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老殘遊記:帝國的最後一瞥
滿額折

老殘遊記:帝國的最後一瞥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50 元
優惠價
9022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5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書中借老殘的遊歷見聞,對當時吏治的黑暗痛加攻擊,無論在語言的運用上、在對生活的觀察上、在細節的描繪上,都可看出作者創新的精神,被譽為晚清四大諷刺小說之一。

本書改寫的內容,僅以初集二十??對象,改寫的重點,放在文學技巧這部分;在不損害原書的宗旨和趣味下,把前後結構,作了一點可能的更動:某些人物的個性需要凸顯出來的,我也添加了一點筆墨。原書的白話,現在看起來,仍覺得受到文言的拘束很大,尤其是在寫景狀物時特別顯著,改寫時都譯成更接近現代的白話,如大明湖、黑妞白妞說書等處皆是。

作者簡介

簡錦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碩士、博士。
曾任: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研究委員、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
現任: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著作:《錦松詩稿》(古典詩)、《李夢陽何景明詩論研究》、《不會飛的蒼蠅》(散文集)、《唐詩現地研究》、《杜甫夔州詩現地研究》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一、蓬閣風多,敗檣波立,夢?少駐初程

溼雲如潑開的水墨,迅速地壓上黃大戶家的白牆;雨,還未下來,空氣中已經有了絲絲的濕意。
黃大戶是當地人對老地主黃瑞和的稱呼,黃老爺子害了一個奇怪的病,每年夏天,渾身總會潰爛幾個窟窿,今年治好這處,明年又在別處爛上幾個地方,藥也吃過不少,就是沒有起色。幸好這病每到秋分時節,就不要緊了,倒是不幸中的大幸。

這天,黃家大宅的上房中,管事的黃福著急的搓揉著雙手,向一位中年模樣的醫者,低聲詢問道:
「先生,治得好嗎?」

中年人像有滿懷的委曲,一字一字緩緩地說著:
「法子儘有,只是你們未必肯依我的法子去做。這樣吧,若要老爺子的病永不發作,也沒有什麼難處,只須依著古人的法子,就不會錯了。」

說著,他感慨地注視著管事的黃福,接下去道:
「別的病是神農黃帝傳下的方子,惟獨此病是大禹傳下來的方子才有用;歷史上只有唐朝王景,曾經得到這個秘方,以後就沒有人知道了。這也是奇緣,偏偏我也懂得這個方子。」

屋簷外,細雨潺潺;房中的兩個人,似乎一點也沒有聽到。
中年人開出的藥方;果然靈驗,往年是一處醫好,一處又潰爛起來,今年雖然小有潰爛,卻是一個窟窿也沒有。漸漸秋色已深,病勢已經不要緊了。

你道,這中年神醫是誰?此人原姓鐵,單名一個英字,號補殘。大家因?他?人頗正直,都器重他,叫他老殘。不知不覺的,「老殘」二字便成了他的新別號。老殘今年不過三十五歲,原是江南人氏,曾經讀過幾年書,參加過科?考試,也曾學過生意,都沒有成功,有一天,他江南的老家來了個道士,治病很是靈效,老殘就拜他?師,學了幾句應用口訣,從此也就抱個串鈴子,替人看病去了。奔走江湖,也有十幾年了。閒話休提。

卻說這山東地方,三面環海,北面登州府東門外有座名山,山上有個閣子,名叫蓬萊閣,這閣造得形勢極好,西邊看去,是城中萬家屋宇;東邊看去,又是海上波濤,崢嶸千里,夙稱山東名勝。遠近遊客,往往在下午挑酒擔食的,預先在閣中住宿,準備次日天明時,看海中日出。老殘久有一遊的念頭。不料連日來,黃大戶一家人?慶祝老爺子的病癒,日日演戲宴客,把老殘鬧得疲憊不堪。

這天下午,老殘多喝了幾杯酒,就倚在自己房裡一張便榻上休息,剛閤上眼睛,外邊就來了兩個人,一個叫文章伯,一個叫德慧生,兩人都是老殘的至友,見了老殘便一起說:
「這樣的好天氣,你蹲在家裡做什麼呢?」

老殘連忙起身招呼,一面說:
「我這兩天來應酬太多,正想出門走走呢!」

文章伯向德慧生望了一眼說:
「我們現在要往登州府遊遊蓬萊閣,特地過來約你的,車子已經等在門口,快走吧!」

老殘心想,這一去便不要再?黃大戶家裡,就把隨身的行李收拾收拾──其實,也不過是數?古書,幾件西洋儀器,並不難收檢。就這樣上車去了。
到了登州,三人就在蓬萊閣訂了兩間客房住下,這時正是九月七日,月色十分好看,老殘向文、德二人道:「人人都說日出好看,其實今夜的月色更是奇絕,我們何妨澈夜不睡,領略領略這風光才好。」

