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英國的左圖右史:曹小鷗紀實攝影留學記(簡體書)
滿額折

英國的左圖右史:曹小鷗紀實攝影留學記(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名人/編輯推薦

曹小鷗,江蘇常州武進人,1965年出生于上海。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著作:《新具象藝術》、《國外後現代設計》、《天工開物圖說》、《視覺革命——“觀看”的現代藝術史》等。
《英國的左圖右史(小鷗紀實攝影留學記)》是其隨筆作品集。

38歲時的小鷗留學有些偶然又有些必然,那時,她從《光明日報》文藝部工作了十余年後來到北京服裝學院不久。她想當一名教師,她家從爺爺到父母親都是教師,她有很濃重的教師情結,可是到了大學以後還是不能如愿,因為她的職稱是“編輯”,所以只能先在學報工作。我清楚記得她在學校因為研究生的“設計史”課找不到人手,找她幫忙開課時她的那種過分了的興奮和盡職——她太想當一名老師了。
後來,大學師資的準入制度逐漸完善,學歷問題越發重要了,她當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首屆本科的驕傲學歷,變得沒有自信。這個時候,留學逐漸在中國成為一種學習和改善的重要選擇,她和幾位也是人到中年的閨蜜(有畫家、記者)也禁不住蠢蠢欲動——這也許有人生在日常冗長的婚姻狀態後希圖更新的嘗試。于是,密謀,聯系,復習英文,居然像年輕人一樣充滿想象和熱情。
我當然支持,現實的大道理不說,也許我在潛意識里也有重歷單身生活的企望,雖然女兒已經出生,并且已經像一棵樹那樣成長,但男人在某個階段總是會不安,年復一年不變的沮喪,時間流逝的恐懼,以及因看清許多事情本質後的頹然。
聯系學校不是問題,留學最困難的是語言考試。小鷗當年雖然是班里英語最好的學生之一,但大學畢業已經十余年,連單詞也已基本還給塵封的課本了。幾個閨蜜一起報名咬牙學雅思,起早摸黑,戰戰兢兢回答老師的提問,渾身濕透參加考試,到了成績揭曉的時刻,只有她一個過了線……
去還是放棄?如同莎士比亞戲劇的命題。對于家庭生活安逸,已經是孩子的媽媽,并且從未出過遠門,為了孩子甚至連出差也常常放棄的她來說,只身赴英國留學并且生活,簡直不可想象。
有時一個家庭的“歷史性”決定的作出,并不像文學描述的那樣充滿悲壯和艱難。小鷗決定去,而我雖然充滿不安和擔心,但鬼使神差,也支持她去,我有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是,無論如何,人到中年,出去經歷異域人生,對個體的生命來說都是一次重要事件,值得我們去投入,在游歷和認知面前,媽媽和妻子的身份,都應該退居其次,因為那兩個身份都是別人賦予的。
小鷗的留學生活就這樣展開,這是在2004年。1月開始,世界首條商業運行的磁懸浮——上海磁懸浮正式投入運行,亞洲禽流感疫情進一步擴散。3月,繼91 l事件後,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發生連環爆炸案,死亡逾200人,傷超過1500人。還是3月,臺灣陳水扁最後時刻翻牌以微弱多數贏得連任,國民黨等反對黨提出選舉無效和當選無效訴訟。8月,劉翔在雅典奧運田徑男子110米欄項目中以十二秒九一的成績奪得金牌,打破了奧運會紀錄,為中國奪得了第一枚男子田徑奧運會金牌。12月,大地震弓J起印度洋沿岸巨大海嘯,對沿岸國家造成巨大破壞,有超過20萬人在此次海嘯事件中喪生。這是動蕩和悲傷多于快樂的一年,我和小鷗,各自懷著不安和孤獨,在MSN上經歷了個人和世界的一切。 小鷗學的是“紀實攝影”,是一個正式的碩士學位。在英國所有的中國留學生中,她的年齡可能是最大的,國內的生活和專業條件都堪稱優越的她,現在,從零開始。這是一個思想和創作兼具的學位,攝影在現代的歐美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當代藝術”,如蘇珊·桑塔格的圖像觀看理論充滿哲學的艱深,而“紀實攝影”雖在歐洲有豐富的歷史傳統,但它的前提仍是如何觀察現實,這是一個歷久常新的課題,對于一個剛從中國來、原來是學藝術史出身的人來說,難度可想而知。很多時候,我擔心她不能堅持下來。但是,隨著她在英國的時間漸長,從最初的恐懼無助,課堂討論問題的尷尬,到開始在體育場拍攝作業.深入酒吧創作,獨自在英倫和歐洲各地旅行……我從寄回的作品中看到一個全新的她,一個年輕而充滿激情的藝術學子。
如今,八百多個在英國的日日夜夜都已經遠去了,小鷗回來終于如愿當了教師,只看見她在忙,與學生關系好得不得了,但很長時間都不見她提起英國,就像從不曾發生。
從去年開始,她終于開始坐立不安,開始沒日沒夜地寫,我在看完她最初的幾篇後,終于知道她沉默的原因,意識到英國生活在她內心的巨大的影響,這是非寫不可的思想和故事,是一個時代中西交匯的縮影,但它不同于上一代的遠涉重洋者,角度、際遇、內容都已全然不同,她以圖像觀察的眼光,通過自己的內心體會,細微豐富地揭示了英國文化、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她將此雖小的書命名為“左圖右史”——中國人眼里的英國《春秋》。
我想,這本書既是寫給她自己的,也是寫給我和女兒的,同時也是寫給大家的。
2011年9月1日

