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圖片香港貨幣
滿額折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圖片香港貨幣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商品簡介

香港擁有屬於自己的貨幣始自1863年,當時由倫敦鑄造,翌年由港府正式發行的貨幣面值有銀質的一毫、銅質的一仙及一文。在此之前,香港與中國大陸其他地方無異,流通的貨幣種類包括中國歷代的銅錢、銀錠、寶鈔及近代的貿易銀元等。即使在1842年,香港首任總督砵甸乍(HENRY POTTINGER)曾宣佈只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鷹洋、東印度公司盧比及英國貨幣為香港的合法貨幣,但積習難改,內地採用的貨幣仍在香港民間沿用,直至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為止。在這段漫長的貨幣演變歷程中,不僅反映了香港的歷史位置,也反映了香港社會的變遷及民間喜惡,值得讀者細細研讀。

作者簡介

鄭寶鴻
明信片、錢幣、郵票、舊照片、文獻票據及文物收藏者,曾長期任職金融機構。現為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及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名譽顧問、香港錢幣研究會副會長兼義務秘書、香港郵票錢幣商會副會長及香港收藏家協會名譽顧問。

著有《圖片香港貨幣》(1996)、《香港明信片精選1940's – 1970's》(合編,1997)、《圖片香港郵票》(1997)、《圖片香港首日封和集郵藏品》(1997)、《港島街道百年》(2000)、《九龍街道百年》(合編,2000)、《新界街道百年》(2002)、《香江知味:香港的早期飲食場所》(2003)、《香江風月:香港的早期娼妓場所》(2003)、《香江道貌:香港的早期電車路風光》(2005)、《香江冷月:香港的日治時代》(2006)、《香江半島:香港的早期九龍風光》(2007)及《香江騁懷:香港的早期交通》(200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