二人正有此意,都道:
「老兄有此清興,弟等一定奉陪。」
三人就敞開了軒窗,趁著月光,開了兩瓶清酒,取出攜來的餚饌果子,一面吃酒,一面談心,不知不覺東方已漸漸放出光明。德慧生望了望天色,驚叫起來道:
「不好!今天的日出是看不成了。」

老殘和文章伯正取了禦寒的毯子,準備到閣子上頭,聽他一嚷,才發現滿天空都是厚厚的雲絮。老殘道:
「『天風海水,能移我情』,古人不是這樣說嗎??使看不到日出,也不算辜負此行。」

於是三人都帶了望遠鏡,從閣子後面的扶梯,曲折地攀上去,一到閣上,風吹得更緊,彷彿閣子都要搖動似的。天上雲葉子一片片疊起,只見北邊一片大雲,飛到中間,將原有的雲,壓了下來,並且將東邊一片雲擠得越逼越緊,越緊越不能相讓,情狀十分詭譎。海中間呢?白浪如山,一望無際,靠東北的方向,隱隱的有數點青?,最近的是長山島,最遠的便是大竹、大黑等島了。看著看著,遠近四方忽然變成一片紅光,想是太陽在雲層背後昇起了。

老殘和慧生朝東觀看,?頭忽見章伯正在用望遠鏡凝視,於是兩人也拿出望遠鏡觀看,原來在海天交界處有極細的一絲黑線,隨波出沒,大約是一艘西洋的輪船。看了一?,那輪船也就過去了。老殘和章伯便放下望遠鏡。

慧生還拿著望遠鏡,左右窺視,正在凝神,忽然大叫:
「哎呀!哎呀!你瞧!那邊一隻帆船,在洪波巨浪中,好危險呀!」
兩人齊道:
「在什麼地方?」
慧生道:
「你望正東北處,就在長山島的這邊,漸漸向我們這邊駛來。」

兩人用望遠鏡一看,都道:「是呀!實在危險極了,幸好是向這邊來,不過二、三十里,就可泊岸了。」

隔了一點鐘之後,那船來得已經很近了。三人用望遠鏡細看,原來是一艘二十三四丈長的大船;船主坐在當中的舵樓上,樓下四人,專管轉舵的事;前後六枝桅杆,掛著六扇舊帆;又有兩枝新桅,掛著一扇簇新的帆,一扇半新不舊的帆,合計起來,便有八枝桅杆。船身吃水很深,想必艙裡已經裝滿各項貨物。幾乎所有的乘客,男男女女不計其數,都坐在船面上,卻沒有篷窗遮蓋風日。這天風浪又大,臉上有北風吹著,身上被浪花濺著,又濕又寒,又飢又怕;整隻船上的人,都有民不聊生的氣象。

乘客以外,那八扇帆下,各有兩人專管繩腳的事,船頭及船面上,有些來?走動的人,彷彿是水手的打扮。
這船雖有二十三、四丈長,卻是破損的地方不少:東邊有一塊,約有三四丈長短,已經破了個大洞,浪花直灌進去;那旁邊──也是東邊──另一塊丈許長的,水波也漸漸浸入,其餘的地方,沒有一處無傷痕。

那八個管帆的,倒是認真的在那裡照管;又是各人管各人的一扇帆,彷彿在八隻船上似的,彼此不相關照。那些水手,只管在坐船的男男女女堆裡亂竄,不知道在做什麼。用望遠鏡仔細看,才知道他們在那裡搜括乘客所帶的乾糧,也有的正在剝客人身上穿的衣服。

章伯看得真切,不禁有氣,狂叫道:
「這些該死的奴才!你看!眼見這船就要沉了,不知想法補救補救,早點靠岸,反而在那裡蹂躪好人,氣死我了。」
慧生道:
「章哥不用著急,這船現在離岸不過七八里路,等它泊定以後,我們上去勸勸他們好了。」

正在說話的時候,忽見那船上殺了幾個人,拋下海去,轉過舵來,又向東邊大洋裡去,不願泊岸。章伯氣得兩腳直跳,?道:
「好好的一船人,許多生靈,無緣無故斷送在幾個駕駛人手裡,豈不冤枉!」
沉思了一會,又說:
「好在我們山腳下,有的是漁船,何不駕駛一隻去,將那幾個駕駛的人打死,換上幾個,豈不救了一船人的性命。」