目次

代序小鷗留學記
一次演講——畫家:弗洛伊德和培根
城市的提醒者——約翰·戴維斯及其他
“留學情人”的影像
“住”的異想
老師Bob
在英國看揚州——一個城市與歷史的影像
2005年11月27日——“umpin Jacks”酒吧拍攝記錄
去聖·艾夫斯——英國藝術家村
四個“泰特”
勞動者之歌——博物館的概念
“天下百貨”Harrods
美食的概念
巴斯的“江湖人”
斯特拉特福“後遺癥”——一個小女孩心中的英國
“性”與“性設計”
設計是“一切”?——由“倫敦設計節”想到的
“彼”與“此”——英國式教育的細節

書摘/試閱

我這兩年跑了一趟英國,在那里整整呆了兩年,起初出去的緣由中自然不能排除因為國內條條框框對于個人工作和生活上的限制所促使,但這段生活真真切切地改變了我對于教與學的看法。我是1980年代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學生,讀理論,出去之前在國內教書,教中國設計史,我一直努力做一個好老師,也認為自己應該算個好老師。三年前,工作了十七八個年頭的我又成為一名學生,一個攻讀MA需要完成160個學分的學生。這成了我琢磨什么是教,什么是學,怎樣教得好,怎樣學得好的過程,也成為我感性地了解別的國家在設計藝術教育方面的思想、投入和做法的重要階段。
我所在的大學胡佛漢頓大學是一所英國的綜合性公立大學,有4個學區,跟我們國內很多大學一樣,是由過去的幾所學校合并的。俗話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合并”與“擴招”這些年來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現,美國、歐洲、亞洲都有,我們也趕了這個勢頭。但這個舉措弄不好會導致兩個負面的影響,一是學校特色的喪失,一是總體教育質量的下降。在第三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會上,美國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海納西對高校擴張現象直言道: “如果斯坦福的校園增加一倍,學生的人數也增加一倍,那么,我們這所大學要花20年才能達到原有的教學質量。”這就是後果,在哪里都一樣。幾天前,我系里的一個博士跟我抱怨,說他教書的學院的學生素質之差簡直叫人汗顏,他搞不懂他們為何而讀書,我告訴他讀學位一詞用在現在的學生身上比讀書應該更為恰當。關于此,若要論述之,那將是另一個長篇。瓜果與藤相連,枝枝蔓蔓;得要慢慢地去理清,太多的事情不是一下子能夠說清楚的。
事實上,美國也好,英國也好,學設計的學生的想法和初衷與我們的學生很相似,因為社會需要應用型的人才,學校自然應該努力培養和輸出。據統計,在英國,從事藝術文化工作的人數是從事汽車工業的兩倍。美國當今人才市場也是技術性的專業是最最搶手的,由美國統計局的普查顯示,近幾年的情況是:獲得技術學位的學生的平均收入最高,其次才是博士與碩士。我們的市場需求應該也是這樣的,但目前學校的定位和學生的培養方向誤導了學生自我價值的評判,許多都是在讀研究生的學生了,他們最大的目標卻還是孜孜不倦的要求老師教手藝,手藝、混飯吃的家伙盡管到技校里去學就足已,何必要花培養研究生的錢財與精力呢?如此惡性循環之下,研究生的水平下跌.同時還造成就業層的斷檔和混亂。