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滿額折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百年榮氏家族史,反映的是一部中華民族工商業百年變遷史。從清末榮宗敬、榮德生兄弟開辦實業打響名聲,到榮毅仁獲得“紅色資本家”稱號,再到榮智健叱吒商界、名噪中外,榮氏一族當仁不讓成為中國最大的民族工業財團。 一切成功都建立在艱苦拼搏之上,回顧榮氏幾代風雲,無一不是在泥濘中前行,通過重重考驗,更上一層臺階。當一代“巨富”榮智健因投資外匯巨虧辭去中信泰富集團主席時,榮氏家族坎坷傳奇的百年歷史,翻開新的一頁。過去的輝煌載入了史冊,豪門榮耀會由誰來續寫?榮氏家族百年的經商積澱,能否為後來者提供一個成功的路徑依.

作者簡介

杜博奇,財經作家。

新聞系出身,有多個平面媒體體從業經歷,現專職寫作,兼任《管理學家》雜志“管理記憶”欄目撰稿人。秉持客觀、公正的理念,長期觀察、思考并記錄中國商業變遷,對公司史及企業家尤為關注。即將出版作品《迷者仰融》《首富白皮書》等。

名人/編輯推薦

《榮氏百年(中國商業第一家族)》——百年榮氏家族史,反映的是一部中華民族工商業百年變遷史。
亂世之中能翻轉命運,商政之間能周旋流連,百年榮氏,譜出了怎樣一段無可替代的商界傳奇?
榮氏家族百年的經商積淀,能否為后來者提供一個成功的路徑依賴?本書由杜博奇編著。