慧生聽了,皺起眉頭,向老殘望了一眼。老殘會意地向章伯笑著說:
「此計甚妙,不知你要帶幾營人馬去。」
章伯憤憤說:
「殘哥怎麼也這樣糊塗呢?此時此刻,那有幾營人來給你帶去?自然是我們三個人去。」

老殘說:
「既然如此,他們船上駕駛的不下二百多人,我們三個人要去殺他,恐怕只會送死,不會成功,慧生,你說是嗎?」慧生點點頭。
章伯一想,理由倒也不錯,便道:
「依你怎麼樣?難道白白看他們死嗎?」

老殘說:
「依我看來,駕駛的人,也並沒有錯,只是有兩個緣故,所以就把這船弄得狼狽不堪了。怎麼說呢?第一,他們平常走慣了風平浪靜的水面,在那種場合,他駕駛得也有操縱自如之妙;不料今天遇到這大風大浪,所以手足無措。第二,他們未曾準備方針,平常晴天的時候,照著老法子去走,又有日月星辰可看,所以南北東西,尚還不大很錯;那知遇上陰天,日月星辰看不見了,就不知道東南西北,越走越錯起來。?今之計,依章兄的法子,駕駛一艘漁船,追上他們;但不是去殺那駕駛的,反而要把羅盤送給他,他有了方向,就會走了;再將這有風浪無風浪時駕駛不同之處,告知船主,他們曉得了,不就可以安全上岸了嗎?」

慧生便挽了章伯、老殘,道:
「極是!極是!我們就快去吧!不然,這一船人實在危險極了。」
說著,三人就下閣子,在山腳下覓了一隻輕快漁船,掛起帆來,一直追向前去。這日刮的是北風,使起帆來,分外趁手。一霎時,離大船已經不遠了;連船上人說話的聲音都聽得見了。

三人靠近一聽才知道那船上除了管船的人在搜括眾人財物外,又有一種人,正在演講。只聽他說道:
「你們各人都是出了船錢坐船的,況且──這船也就是你們祖先遺下的產業,現在被幾個駕駛人弄得破損不堪,眼下就要沉沒了;你們全家老小性命都在船上,難道要坐在這裡等死嗎?就不想個法子挽救?真是沒知識的奴才!」

眾人被他?得啞口無言,內中便有幾個人出來說話:
「你這先生所說的,都是我們肺腑中說不出的話。今天被先生提醒,我們實在感激得很;只是請教有什麼法子呢?」
那人便道:
「你們知道:現在是非錢不行的世界,你們大家捐幾個錢出來;我們拿出本領,奮起精神,拚著幾個人流血犧牲,替你們爭個萬世安穩自由的基業,你們看好不好呢?」

眾人聽說,一起拍手叫好。
章伯遠遠的聽見,對二人說:
「沒想到船上還有這等英雄豪傑之士,早知如此,我們便不必來了。」
慧生道:
「倒也不甚見得,不如這樣好了,我們遠遠地跟著他,看看發展如何,再說吧!」
老殘點點頭,道:
「慧哥所說甚是,我看這班人恐怕是做不好的,只是用幾句新潮的口號來搧動人,騙幾個錢用用罷了。」

當時三人便將帆葉放下,緩緩的隨大船走。只見那船上男女捐獻了許多錢,交到演說人的手裡,等著看他有一番作?。那知那演說的人,兩手抓著錢袋,爬上一塊眾人傷害不著的地方,立住了腳,便高聲叫道:
「你們這些沒血性的人!涼血種類的畜生!還不趕緊去打那個掌舵的嗎?」
又道:
「你們還不把管船的,一個一個殺了嗎?」

就有些不懂事的少年,聽他的話去打掌舵的,也有去?船主的,都被水手們殺死拋下海去。
那個演說的人,看看不能成功,又在高處大叫道:
「你們?什麼不能團結,如果全船人一齊動手,還怕打不過他們少數人嗎?」
正在劍拔弩張的當兒,只見船上一些年長的人,也高聲叫道:
「諸位萬萬不可亂來,倘若照他的話去做,勝負未分,船先翻了!萬萬不可亂來!」

慧生聽到這裡,向章伯道:
「原來這裡的大英雄只管自己要錢,叫別人流血的!」
老殘也道:
「幸而尚有幾個老成持重的人,不然,這船翻得更快了。」

說著,三人便拉上帆葉,頃刻追上大船,大船上放下繩梯,三人便攀了上去,走到舵樓底下,深深地作了一個揖,把自己帶來的羅盤及紹限儀器等,取出呈上。舵工看見,倒也和氣,便問這東西怎樣用法?有何益處?正在說話間,下面的水手裡面,忽然起了咆哮,說道:

「船主!船主!千萬不可被這幫人騙了,他們帶來的是外國羅盤,一定是洋鬼子差遣來的漢奸。他們是天主教,他們把這隻大船,已經賣給洋鬼子了,所以才有這個羅盤。請船主趕快把那三個人殺了,免除後患!倘若和他們多說幾句話,再用了他們的羅盤,就算收了洋鬼子的定錢;他們就要來取我們的船了。」

一、蓬閣風多,敗檣波立,夢?少駐初程
溼雲如潑開的水墨,迅速地壓上黃大戶家的白牆;雨,還未下來,空氣中已經有了絲絲的濕意。

黃大戶是當地人對老地主黃瑞和的稱呼,黃老爺子害了一個奇怪的病,每年夏天,渾身總會潰爛幾個窟窿,今年治好這處,明年又在別處爛上幾個地方,藥也吃過不少,就是沒有起色。幸好這病每到秋分時節,就不要緊了,倒是不幸中的大幸。
這天,黃家大宅的上房中,管事的黃福著急的搓揉著雙手,向一位中年模樣的醫者,低聲詢問道:
「先生,治得好嗎?」

中年人像有滿懷的委曲,一字一字緩緩地說著:
「法子儘有,只是你們未必肯依我的法子去做。這樣吧,若要老爺子的病永不發作,也沒有什麼難處,只須依著古人的法子,就不會錯了。」
說著,他感慨地注視著管事的黃福,接下去道:
「別的病是神農黃帝傳下的方子,惟獨此病是大禹傳下來的方子才有用;歷史上只有唐朝王景,曾經得到這個秘方,以後就沒有人知道了。這也是奇緣,偏偏我也懂得這個方子。」

屋簷外,細雨潺潺;房中的兩個人,似乎一點也沒有聽到。
中年人開出的藥方;果然靈驗,往年是一處醫好,一處又潰爛起來,今年雖然小有潰爛,卻是一個窟窿也沒有。漸漸秋色已深,病勢已經不要緊了。

你道,這中年神醫是誰?此人原姓鐵,單名一個英字,號補殘。大家因?他?人頗正直,都器重他,叫他老殘。不知不覺的,「老殘」二字便成了他的新別號。老殘今年不過三十五歲,原是江南人氏,曾經讀過幾年書,參加過科?考試,也曾學過生意,都沒有成功,有一天,他江南的老家來了個道士,治病很是靈效,老殘就拜他?師,學了幾句應用口訣,從此也就抱個串鈴子,替人看病去了。奔走江湖,也有十幾年了。閒話休提。

卻說這山東地方,三面環海,北面登州府東門外有座名山,山上有個閣子,名叫蓬萊閣,這閣造得形勢極好,西邊看去,是城中萬家屋宇;東邊看去,又是海上波濤,崢嶸千里,夙稱山東名勝。遠近遊客,往往在下午挑酒擔食的,預先在閣中住宿,準備次日天明時,看海中日出。老殘久有一遊的念頭。不料連日來,黃大戶一家人?慶祝老爺子的病癒,日日演戲宴客,把老殘鬧得疲憊不堪。

這天下午,老殘多喝了幾杯酒,就倚在自己房裡一張便榻上休息,剛閤上眼睛,外邊就來了兩個人,一個叫文章伯,一個叫德慧生,兩人都是老殘的至友,見了老殘便一起說:
「這樣的好天氣,你蹲在家裡做什麼呢?」
老殘連忙起身招呼,一面說:
「我這兩天來應酬太多,正想出門走走呢!」

文章伯向德慧生望了一眼說:
「我們現在要往登州府遊遊蓬萊閣,特地過來約你的,車子已經等在門口,快走吧!」
老殘心想,這一去便不要再?黃大戶家裡,就把隨身的行李收拾收拾──其實,也不過是數?古書,幾件西洋儀器,並不難收檢。就這樣上車去了。

到了登州,三人就在蓬萊閣訂了兩間客房住下,這時正是九月七日,月色十分好看,老殘向文、德二人道:「人人都說日出好看,其實今夜的月色更是奇絕,我們何妨澈夜不睡,領略領略這風光才好。」
二人正有此意,都道:
「老兄有此清興,弟等一定奉陪。」

三人就敞開了軒窗,趁著月光,開了兩瓶清酒,取出攜來的餚饌果子,一面吃酒,一面談心,不知不覺東方已漸漸放出光明。德慧生望了望天色,驚叫起來道:
「不好!今天的日出是看不成了。」

