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西醫結合兒科學(第九版)(簡體書)
滿額折

中西醫結合兒科學(第九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00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9版):中西醫結合兒科學》的內容主要有:在中醫辨證論治部分,增加了每個中醫證型的辨證要點,以使學生能提綱挈領地掌握每個證型的特點;增加了臨床發病率有所增加的疾病如便秘、手足口病等,以滿足臨床診療的需要;新版教材還以目前公認的新的西醫臨床診療指南為藍本,更新了教材中一些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以確保教材的先進性和權威性;對一些疾病的中醫證型,結合兒科常見病臨床路徑及重點專科等的臨床研究成果也進行了修訂,使其更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

作者簡介

張天民,男,1963年生,大學本科畢業,針灸推拿學針刀方向在讀碩士研究生。大學畢業後到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重慶醫科大學永川附屬醫院)工作,歷任骨科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骨科主任。從事西醫骨科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15年,在骨創傷、脊柱側彎矯形、關節置換、斷肢(指)再植等方面多有建樹。其間,分別主持“胸腰椎骨折椎體複位外固定支架”等三項重慶市科委、重慶市衛生局及重慶市中醫藥管理局下達的科研項目,獲得3項國家專利。曾任重慶市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2003年任北京針刀總醫院業務院長,成為針刀醫學創始人朱漢章教授的親傳弟子。從師5年,在朱漢章老師親自指導下開展針刀醫學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在導師吳緒平教授的指導下,提出了慢性軟組織損傷病理構架的網眼理論以及網眼理論的物質基礎——弓弦力學系統,進一步闡明了針刀治療疾病的機制,擴大了針刀治療的臨床適應證,並根據網眼理論設計了專用針刀器械及針刀體表定位儀(已申請國家專利),率先開展針刀松解骨關節骨性強直的臨床治療,獲得成功;率先開展針刀整體松解術治療頸椎病、腰椎病,為提高針刀治療這些疾病的治癒率、降低其復發率作出了貢獻。在“針刀醫學原創性及其推廣應用的研究”科研項目中,以第四完成人的身份榮獲國家教育部科技成果鑒定證書,在“針刀療法的臨床研究”科研項目中,以第四完成人的身份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鑒定證書。擔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針刀松解法的基礎研究》課題組成員。現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針刀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中醫學院附屬門診部特聘主任醫師。以第一作者在國內發表西醫骨科及針刀醫學論文18篇。任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針刀醫學》編委,與吳緒平教授共同主編《針刀臨床治療學》。在吳緒平教授主編的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針刀醫學》中擔任第一副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主要臨床專長:針刀治療各種類型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頸椎、腰椎手術後遺症、脊柱相關疾病、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無菌性股骨頭壞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關節強直、各種骨折損傷後遺症及內、外、婦、兒、皮膚、五官等各科疑難病證。 吳緒平,男,生於1953年12月,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針灸學會微創針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針刀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針灸學會腧穴分會理事、湖北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針灸學會針刀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北中醫學院針刀醫學教研室主任。先後指導海內外碩士研究生45名,協助指導博士研究生12名,2002年12月赴韓國講學,2003年3月赴中國香港講學。 30多年來,一直在湖北中醫學院從事針灸與針刀教學、臨床及科研工作。主講《經絡腧穴學》及《針刀醫學》。研究方向:針刀治療脊柱相關疾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先後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主編中醫針灸專著28部。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6項。主編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針刀治療學》和《針刀醫學護理學》,與張天民副主任醫師共同主編《針刀臨床治療學》、《分部疾病針刀治療叢書》(9本)。2008年主編了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針刀醫學》;2009年2月與張天民副主任醫師共同編著大型系列視聽教材《針刀醫學》(20集)。.

名人/編輯推薦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9版):中西醫結合兒科學》是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專業臨床課程系列教材之一,主要供三年制大專層次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兒科教學使用,對中等中醫藥學校高職層次及中職層次的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專業兒科教學亦適用,也可作為其他中西醫兒科臨床工作參考用書。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一、中醫兒科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二、西醫兒科學的傳入及在我國的發展
三、中、西醫融會貫通,創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第二章 兒科學基礎
第一節 小兒年齡分期與生長發育
一、各年齡分期
二、小兒生長發育規律
三、小兒體格生長
四、骨骼和牙齒的發育
五、呼吸、脈搏、血壓
六、生殖系統發育
七、神經心理發育
八、變蒸學說
第二節 小兒生理病理特點
一、小兒的生理特點
二、小兒的病理特點
第三節 小兒餵養與保健
一、營養基礎
二、嬰兒餵養
三、小兒保健
四、計劃免疫的實施
第四節 兒科診法概要
一、兒科病史採集的特點
二、小兒體格檢查特點
三、中醫望、聞、切診與西醫體格檢查
第五節 兒科辨病辨證概要
一、辨病概要
二、辨證概要
三、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第六節 兒科治療概要
一、治療原則
二、小兒用藥特點
三、常用中醫內治法
四、常用中醫外治法
五、常用藥物外治療法
第七節 小兒體液平衡的特點和液體療法
一、小兒體液平衡的特點
二、臨床常見的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
三、兒科液體療法常用溶液
四、液體療法