目次

引子 危險的誘惑
前傳生于憂難(1899—1948)
第一章 正途
廣生錢莊開業
榮熙泰、榮宗敬與榮德生
開錢莊一時成風
上海錢莊“貼票危機”
拆股風波
向實業進軍
創辦保興面粉廠
“毒粉”風波
日俄戰爭中的一家小廠
第二章 成名
茂新面粉廠浴火重生
振新紗廠的“拯救者”
1910:“橡皮風潮”下的企業危機
為實業吶喊
到上海去
“兵船”牌面粉暢銷的秘密
“面粉大王”崛起
撤股與創業
申新紗廠成就“棉紗大王”
衣食上坐擁半個中國
第三章 大王如蟻
擴張
盛極而衰
1934:申新擱淺
國有化風波
申七拍賣案
宋子文:“申新這樣困難,你就不用管了。”
榮宗敬之死
未來去往何處?
備受傾軋
中篇 國與家(1949—1989)
第四章 抉擇
軍粉霉爛案
上海解放,榮毅仁絕處逢生
榮德生:“我非但決不離滬,且決不離鄉。”
馬上做好準備,迅速復工
商人見官
完全守法戶
榮德生辭世
公私合營浪潮之下的榮氏企業
眼光放長遠
第一號“紅色資本家”
轉折
從上海到北京
第五章 忍辱
大夢誰先覺
1979年元月的火鍋宴
兩條道路
還有什么好怕的?
榮老板的召集令
歐洲之行
夜以繼日,奮不顧身
破冰
名稱、標識與章程
按照經濟規律辦
第六章 發揚光大
中信成立
引入融資租賃模式
租飛機、租汽車
關鍵是找個有潛力的項目
儀征化纖的出路
發債風波
資本回來了
試水房地產
“巧克力大廈”亮相
大樹成蔭
“一號資本家”的光環
新篇 別樣復興(1990—2011)
第七章 發軔
香港在召喚
從“榮公子”到研究員
兄弟聚首
愛卡“狂奔”
第一桶金
加州掘金
香港!香港!
中信香港的新員工
第八章 收購狂潮
力主收購國泰航空
港龍航空生死劫
入主香港電訊
榮智健借殼
恒昌收購戰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收官之役
“這桿球若進了洞,我就買了恒昌。”
榮智健要做什么?
金德琴東窗事發
第九章 逆轉
常振明救火
多元化濫觴
布局電力
“奔騰一號”始末
搶灘上海地產
首富的榮耀
國泰、港龍再起波瀾
悲劇的種子
強人謝幕
駛向何方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錢莊取名“廣生”,寄托著財源廣進的美好愿望,但現實的鴻溝,讓這期望看來無比渺茫。
當時滬上錢莊分作兩類:一類是匯劃莊;一類是元字莊。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資本金的大小:前者財力雄厚,信譽有保障,是錢莊公會會員,交易使用支票,不必兌付現金;后者資本薄弱,信用有所不及,備受公會排擠,靠小額業務生存,坊間戲稱之“挑燈莊”,以形容其寒酸。以榮氏資本,尚不足進入同業公會,廣生錢莊屬后一類型。因上海競爭激烈,此類錢莊主要在無錫、江陰、宜興等地進行匯兌。
在某種程度上,經營錢莊的訣竅在于資金流動效率。榮氏兄弟自幼研習此道,無不圍繞這點經營,生意漸漸有了起色,在上海灘立穩腳跟后,又在無錫開設分號,榮德生為經理。
不幸的是,榮熙泰因過度操勞,于當年(1896年)夏天離世,彌留之際,留下一條經商遺訓:固守穩健,謹慎行事,決不投機。少了長者坐鎮,錢莊很快迎來一場風波,兄弟倆也將體會到父親的良苦用心。
上海錢莊之盛,必然催生新的業務形態,于是,一種名為“貼票”的業務在激烈競爭中產生了。所謂貼票,意即“貼錢兌換票據”。舉例來說,某人在一家錢莊存款90銀元,獲得一張面額100銀元的定期票據,屆時憑此到該錢莊即可兌換100銀元,多余的10銀元,實際上就是存款利息。
資金對所有錢莊乃是第一要義,無論資本雄厚的匯劃莊,還是財力薄弱的元字莊,如果無錢周轉,只能關門大吉。其中元字莊生存尤為艱難,某些頭腦靈光但手頭緊張的商人想方設法吸引閑置資金。
據說在1890年前后,一位鄭姓的潮商在上海開設協和錢莊,為了吸收存款,他發明了這種貼票業務,以高額利息吸引儲蓄,再以更高利息放貸,如此循環往復,坐收漁利。眼見協和錢莊財源廣進,小錢莊紛紛跟風開辦“貼票”業務。無本者從中窺見發財門徑,開辦錢莊漁利,據說上海錢莊聚集的南市和北市一夜間涌現150多家小錢莊,甚至有專門的“貼票錢莊”出現。
到1896年前后,“貼票”已成為上海金融界最普遍的業務模式。各家錢莊為了拉攏儲戶可謂花招百出。人群密集的茶館、酒樓、影院,都有錢莊的業務員,他們利用市民愛貪圖便宜的特點,專門針對無知婦女和下層民眾,許以豐厚利息,吸引存款。為搶奪客戶,錢莊之間不惜展開激烈競爭。
當時上海地區錢莊的最高存款利率為10%,貼票錢莊紛紛打出利率20%的招牌,足足高出1倍。這意味著假如存入100銀元,不出1個月,就可收回120銀元。對于普通百姓而言,這確是一樁好事,為換得一張貼票票據,許多人拿出畢生積蓄,甚至不惜砸鍋賣鐵,舉債存款。
別樣繁榮醞釀著巨大的危機,但瘋狂的市民已然將風險置之度外,或者,他們根本未曾料到劫難。
1897年11月,一些貼票錢莊因資金周轉困難,不能按時兌換現金,消息傳出后,許多持有票據的市民上門擠兌,導致錢莊破產。擠兌風潮很快擴散,蔓延為金融恐慌,進而引發更大規模的擠兌。于是,在短短一個月之內,數十家錢莊倒閉,一時間,上海灘人人自危。
由于缺乏認識,多數錢莊準備金不足,且錢莊之間疏于溝通,資金無法有效流通,在擠兌風潮下,多米諾骨牌效應越發猛烈,破產錢莊不計其數。新年到來之前,貼票錢莊倒閉大半,其中很多成立不滿一個月。英租界有名的“包打聽”孔阿才用200銀元開了一家德豐錢莊,開出空頭貼票高達5萬銀元;一家開張僅40多天的震源錢莊開票多達10萬銀元,總虧空據說有200萬銀元之多。
由于涉及身家性命,許多市民半生積蓄無法要回,尋死輕生者數不勝數,官司、口角和械斗亦層出不窮,滬上包括《申報》、《新聞報》在內的大小報刊被此類消息充斥,貼票風波進而演變為一場社會危機。然而,除了不了了之和一死了之,似乎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殘酷的現實讓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緊張不已,只因不曾過分倚重上海市場,“貼票”業務比重較小,廣生錢莊無比幸運地逃過一劫,成為為數不多的幸存者。危機過后,兩兄弟才深刻體會到父親遺訓中“決不投機”的深意。伴隨父訓,這一段經歷,將成為他們日后經商的一面鏡子。
事后,榮宗敬、榮德生迅速調整經營策略,將業務拓展到常州、常熟一帶,期望趁同行陣腳大亂之機占領并鞏固這塊市場。殊不知,另一場危機正在前面等著他們,這一次,他們只能正面迎擊。P1-1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