目次

老殘遊記◆帝國的最後一瞥 目次
出版的話
【導讀】冷眼熱腸,書寫人間世 簡錦松
一、蓬閣風多,敗檣波立,夢回少駐初程
二、過千年歷下,正水霽煙澄
三、自曹府,傳聞酷吏;寒天孤旅,忽遇良朋
四、訪賢蹤,驚虎桃山,人入仙城
五、凍河夜語,問愁娥,堤決生靈
六、又大案聯翩,奇冤似海,誰救嚴刑
七、借筋更謀長策,沉冥事,探訪分明
八、趁新春花燭,匆匆雙燕南征
總結-關於《老殘遊記》
附錄 原典精選

書摘/試閱

【出版的話】

時報文化出版的《中國歷代經典寶庫》已經陪大家走過三十多個年頭。無論是早期的紅底燙金精裝「典藏版」,還是50開大的「袖珍版」口袋書,或是25開的平裝「普及版」,都深得各層級讀者的喜愛,多年來不斷再版、複印、流傳。寶庫裡的典籍,也在時代的巨變洪流之中,擎著明燈,屹立不搖,引領莘莘學子走進經典殿堂。

這套經典寶庫能夠誕生,必須感謝許多幕後英雄。尤其是推手之一的高信疆先生,他秉持為中華文化傳承,為古代經典賦予新時代精神的使命,邀請五、六十位專家學者共同完成這套鉅作。二○○九年,高先生不幸辭世,今日重讀他的論述,仍讓人深深感受到他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以及他殷殷切切,不殫編務繁瑣而規劃的宏偉藍圖。他特別強調:

中國文化的基調,是傾向於人間的;是關心人生,參與人生,反映人生的。我們的聖賢才智,歷代著述,大多圍繞著一個主題:治亂興廢與世道人心。無論是春秋戰國的諸子哲學,漢魏各家的傳經事業,韓柳歐蘇的道德文章,程朱陸王的心性義理;無論是貴族屈原的憂患獨歎,樵夫惠能的頓悟眾生;無論是先民傳唱的詩歌、戲曲,村里講談的平話、小說……等等種種,隨時都洋溢著那樣強烈的平民性格、?土芬芳,以及它那無所不備的人倫大愛;一種對平凡事物的尊敬,對社會家國的情懷,對蒼生萬有的期待,激盪交融,相互輝耀,繽紛燦爛的造成了中國。平易近人、博大久遠的中國。

可是,生為這一個文化傳承者的現代中國人,對於這樣一個親民愛人、胸懷天下的文明,這樣一個塑造了我們、呵護了我們幾千年的文化母體,可有多少認識?多少理解?又有多少接觸的機會,把握的可能呢?

參與這套書的編撰者多達五、六十位專家學者,大家當年都是滿懷理想與抱負的有志之士,他們努力將經典活潑化、趣味化、生活化、平民化,為的就是讓更多的青年能夠了解繽紛燦爛的中國文化。過去三十多年的歲月裡,大多數的參與者都還在文化界或學術領域發光發熱,許多學者更是當今獨當一面的俊彥。

三十年後,《中國歷代經典寶庫》也進入數位化的時代。我們重新掃描原著,針對時代需求與讀者喜好進行大幅度修訂與編排。在張水金先生的協助之下,我們就原來的六十多冊書種,精挑出最具代表性的四十種,並增編《大學中庸》和《易經》,使寶庫的體系更加完整。這四十二種經典涵蓋經史子集,並以文學與經史兩大類別和朝代為經緯編綴而成,進一步貫穿我國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在出版順序上,首先推出文學類的典籍,依序有詩詞、奇幻、小說、傳奇、戲曲等。這類文學作品相對簡單,有趣易讀,適合做為一般讀者(特別是青少年)的入門書;接著推出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史書、佛學等等,引導讀者進入經典殿堂。

在體例上也力求統整,尤其針對詩詞類做全新的整編。古詩詞裡有許多古代用語,需用現代語言翻譯,我們特別將原詩詞和語譯排列成上下欄,便於迅速掌握全詩的意旨;並在生難字詞旁邊加上國語注音,讓讀者在朗讀中體會古詩詞之美。目前全世界風行華語學習,為了讓經典寶庫躍上國際舞台,我們更在國語注音下面加入漢語拼音,希望有華語處,就有經典寶庫的蹤影。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從一個構想開始,已然開花、結果。在傳承的同時,我們也順應時代潮流做了修訂與創新,讓現代與傳統永遠相互輝映。

時報出版編輯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