國外培養研究生的傳統是要出高質量的人才的,它的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倡的“學而優則仕”的觀念相一致,與應用型比照,這便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長遠投資,因此在西方,碩士的概念和效用與國內不同,很多人的理解是:碩士是博士的預科,學校的門檻易進不易出,所以少有廢品。此外,藝術的教育比其他文科和理工的教育方式更需要強調因材施教,關于這一點我們自然都知道,從孔老夫子開始就是這樣教導弟子的,但我們現在做的實在是差勁。可能你要說人太多了,招架不住,可是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培養的學生的數量也是嚇人的,他們在世界范圍內擁有20萬校友,一個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就培養出了那么多時尚界的頂尖人物。老的不說了,年輕一代的時裝設計師,如約翰·加利亞諾(IohnGalliano)、亞歷山大·麥柯奎恩(Alexander Macqueen)、斯黛拉·麥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其作品的品質和風格的巨大差異,不值得整個中國時裝界的設計師和培養這些設計師的高校好好思考嗎?
對于人我們提倡因材施教,因為習性相遠,同樣專業也是有習性的。對于學生的不同專業培養,我們在各知識結構的教育和重點對策的傳授上現在看來也嚴重欠缺。要改善這種狀況,有兩點是必須:一是課程安排的獨特性,一是知識的可操作性。從英國回來,我曾做過一次講座,主要內容是關于英國的藝術教育,事實上我作了很多比較,比較了我們和別人的做法,當時講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在座的同仁和學生都哈哈大笑,因為他們也覺得我們的思維和行事方式是小兒科。聽起來分析起來是小兒科的事情,為什么我們做起來不覺得,甚至還蠻帶勁呢?這就是問題。我們現在的設計院校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都在一口鍋里吃飯,都在追求全面,某些地方院校和設計學院的“後起之秀”們更有甚者全盤照搬所謂的中央權威學校的模式,他們難道就不怕消化不良?還有就是原本非常具有特色的設計學院,目前已經或正在被某些因素吞噬,實在可惜!學校的特色來自于專業的導向,而專業的導向是要靠課程安排來體現的。我們有一個北京服裝學院,這個學院近兩年來向社會輸出了一大批設計方面的畢業生,當然,方向是多項的,包括有平面設計、景觀藝術等非服裝專業,我曾經在這個學院工作過不長的時間,所以有感情,在英國時就跑去參觀倫敦服裝學院,要了他們的課程來研究。我真的很為人家的教學方向所動心,它是那樣的獨樹一幟,所有的課程內容都與時裝的設計、生產、促銷、市場營銷和管理過程相對應,看看他們的專業方向:時裝設計與技術工藝專業、時裝鞋類專業、時裝飾品專業、表演時裝專業、時裝攝影專業、時裝新聞專業、時裝的歷史與文化專業、戰略時裝市場營銷專業、時尚策展專業、時尚產業設計管理專業。多么的實在呢!而且他們各種專業的教學都是與產業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他們的實驗室、車間、模具間里的學生作品,都有可能在第二天變成成品,從而影響相關產業的變革。P212-21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