第三章 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
第一節 新生兒分類、特點與護理
一、新生兒分類
二、正常足月兒和早產兒的特點
三、足月兒及早產兒護理
第二節 新生兒黃疸
一、正常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
二、生理性黃疸的臨床特徵
三、病理性黃疸的臨床特徵及常見原因
四、中醫病因病機
五、治療
六、預防與調護
第三節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
第四節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第四章 呼吸系統疾病
第一節 小兒呼吸系統解剖、生理、免疫學特點與相關檢查
一、解剖特點
二、生理特點
三、呼吸道免疫特點
四、常用檢查方法
五、小兒呼吸系統的解剖生理特點與中醫“肺常不足”的相關性
第二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三節 急性支氣管炎
第四節 肺炎
附:幾種不同病原體所致肺炎的臨床特點
第五節 支氣管哮喘
附:反復呼吸道感染

第五章 循環系統疾病
第一節 小兒循環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及相關檢查
……
第六章 消化系統疾病
第七章 泌尿系統疾病
第八章 神經系統疾病
第九章 小兒常見心理障礙
第十章 造血系統疾病
第十一章 內分泌疾病
第十二章 結締組織病及免疫性疾病
第十三章 營養性疾病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
第十五章 寄生蟲病
第十六章 小兒危重證的處理
第十七章 中醫相關病證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兒科望診主要包括望神色、望形態、審苗竅、察指紋、辨斑疹、察二便等六個方面的內容。
1.望神色望神色即觀察小兒的精神狀態和面部氣色。這是兒科臨床上整體望診的重要內容。五臟六腑之氣,皆上應于面,而面部又是十二經絡匯聚之所,故察面部神色,可了解臟腑氣血的病變。
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人體生命活動總的外在表現,即人的生機和動態;狹義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靈樞?平人絕谷》日:“神者,水谷之精氣也”,即神以陰精為物質基礎,故又稱“精神”。望神可以判斷精氣的盈虧,從而測知臟腑的功能狀態、病情的輕重及預后。望神應主要從目光的變化、意識是否清楚、反應是否敏捷、軀體動作是否靈活協調等方面去判斷患兒有神、失神等不同情況。目光炯炯,意識清楚,反應敏捷,軀體動作靈活協調為有神,反之則為失神。
望色主要是望面部皮膚的顏色和光澤。皮膚顏色分紅、白、黃、青、黑五種,簡稱五色;皮膚的光澤是指皮膚的榮潤與枯槁。色澤的異常變化,是機體的病理反映,不同的病色反映著不同性質和不同部位的病證。
正常小兒的面色,不論膚色如何,均應紅潤有光澤,略帶黃色,或雖膚色較白,但白里透紅,是氣血調和、無病的表現。新生兒面色嫩紅,也為正常膚色。若病邪侵入機體而發生了疾病,小兒的面色就會隨疾病性質的不同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1)面呈紅色 多主熱證。小兒面紅目赤,咽部紅腫者,多為外感風熱;面紅,伴高熱,口渴引飲,汗多尿赤者,多為里熱熾盛;午后顴紅,伴潮熱盜汗者,多為陰虛內熱;夜間面頰潮紅,伴腹脹者,多為食積郁熱;重病患兒兩顴艷紅如妝,伴面色蒼白,肢厥,冷汗淋漓者,多為虛陽上越的危重征象。
(2)面呈白色多主寒證、虛證。外感初起小兒面色蒼白,無汗者,多為風寒外束;突然出現面色蒼白,伴四肢厥冷,汗出淋漓者,多為陽氣暴脫;面色淡白,面容消瘦者,多為營血虧虛;面白而虛浮者,多為陽虛水泛;面白而晦滯,伴有出血者多為氣虛血脫。
(3)面呈黃色多為脾虛證或有濕濁。小兒面色萎黃,伴形體消瘦,納呆腹脹者,多為脾胃氣虛;面黃無華,兼有面部蟲斑者,多為蟲積;面目身黃者,則為黃疸。若黃色鮮明如橘色者,多為濕熱熏蒸的陽黃;黃色晦暗如煙熏者,多為寒濕內阻的陰黃。面呈枯黃色多為氣血枯竭。新生兒在出生不久出現面目黃染,為胎黃,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區別。
(4)面呈青色 主寒證、痛證、瘀血及驚癇。小兒面色時青時白,愁眉苦臉者,多為里寒腹痛;面唇青紫,伴呼吸氣促者,多為肺氣閉郁,氣滯血瘀;面色青而晦暗,以鼻梁、兩眉間及口唇四周尤為明顯者,多為驚風之先兆,或癲癇發作之時。
(5)面呈黑色 主腎虛、寒證、痛證、瘀證、水飲。面色灰黑晦暗者,多為腎氣虛衰;小兒面色青黑,伴四肢厥冷者,多為陰寒內盛;面色黧黑,肌膚甲錯,多為血瘀日久所致;兩頰黯黑者,多為腎虛水濁之氣上泛。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