試說科舉在中國史上的功能與意義
11 俠與中國文化
12 關于中日文化交涉史的初步觀察
後記

書摘/試閱

宋代是儒學的復興時代,這是大家都承認的事實。但所謂“復興”并不是先秦儒學的單純復原,而是包含了創造性的新發展。這個創新的部分便是一般中國思想史上所說的“理學”(或“道學”)。粗略地說,“理學”所講的是以心、性、理、氣等為中心觀念的形而上學;宋儒和今人大都稱之為“內聖之學”。但“內聖”只是儒學的一半,另一半則是所謂“外王”,而且“內聖外王”構成一連續體,根本不能彼此孤立而隔絕。因此我們雖肯定理學的創新意義,但不能把理學看作宋代儒學的全部。事實上,宋代理學家仍然自視為儒家(“吾儒”),他們所發展的“內聖”之學也仍然是為了“外王”的實現。二程教門人,首重《大學》與《西銘》,便是因為這兩篇作品都是從“內聖”一步步推出“外王”的儒學綱領。程頤自著《易傳》,強調“體用一源,顯微無間”,也同樣是為了闡明“內聖外王”為一連續體,不容分裂。所以《易傳》對于政治思想頗多發揮。
這里我要提及我最近揭出的“儒家的整體規劃”(The Confucian Project)的觀念。儒學從先秦開始到宋代的復興,一直貫穿著一個基本的整體規劃,即通過“內聖外王”的活動(或實踐)歷程,以建立一個合理的人間秩序。孔子便是這一基本規劃的創建人,《論語》可以為證(詳見<試說儒家的整體規劃》)。北宋理學家之所以全力以赴地開拓“內聖”之學,便是要為“外王”的實現(建立合理的人間秩序)尋求更堅實、更可靠的形而上的根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